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家生平介绍沈心工_第1页
中外音乐家生平介绍沈心工_第2页
中外音乐家生平介绍沈心工_第3页
中外音乐家生平介绍沈心工_第4页
中外音乐家生平介绍沈心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音乐家生平介绍沈心工沈心工(18701947)中国音乐教育家。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1870 年 2 月 14 日生于上海,1947 年 9 月 5日病逝于上海。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 年底中秀才。1895 年执教于上海约翰书院。1897 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 4 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启发,在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制作,并编写出第 1 首乐歌体操兵操 ,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 。1903 年 2 月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师,创设唱歌课。从 1911 年起任该校主事(即校长) ,1922 年兼任大学部训育主任,同时受聘于务本女塾、南洋中学、龙门师范和沪学会等处教授乐歌。 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 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从 1904 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 (3 集) 重编学校唱歌集 (6 集,1911)和民国唱歌集 (4 集,1912) 。1937 年重新修订,精选出歌 82 首,忙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 。此外,他还翻译编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 、 从军歌 、 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 、 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 、电报 纺织等。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由于他长期担任教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唱歌要求有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因而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所接融到的一些事物,使儿童感到亲切。他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如他所编的体操兵操 、赛船 、 竹马 、 铁匠等乐歌,在学生中广为梳传。由他作曲的乐歌还有:黄河 、 革命必先格人心 、 军人的枪弹 、 采莲曲 、 今虞琴社社歌和辍悼歌等 6 首,以黄河一曲影响最大,此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感情,黄自在序中对此歌作了高度评价。沈心工(18701947)中国音乐教育家。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1870 年 2 月 14 日生于上海,1947 年 9 月 5日病逝于上海。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 年底中秀才。1895 年执教于上海约翰书院。1897 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 4 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启发,在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制作,并编写出第 1 首乐歌体操兵操 ,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 。1903 年 2 月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师,创设唱歌课。从 1911 年起任该校主事(即校长) ,1922 年兼任大学部训育主任,同时受聘于务本女塾、南洋中学、龙门师范和沪学会等处教授乐歌。 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 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从 1904 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 (3 集) 重编学校唱歌集 (6 集,1911)和民国唱歌集 (4 集,1912) 。1937 年重新修订,精选出歌 82 首,忙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 。此外,他还翻译编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 、 从军歌 、 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 、 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 、电报 纺织等。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由于他长期担任教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唱歌要求有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因而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所接融到的一些事物,使儿童感到亲切。他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如他所编的体操兵操 、赛船 、 竹马 、 铁匠等乐歌,在学生中广为梳传。由他作曲的乐歌还有:黄河 、 革命必先格人心 、 军人的枪弹 、 采莲曲 、 今虞琴社社歌和辍悼歌等 6 首,以黄河一曲影响最大,此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感情,黄自在序中对此歌作了高度评价。沈心工(18701947)中国音乐教育家。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1870 年 2 月 14 日生于上海,1947 年 9 月 5日病逝于上海。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 年底中秀才。1895 年执教于上海约翰书院。1897 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 年 4 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启发,在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 ,研究乐歌制作,并编写出第 1 首乐歌体操兵操 ,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 。1903 年 2 月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师,创设唱歌课。从 1911 年起任该校主事(即校长) ,1922 年兼任大学部训育主任,同时受聘于务本女塾、南洋中学、龙门师范和沪学会等处教授乐歌。 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 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从 1904 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 (3 集) 重编学校唱歌集 (6 集,1911)和民国唱歌集 (4 集,1912) 。1937 年重新修订,精选出歌 82 首,忙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 。此外,他还翻译编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 、 从军歌 、 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 、 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 、电报 纺织等。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由于他长期担任教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唱歌要求有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因而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所接融到的一些事物,使儿童感到亲切。他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