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绿起来了作文讲评课春天来了校园绿起来了作文讲评课春天来了首先,我们要讲朱自清的春 ,算是应景;然后再讲解一篇作文校园绿起来了在讲正文之前,先来分享一位妈妈的心得,并来做一个解读。河南-尧妈:非常老师,您好!这两天看了您写的书,听了您讲的课,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上二年级,看了不少书,也是写不出来,现在找到了问题根源,就想着怎样能把这好的方法传授给他。于是,在昨天复习课文叶圣陶先生的瀑布时用您讲的对称结构和他一起把课文结构、段落结构以及句子结构捋清楚。又按六根六尘把文中的声、色、感找出来。我越说越来劲,孩子越听越有趣,从他那聚精会神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确被吸引了,我们也被文中的美真正感染了。很快,孩子就把课文背了下来,还说:“这太简单了,不过我原来都是硬背的。 ”说实话,原来对于诗歌一类的文章是我感觉最束手无策的,因此,也不很喜欢,但这种状况在您的指引下已经有所改观,我想,未来会有更大收获的。谢谢!这个心得是昨天刚刚看到的。为这位妈妈与孩子高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位用心的妈妈来群里上课才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为什么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因为妈妈认真,妈妈身先士卒地学习。三字经里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有几层意思:一是说家庭教育是优先于社会教育的;另一个意思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过去人们常说书香门第、读书人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人家。在中国有很多的家训,比如了凡四训 、 朱子家训 、颜氏家训 ,还有曾国藩家训 ,还有一本书,也可以推荐给大家,叫傅雷家书 ,也是个家训,千字文算是皇家教育孩子所用的一本书。所以这个家庭教育是太重要了。我们这一代人因为受到历史的影响,几乎把家庭教育都忘掉了,几乎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只知家庭着急,不知家庭教育。我们常有一个错误的思想:总觉得教育就是把孩子交给学校,总觉得自己工作忙,顾不过来,总担心自己教了孩子,孩子有了依赖性怎么办?这些具体的问题,我们没有时间来具体地讲,我们了解一下古代文化,了解一些历史就知道了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我们要解读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要解读的:方法。心态好了,思想端正了,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下面就是学态,也就是学习的方法。这位妈妈感言,孩子说原来自己是硬背书。硬背书,考的是孩子的记忆力。但老实说,人的记忆力有时不可信、不靠谱。我们读书的时候,不也下功夫背过书吗?可现在能背下的、记下的又有多少呢?死记是靠不住的,所以要活背。什么叫活背?就是去理解。没有理解,背了忘,忘了背,纯属浪费时间。所以在这位妈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有了方法,孩子就讲背书太简单了。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中,一直在强调:读书、分析、写作,是一回事,不是三回事。如果当成三回事,那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理解了方法,运用了方法,那就是一回事。做到了一回事,就功夫成片、收获成片。为什么这位孩子背得快、背得轻松?就是因为是活背,是理解着背。重在理解,而不是重在记忆。记忆不太靠谱。第三个要解读的:方法是什么?看妈妈的感言就知道了,作文“头身脚” ,段落“帽衣鞋” ,然后是“六根六尘” 。结构分析是理性分析;“六根六尘”是感性分析。理性分析重在逻辑;感性分析重在联想、重在图案。脑子中有了一个图案、一个画面、一个形象的感受,当然就好理解、好记忆了。以上的问题、方法、思路、原则,我们在课堂上讲,书里也在讲。道不能弘人,而人能弘道。不管是一本书、一个道理,还是一个方法,你不去用,还是一本书、一个道理、一个方法。要去用、去实践,才管用,才有体会。讲句通俗的话,人民币不拿去消费,就是人民“纸” ,在通胀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还会贬值。书本拿在手里不去读,不去用,不去“消费” ,人民“纸”也不是,手纸都不如。曾看到有妈妈讲,书买来了但是没看,放在一边了。一听这话,心里就想:完了,亏了,还不如几十块钱买一大袋卫生纸,一家人能用好几个月呢。三字经里还有一句话: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为什么聪明的人家、书香门第的人家,给孩子的是“一经” ,而不是金满籯,这也是理财哦!是大的理财观,大的消费观,也是大的教育观。家庭教育,不是重要,是太重要。跟着孩子一起花点时间、精力来学习,比事后为孩子报班、花钱、着急要实惠得多。