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大连市本岗区长春路小学 王萍一、提示目标,导入新课1. 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 (生齐读课题)2.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 (投影出示生字)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师想问问你们对课文内容又有哪些了解?了解多少说多少。生:我知道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生:我知道地球的半径有 6300 多公里。生:我知道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3. 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分段,概括段意。 (2)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 (3)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一人读)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三个学习目标,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二、自学、交流、讨论师:我们先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看看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写在卡片上。生:(讨论,写卡片,到黑板上贴卡片)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那么,你们是抓住课文中的哪些重点词语理解这些内容的呢?谁能说给我们大家听听?生:“滥用”的意思是过度使用,没有节制,人类滥用化学品给生物造成灾难,使地球资源有限。生:从“渺小”可以看出地球在宇宙是很小的。生:我抓住“40 亿公里”这个词,40 亿公里之内都没有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所以,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师:说得真好!好在抓住了关键的数字。生:我从“五分之一”看出:本来地球就是渺小的,而人类居住的只有五分之一,更说明地球很小。生:“晶莹透亮”的意思是光亮透明,说明地球是美丽的。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这就是我们和蔼可亲的地球。生:(闭上眼睛想象)师:我相信你们脑中一定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生:(继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三、整理归类师:同学们各抒已见,滔滔不绝,说得真棒。这么多的内容我们给它归归类好吗?生:(归类) (教师随机整理)师:我们还没给课文分段呢,但我相信同学们已经会分了,是吗?生:(讨论分段)师:现在让你说说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你怎么回答?生:课文写了:地球美丽,但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所以要精心保护。师:就按照这个同学说的全体练说。四、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师:写文章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你知道哪些?生:按时间的顺序写。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生:按地点的变换的顺序写。师:那么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请你们再读书讨论讨论。生:作者是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的。师:(小结)作者就是抓住地球小、有限、不能移居这几方面的特点,让我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师:全体起立,再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五、质疑问难,反馈学情师:前面,我们一起解决了学习目标中的前两个目标,哪些同学对这两个目标还有没有弄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生:没有。师:你们学得真棒。老师有个小问题问问你们,对于题目的“只有”你们怎么理解?生:指仅有、唯一,再没有第二个了。生:我们就这么一个地球,应该保护。六、谈体会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到了什么?你有何感受呢?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吗?生:我们不应乱扔纸屑、瓜果皮核,应该保护环境。生: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师:(小结)同学们,当今天养育华夏儿女的长江,黄河以浑浊的河水向我们诉说它们悲哀的时候,我们的明天是否还有绿水青山相伴呢?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响,我国已经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 4 月 22 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眼中美丽的地球吧!(此课 1999 年 4 月在辽宁省小语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上荣获一等奖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建议昆明市官渡区教研室 陈颖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分四部分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证环境的重要性,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课题点明了课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课文条理清晰,运用了比较、列举数据、打比方、假设等多种说明方法,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说明力,体现了本组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训练重点。一、指导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全文。2读后讨论,整体了解课文内容。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在宇宙中,地球虽美丽壮观,但很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指望在耗尽地球的资源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题意思,为后面的阅读奠定基础。 )二、指导学生在读中生疑、释疑、明理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及难点应该放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品读课文,在进行词句训练的同时,弄懂文章所揭示的道理。(一)课文第 1、2 自然段主要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美丽壮观的,又是渺小的,在学生勾画出有关句子的基础上,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在朗读中品析、欣赏地球的美丽壮观。引导学生结合“晶莹透亮、相互交错、裹着纱衣”等词语及课文的插图想象地球的美丽。用赞美、欣赏的语气朗读句子,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地球人格魅力。讨论:作者把地球分别比作什么?为何这样比?在量词使用上有什么不同?(作者把地球分别比作“母亲”和“摇篮”,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和一切生命。母亲是人,量词用“位” ,表示尊敬;摇篮是物,量词用“个” 。)2在朗读中品析、感悟地球是渺小的。读有关句子后,完成作业,a地球的半径是_, 地球的表面积是_,人类生活的陆地占_。b同()宇宙相比,地球是()的,就像一叶(人 它()这么大,不会()长大。结合作业讨论:a作者用哪些方法说明地球是渺小的?(运用比较、打比方、举数据的方法,说明地球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b试着用关联词语填空。在宇宙中,地球()美丽壮观, ()很渺小。 ()茫茫宇宙() ,地球()渺小的。3在朗读、对比中体会地球是美丽壮观、渺小的。课文第 1、2 自然段采用对比的描写方法,从地球的大和小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帮助学生弄明白任何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来说的,不是绝对的,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同时又教会学生从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二)课文第 3、4 自然段主要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学习这部分时,可以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读课文,完成作业。自然资源包括_、两大类。矿产资源是_,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_。