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十年来中国教育实验之发展变化炼石补天,反求诸己六十年来中国教育实验之发展变化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雷 实六十年里,我们在探索什么?作为先行者的教育教学实验教育实验是有目的、有创造、有计划地检验理论假设,探寻规律,推进变革的研究性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其价值取向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教育追求和渴望,这种追求往往是多元的。从具备前瞻眼光的教育实验中,我们可以洞察出一个时代的教育发展水平,发现其永恒意义。教育实验方法论的变化研究,可以简要理解为对实验的思维方式、工作策略、成果评价的反思性探讨,是教育实验方式的再求真,求善方式的再求善。本文取若干教育实验为例,就 60 年来的教育实验价值取向与方法论的发展变化试作分析。一、教育实验价值取向:从“拨乱反正”到“以人为本”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反映实验主持人对教育本质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有认识。实验者不仅要“说明教育” ,而且是在按照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改造教育” 。许多有着重大影响的教育实验,其主持人大都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怀“兴利除弊、匡时济世”的初衷,行动起来颇有“炼石补天”的气概。教育实验的某些价值追求是永恒的,如教育要普及、教学要讲究效率等。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又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深入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伴随着政治形势而演变。建国初,快速改变文化落后面貌是许多教育实验的全力追求。其时,影响最大的首推“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实验” 。据粗略统计, “速成识字法”推广到全国后,帮助 5000 多万人摘掉了“文盲帽” 。毛泽东曾称“祁建华是名副其实的识字专家” ,刘少奇称“祁建华是继仓颉之后中国第二大文人” ,陆定一甚至称“祁建华是中国的第二大圣人” 。1950 年,教育部初等教育司组织了“小学五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实验” ,此项实验于 1953 年停止,但是探索并未中断,不少学校认为五年可以完成小学学业,日后一直有“学制要缩短”的改革呼声,这也成为“文革”后“五四学制”的实验依据。社会政治处于混乱封闭时,价值观扭曲,教育实验也随之遭殃。1958 年的“大跃进” 、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运动,损害了经济,也损害了教育,一些激烈的“教育革命实验” ,大多成为历史的笑料。教育界里的实事求是者,总能在适当时机,亮出真见,开展实验。如 1960 年初,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教训,试验“学生自己读,自己议论”的教学方法。1963 年,扩大实验范围后,总结出“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的十六字教学经验。该实验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对话,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这十六字表述通俗,好操作,完全没有当今一些教育口号所具有的“视听冲击力”。走过来的人大多明白,在那个“左比右好”的时代,能坚持课程的工具性,扎实地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是何等不易。正是这些实验者,促进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文革”十年,教育实验基本停滞。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间,广泛吸收东西方教育思想,价值多元,方法多样,中小学教育实验空前活跃,理论界一度称誉此阶段为现代中国的第二次教育高潮而第一次教育实验高潮是指 20 世纪 30 年代的各种教育变革。回忆历史,有振奋,有唏嘘,对当代社会的和谐稳定,自然倍感珍惜。2教育实验在“知识、能力、态度” 。三个层次目标的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的取舍上,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近 30 年来,这一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比较明显。重知识、重人才。拨乱反正,重提“知识就是力量” ,将知识丰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教育实验也多重视“双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这是强调“知识结果”不如“方法能力” 。因此注重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教育实验越来越多。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的“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 ,辽宁省盘锦实验中学魏书生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验,江苏省常州市邱学华开展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实验,上海市青浦县教师进修学校顾泠沅主持的大面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改革实验,等等。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与提倡。不少教育实验设计者从受教育者的知识、情感、意志诸因素全面发展去考虑实验目标。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主持的情境教学实验(后发展为情境教育) ,杭州大学教育系张定璋开展的“小学生三自(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理生活)能力培养实验”等,是这一价值取向的代表。“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活泼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讨论推向高潮。