有些妈妈、有些家庭,宁可多为孩子花钱,多着急上火,也不愿意现在就在孩子身上投一些精力。花钱动作快,花得痛快,但要好好想想啊,这钱挣得快不快?怎么不想想,当时这个钱并不是痛痛快快挣来的啊!这些道理都是极普通的,不会打算盘没关系,掰着指头数一数也能算清。下面,我们就来讲正文。先来重温一下这几天讲的课,先看第一篇:初春和暖的太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我还躺在床上,太阳光的暖气,把我熏得周身很舒服。我起来了,走到花园中,只见那些枯了的花木,不知什么时候,兴奋了起来,改了装束了。 “嗡嗡嗡”有声音传进我的耳鼓,一群蜂儿在花园间飞舞。忽然那一群蜂儿停止了颤动的翅膀,一个个钻进花蕊里去了。我走出大门,只见柳条的下梢被一阵轻风托起,一会儿又沉默下去了。那道路的两旁种着高高矮矮的树木,都争先恐后地发芽了。空中的鸟儿们,快活地飞着,并唱着婉转的歌曲。池塘里的鱼儿门,快活地游泳。白云青空以及树木的影子,都在水中荡漾。好一幅活动的图画!我呼一会新鲜的空气,不自主地说:“已是春天了。 ”第二篇:春天来了滴答!滴答!一阵清脆而久违的滴答声把我叫醒了。伸起懒散的身体,睁开惺松的双眼,向窗户看去,外面下着小雨。春雨,就是迈着这样的步子来的吗?我打开一朵红花伞,推门出来,去寻找春天。雨,细细的,柔柔的。细如毫毛,让人不能轻易感觉。柔软的,还夹杂着一点暖意。春天,就好像在春雨中酝酿出来一般。噫?是什么东西透过细雨进入我的视野。哦,原来是柳树。它那长长的柳条,已经出现了绿苞。绿苞就好想镶在上面的翡翠。远远一看,柳树好像绿色的雾。走进柳树林,柳树林里的草坪好像也被柳树的点点新绿感染了一样。上面一层是枯草,下面已有了针尖般的绿。绿草顽强地从黄土地里一针一针地探出头来。不信,你自己看噢!枯草与腐叶再来挡不住春天的到来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从枯到荣,从冬到春,就是这样悄然而至的吗?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是一点绿,后是一片绿,然后全都是绿,全都是新。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开的是迎春花,接下来是玉兰花,再后来是桃花。先是含苞一点,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绽开,像着了火一样。这些花,在小雨的浇灌下不显憔悴,更显鲜嫩了!还有怒放的雏菊,花瓣黄橙的,像镀了一层黄金,雏菊的花心像是镀了一层银粉!这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春天的小河边。青蛙在唱歌,龙虾、螃蟹在伴奏,小鱼在伴舞。真是可爱!春天里的空气是暖洋洋的,春天里的太阳是湿润润的,人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小孩子在操场上嬉戏。年轻人在草坪上看书。老年人在亭子里聊天。啊!春天无处不在!春天还在我打开的小花伞里!我们再来看第三篇,题目也是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朋友们都冲出家门,去找春天。小草发芽了,绿绿的;小河解冻了,叮叮咚咚;小鸟飞回来了,叽叽喳喳;柳枝发芽了,摇摇摆摆。春天真是美极了!一阵春风吹来,小朋友们迎风放起了风筝。春天来了,我爱春天。我们再来看第四篇我的路:我的路我的路不在桃花满目的下山边,也不在流水淙淙的小河边。我的路在上山的小路上。在这条路上,春天的时候满山苍翠。树绿绿的,草绿绿的,路也是绿绿的。夏天的时候,绿色的路有了花的装点,路边开满了数不清的野花,这里有三星,那里有两点。这里生一丛,那里开一片。夏天的路是色彩丰富的路。秋天,这条小路上有红叶点缀,红红的,像燃起的篝火,秋天的路一点也不冷。冬天的路,会有雪花纷纷飘落在树梢上,像小精灵悄悄的落下,一点也不寂寞。早晨的路,会有露珠,滴落在树叶上,洒在草丛里。早上的路是清凉的路。傍晚的路,小草、花儿和大树妈妈的孩子都进入了梦乡,这条路又是安静的路。这条路上有小鸟欢快的唱歌,还有彩蝶在陪舞。有树叶拍手的声音。还有轻风在低声地交谈。很开心能有这样一条陪伴我上山的小路。我喜欢这条路。以上四篇最近讲评的作文,都与春天有关。希望大家复制在自己的文档上,方便学习、比较。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 ,特别是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小作文,大道理;大作文,小道理。这句话的意思实则来讲,就是作文方法、理论不分年级、不分岁数。如果我们上面讲的四篇作文是小作文的话,那么我们接下来讲的朱自清的春 ,就是大作文了。我们要通过对春的讲解,来说明“小作文,大道理;大作文,小道理”其实就是一个道理。有些妈妈在问:第一本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与第二本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有什么区别?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我们是通过对名家名作的讲解来说明的小道理,取材都是名家名作,是大文章。 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是对不同年级的孩子的实战作品小作文的讲评,讲述的是大道理。