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并发症及处理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1页
PICC并发症及处理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2页
PICC并发症及处理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3页
PICC并发症及处理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4页
PICC并发症及处理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CC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的技术自 1929年由德国医生 Forssman应用于病人后,已有近 80年的历史 ,但直到 20世纪 90年代后期才在我国开始使用。2置管中 置管后穿刺失败血 肿神经损伤送管困难心律失常导管异位渗液,渗血静 脉 炎感 染堵 管血 栓导管破裂或断裂导管移位或滑脱皮 疹肩背部疼痛3导入鞘过大,穿刺不当、创伤性穿导入鞘过大,穿刺不当、创伤性穿刺、静脉损伤、血小板计数低、有出刺、静脉损伤、血小板计数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抗凝治疗(如血倾向的病人、抗凝治疗(如 服用阿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化疗病人(凝血机司匹林)的病人、化疗病人(凝血机制障碍制障碍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 ,血浆蛋白降低)血浆蛋白降低) ,穿穿刺后活动过度。刺后活动过度。原原因因4穿刺后 24小时避免过度活动;安装完毕后于穿刺点加压止血;有出血倾向病人术后第一个 24小 时采取加压敷裹,敷料湿了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给予止血剂。处处理理5原因:原因: 由于穿刺过深而刺激血管周围神经或由于穿刺过深而刺激血管周围神经或穿过静脉瓣刺激瓣膜神经穿过静脉瓣刺激瓣膜神经处理:处理: 避免穿刺过深;避免在静脉瓣处进针避免穿刺过深;避免在静脉瓣处进针6原因原因由于穿刺过深由于穿刺过深而刺激血管周而刺激血管周围神经或穿过围神经或穿过静脉瓣刺激瓣静脉瓣刺激瓣膜神经膜神经处理处理避免穿刺过深避免穿刺过深;避免在静脉;避免在静脉瓣处进针瓣处进针7表现:表现: 阻力感,无法送管、导管皱起或蛇样弯曲阻力感,无法送管、导管皱起或蛇样弯曲原因:原因: 选择头静脉穿刺选择头静脉穿刺 ;病人体位不当;选择病人体位不当;选择 远端静脉,血管小、静脉瓣多;静脉疤痕;远端静脉,血管小、静脉瓣多;静脉疤痕; 静脉分叉;病人情绪紧张。静脉分叉;病人情绪紧张。处理:处理: 等待,放松。在腋窝处扎止血带后送管等待,放松。在腋窝处扎止血带后送管 ;一边一边输液一边送管。重新穿刺。输液一边送管。重新穿刺。预防:预防: 尽量不在头静脉穿刺;选择肘窝下两横指处尽量不在头静脉穿刺;选择肘窝下两横指处进针。进针。8原因原因 :与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神:与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神经丛有关;病人体位改变或测量静脉经丛有关;病人体位改变或测量静脉 长度不准确,导管进入右心房。长度不准确,导管进入右心房。处理处理 :退出导管少许,观察病人情况。:退出导管少许,观察病人情况。预防预防 :准确测量静脉长度,递管动作轻柔:准确测量静脉长度,递管动作轻柔9原因原因与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神经与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神经丛有关;病人体位改变或测量静脉度不丛有关;病人体位改变或测量静脉度不准确,导管进入右心房。准确,导管进入右心房。处理处理 退出导管少许,观察病人情况。退出导管少许,观察病人情况。预防预防 准确测量静脉长度,递管动作轻柔准确测量静脉长度,递管动作轻柔10原因 :病人体位不当;选择头静脉穿刺;异常静脉解剖位置;既往手术史或外伤史; 测量误差处理 :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改变体位;导管进入颈静脉可用 20ml生理盐水快速冲管;可以走楼梯数次,或者等 24h由于重力影响,血液的流动 ,90导管会自己下来。11原因病人体位不当;选择头静脉穿刺;异常静脉解剖位置;既往手术史或外伤史;测量误差。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改变体位;导管进入颈静脉可用 20ml生理盐水快速冲管;可以走楼梯数次,或者等 24h由于重力影响,血液的流动 ,90导管会自己下来。处理12案例一分享:姚某,女性, 63岁,患者 “右乳腺癌术后 13年双下肢伴后背部疼痛 10天 ”, 03-13日入院,右上肢肿胀,骨转移、既往有放化疗史,拟行六周期的盖诺化疗方案,左测前壁静脉条件差,头静脉条索状,正中静脉弹性差,贵要静脉不清楚,与主治医生及家属沟通,家属要求从外周行 PICC置管术, 14日,从正中静脉行赛丁格置管,穿刺成功后,在导管置入 25CM处,发生送管困难,经与主任沟通,立即行左锁骨下穿刺置管术。13案例一14案例二分享:陈某,女性, 58岁, 2014年 3月在我院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 4月 14号入院行化疗,患者体型胖, 15号从右侧正中静脉行赛丁格置管,置管过程顺利,去放射科拍胸片示:导管进入颈内静脉。1516PICC导管头端进入内乳静脉左侧置入的 PICC导管,头端进入对侧的锁骨下静脉17PICC导管头端位于 RA内,随血流钟摆运动18机械性静脉炎:临床表现沿静脉走行发红、 肿胀、疼痛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严重时触及条索状静脉,有渗液19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导管型号及材质 穿刺者的技术水平 导管尖端位置 头静脉置管 滑石粉等微粒 置管部位及活动20机械性静脉炎:处理在局部给以热湿敷 提高患肢,促进静脉的回流,缓解症状 抗炎消肿药物:扶他林软膏,如意金黄 散、喜疗妥等理疗 当出现局部触痛时经常观察局部变化 21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心静脉通道器材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在普通住院病人中达 3 - 20%,在重症病人中的发生率高达 2 - 5倍超过一半的院内菌血症或念珠球菌症是由于使用 血管内器材引发与使用 PICC相关的感染率: 0 - 2.2%22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降低细菌沿导管生长的几率非常重要最大限度的做好无菌防护 妥善选择穿刺点 肘前穿刺还是胸部或颈部穿刺 保持导管尖端适宜的位置以降低血栓形成的危险 预防性应用抗凝剂或给予溶栓治疗 含预防感染设计或抗菌物质的导管 2316日,病人来院,护士发现置管侧肢体红肿明 显,即收住入院,测 T39.1 ,急查血常规、血培养,局部湿敷,并抗感染治疗。血常规提示 WBC11.63 10E/L, NE9.45 10E/L。17日病人置管侧肢体红肿明显减退,挤压穿刺 点有少量脓液,予细菌培养, T39.5 ,加用万古霉素18日体温仍未退,予拔管 19日体温恢复正常,局部症状明显减退,穿刺 点无脓液24血 栓临床表现手臂,肩膀,颈,面部肿胀,疼痛手臂, 颈部静脉扩张,皮肤颜色改变,肢麻木,呼 吸困难或心动过速左侧置管多见 25血栓的处理通知医生 血管 B超 溶栓、抗凝治疗 拔管(医嘱)或不拔 抬高患肢 ,禁止热敷和按摩26血管的内膜损伤 ,炎症凝血系统异常 血流障碍 ,滞缓1849年,鲁道夫 威尔休 “血栓形成三角 ” 理论27导管破裂或断裂案例 1患者男性, 62岁, “结肠癌 ”入院。因化疗需 予 2009.09.03右肘下 3cm行 PICC置管顺利,期间使用正常2010.02.25再次入院换药时,发现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