上海市第八中学开展的成功教育实验,湖北省武汉市粮道街中学开展的希望教育实验,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 “愉快教育实验”描绘了教育的理想境界,现实中暴露出“难以愉快”的尴尬,也将当今中国教育的各种矛盾展示无遗。“创新教育”紧接着“素质教育”出台,体现的是科教兴国、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急迫心情。当然也是对以往教育培养目标“忽视创新精神、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纠正。炼石补天,反求诸己六十年来中国教育实验之发展变化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雷 实六十年里,我们在探索什么?作为先行者的教育教学实验教育实验是有目的、有创造、有计划地检验理论假设,探寻规律,推进变革的研究性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其价值取向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教育追求和渴望,这种追求往往是多元的。从具备前瞻眼光的教育实验中,我们可以洞察出一个时代的教育发展水平,发现其永恒意义。教育实验方法论的变化研究,可以简要理解为对实验的思维方式、工作策略、成果评价的反思性探讨,是教育实验方式的再求真,求善方式的再求善。本文取若干教育实验为例,就 60 年来的教育实验价值取向与方法论的发展变化试作分析。一、教育实验价值取向:从“拨乱反正”到“以人为本”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反映实验主持人对教育本质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有认识。实验者不仅要“说明教育” ,而且是在按照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改造教育” 。许多有着重大影响的教育实验,其主持人大都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怀“兴利除弊、匡时济世”的初衷,行动起来颇有“炼石补天”的气概。教育实验的某些价值追求是永恒的,如教育要普及、教学要讲究效率等。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又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深入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伴随着政治形势而演变。建国初,快速改变文化落后面貌是许多教育实验的全力追求。其时,影响最大的首推“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实验” 。据粗略统计, “速成识字法”推广到全国后,帮助 5000 多万人摘掉了“文盲帽” 。毛泽东曾称“祁建华是名副其实的识字专家” ,刘少奇称“祁建华是继仓颉之后中国第二大文人” ,陆定一甚至称“祁建华是中国的第二大圣人” 。1950 年,教育部初等教育司组织了“小学五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实验” ,此项实验于 1953 年停止,但是探索并未中断,不少学校认为五年可以完成小学学业,日后一直有“学制要缩短”的改革呼声,这也成为“文革”后“五四学制”的实验依据。社会政治处于混乱封闭时,价值观扭曲,教育实验也随之遭殃。1958 年的“大跃进” 、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运动,损害了经济,也损害了教育,一些激烈的“教育革命实验” ,大多成为历史的笑料。教育界里的实事求是者,总能在适当时机,亮出真见,开展实验。如 1960 年初,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教训,试验“学生自己读,自己议论”的教学方法。1963 年,扩大实验范围后,总结出“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的十六字教学经验。该实验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对话,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这十六字表述通俗,好操作,完全没有当今一些教育口号所具有的“视听冲击力”。走过来的人大多明白,在那个“左比右好”的时代,能坚持课程的工具性,扎实地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是何等不易。正是这些实验者,促进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文革”十年,教育实验基本停滞。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间,广泛吸收东西方教育思想,价值多元,方法多样,中小学教育实验空前活跃,理论界一度称誉此阶段为现代中国的第二次教育高潮而第一次教育实验高潮是指 20 世纪 30 年代的各种教育变革。回忆历史,有振奋,有唏嘘,对当代社会的和谐稳定,自然倍感珍惜。2教育实验在“知识、能力、态度” 。三个层次目标的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的取舍上,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近 30 年来,这一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比较明显。重知识、重人才。拨乱反正,重提“知识就是力量” ,将知识丰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教育实验也多重视“双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这是强调“知识结果”不如“方法能力” 。因此注重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教育实验越来越多。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的“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 ,辽宁省盘锦实验中学魏书生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验,江苏省常州市邱学华开展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实验,上海市青浦县教师进修学校顾泠沅主持的大面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改革实验,等等。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与提倡。