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珙县陈胜煤厂扩建工程 初步设计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说 明 书 大地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二 年十月 珙县陈胜煤厂扩建工程 初步设计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说 明 书 工程编号: 设规模: 90kt/a 总 经 理 : 总 工 程 师: 项目总设计师 : 大地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二 年十月 设计人员名单 专 业 姓 名 职务或职称 采 矿 通 风 杜云寿 唐国胜 王廷刚 舒光燕 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 工 程 师 工 程 师 工 程 师 机电运输 刘邦 铨 蒋闽生 高级工程师 工 程 师 地 质 王 皓 高级工程师 土 建 经 济 张永志 工 程 师 第 1 页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 10 第一节 井田概况 . 10 第二节 地质特征 . 12 第二章 井田开拓 . 23 第一 节 井田境界及资源 /储量 . 23 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5 第三节 井田开拓 . 26 第四节 井 筒 . 31 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 . 33 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 . 35 第一节 大巷运输方式选择 . 35 第二节 矿 车 . 35 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 . 36 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 41 第一节 采煤方法 . 41 第二节 采区布置 . 43 第三节 巷道掘进 . 46 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 . 50 第一节 概 况 . 50 第二节 矿井通风 . 51 第六章 主要设备 . 63 第一节 提升设备 . 63 第二节 排水设备 . 82 第三节 通风设备 . 83 第四节 压风设备 . 87 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 . 90 第 2 页 第一节 煤质及用途 . 90 第二节 煤的加工 . 90 第三节 生产系统 . 91 第四节 辅助设施 . 92 第五节 地面运输 . 93 第八章 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 . 95 第一节 概 况 . 95 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 . 95 第三节 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 . 97 第四节 场内运输 . 98 第五节 矿井其它工业场地布置 . 99 第六节 管线综合布置 . 100 第七节 防洪排涝 . 101 第九章 电 气 . 102 第一节 矿井供电电源 . 102 第二节 电力负荷 . 102 第三节 送变电 . 106 第四节 矿井主变电所 . 106 第五节 地面供配电 . 109 第六节 井下供配电 . 111 第七节 通讯与计算机管理 . 115 第十章 地面建筑 . 117 第一节 设计原始资料及建筑材料 . 117 第二节 工业与行政、公共建筑物 . 118 第十一章 给排水与采暖、供热 . 123 第一节 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 . 123 第二节 给 水 . 124 第三节 排 水 . 127 第四节 室内给排水 . 127 第五节 采暖及供热 . 128 第 3 页 第十二章 节能减排 . 130 第一节 节 能 . 130 第二节 减 排 . 134 第十三章 灾害 防治与安全装备 . 137 第一节 顶板管理 . 137 第二节 瓦斯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 . 141 第三节 瓦斯抽采 . 149 第四节 粉尘灾害防治 . 156 第五节 防灭火 . 164 第六节 防治水 . 173 第七节 电气安全 . 177 第八节 提升、运输安全 . 183 第九节 安全监控 . 188 第十节 矿山救护 . 200 第十一节 其它安全措施 . 202 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 . 206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 . 206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 207 第三节 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 . 210 第十五章 建井工期 . 211 第一节 建井工期 . 211 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 . 213 第十六章 技术经济 . 214 第一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 214 第二节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 218 第三节 原煤生产成本计算 . 221 第四节 经济与财务评价 . 224 第五节 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27 第 4 页 附 件 1、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 2、概算书 3、四川省珙县先锋煤硫矿区德赶坝矿段陈胜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第 5 页 附 录 1、委 托协议 2、 陈胜煤厂 营 业执照、原煤炭生产许可证、原采矿许可证、原安全生产许可证 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函【 2007】 16 号“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 4、川采矿区审字( 2008)第 141 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 ” 5、川国土资函 【 2009】 821 号“关于延长沐川县舟坝镇煤矿等矿矿区范围预留期的复函” 6、 川评审【 2008】 256 号四川省珙县先锋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陈胜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 7、川国土资储备字【 2008】 216 号四川省珙县先锋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陈胜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的证明 8、 川国土资矿开备 20092760号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 9、 川国土资矿环备 (2008)226 号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备案表 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结论 10、 宜 市经 煤【 2008】 446 号 “ 关于 全市 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 11、 珙县沙湾煤矿产权 转让协议。 