2讨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一是不加节制地开采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二是随意毁坏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灾难。 )这种破坏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恶果?请联系课外阅读材料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谈一谈。朗读课后思考练习 2 中的句子,结合课外了解的具体事例和句中的关联词语,用“但是”“ 不但还”的句式,说说可再生资源遭至破坏后人类将承受的严重恶果是无法想象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清这部分内容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感受如何按一定顺序进行表达。 )(三)课文第 59 自然段讲如果地球被破坏了, “我们别无去处”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讨论地球遭到破坏、资源枯竭、人类无法居住的时候怎么办?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想法,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认真读课文,得到结论: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三、在朗读中抒情,在说写中表请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明白道理后,顺势提问: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通过学习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谈一谈,再指名回答。紧扣课文内容,以痛惜的、感叹的语气朗读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以坚定、大声疾呼的语气朗读句子:“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力求达到情境交融的地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自己的观点?(从地球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是我们的惟一家园三个方面说明要保护地球)这三个方面和作者阐述的观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教师总结:作者从地球的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是我们的惟一家园三方面阐明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的观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体现了“按一定顺序写”的读写训练重点。读与说(写)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虽各有自身的任务,但又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解决疑问、触动情感时,应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谈一谈读后感。可以从课文中列举的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谈起,也可以从如何保护地球谈起,还可以从科学技术发展后,人类开发新的活动领域谈起引导学生先按一定顺序说,然后再写下来,文体不限,可以写成演讲稿、宣传稿、建议书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大胆向有关部门提交建议书,人人争岁环保”宣传员,争做“环保”小卫士。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大连市本岗区长春路小学 王萍一、提示目标,导入新课1. 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 (生齐读课题)2.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 (投影出示生字)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师想问问你们对课文内容又有哪些了解?了解多少说多少。生:我知道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生:我知道地球的半径有 6300 多公里。生:我知道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3. 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分段,概括段意。 (2)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 (3)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一人读)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三个学习目标,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二、自学、交流、讨论师:我们先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看看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写在卡片上。生:(讨论,写卡片,到黑板上贴卡片)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那么,你们是抓住课文中的哪些重点词语理解这些内容的呢?谁能说给我们大家听听?生:“滥用”的意思是过度使用,没有节制,人类滥用化学品给生物造成灾难,使地球资源有限。生:从“渺小”可以看出地球在宇宙是很小的。生:我抓住“40 亿公里”这个词,40 亿公里之内都没有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所以,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师:说得真好!好在抓住了关键的数字。生:我从“五分之一”看出:本来地球就是渺小的,而人类居住的只有五分之一,更说明地球很小。生:“晶莹透亮”的意思是光亮透明,说明地球是美丽的。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这就是我们和蔼可亲的地球。生:(闭上眼睛想象)师:我相信你们脑中一定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生:(继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三、整理归类师:同学们各抒已见,滔滔不绝,说得真棒。这么多的内容我们给它归归类好吗?生:(归类) (教师随机整理)师:我们还没给课文分段呢,但我相信同学们已经会分了,是吗?生:(讨论分段)师:现在让你说说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你怎么回答?生:课文写了:地球美丽,但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所以要精心保护。师:就按照这个同学说的全体练说。四、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师:写文章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你知道哪些?生:按时间的顺序写。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生:按地点的变换的顺序写。师:那么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请你们再读书讨论讨论。生:作者是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的。师:(小结)作者就是抓住地球小、有限、不能移居这几方面的特点,让我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师:全体起立,再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五、质疑问难,反馈学情师:前面,我们一起解决了学习目标中的前两个目标,哪些同学对这两个目标还有没有弄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生:没有。师:你们学得真棒。老师有个小问题问问你们,对于题目的“只有”你们怎么理解?生:指仅有、唯一,再没有第二个了。生:我们就这么一个地球,应该保护。六、谈体会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到了什么?你有何感受呢?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吗?生:我们不应乱扔纸屑、瓜果皮核,应该保护环境。生: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师:(小结)同学们,当今天养育华夏儿女的长江,黄河以浑浊的河水向我们诉说它们悲哀的时候,我们的明天是否还有绿水青山相伴呢?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响,我国已经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 4 月 22 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眼中美丽的地球吧!