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真正的英雄教案_第1页
优质课真正的英雄教案_第2页
优质课真正的英雄教案_第3页
优质课真正的英雄教案_第4页
优质课真正的英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质课真正的英雄教案真正的英雄王兰秀1.教学目的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思路。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品味本文含义深刻的语言。学习美国宇航员在探索太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2.教学重点、难点演讲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行文的脉络。理解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获得思想启迪。3.教学方法自学为主,合作探究,适时点拨4.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投影显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图片)这是 1986 年 1 月 28 日上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不久便突然爆炸的情景。在这次事件中,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一巨大灾难使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全世界也为之震惊,各国人民和领导人纷纷向死难者表示哀悼,向死难者亲属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1 月 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为七名宇航员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情感深沉而激昂的演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这篇演讲词。2.同学交流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的有关本次灾难的资料以及演讲词的相关知识。 (投影显示)1.“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美国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与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相比,它在结构、材料和设备方面都有所改进。“挑战者”号的首航时间在 1983 年 4 月 4日9 日,共完成了两项主要任务:发射一颗两吨半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和唐纳德彼得森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1986 年 1 月 28 日的这次飞行,是“挑战者”号的第 10 次飞行。2.北京晚报1986 年 1 月 29 日有关美国“挑战者”号发生爆炸的报道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 1986 年 1 月 28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 5 万英尺的蓝天时突然爆炸,机上包括麦考利芙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架耗资 2 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美国上下极为震惊,现场观众惊愕万分、痛哭失声,各地下半旗致哀,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的钟声。3.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演讲前要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要明确集会的意图或活动的目的,从而确定演说的主题。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以加强表达效果。3.投影显示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掌握读音,解释意思。余暇(xi)工作或学习之外的空闲时间。阴霾(m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这里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疆域:国家领土(着重面积大小)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孜孜不倦:形容非常勤勉,不知疲倦。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4.快速默读课文,与同桌交流阅读感受。5.自由表情朗读课文,并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仔细体会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想想课文动人心魄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学生活动,效果反馈:课文第 3 段中:“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如此软弱无力:他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这一句令我感动,因为它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含有巨大的悲痛却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真情,与遇难的宇航员亲属完全相同的悲伤哀痛之情。课文第 13 段中“我们将珍爱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这是真正的美国英雄的故事。 ”这句话令我感动。作者称这七位宇航员为“美国英雄” ,是对他们最崇高的评价,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它还告诉我们: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他们具有开拓精神,献身精神,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值得每个人学习。6.就下列组织讨论:(1)从文章的结构上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活动,效果反馈:作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悲痛和力量两个方面。从感情脉络看,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而两种感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悲痛,但演讲者的言辞更在于给后继者以奋然前行的力量。(2)本文作者表达的感情显示出了怎样的特色?学生活动,效果反馈:演讲者虽是位尊权贵的美国总统,但他在演讲中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官腔” ,而是把自己摆在人民中间,同他们一起共同仰视七位真正的英雄,姿态和角色定位很恰切。他还将笔触深入死难英雄亲属们悲痛的心灵之中,同他们一起深情追忆英雄们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句句言语发自肺腑,使人意识到,英雄原来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就生活在每一个人身边,正是作者这种平易近人、真切深沉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人心,所以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8.抽学生分别朗读 14 段、1518 段,概括全篇主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9.朗读全文,多名学生轮读;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以“总分总”的脉络行文。第一部分(14)表达深深的哀悼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部分(513)分别追忆献身的航天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部分(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续英雄未竞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10.学生自荐朗读最受感动的课文片断,并说明被感动的理由。11.品味语言: 怎样理解“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这句话的含义?学生活动,效果反馈:这句话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体现了胜利、勇敢的美国精神,表达了继续太空探索的决心。“今天,我们向迪克?司各比和他的伙伴们保证,他们的梦想绝没有破灭,他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 ” 这句话有何作用?学生活动,效果反馈:告慰英灵,他们未尽的事业会得到继承,他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象力”?