12、 珙县陈胜煤厂 13、 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检测报告 14、 高压供用电合同 15、 救护协议 第 6 页 附 图 序号 图 名 图 号 比 例 备注 1 地形地质及 井上、下 对照图 :2000 新制 2 开拓 方式平面 图 :2000 新制 3 开拓 方式 A A 剖面图 :2000 新制 4 开拓 方式 B B 剖面图 :2000 新制 5 一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 :2000 新制 6 一采区巷道布置 C C 剖面图 :2000 新制 7 一采区机械配备 图 (投产时 ) :2000 新制 8 体 保护煤柱及剖面分析 图 :2000 新制 9 通风系统及网络图(容易时期) 意 新制 10 通风系统及网络图(困难时期) 意 新制 11 井下避灾路线图 (投产时 ) 意 新制 12 一采区消防、防尘洒水及隔爆系统布置图 :2000 新制 13 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布置图(投产时) 意 新制 14 安全监控系统图 意 新制 15 地面 高压 供电 系统 图 意 新制 16 地面 低压 供电 系统 图 (一) 意 新制 17 地面 低压 供电 系统 图 (二) 意 新制 18 井下 供电 系统 图 意 新制 19 调度通讯系统图 意 新制 20 井下运输系统图 意 新制 21 压风 自救系统图 (投产时 ) 意 新制 22 主井工业场地布置平面图 :500 新制 23 巷道断面图册 :50 新制 第 1 页 前 言 珙县陈胜煤厂 (以下简称陈胜煤厂) 位于珙县 县城巡场镇 144方向,直线距离约 24 陈胜乡 周家村。资源区划属珙县先锋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函 2007 16 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珙县 陈胜煤厂 为独立扩能矿井。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以“ 川采矿 区 审字 (2008)第 141 号 ”批复了 矿区范围 。 2008年 6 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公司在批准的 矿区范围 内进行了资源 /储量核实 ,提交了四川省珙县先锋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陈胜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川评审( 2008) 256 号评审意见书通过了该报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储备字【 2008】 216 号予以评审备案。 受陈胜煤厂委托, 本公司编制 了 珙县 陈胜煤厂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生产能力为 90kt/a。 一、设计编制依据 (一 )法律 、法规 、政策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 2 页 5、 矿产资源法及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 煤矿安全规程( 2009 年版) 9、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0、 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 (501611、 矿井防灭火规范 (试行 ) (1988 年原煤炭部制定 ) 12、 煤矿 救护规程 13、 煤矿防治水规定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16、 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 1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卫生部制定 ) 18、 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备使用管理规定 19、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级标准 2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级标准 2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 (23、 煤矿生产场所空气中粉尘控制浓度的规定 (2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0259 2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7 年版 局部修订) 2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7、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年版) 28、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第 3 页 29、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5号令 ) 30、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6 号令 ) 31、 发改能源 2006 1039 号文 “ 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 ” 3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安监总规划 2006 146 号 ) “ 禁止井 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 (第一批 )”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 局( 安监 总煤装 2008 49 号 ) “ 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 (第 二 批 )” 33、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行 2007 167号文 “ 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的紧急通知 ” 34、安监总煤调 200795 号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 3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办公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综合司(安监总厅煤行函 2008 70 号)关于四川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 36、川经煤炭函 (2007)746 号“转发关于在小煤矿推行专用回风井、壁式采煤法和支护方式改革的通知” 37、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府办发电( 2008) 100号关于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 38、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川安监 2008317号“关于推进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实施意见” 39、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安委办 20081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 4 页 40、四川省安委会办公室川安办 200946 号“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 管理的通知” 41、川安监 2009160 号“关于矿山企业加强防雷电灾害的紧急通知” 