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习作教学论文 从作文的评改谈给教师“松绑”_第1页
关于小学习作教学论文 从作文的评改谈给教师“松绑”_第2页
关于小学习作教学论文 从作文的评改谈给教师“松绑”_第3页
关于小学习作教学论文 从作文的评改谈给教师“松绑”_第4页
关于小学习作教学论文 从作文的评改谈给教师“松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小学习作教学论文 从作文的评改谈给教师“松绑”写百次文章,不如精点评一次。我在作文批改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一篇好的作文是通过老师、同学修改出来的,而老师修改的点点滴滴的评语及同学用心的整理,是作文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师生心与心的沟通和思想交流。 大家都知道小学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那么让我更公道地说一句:“小学语文老师的工作更辛苦。 ”面对一大摞的语文作业,外加作文,每天的日记,很多老师不禁发出“唉,什么时间才能看完呢!”小学语文老师许多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已是不争的事实;每天都在做着卓别林拧螺丝式的机械而重复的劳动,其中的枯燥、无奈和精力浪费,是有目共睹的。在作文评改中,怎样才能给老师“松绑” 、学生“减负”呢?一、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学生确实够辛苦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后面写一些批评、讽刺性评语,那么学生的自尊心、恐惧心是可想而知的,甚至会导致学生腻写作文、怕写作文现象。1、对于作文水平好的学生,当然老师乐于审阅,但别忘了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同时再拿到学校广播室读一读,这样会使学生在今后写作时兴趣盎然,学生尝到了甜头,即可以培养学生写作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又不断提高了写作水平。例如我学会了洗衣服一文我给这位女同学的评语:“读你的文章,我仿佛看到有一位懂事、为妈妈分担家务勤劳的好女孩,从你的洗衣服的心情及动作描写中,也仿佛看到你已经长大了,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你是最棒的!”没想到这位女同学在写作兴趣上更浓厚了。2、间接表扬这类间接评语表扬一般用在不会写作文的同学之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了群体,应学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旁敲侧击,给予足够的表扬。又如一位同学好不容易写了一篇文章老师,想对你说 ,我给的评语是:“从你那里恳切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你的坦诚,从你那真挚的语言,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抬头挺胸,认认真真写作文,端端正正做人,老师会永远相信你,支持你” 。二、恰如其分的批评学生作文兴趣来了,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但总是表扬而没有批出缺点,就会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优势,往往忽视或轻视了作文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因而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因人而异,给予恰到好处的批评。直接指出不足,或者间接的提示不妥,或者提出修改性意见,或否定不可取之处,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表扬的基础之上。1、直接性批评对于自尊心较强,有上进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宜采用直接性的方式予以批评鼓励,例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评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很欣慰。你终于进步了,但叙事的过程,特别注意人物的四要素(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的描写)比方说:我激动地哭出了声可以改为想着想着,心里激动起来,我的眼睛不知不觉地湿润了,泪水夺眶而出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份情谊更珍贵的呢?2、间接性的批评对于情感细腻、脆弱、缺乏独立精神,不宜直接接受别人批评的学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予以批评及鼓励,例:我的爸爸评语:“文章中抓住人物有心理描写,让人读时能置身其中,回味无穷,假使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些就更美了” 。学生习作有兴趣了,习作习惯养成了,还需要通过恰当的引导,结合有机的表扬与批评,让学生们在写作文不知不觉地提高。当然,批评一定要得法,教师心中要有权衡度,做到该批评时不手软,不该批评时不乱批评,这样才能起到使学生们在批评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并能在批评中奋进的效果。3、多渗透的德教言语这类的作文评语多用于不遵守纪律、调皮好动的同学。例如本学期要求写一篇调查报告,我给学生的评语:“我已经明显感到你进步了,如果你能真正做到主动保护环境,你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有责任心的孩子” 。 老师一句贴心话,一点共鸣的声音,一个具体而贴近学生真实的建议,都会让学生感到被欣赏和尊重的快乐。三、变“精批细改”为“多批少改” 1、某些“精批细改”的做法,减损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以改错别字为例,批改作文时,教师往往要在错别字旁边画一个“U”型框框,然后由学生订正。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是在提高教师自己识别错别字的能力,学生并没有在识别错别字上得到任何的学习和训练。从整个教育背景上看问题,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的错误,善于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才是对他们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会学习”的技能的训练我们应该将孩子们放到地面上让他们自己学习走路,不要老是“抱”着他们。2、某些“精批细改” ,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作文,确实还像刚学走路的孩子,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但是,总应该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千万不能求全责备,千万不能使他们害怕。任何课程,一旦使学生害怕了,那就坏了害怕是厌学的先导。