因为讲大作文,对于一些妈妈和孩子来讲,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些吃力,所以就可以通过第二本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来学习。总体来说,要相互参合从大作文中体会小道理,从小作文中去体会大道理。前面的四篇作文讲的就是小作文,大道理。现在我们来学习春 ,来体会大作文,小道理。相互参合、对照体会。这样来学习就可以加深印象。我们讲的春 ,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里第 77 页,有书的朋友可以对着书来听讲。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就讲重点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对称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意法。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三句话,三个对称,其中就包括了一个意法。嫩嫩的,绿绿的对称;园子里,田野里,瞧去对称;一大片一大片对称词;坐着,躺着两个姿式,一个对称。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一写风,一写草。两个角度,两个对称句。作者从三个角度:一是山水之变,二是小草之变,三是活动之变,用三个对称块,来说明春天来了。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桃树、杏树、梨树对称词。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对称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对称句,同时也是三个意法。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意法。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色法加声法。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对称句。像眼睛,像星星既是对称,也是意法。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香法。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各种花的香对称句。繁花嫩叶对称词。呼朋引伴对称词。轻风流水对称词,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声法。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意法,对称句。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色法加意法。我们再来看对称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的是树。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写的是花。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写的是香,是味。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写的是声。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的是雨。我们来玩一个文字游戏,把这段简化一下:树绿了,花香了,鸟儿欢唱了,牧笛嘹亮了,小雨也如轻烟一样。春天来了。再来看第四个部分: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小路上,石桥边对称词。披着蓑,戴着笠对称词。城里,乡下对称词。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对称词。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对称句。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对称句。再来看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意法。笑着,走着对称词。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三个对称块,三个角度,三个意法。作者这里写的春,用了大量的对称词、对称句、对称块和对称段。同时作者是用了色法、声法、香法、味法、意法来分别写春。春天,不仅能看到、听到,更能闻到、尝到。从而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有立体感的春天,一个有画面感的春天。我们看了前面的四篇小作文,再来和这个大作文做下比较。所谓的大作文,就是字数多一些。何谓字数多?无非是对称多、六根六尘多、描写的角度多、方向多,但技法一样,道理相同。所以讲,作文没有岁数与年级之分,只有深浅偏圆之分。大作文写得深一些,小作文写得浅一些;大作文写得圆一些,小作文写得偏一些。正如大作文是二十层楼,小作文是二层楼,但基本的方法是一样的。大作文写得深层次多,如楼盖得高;小作文写得浅,如楼盖得矮。但方法是一样的。