学生活动,效果反馈: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 。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 250 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在这里, “整个国家的想象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12.课堂小结:这篇演讲词情感充沛,含义深远,号召力强,其意义和影响力已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对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人类精神的一首壮美的赞歌。13.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 给“在星际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的宇航员写一封短信,表达自己的心声。真正的英雄王兰秀1.教学目的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思路。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品味本文含义深刻的语言。学习美国宇航员在探索太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2.教学重点、难点演讲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行文的脉络。理解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获得思想启迪。3.教学方法自学为主,合作探究,适时点拨4.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投影显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图片)这是 1986 年 1 月 28 日上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不久便突然爆炸的情景。在这次事件中,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一巨大灾难使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全世界也为之震惊,各国人民和领导人纷纷向死难者表示哀悼,向死难者亲属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1 月 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为七名宇航员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情感深沉而激昂的演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这篇演讲词。2.同学交流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的有关本次灾难的资料以及演讲词的相关知识。 (投影显示)1.“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美国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与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相比,它在结构、材料和设备方面都有所改进。“挑战者”号的首航时间在 1983 年 4 月 4日9 日,共完成了两项主要任务:发射一颗两吨半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和唐纳德彼得森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1986 年 1 月 28 日的这次飞行,是“挑战者”号的第 10 次飞行。2.北京晚报1986 年 1 月 29 日有关美国“挑战者”号发生爆炸的报道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 1986 年 1 月 28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 5 万英尺的蓝天时突然爆炸,机上包括麦考利芙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架耗资 2 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美国上下极为震惊,现场观众惊愕万分、痛哭失声,各地下半旗致哀,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的钟声。3.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演讲前要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要明确集会的意图或活动的目的,从而确定演说的主题。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以加强表达效果。3.投影显示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掌握读音,解释意思。余暇(xi)工作或学习之外的空闲时间。阴霾(m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这里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疆域:国家领土(着重面积大小)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孜孜不倦:形容非常勤勉,不知疲倦。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4.快速默读课文,与同桌交流阅读感受。5.自由表情朗读课文,并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仔细体会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想想课文动人心魄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学生活动,效果反馈:课文第 3 段中:“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如此软弱无力:他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这一句令我感动,因为它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含有巨大的悲痛却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真情,与遇难的宇航员亲属完全相同的悲伤哀痛之情。课文第 13 段中“我们将珍爱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这是真正的美国英雄的故事。 ”这句话令我感动。作者称这七位宇航员为“美国英雄” ,是对他们最崇高的评价,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它还告诉我们: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他们具有开拓精神,献身精神,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值得每个人学习。6.就下列组织讨论:(1)从文章的结构上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活动,效果反馈:作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悲痛和力量两个方面。从感情脉络看,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而两种感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悲痛,但演讲者的言辞更在于给后继者以奋然前行的力量。(2)本文作者表达的感情显示出了怎样的特色?学生活动,效果反馈:演讲者虽是位尊权贵的美国总统,但他在演讲中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官腔” ,而是把自己摆在人民中间,同他们一起共同仰视七位真正的英雄,姿态和角色定位很恰切。他还将笔触深入死难英雄亲属们悲痛的心灵之中,同他们一起深情追忆英雄们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句句言语发自肺腑,使人意识到,英雄原来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就生活在每一个人身边,正是作者这种平易近人、真切深沉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人心,所以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8.抽学生分别朗读 14 段、1518 段,概括全篇主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9.朗读全文,多名学生轮读;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明确:文章以“总分总”的脉络行文。第一部分(14)表达深深的哀悼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部分(513)分别追忆献身的航天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三部分(1421)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续英雄未竞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10.