《朱子语类》文意检查的反思_第1页
《朱子语类》文意检查的反思_第2页
《朱子语类》文意检查的反思_第3页
《朱子语类》文意检查的反思_第4页
《朱子语类》文意检查的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子语类文意检查的反思第一次重返高中课堂授课,竟有些战战兢兢的感觉。可能是“时位之移人也” ,本来水平不见日长天进,但自己的期许有些高了。准备的是朱子语类 ,到办公室听到一位教师要讲天工开物 ,蓦然惊觉,备课前应该证实今天到底要上什么课。但节前学校组长说是都讲到求谏的,心下狐疑。到了教室,一看,黑板上没擦掉的元旦作业竟然有一项是全文翻译朱子语类 。 (学生的作业量的确过重了,这样三则文字有必要一句一句翻译出来吗?后来,看到有学生是有翻译之类的教辅的,不难设想,这样的作业落实到学生身上,到底有多少效果。 )再问科代表,说是朱子语类老师已经布置自学,应该算是可以过去了。本想就此过去,开日知录的。转念又想,既然假期老师布置了全文翻译,还是检查一下效果的好。于是,准备上课。简单对学生们提到文化经典研读这本书的后几个单元由我领着和大家一起阅览,研读。之后,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有学生小声读出。似乎没听到铃声。师生致礼。“前段大家语文课进行的是文化经典研读,载体是文言文。 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话说得好吧?遗憾不是我说的,是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说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学习文言文,我们研读文化经典,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学生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回家是一种什么感觉?”“开心。 ”学生开始给予回答了。我截断。学生刚从元旦的假期回来,让学生的回忆再多“飞”一会儿。 “元旦要放假了,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当你对亲人的思念将和亲人对你的思念碰撞了,当你的闲愁和亲人的闲愁要彼此抚慰,抱团取暖了,什么感觉?什么心情?”“开心” “幸福” “兴奋” “急切” “期待” “温暖”甚至可以用“热望” 。学生们七嘴八舌。“悸动、兴奋、迫切、热望的情感在回家的路上,悸动、兴奋、迫切、热望的情感在学习文言文在研读文化经典之中。读雨霖铃 今宵酒(颤音,泣声)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颤音,泣声) ;读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注重停顿);读平实的文言文,没有这么夸张,但也得有情感的倾注。 ”开场似乎能够征服一些学生。用“回家”的比喻起到一个情境预设的作用,调动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兴趣;用自己擅长诵读的两篇宋词稍微“卖弄”一下,面对陌生教师挑剔的目光似乎柔和了下来。能够欣赏自己的老师,才能良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师生能够彼此欣赏,课堂上才能琴瑟和谐其乐融融。“刚才我谈到的是学习文言文,要用一个情字。其实,做任何一件事,要把它做好,哪能离开一个情感的投入?朱熹读书是用情很深的。你们知道朱熹有哪些读书方法吗?”“朱子门人将老师的读书方法作了归纳,称为朱子读书法 。一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静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学生们拿出读书笔记,忙着记录。久违了这种感觉,学生笔记习惯真好!简单诠释了六条读书法的意思之后,终于言归正传了。“朱子语类第一则讲的就是读书方法,属于哪一条呢?”检查翻译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文意并没有通透的理解,属于“夹生饭” 。尤其是第一则朱熹谈读书方法和天理人欲的论述有何关系,似乎没有思考探究。看来,昨天的备课并没有完全浪费掉。文章有两处文字的处理存疑如下,不知自己处理是否妥帖。1、 “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中的“只”是应该虚化的,不同于后句“徒为懒倦”中的“徒”是实化的“只”意,我认为可以处理为“须” 。2、 “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中的“分别” ,学生自然知道是分辨大路和小路,分别出义利的意思。 “教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教”应为“较” ,“教是”就是要比较出是非,和“分别”同样的意思。后记: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以为禽犊。 (朱熹)第一次重返高中课堂授课,竟有些战战兢兢的感觉。可能是“时位之移人也” ,本来水平不见日长天进,但自己的期许有些高了。准备的是朱子语类 ,到办公室听到一位教师要讲天工开物 ,蓦然惊觉,备课前应该证实今天到底要上什么课。但节前学校组长说是都讲到求谏的,心下狐疑。到了教室,一看,黑板上没擦掉的元旦作业竟然有一项是全文翻译朱子语类 。 (学生的作业量的确过重了,这样三则文字有必要一句一句翻译出来吗?后来,看到有学生是有翻译之类的教辅的,不难设想,这样的作业落实到学生身上,到底有多少效果。 )再问科代表,说是朱子语类老师已经布置自学,应该算是可以过去了。本想就此过去,开日知录的。转念又想,既然假期老师布置了全文翻译,还是检查一下效果的好。于是,准备上课。简单对学生们提到文化经典研读这本书的后几个单元由我领着和大家一起阅览,研读。之后,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有学生小声读出。似乎没听到铃声。师生致礼。“前段大家语文课进行的是文化经典研读,载体是文言文。 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话说得好吧?遗憾不是我说的,是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说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学习文言文,我们研读文化经典,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学生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回家是一种什么感觉?”“开心。 ”学生开始给予回答了。我截断。学生刚从元旦的假期回来,让学生的回忆再多“飞”一会儿。 “元旦要放假了,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当你对亲人的思念将和亲人对你的思念碰撞了,当你的闲愁和亲人的闲愁要彼此抚慰,抱团取暖了,什么感觉?