大作文中“六根六尘”用得多,如盖楼用的料多;小作文中“六根六尘”用得少,如盖楼用的料少。因为时间原因,就不细讲了,希望大家能利用自己,用春来比对上述的四篇小作文。这也是学习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与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的方法:相互参合,才能吸收得更好。校园绿起来了作文讲评课春天来了首先,我们要讲朱自清的春 ,算是应景;然后再讲解一篇作文校园绿起来了在讲正文之前,先来分享一位妈妈的心得,并来做一个解读。河南-尧妈:非常老师,您好!这两天看了您写的书,听了您讲的课,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上二年级,看了不少书,也是写不出来,现在找到了问题根源,就想着怎样能把这好的方法传授给他。于是,在昨天复习课文叶圣陶先生的瀑布时用您讲的对称结构和他一起把课文结构、段落结构以及句子结构捋清楚。又按六根六尘把文中的声、色、感找出来。我越说越来劲,孩子越听越有趣,从他那聚精会神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确被吸引了,我们也被文中的美真正感染了。很快,孩子就把课文背了下来,还说:“这太简单了,不过我原来都是硬背的。 ”说实话,原来对于诗歌一类的文章是我感觉最束手无策的,因此,也不很喜欢,但这种状况在您的指引下已经有所改观,我想,未来会有更大收获的。谢谢!这个心得是昨天刚刚看到的。为这位妈妈与孩子高兴。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位用心的妈妈来群里上课才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为什么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因为妈妈认真,妈妈身先士卒地学习。三字经里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有几层意思:一是说家庭教育是优先于社会教育的;另一个意思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过去人们常说书香门第、读书人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人家。在中国有很多的家训,比如了凡四训 、 朱子家训 、颜氏家训 ,还有曾国藩家训 ,还有一本书,也可以推荐给大家,叫傅雷家书 ,也是个家训,千字文算是皇家教育孩子所用的一本书。所以这个家庭教育是太重要了。我们这一代人因为受到历史的影响,几乎把家庭教育都忘掉了,几乎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只知家庭着急,不知家庭教育。我们常有一个错误的思想:总觉得教育就是把孩子交给学校,总觉得自己工作忙,顾不过来,总担心自己教了孩子,孩子有了依赖性怎么办?这些具体的问题,我们没有时间来具体地讲,我们了解一下古代文化,了解一些历史就知道了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我们要解读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要解读的:方法。心态好了,思想端正了,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下面就是学态,也就是学习的方法。这位妈妈感言,孩子说原来自己是硬背书。硬背书,考的是孩子的记忆力。但老实说,人的记忆力有时不可信、不靠谱。我们读书的时候,不也下功夫背过书吗?可现在能背下的、记下的又有多少呢?死记是靠不住的,所以要活背。什么叫活背?就是去理解。没有理解,背了忘,忘了背,纯属浪费时间。所以在这位妈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有了方法,孩子就讲背书太简单了。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中,一直在强调:读书、分析、写作,是一回事,不是三回事。如果当成三回事,那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理解了方法,运用了方法,那就是一回事。做到了一回事,就功夫成片、收获成片。为什么这位孩子背得快、背得轻松?就是因为是活背,是理解着背。重在理解,而不是重在记忆。记忆不太靠谱。第三个要解读的:方法是什么?看妈妈的感言就知道了,作文“头身脚” ,段落“帽衣鞋” ,然后是“六根六尘” 。结构分析是理性分析;“六根六尘”是感性分析。理性分析重在逻辑;感性分析重在联想、重在图案。脑子中有了一个图案、一个画面、一个形象的感受,当然就好理解、好记忆了。以上的问题、方法、思路、原则,我们在课堂上讲,书里也在讲。道不能弘人,而人能弘道。不管是一本书、一个道理,还是一个方法,你不去用,还是一本书、一个道理、一个方法。要去用、去实践,才管用,才有体会。讲句通俗的话,人民币不拿去消费,就是人民“纸” ,在通胀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还会贬值。书本拿在手里不去读,不去用,不去“消费” ,人民“纸”也不是,手纸都不如。曾看到有妈妈讲,书买来了但是没看,放在一边了。一听这话,心里就想:完了,亏了,还不如几十块钱买一大袋卫生纸,一家人能用好几个月呢。