当孩子们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本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做教师的小时候的体会难道已经忘却了吗?更重要的是,在许多时候,小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想象力已经大大地跑到文字表达前头去了,而他们语言文字的“建筑材料”则相对贫乏,严重滞后,驾驭文字的能力也相对稚嫩,所以,就必然会有词不达意、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对学生的文章自作主张地用我们成人的理解进行体无完肤的修改。小学生,无论就其观察事物的视角还是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我们成人大不相同。他们的视角和方式未必就是错的,未必就无可取之处,恰恰相反,有时他们的视角和方式表现出一种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就像孩子们的图画和字迹一样,只是我们这些成人很少、很难窥见其中的奥妙。作文评估的软化,不再对学生的文章作明确的是非定夺,而是更多地采用疑问式、商量式、建议式、比较式的评估方法,真正使老师“松绑” ,学生“减负” 。写百次文章,不如精点评一次。我在作文批改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一篇好的作文是通过老师、同学修改出来的,而老师修改的点点滴滴的评语及同学用心的整理,是作文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师生心与心的沟通和思想交流。 大家都知道小学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那么让我更公道地说一句:“小学语文老师的工作更辛苦。 ”面对一大摞的语文作业,外加作文,每天的日记,很多老师不禁发出“唉,什么时间才能看完呢!”小学语文老师许多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已是不争的事实;每天都在做着卓别林拧螺丝式的机械而重复的劳动,其中的枯燥、无奈和精力浪费,是有目共睹的。在作文评改中,怎样才能给老师“松绑” 、学生“减负”呢?一、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学生确实够辛苦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后面写一些批评、讽刺性评语,那么学生的自尊心、恐惧心是可想而知的,甚至会导致学生腻写作文、怕写作文现象。1、对于作文水平好的学生,当然老师乐于审阅,但别忘了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同时再拿到学校广播室读一读,这样会使学生在今后写作时兴趣盎然,学生尝到了甜头,即可以培养学生写作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又不断提高了写作水平。例如我学会了洗衣服一文我给这位女同学的评语:“读你的文章,我仿佛看到有一位懂事、为妈妈分担家务勤劳的好女孩,从你的洗衣服的心情及动作描写中,也仿佛看到你已经长大了,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你是最棒的!”没想到这位女同学在写作兴趣上更浓厚了。2、间接表扬这类间接评语表扬一般用在不会写作文的同学之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了群体,应学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旁敲侧击,给予足够的表扬。又如一位同学好不容易写了一篇文章老师,想对你说 ,我给的评语是:“从你那里恳切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你的坦诚,从你那真挚的语言,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抬头挺胸,认认真真写作文,端端正正做人,老师会永远相信你,支持你” 。二、恰如其分的批评学生作文兴趣来了,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但总是表扬而没有批出缺点,就会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优势,往往忽视或轻视了作文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因而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因人而异,给予恰到好处的批评。直接指出不足,或者间接的提示不妥,或者提出修改性意见,或否定不可取之处,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表扬的基础之上。1、直接性批评对于自尊心较强,有上进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宜采用直接性的方式予以批评鼓励,例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评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很欣慰。你终于进步了,但叙事的过程,特别注意人物的四要素(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的描写)比方说:我激动地哭出了声可以改为想着想着,心里激动起来,我的眼睛不知不觉地湿润了,泪水夺眶而出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份情谊更珍贵的呢?2、间接性的批评对于情感细腻、脆弱、缺乏独立精神,不宜直接接受别人批评的学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予以批评及鼓励,例:我的爸爸评语:“文章中抓住人物有心理描写,让人读时能置身其中,回味无穷,假使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些就更美了” 。学生习作有兴趣了,习作习惯养成了,还需要通过恰当的引导,结合有机的表扬与批评,让学生们在写作文不知不觉地提高。当然,批评一定要得法,教师心中要有权衡度,做到该批评时不手软,不该批评时不乱批评,这样才能起到使学生们在批评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并能在批评中奋进的效果。3、多渗透的德教言语这类的作文评语多用于不遵守纪律、调皮好动的同学。例如本学期要求写一篇调查报告,我给学生的评语:“我已经明显感到你进步了,如果你能真正做到主动保护环境,你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有责任心的孩子” 。 老师一句贴心话,一点共鸣的声音,一个具体而贴近学生真实的建议,都会让学生感到被欣赏和尊重的快乐。三、变“精批细改”为“多批少改” 1、某些“精批细改”的做法,减损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以改错别字为例,批改作文时,教师往往要在错别字旁边画一个“U”型框框,然后由学生订正。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是在提高教师自己识别错别字的能力,学生并没有在识别错别字上得到任何的学习和训练。从整个教育背景上看问题,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的错误,善于发现自己文章中的问题,才是对他们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会学习”的技能的训练我们应该将孩子们放到地面上让他们自己学习走路,不要老是“抱”着他们。