(此课 1999 年 4 月在辽宁省小语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上荣获一等奖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建议昆明市官渡区教研室 陈颖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分四部分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证环境的重要性,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课题点明了课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课文条理清晰,运用了比较、列举数据、打比方、假设等多种说明方法,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说明力,体现了本组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训练重点。一、指导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全文。2读后讨论,整体了解课文内容。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在宇宙中,地球虽美丽壮观,但很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指望在耗尽地球的资源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题意思,为后面的阅读奠定基础。 )二、指导学生在读中生疑、释疑、明理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及难点应该放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品读课文,在进行词句训练的同时,弄懂文章所揭示的道理。(一)课文第 1、2 自然段主要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美丽壮观的,又是渺小的,在学生勾画出有关句子的基础上,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在朗读中品析、欣赏地球的美丽壮观。引导学生结合“晶莹透亮、相互交错、裹着纱衣”等词语及课文的插图想象地球的美丽。用赞美、欣赏的语气朗读句子,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地球人格魅力。讨论:作者把地球分别比作什么?为何这样比?在量词使用上有什么不同?(作者把地球分别比作“母亲”和“摇篮”,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和一切生命。母亲是人,量词用“位” ,表示尊敬;摇篮是物,量词用“个” 。)2在朗读中品析、感悟地球是渺小的。读有关句子后,完成作业,a地球的半径是_, 地球的表面积是_,人类生活的陆地占_。b同()宇宙相比,地球是()的,就像一叶(人 它()这么大,不会()长大。结合作业讨论:a作者用哪些方法说明地球是渺小的?(运用比较、打比方、举数据的方法,说明地球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b试着用关联词语填空。在宇宙中,地球()美丽壮观, ()很渺小。 ()茫茫宇宙() ,地球()渺小的。3在朗读、对比中体会地球是美丽壮观、渺小的。课文第 1、2 自然段采用对比的描写方法,从地球的大和小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帮助学生弄明白任何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来说的,不是绝对的,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同时又教会学生从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二)课文第 3、4 自然段主要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学习这部分时,可以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读课文,完成作业。自然资源包括_、两大类。矿产资源是_,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_。2讨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一是不加节制地开采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二是随意毁坏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灾难。 )这种破坏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恶果?请联系课外阅读材料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谈一谈。朗读课后思考练习 2 中的句子,结合课外了解的具体事例和句中的关联词语,用“但是”“ 不但还”的句式,说说可再生资源遭至破坏后人类将承受的严重恶果是无法想象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清这部分内容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感受如何按一定顺序进行表达。 )(三)课文第 59 自然段讲如果地球被破坏了, “我们别无去处”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讨论地球遭到破坏、资源枯竭、人类无法居住的时候怎么办?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想法,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认真读课文,得到结论: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三、在朗读中抒情,在说写中表请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明白道理后,顺势提问: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通过学习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谈一谈,再指名回答。紧扣课文内容,以痛惜的、感叹的语气朗读句子:“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以坚定、大声疾呼的语气朗读句子:“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力求达到情境交融的地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自己的观点?(从地球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是我们的惟一家园三个方面说明要保护地球)这三个方面和作者阐述的观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教师总结:作者从地球的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是我们的惟一家园三方面阐明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的观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体现了“按一定顺序写”的读写训练重点。读与说(写)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虽各有自身的任务,但又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解决疑问、触动情感时,应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谈一谈读后感。可以从课文中列举的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谈起,也可以从如何保护地球谈起,还可以从科学技术发展后,人类开发新的活动领域谈起引导学生先按一定顺序说,然后再写下来,文体不限,可以写成演讲稿、宣传稿、建议书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大胆向有关部门提交建议书,人人争岁环保”宣传员,争做“环保”小卫士。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堂教学实录文字版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大连市本岗区长春路小学 王萍一、提示目标,导入新课1. 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然而今天的地球却是满目疮痍,地球的出路何在?人类的出路又何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息息相关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 (生齐读课题)2. 师: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咱们先来看看生字预习得怎么样。 (投影出示生字)生:(先一人读,后全班读)师:同学们生字读得不错,我们再互相提个醒,看看哪个字在字形上需要注意。生:“裹”字是一个衣字里夹一个果字。师:同学们生字预习得非常好,老师想问问你们对课文内容又有哪些了解?了解多少说多少。生:我知道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生:我知道地球的半径有 6300 多公里。生:我知道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3. 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分段,概括段意。 (2)明确作者的写作顺序。 (3)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一人读)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三个学习目标,我相信,经过努力,我们大家一定能够完成。二、自学、交流、讨论师:我们先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看看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写在卡片上。