三字经里还有一句话: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为什么聪明的人家、书香门第的人家,给孩子的是“一经” ,而不是金满籯,这也是理财哦!是大的理财观,大的消费观,也是大的教育观。家庭教育,不是重要,是太重要。跟着孩子一起花点时间、精力来学习,比事后为孩子报班、花钱、着急要实惠得多。有些妈妈、有些家庭,宁可多为孩子花钱,多着急上火,也不愿意现在就在孩子身上投一些精力。花钱动作快,花得痛快,但要好好想想啊,这钱挣得快不快?怎么不想想,当时这个钱并不是痛痛快快挣来的啊!这些道理都是极普通的,不会打算盘没关系,掰着指头数一数也能算清。下面,我们就来讲正文。先来重温一下这几天讲的课,先看第一篇:初春和暖的太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我还躺在床上,太阳光的暖气,把我熏得周身很舒服。我起来了,走到花园中,只见那些枯了的花木,不知什么时候,兴奋了起来,改了装束了。 “嗡嗡嗡”有声音传进我的耳鼓,一群蜂儿在花园间飞舞。忽然那一群蜂儿停止了颤动的翅膀,一个个钻进花蕊里去了。我走出大门,只见柳条的下梢被一阵轻风托起,一会儿又沉默下去了。那道路的两旁种着高高矮矮的树木,都争先恐后地发芽了。空中的鸟儿们,快活地飞着,并唱着婉转的歌曲。池塘里的鱼儿门,快活地游泳。白云青空以及树木的影子,都在水中荡漾。好一幅活动的图画!我呼一会新鲜的空气,不自主地说:“已是春天了。 ”第二篇:春天来了滴答!滴答!一阵清脆而久违的滴答声把我叫醒了。伸起懒散的身体,睁开惺松的双眼,向窗户看去,外面下着小雨。春雨,就是迈着这样的步子来的吗?我打开一朵红花伞,推门出来,去寻找春天。雨,细细的,柔柔的。细如毫毛,让人不能轻易感觉。柔软的,还夹杂着一点暖意。春天,就好像在春雨中酝酿出来一般。噫?是什么东西透过细雨进入我的视野。哦,原来是柳树。它那长长的柳条,已经出现了绿苞。绿苞就好想镶在上面的翡翠。远远一看,柳树好像绿色的雾。走进柳树林,柳树林里的草坪好像也被柳树的点点新绿感染了一样。上面一层是枯草,下面已有了针尖般的绿。绿草顽强地从黄土地里一针一针地探出头来。不信,你自己看噢!枯草与腐叶再来挡不住春天的到来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从枯到荣,从冬到春,就是这样悄然而至的吗?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是一点绿,后是一片绿,然后全都是绿,全都是新。春天就是这样来的。先开的是迎春花,接下来是玉兰花,再后来是桃花。先是含苞一点,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绽开,像着了火一样。这些花,在小雨的浇灌下不显憔悴,更显鲜嫩了!还有怒放的雏菊,花瓣黄橙的,像镀了一层黄金,雏菊的花心像是镀了一层银粉!这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春天的小河边。青蛙在唱歌,龙虾、螃蟹在伴奏,小鱼在伴舞。真是可爱!春天里的空气是暖洋洋的,春天里的太阳是湿润润的,人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装。小孩子在操场上嬉戏。年轻人在草坪上看书。老年人在亭子里聊天。啊!春天无处不在!春天还在我打开的小花伞里!我们再来看第三篇,题目也是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朋友们都冲出家门,去找春天。小草发芽了,绿绿的;小河解冻了,叮叮咚咚;小鸟飞回来了,叽叽喳喳;柳枝发芽了,摇摇摆摆。春天真是美极了!一阵春风吹来,小朋友们迎风放起了风筝。春天来了,我爱春天。我们再来看第四篇我的路:我的路我的路不在桃花满目的下山边,也不在流水淙淙的小河边。我的路在上山的小路上。在这条路上,春天的时候满山苍翠。树绿绿的,草绿绿的,路也是绿绿的。夏天的时候,绿色的路有了花的装点,路边开满了数不清的野花,这里有三星,那里有两点。这里生一丛,那里开一片。夏天的路是色彩丰富的路。秋天,这条小路上有红叶点缀,红红的,像燃起的篝火,秋天的路一点也不冷。冬天的路,会有雪花纷纷飘落在树梢上,像小精灵悄悄的落下,一点也不寂寞。早晨的路,会有露珠,滴落在树叶上,洒在草丛里。早上的路是清凉的路。傍晚的路,小草、花儿和大树妈妈的孩子都进入了梦乡,这条路又是安静的路。这条路上有小鸟欢快的唱歌,还有彩蝶在陪舞。有树叶拍手的声音。还有轻风在低声地交谈。很开心能有这样一条陪伴我上山的小路。我喜欢这条路。以上四篇最近讲评的作文,都与春天有关。希望大家复制在自己的文档上,方便学习、比较。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 ,特别是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小作文,大道理;大作文,小道理。这句话的意思实则来讲,就是作文方法、理论不分年级、不分岁数。如果我们上面讲的四篇作文是小作文的话,那么我们接下来讲的朱自清的春 ,就是大作文了。我们要通过对春的讲解,来说明“小作文,大道理;大作文,小道理”其实就是一个道理。有些妈妈在问:第一本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与第二本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有什么区别?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我们是通过对名家名作的讲解来说明的小道理,取材都是名家名作,是大文章。 