学生自荐朗读最受感动的课文片断,并说明被感动的理由。11.品味语言: 怎样理解“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这句话的含义?学生活动,效果反馈:这句话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体现了胜利、勇敢的美国精神,表达了继续太空探索的决心。“今天,我们向迪克?司各比和他的伙伴们保证,他们的梦想绝没有破灭,他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 ” 这句话有何作用?学生活动,效果反馈:告慰英灵,他们未尽的事业会得到继承,他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象力”?学生活动,效果反馈: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 。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 250 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在这里, “整个国家的想象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12.课堂小结:这篇演讲词情感充沛,含义深远,号召力强,其意义和影响力已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对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人类精神的一首壮美的赞歌。13.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 。 给“在星际外找到了上帝许诺以不朽生命的归宿”的宇航员写一封短信,表达自己的心声。真正的英雄王兰秀1.教学目的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思路。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品味本文含义深刻的语言。学习美国宇航员在探索太空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2.教学重点、难点演讲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行文的脉络。理解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获得思想启迪。3.教学方法自学为主,合作探究,适时点拨4.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投影显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图片)这是 1986 年 1 月 28 日上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不久便突然爆炸的情景。在这次事件中,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一巨大灾难使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全世界也为之震惊,各国人民和领导人纷纷向死难者表示哀悼,向死难者亲属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1 月 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为七名宇航员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情感深沉而激昂的演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这篇演讲词。2.同学交流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的有关本次灾难的资料以及演讲词的相关知识。 (投影显示)1.“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美国研制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与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相比,它在结构、材料和设备方面都有所改进。“挑战者”号的首航时间在 1983 年 4 月 4日9 日,共完成了两项主要任务:发射一颗两吨半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宇航员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和唐纳德彼得森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1986 年 1 月 28 日的这次飞行,是“挑战者”号的第 10 次飞行。2.北京晚报1986 年 1 月 29 日有关美国“挑战者”号发生爆炸的报道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于 1986 年 1 月 28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起飞后,以三倍于音速的速度升到佛罗里达 5 万英尺的蓝天时突然爆炸,机上包括麦考利芙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架耗资 2 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失事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美国上下极为震惊,现场观众惊愕万分、痛哭失声,各地下半旗致哀,华盛顿大教堂响起了哀悼的钟声。3.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演讲前要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要明确集会的意图或活动的目的,从而确定演说的主题。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以加强表达效果。3.投影显示课本“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掌握读音,解释意思。余暇(xi)工作或学习之外的空闲时间。阴霾(m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这里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疆域:国家领土(着重面积大小)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孜孜不倦:形容非常勤勉,不知疲倦。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4.快速默读课文,与同桌交流阅读感受。5.自由表情朗读课文,并画出令自己感动的语句,仔细体会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想想课文动人心魄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学生活动,效果反馈:课文第 3 段中:“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如此软弱无力:他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这一句令我感动,因为它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含有巨大的悲痛却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真情,与遇难的宇航员亲属完全相同的悲伤哀痛之情。课文第 13 段中“我们将珍爱他们每个人的故事,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这是真正的美国英雄的故事。 ”这句话令我感动。作者称这七位宇航员为“美国英雄” ,是对他们最崇高的评价,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它还告诉我们: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他们具有开拓精神,献身精神,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值得每个人学习。6.就下列组织讨论:(1)从文章的结构上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活动,效果反馈:作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悲痛和力量两个方面。从感情脉络看,文章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而两种感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悲痛,但演讲者的言辞更在于给后继者以奋然前行的力量。(2)本文作者表达的感情显示出了怎样的特色?学生活动,效果反馈:演讲者虽是位尊权贵的美国总统,但他在演讲中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官腔” ,而是把自己摆在人民中间,同他们一起共同仰视七位真正的英雄,姿态和角色定位很恰切。他还将笔触深入死难英雄亲属们悲痛的心灵之中,同他们一起深情追忆英雄们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句句言语发自肺腑,使人意识到,英雄原来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就生活在每一个人身边,正是作者这种平易近人、真切深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