生:(讨论,写卡片,到黑板上贴卡片)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那么,你们是抓住课文中的哪些重点词语理解这些内容的呢?谁能说给我们大家听听?生:“滥用”的意思是过度使用,没有节制,人类滥用化学品给生物造成灾难,使地球资源有限。生:从“渺小”可以看出地球在宇宙是很小的。生:我抓住“40 亿公里”这个词,40 亿公里之内都没有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所以,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师:说得真好!好在抓住了关键的数字。生:我从“五分之一”看出:本来地球就是渺小的,而人类居住的只有五分之一,更说明地球很小。生:“晶莹透亮”的意思是光亮透明,说明地球是美丽的。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这就是我们和蔼可亲的地球。生:(闭上眼睛想象)师:我相信你们脑中一定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生:(继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三、整理归类师:同学们各抒已见,滔滔不绝,说得真棒。这么多的内容我们给它归归类好吗?生:(归类) (教师随机整理)师:我们还没给课文分段呢,但我相信同学们已经会分了,是吗?生:(讨论分段)师:现在让你说说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些内容,你怎么回答?生:课文写了:地球美丽,但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所以要精心保护。师:就按照这个同学说的全体练说。四、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师:写文章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你知道哪些?生:按时间的顺序写。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生:按地点的变换的顺序写。师:那么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请你们再读书讨论讨论。生:作者是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的。师:(小结)作者就是抓住地球小、有限、不能移居这几方面的特点,让我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师:全体起立,再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五、质疑问难,反馈学情师:前面,我们一起解决了学习目标中的前两个目标,哪些同学对这两个目标还有没有弄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生:没有。师:你们学得真棒。老师有个小问题问问你们,对于题目的“只有”你们怎么理解?生:指仅有、唯一,再没有第二个了。生:我们就这么一个地球,应该保护。六、谈体会师:此时此刻你们想到了什么?你有何感受呢?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吗?生:我们不应乱扔纸屑、瓜果皮核,应该保护环境。生: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师:(小结)同学们,当今天养育华夏儿女的长江,黄河以浑浊的河水向我们诉说它们悲哀的时候,我们的明天是否还有绿水青山相伴呢?大自然的警钟已经敲响,我国已经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 4 月 22 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眼中美丽的地球吧!(此课 1999 年 4 月在辽宁省小语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上荣获一等奖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建议昆明市官渡区教研室 陈颖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分四部分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证环境的重要性,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课题点明了课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课文条理清晰,运用了比较、列举数据、打比方、假设等多种说明方法,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说明力,体现了本组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训练重点。一、指导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全文。2读后讨论,整体了解课文内容。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在宇宙中,地球虽美丽壮观,但很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指望在耗尽地球的资源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保护地球。 )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题意思,为后面的阅读奠定基础。 )二、指导学生在读中生疑、释疑、明理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及难点应该放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品读课文,在进行词句训练的同时,弄懂文章所揭示的道理。(一)课文第 1、2 自然段主要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美丽壮观的,又是渺小的,在学生勾画出有关句子的基础上,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在朗读中品析、欣赏地球的美丽壮观。引导学生结合“晶莹透亮、相互交错、裹着纱衣”等词语及课文的插图想象地球的美丽。用赞美、欣赏的语气朗读句子,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地球人格魅力。讨论:作者把地球分别比作什么?为何这样比?在量词使用上有什么不同?(作者把地球分别比作“母亲”和“摇篮”,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和一切生命。母亲是人,量词用“位” ,表示尊敬;摇篮是物,量词用“个” 。)2在朗读中品析、感悟地球是渺小的。读有关句子后,完成作业,a地球的半径是_, 地球的表面积是_,人类生活的陆地占_。b同()宇宙相比,地球是()的,就像一叶(人 它()这么大,不会()长大。结合作业讨论:a作者用哪些方法说明地球是渺小的?(运用比较、打比方、举数据的方法,说明地球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b试着用关联词语填空。在宇宙中,地球()美丽壮观, ()很渺小。 ()茫茫宇宙() ,地球()渺小的。3在朗读、对比中体会地球是美丽壮观、渺小的。课文第 1、2 自然段采用对比的描写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温州交运集团校园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辽宁省2025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属事业单位赴高校现场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自贡市2025四川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社会事业局招用编外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绛县2025山西运城绛县事业单位招聘(3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省2025福建省教育考试院专项公开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省2025年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武汉分中心公开招聘事业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2025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3家事业单位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杭州市2025中国计量大学招聘28人-统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抚州市2025年度江西抚州市事业单位招聘55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夫妻双方债务清理及偿还离婚补充协议
- 2025年中国搬家公司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
- 光存储技术革新-洞察及研究
- 创伤记忆的集体性遗忘-洞察及研究
- 浙江科技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
- 13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
- (高清版)DB11∕T 2456-2025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能力评价规范
- 胎心监护及并发症处理
- 锁骨骨折术后护理
- 酒店餐饮部主管考试题库
- 产业策划投标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