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课堂实录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课堂实录_第2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课堂实录_第3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课堂实录_第4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课堂实录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生:3 月 12日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据统计,去年植树节的当天,我们洛阳市就植树约 1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生 1:植树造林可以抵卸风沙,防止沙尘暴。生 2:植树可以绿化环境。生 3: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水士流失。生 4:植树可以净化空气。生 5:树木能够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为人们提供新鲜的氧气。生 6: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 要木材。点评: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师:同学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同学们想不想再回到这个场面?(同学们情绪高涨,用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赞同。教师适时的在大屏幕上打出教材上的主题图)师:这就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 1:我看到上面有三年级、四年级两个年级在植树。他们有的挖坑,有的浇水,生 2:我想问大家,谁能算出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师:谁来解决他提出的问题?生 3:425294,这两个班一共植树 94棵。(教师在黑板的边上板书出学生的算式)生 4:我的问题是,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师:他提的问题大家能解决吗?一起来说。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524010,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 10棵。 (老师在黑扳上再次板书出算式) 。生 5:我看到上面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有两个班在植树,我想知道: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师:哦,老师把她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解决她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每班植树多少棵?)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算式该怎样列。生:求“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422。求“四年级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522。师:你能说说为什么用“422”吗?生: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就是要把三年级植树的总数分成一样多的两份,看每份是多少。师:大家同意吗?生一齐回答:同意。师:他说的很好,老师也同意。不过要计算“422”可不象上面的加减法那么简单,也比我们前面学过的除法难一些。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解决的方法,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交流,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点评: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二、小组合作,探究笔算方法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学生们有的在认真思索,有的在摆弄小棒,有的在用笔计算。然后,各自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在同学中间,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不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师: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形成的方法。小组 A:我们小组,有用口算得出结果的,也有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到结果的。师: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口算的,好吗?生 1:我这样想的:4022022120121师:真不错。小组 B:我们小组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师: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摆的过程好吗?学生到讲台上,在展台上为同学们演示。先把每梱 10根的 4梱小棒分成了两份,再把剩余的 2根分成了两份,和原来的两梱合在一起。师:同学看清了吗?老师再把他分的过程通过大屏幕演示一遍(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重点对分的步骤做必要的说明) 。师:有用其它的方法吗?比如说笔算的方法。小组 C:我们小组同学用的是笔算,现在请他来给大家介绍。生 2:我是试着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的。可我说不清楚,只能写给大家看(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竖式)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 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尝试着用除法竖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3、展现 422笔算过程。师:刚才我们分小棒的时候,一共分了几次?生:两次。师:(板书出除法竖式的除号、被 除法、除数,边讲解边完成竖式)我们分小棒的时候,第一次分的是 4梱,相当于十位上的 4,用 4除以 2,商是 2,就是每份中的 2梱,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 2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 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生:40 根。师:对呀, (指着竖式)20240,从总数中减去 40。那么还剩下几?生:2师:2 除以 2的商是 1,这个 1写在什么地方?生:写在个位上,和 42个位上的 2对齐。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小棒?生:2 根。师:再减去分去的 2根。正好分完。点评: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师生共同完成竖式,理顺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笔算过程。3、试一试,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1)谈话: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棵树”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试一试,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出结果。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生:3 月 12日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据统计,去年植树节的当天,我们洛阳市就植树约 1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生 1:植树造林可以抵卸风沙,防止沙尘暴。生 2:植树可以绿化环境。生 3: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水士流失。生 4:植树可以净化空气。生 5:树木能够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为人们提供新鲜的氧气。生 6: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 要木材。点评: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师:同学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同学们想不想再回到这个场面?(同学们情绪高涨,用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赞同。教师适时的在大屏幕上打出教材上的主题图)师:这就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 1:我看到上面有三年级、四年级两个年级在植树。他们有的挖坑,有的浇水,生 2:我想问大家,谁能算出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师:谁来解决他提出的问题?生 3:425294,这两个班一共植树 94棵。(教师在黑板的边上板书出学生的算式)生 4:我的问题是,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师:他提的问题大家能解决吗?一起来说。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524010,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 10棵。 (老师在黑扳上再次板书出算式) 。