什么心情?”“开心” “幸福” “兴奋” “急切” “期待” “温暖”甚至可以用“热望” 。学生们七嘴八舌。“悸动、兴奋、迫切、热望的情感在回家的路上,悸动、兴奋、迫切、热望的情感在学习文言文在研读文化经典之中。读雨霖铃 今宵酒(颤音,泣声)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颤音,泣声) ;读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注重停顿);读平实的文言文,没有这么夸张,但也得有情感的倾注。 ”开场似乎能够征服一些学生。用“回家”的比喻起到一个情境预设的作用,调动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兴趣;用自己擅长诵读的两篇宋词稍微“卖弄”一下,面对陌生教师挑剔的目光似乎柔和了下来。能够欣赏自己的老师,才能良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师生能够彼此欣赏,课堂上才能琴瑟和谐其乐融融。“刚才我谈到的是学习文言文,要用一个情字。其实,做任何一件事,要把它做好,哪能离开一个情感的投入?朱熹读书是用情很深的。你们知道朱熹有哪些读书方法吗?”“朱子门人将老师的读书方法作了归纳,称为朱子读书法 。一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静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学生们拿出读书笔记,忙着记录。久违了这种感觉,学生笔记习惯真好!简单诠释了六条读书法的意思之后,终于言归正传了。“朱子语类第一则讲的就是读书方法,属于哪一条呢?”检查翻译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文意并没有通透的理解,属于“夹生饭” 。尤其是第一则朱熹谈读书方法和天理人欲的论述有何关系,似乎没有思考探究。看来,昨天的备课并没有完全浪费掉。文章有两处文字的处理存疑如下,不知自己处理是否妥帖。1、 “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只提醒精神,终日着意,看得多少文字,穷得多少义理”中的“只”是应该虚化的,不同于后句“徒为懒倦”中的“徒”是实化的“只”意,我认为可以处理为“须” 。2、 “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中的“分别” ,学生自然知道是分辨大路和小路,分别出义利的意思。 “教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教”应为“较” ,“教是”就是要比较出是非,和“分别”同样的意思。后记: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以为禽犊。 (朱熹)第一次重返高中课堂授课,竟有些战战兢兢的感觉。可能是“时位之移人也” ,本来水平不见日长天进,但自己的期许有些高了。准备的是朱子语类 ,到办公室听到一位教师要讲天工开物 ,蓦然惊觉,备课前应该证实今天到底要上什么课。但节前学校组长说是都讲到求谏的,心下狐疑。到了教室,一看,黑板上没擦掉的元旦作业竟然有一项是全文翻译朱子语类 。 (学生的作业量的确过重了,这样三则文字有必要一句一句翻译出来吗?后来,看到有学生是有翻译之类的教辅的,不难设想,这样的作业落实到学生身上,到底有多少效果。 )再问科代表,说是朱子语类老师已经布置自学,应该算是可以过去了。本想就此过去,开日知录的。转念又想,既然假期老师布置了全文翻译,还是检查一下效果的好。于是,准备上课。简单对学生们提到文化经典研读这本书的后几个单元由我领着和大家一起阅览,研读。之后,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有学生小声读出。似乎没听到铃声。师生致礼。“前段大家语文课进行的是文化经典研读,载体是文言文。 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话说得好吧?遗憾不是我说的,是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说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我们学习文言文,我们研读文化经典,就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学生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回家是一种什么感觉?”“开心。 ”学生开始给予回答了。我截断。学生刚从元旦的假期回来,让学生的回忆再多“飞”一会儿。 “元旦要放假了,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当你对亲人的思念将和亲人对你的思念碰撞了,当你的闲愁和亲人的闲愁要彼此抚慰,抱团取暖了,什么感觉?什么心情?”“开心” “幸福” “兴奋” “急切” “期待” “温暖”甚至可以用“热望” 。学生们七嘴八舌。“悸动、兴奋、迫切、热望的情感在回家的路上,悸动、兴奋、迫切、热望的情感在学习文言文在研读文化经典之中。读雨霖铃 今宵酒(颤音,泣声)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颤音,泣声) ;读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注重停顿);读平实的文言文,没有这么夸张,但也得有情感的倾注。 ”开场似乎能够征服一些学生。用“回家”的比喻起到一个情境预设的作用,调动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兴趣;用自己擅长诵读的两篇宋词稍微“卖弄”一下,面对陌生教师挑剔的目光似乎柔和了下来。能够欣赏自己的老师,才能良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师生能够彼此欣赏,课堂上才能琴瑟和谐其乐融融。“刚才我谈到的是学习文言文,要用一个情字。其实,做任何一件事,要把它做好,哪能离开一个情感的投入?朱熹读书是用情很深的。你们知道朱熹有哪些读书方法吗?”“朱子门人将老师的读书方法作了归纳,称为朱子读书法 。一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静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学生们拿出读书笔记,忙着记录。久违了这种感觉,学生笔记习惯真好!简单诠释了六条读书法的意思之后,终于言归正传了。“朱子语类第一则讲的就是读书方法,属于哪一条呢?”检查翻译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文意并没有通透的理解,属于“夹生饭” 。尤其是第一则朱熹谈读书方法和天理人欲的论述有何关系,似乎没有思考探究。看来,昨天的备课并没有完全浪费掉。文章有两处文字的处理存疑如下,不知自己处理是否妥帖。1、 “盖人心之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