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是对不同年级的孩子的实战作品小作文的讲评,讲述的是大道理。因为讲大作文,对于一些妈妈和孩子来讲,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些吃力,所以就可以通过第二本作文,多大点事儿实战篇来学习。总体来说,要相互参合从大作文中体会小道理,从小作文中去体会大道理。前面的四篇作文讲的就是小作文,大道理。现在我们来学习春 ,来体会大作文,小道理。相互参合、对照体会。这样来学习就可以加深印象。我们讲的春 ,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里第 77 页,有书的朋友可以对着书来听讲。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就讲重点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对称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意法。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三句话,三个对称,其中就包括了一个意法。嫩嫩的,绿绿的对称;园子里,田野里,瞧去对称;一大片一大片对称词;坐着,躺着两个姿式,一个对称。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一写风,一写草。两个角度,两个对称句。作者从三个角度:一是山水之变,二是小草之变,三是活动之变,用三个对称块,来说明春天来了。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桃树、杏树、梨树对称词。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对称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对称句,同时也是三个意法。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意法。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色法加声法。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对称句。像眼睛,像星星既是对称,也是意法。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香法。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各种花的香对称句。繁花嫩叶对称词。呼朋引伴对称词。轻风流水对称词,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声法。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意法,对称句。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色法加意法。我们再来看对称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的是树。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写的是花。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写的是香,是味。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写的是声。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的是雨。我们来玩一个文字游戏,把这段简化一下:树绿了,花香了,鸟儿欢唱了,牧笛嘹亮了,小雨也如轻烟一样。春天来了。再来看第四个部分: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拆迁工程合同法律风险提示
- 专利授权合同范本及权利义务详解
- 租赁合同知识培训与租赁合同法律适用与风险防范
-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借款合同签订流程与风险控制
- 离婚协议书中关于房产租赁补充协议合同
- 蔬菜大棚租赁与有机蔬菜销售及配送服务合同
- 现代农业学徒制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合同
- 离异家庭子女抚养费及生活费用共同支付合同
- 生态循环猪场租赁及农产品安全认证服务合同
- 茶叶茶叶购销合同范本6篇
- 《肺癌诊治》课件
- 澳大利亚知识点课件
- 2025报关单填制规范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试题附答案(全册)
- 矿权转让居间合同
- 社交媒体与政治动员-深度研究
- 超级血月全食知识
- 《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课件-项目二 作品展示
- 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规范
- 工程建设保证金协议
- 综合与实践 白昼时长规律的探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