2、某些“精批细改” ,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作文,确实还像刚学走路的孩子,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但是,总应该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千万不能求全责备,千万不能使他们害怕。任何课程,一旦使学生害怕了,那就坏了害怕是厌学的先导。当孩子们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本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们做教师的小时候的体会难道已经忘却了吗?更重要的是,在许多时候,小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想象力已经大大地跑到文字表达前头去了,而他们语言文字的“建筑材料”则相对贫乏,严重滞后,驾驭文字的能力也相对稚嫩,所以,就必然会有词不达意、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层次不清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对学生的文章自作主张地用我们成人的理解进行体无完肤的修改。小学生,无论就其观察事物的视角还是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与我们成人大不相同。他们的视角和方式未必就是错的,未必就无可取之处,恰恰相反,有时他们的视角和方式表现出一种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就像孩子们的图画和字迹一样,只是我们这些成人很少、很难窥见其中的奥妙。作文评估的软化,不再对学生的文章作明确的是非定夺,而是更多地采用疑问式、商量式、建议式、比较式的评估方法,真正使老师“松绑” ,学生“减负” 。写百次文章,不如精点评一次。我在作文批改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一篇好的作文是通过老师、同学修改出来的,而老师修改的点点滴滴的评语及同学用心的整理,是作文教学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师生心与心的沟通和思想交流。 大家都知道小学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那么让我更公道地说一句:“小学语文老师的工作更辛苦。 ”面对一大摞的语文作业,外加作文,每天的日记,很多老师不禁发出“唉,什么时间才能看完呢!”小学语文老师许多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已是不争的事实;每天都在做着卓别林拧螺丝式的机械而重复的劳动,其中的枯燥、无奈和精力浪费,是有目共睹的。在作文评改中,怎样才能给老师“松绑” 、学生“减负”呢?一、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学生确实够辛苦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后面写一些批评、讽刺性评语,那么学生的自尊心、恐惧心是可想而知的,甚至会导致学生腻写作文、怕写作文现象。1、对于作文水平好的学生,当然老师乐于审阅,但别忘了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同时再拿到学校广播室读一读,这样会使学生在今后写作时兴趣盎然,学生尝到了甜头,即可以培养学生写作方面形成良好的习惯,又不断提高了写作水平。例如我学会了洗衣服一文我给这位女同学的评语:“读你的文章,我仿佛看到有一位懂事、为妈妈分担家务勤劳的好女孩,从你的洗衣服的心情及动作描写中,也仿佛看到你已经长大了,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你是最棒的!”没想到这位女同学在写作兴趣上更浓厚了。2、间接表扬这类间接评语表扬一般用在不会写作文的同学之中,我们万万不可忽视了群体,应学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旁敲侧击,给予足够的表扬。又如一位同学好不容易写了一篇文章老师,想对你说 ,我给的评语是:“从你那里恳切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你的坦诚,从你那真挚的语言,我看到了你的进步,抬头挺胸,认认真真写作文,端端正正做人,老师会永远相信你,支持你” 。二、恰如其分的批评学生作文兴趣来了,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但总是表扬而没有批出缺点,就会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优势,往往忽视或轻视了作文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因而要结合不同的学生实际,因人而异,给予恰到好处的批评。直接指出不足,或者间接的提示不妥,或者提出修改性意见,或否定不可取之处,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表扬的基础之上。1、直接性批评对于自尊心较强,有上进心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宜采用直接性的方式予以批评鼓励,例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评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很欣慰。你终于进步了,但叙事的过程,特别注意人物的四要素(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的描写)比方说:我激动地哭出了声可以改为想着想着,心里激动起来,我的眼睛不知不觉地湿润了,泪水夺眶而出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份情谊更珍贵的呢?2、间接性的批评对于情感细腻、脆弱、缺乏独立精神,不宜直接接受别人批评的学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予以批评及鼓励,例:我的爸爸评语:“文章中抓住人物有心理描写,让人读时能置身其中,回味无穷,假使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些就更美了” 。学生习作有兴趣了,习作习惯养成了,还需要通过恰当的引导,结合有机的表扬与批评,让学生们在写作文不知不觉地提高。当然,批评一定要得法,教师心中要有权衡度,做到该批评时不手软,不该批评时不乱批评,这样才能起到使学生们在批评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并能在批评中奋进的效果。3、多渗透的德教言语这类的作文评语多用于不遵守纪律、调皮好动的同学。例如本学期要求写一篇调查报告,我给学生的评语:“我已经明显感到你进步了,如果你能真正做到主动保护环境,你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有责任心的孩子” 。 老师一句贴心话,一点共鸣的声音,一个具体而贴近学生真实的建议,都会让学生感到被欣赏和尊重的快乐。三、变“精批细改”为“多批少改” 1、某些“精批细改”的做法,减损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以改错别字为例,批改作文时,教师往往要在错别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