不少教育实验设计者从受教育者的知识、情感、意志诸因素全面发展去考虑实验目标。江苏南通师范二附小李吉林主持的情境教学实验(后发展为情境教育) ,杭州大学教育系张定璋开展的“小学生三自(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理生活)能力培养实验”等,是这一价值取向的代表。“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活泼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讨论推向高潮。上海市第八中学开展的成功教育实验,湖北省武汉市粮道街中学开展的希望教育实验,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 “愉快教育实验”描绘了教育的理想境界,现实中暴露出“难以愉快”的尴尬,也将当今中国教育的各种矛盾展示无遗。“创新教育”紧接着“素质教育”出台,体现的是科教兴国、技术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急迫心情。当然也是对以往教育培养目标“忽视创新精神、忽视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纠正。炼石补天,反求诸己六十年来中国教育实验之发展变化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雷 实六十年里,我们在探索什么?作为先行者的教育教学实验教育实验是有目的、有创造、有计划地检验理论假设,探寻规律,推进变革的研究性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其价值取向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教育追求和渴望,这种追求往往是多元的。从具备前瞻眼光的教育实验中,我们可以洞察出一个时代的教育发展水平,发现其永恒意义。教育实验方法论的变化研究,可以简要理解为对实验的思维方式、工作策略、成果评价的反思性探讨,是教育实验方式的再求真,求善方式的再求善。本文取若干教育实验为例,就 60 年来的教育实验价值取向与方法论的发展变化试作分析。一、教育实验价值取向:从“拨乱反正”到“以人为本”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反映实验主持人对教育本质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有认识。实验者不仅要“说明教育” ,而且是在按照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改造教育” 。许多有着重大影响的教育实验,其主持人大都有着强烈的危机感,怀“兴利除弊、匡时济世”的初衷,行动起来颇有“炼石补天”的气概。教育实验的某些价值追求是永恒的,如教育要普及、教学要讲究效率等。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又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深入而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伴随着政治形势而演变。建国初,快速改变文化落后面貌是许多教育实验的全力追求。其时,影响最大的首推“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实验” 。据粗略统计, “速成识字法”推广到全国后,帮助 5000 多万人摘掉了“文盲帽” 。毛泽东曾称“祁建华是名副其实的识字专家” ,刘少奇称“祁建华是继仓颉之后中国第二大文人” ,陆定一甚至称“祁建华是中国的第二大圣人” 。1950 年,教育部初等教育司组织了“小学五年一贯制课程改革实验” ,此项实验于 1953 年停止,但是探索并未中断,不少学校认为五年可以完成小学学业,日后一直有“学制要缩短”的改革呼声,这也成为“文革”后“五四学制”的实验依据。社会政治处于混乱封闭时,价值观扭曲,教育实验也随之遭殃。1958 年的“大跃进” 、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运动,损害了经济,也损害了教育,一些激烈的“教育革命实验” ,大多成为历史的笑料。教育界里的实事求是者,总能在适当时机,亮出真见,开展实验。如 1960 年初,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教训,试验“学生自己读,自己议论”的教学方法。1963 年,扩大实验范围后,总结出“紧扣教材、边讲边练、新旧联系、因材施教”的十六字教学经验。该实验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对话,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这十六字表述通俗,好操作,完全没有当今一些教育口号所具有的“视听冲击力”。走过来的人大多明白,在那个“左比右好”的时代,能坚持课程的工具性,扎实地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是何等不易。正是这些实验者,促进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文革”十年,教育实验基本停滞。改革开放后的 30 年间,广泛吸收东西方教育思想,价值多元,方法多样,中小学教育实验空前活跃,理论界一度称誉此阶段为现代中国的第二次教育高潮而第一次教育实验高潮是指 20 世纪 30 年代的各种教育变革。回忆历史,有振奋,有唏嘘,对当代社会的和谐稳定,自然倍感珍惜。2教育实验在“知识、能力、态度” 。三个层次目标的孰先孰后、孰重孰轻的取舍上,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近 30 年来,这一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比较明显。重知识、重人才。拨乱反正,重提“知识就是力量” ,将知识丰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政快递赔偿标准调整补充协议
- 长期承租设备协议书
- 赡养问题调解协议书
- 隧道支护承包协议书
- 邻居快递赔偿协议书
- 车厢买卖合同协议书
- 酒店双方谅解协议书
- 资产收购居间协议书
- 道路清洗保洁协议书
- 写字楼合同解除协议书
- 密封条范文模板(A4打印版)
- 西方文明史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 知识星球行业报告
- 【课件】第15课+权力与理性-17、18世纪西方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光电技术(第5版) 习题解答 王庆有
- 仓库货物先进先出管理培训教程培训课件
- 什么是数学: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
- 家长会课件:初三迎接中考家长会课件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