生 5:我看到上面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有两个班在植树,我想知道: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师:哦,老师把她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解决她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每班植树多少棵?)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算式该怎样列。生:求“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422。求“四年级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522。师:你能说说为什么用“422”吗?生: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就是要把三年级植树的总数分成一样多的两份,看每份是多少。师:大家同意吗?生一齐回答:同意。师:他说的很好,老师也同意。不过要计算“422”可不象上面的加减法那么简单,也比我们前面学过的除法难一些。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解决的方法,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交流,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点评: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二、小组合作,探究笔算方法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学生们有的在认真思索,有的在摆弄小棒,有的在用笔计算。然后,各自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在同学中间,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不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师: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形成的方法。小组 A:我们小组,有用口算得出结果的,也有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到结果的。师: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口算的,好吗?生 1:我这样想的:4022022120121师:真不错。小组 B:我们小组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师: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摆的过程好吗?学生到讲台上,在展台上为同学们演示。先把每梱 10根的 4梱小棒分成了两份,再把剩余的 2根分成了两份,和原来的两梱合在一起。师:同学看清了吗?老师再把他分的过程通过大屏幕演示一遍(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重点对分的步骤做必要的说明) 。师:有用其它的方法吗?比如说笔算的方法。小组 C:我们小组同学用的是笔算,现在请他来给大家介绍。生 2:我是试着用竖式的方法来计算的。可我说不清楚,只能写给大家看(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竖式)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 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尝试着用除法竖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3、展现 422笔算过程。师:刚才我们分小棒的时候,一共分了几次?生:两次。师:(板书出除法竖式的除号、被 除法、除数,边讲解边完成竖式)我们分小棒的时候,第一次分的是 4梱,相当于十位上的 4,用 4除以 2,商是 2,就是每份中的 2梱,因为它实际上表示的是 20,所以要写在十位上,和被除数上的 4对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去了多少根?生:40 根。师:对呀, (指着竖式)20240,从总数中减去 40。那么还剩下几?生:2师:2 除以 2的商是 1,这个 1写在什么地方?生:写在个位上,和 42个位上的 2对齐。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一次分走了几根小棒?生:2 根。师:再减去分去的 2根。正好分完。点评: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师生共同完成竖式,理顺思路,帮助学生理解笔算过程。3、试一试,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1)谈话: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棵树”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试一试,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出结果。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生:3 月 12日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据统计,去年植树节的当天,我们洛阳市就植树约 1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生 1:植树造林可以抵卸风沙,防止沙尘暴。生 2:植树可以绿化环境。生 3: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水士流失。生 4:植树可以净化空气。生 5:树木能够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为人们提供新鲜的氧气。生 6: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 要木材。点评: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师:同学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同学们想不想再回到这个场面?(同学们情绪高涨,用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赞同。教师适时的在大屏幕上打出教材上的主题图)师:这就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 1:我看到上面有三年级、四年级两个年级在植树。他们有的挖坑,有的浇水,生 2:我想问大家,谁能算出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师:谁来解决他提出的问题?生 3:425294,这两个班一共植树 94棵。(教师在黑板的边上板书出学生的算式)生 4:我的问题是,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师:他提的问题大家能解决吗?一起来说。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524010,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 10棵。 (老师在黑扳上再次板书出算式) 。生 5:我看到上面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有两个班在植树,我想知道: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师:哦,老师把她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解决她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每班植树多少棵?)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算式该怎样列。生:求“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422。求“四年级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522。师:你能说说为什么用“422”吗?生: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就是要把三年级植树的总数分成一样多的两份,看每份是多少。师:大家同意吗?生一齐回答:同意。师:他说的很好,老师也同意。不过要计算“422”可不象上面的加减法那么简单,也比我们前面学过的除法难一些。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解决的方法,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交流,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点评: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二、小组合作,探究笔算方法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学生们有的在认真思索,有的在摆弄小棒,有的在用笔计算。然后,各自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在同学中间,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不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师: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形成的方法。小组 A:我们小组,有用口算得出结果的,也有用摆小棒的方法得到结果的。师: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口算的,好吗?生 1:我这样想的:4022022120121师:真不错。小组 B:我们小组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师: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摆的过程好吗?学生到讲台上,在展台上为同学们演示。先把每梱 10根的 4梱小棒分成了两份,再把剩余的 2根分成了两份,和原来的两梱合在一起。师:同学看清了吗?老师再把他分的过程通过大屏幕演示一遍(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重点对分的步骤做必要的说明) 。师:有用其它的方法吗?比如说笔算的方法。小组 C:我们小组同学用的是笔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