42、安监总煤监( 2009) 146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 (二 ) 有关项目审批文件 1、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函【 2007】 16号“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 2、川采矿区审字( 2008)第 141 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 3、川国土资函【 2009】 821 号“关于延长沐川县舟坝镇煤矿等矿矿区范围预留期的复函” 4、川评审【 2008】 256 号四川省珙县先锋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陈胜煤厂资源储量 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 5、川国土资储备字【 2008】 216 号四川省珙县先锋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陈胜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的证明 6、川国土资矿开备 20092760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 (三 ) 企业 提供的资料 1、四川省珙县先锋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陈胜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配套图件 2、珙县陈胜煤厂 3、宜 市 经煤【 2008】 446号 “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4、煤 层 自燃 发火倾向性 、煤尘爆炸 危险性检测 报告 5、矿山 救护协议 6、供电合同 第 5 页 7、项目组 现场收集的 其它相关技术资料 二、设计的指导思想及技术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遵循“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采用与矿井相适应的 先进 技术、工艺、设备,力求布局合理,系统完善,环节畅通,实现矿井正规、安全、高效、稳定生产。 2、按照小型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要求,配备安全设施 、 设备,坚持 “ 三同时 ” 原则,尽力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 ,注重环境保护 。 3、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场地及其设施。 三、设计要 点 1、 开拓方式 、 水平 及采区 划分 矿井位于珙长背斜南西翼,开采 1煤层 。矿井开采煤层属于倾斜薄中厚近距离煤层群, 煤层间距 层 倾角 15 17。 设计 将矿井 划分为 1 个水平 ( +585m 水平)、 2 个采区。原陈胜煤厂范围内(矿井东部)的 该区域划分为一采区;西部增扩区域划分为二采区。 设计 采用平硐开拓方式, 全 矿 井共 设计 3 个 通达地面的 平硐井筒 ,分别是主 平硐 、 进风平硐 和回风平硐。各井筒分述如下: 1) +582m 主平硐 改造 利用原 陈胜煤厂 +582为矿井扩建后的 主平硐 , 担负矿井煤炭、矸石、材料、设备的运输和 进风 、 行人 、 敷设管线 。 2) + 第 6 页 改造 利用原 陈胜煤厂 +风平硐作为矿井扩建后的 进风平硐 ,担负辅助进风 。 3) +680m 回风平硐 原 沙湾煤矿与本矿同属于一个业主,在资源整合前就已经关闭,其产权全部转移给本矿。 设计改造利用 原 沙湾煤矿 +680m 主平硐作为扩建后的回 风 平硐 ,作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 。 2、井口及 工业场地布置 主平硐井口位于矿井东南角矿区边界外的 层顶板岩层中; 进风平硐 位于矿井北部煤层露头线外的煤层底板岩层中;回风平硐位于矿井西翼边界外的底板岩 层中。 设计 利用 原陈胜煤厂主井 工业场地 及 原沙湾煤矿工业场地 进行补套完善以满足矿井扩建后的需要。 3、采煤方法 设计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炮采工艺 ,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铰接顶梁支护 顶板, 全 部 垮落 法 处理采空区 。 4、 主要巷道布置及支护方式 主平硐垂直煤层走向穿层布置于 层顶板岩层中,均采用 半圆拱断面, 锚喷 支护 ; 进风平硐 、运输大巷、采区上山及瓦斯抽采巷(兼区段集中运输巷)布置于 距 层 20m 的 底板岩层中,均采用 半圆拱断面, 锚喷支护 ;回 风平硐,回风大巷,总回风斜巷等布置于 层 20m 的 底板岩层中,采用 半圆拱断面, 砌碹 支护 (岩性稳定地段采用锚喷支护); 工作面风、机巷、开切眼为梯形断面, 采用 矿工钢架棚支护。 5、提升运输 第 7 页 主平硐及运输大巷选用 00 型防爆柴油机车 牵引矿车 运输 。矿车型号 配备材料车和平板板车运输材料及设备。 一、二 采区轨道上山 均 采用 4 型单 滚 筒矿用 防 爆提升绞车 提升煤炭、矸石、材料及设备等, 配套 防爆 电机 功率 55 一、二采区行人上山均采用 50 型架空 乘人装置运送人员。 回采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工作面机 巷 采用刮板运输机转载至溜煤斜巷,于瓦斯抽采巷(兼区段集中运输巷)装入矿车后采用轨道运输 。 6、矿井通风 矿井 采用 对角式 通风 方式 , 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风井配备二台 6 16B 型矿用防爆对旋式轴流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 2 55台工作,一台备用。 回采 工作面采用全风压 “U” 型通风 , 掘进工作面 采用局部通风机 配抗静电、阻燃胶质风筒 进行 压入式供风 。 矿井反风 方式为 主要通风机配套电机反转 反风 。 7、矿井排水 矿井涌水通过主平硐水沟自流排出。 8、矿 井供电 设计矿井 采用双回路供电。利用现有底 硐 供电所 10母线电源 作为矿井主电源,线路规格为 70电距离约 5备用电源(待建),拟采用 底 硐 供电所 10母线 ,线路规格为 70电距离约为 5 地面变电所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矿井两回 10源,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带电备用。主平硐工业场地 安设 0/变压器 2 台 (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供主平硐工业场地设备用电;风井安 第 8 页 设 2 台 0/变压器(其中 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供主要通风机用电;瓦斯抽采泵站安设 2台 0/0/69隔爆干式变压器(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供瓦斯抽采泵用电。 矿井 采用双回路 10压入井,入井电缆为 035 型矿用 交联聚乙烯 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 电缆 。采区变电所设0/隔爆干式变压器 二 台,供采掘设备、绞车等设备用电;另设 0/隔爆干式变压器二台,供局部通风机专用。局部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主、备电源均采用“三 专”( 即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 电缆)。 局部 通 风机选用 的 双电源局 部通风机 专用开关可与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实现风电、瓦斯 电 闭锁 ,并能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井下硐室、 轨道上山上、下车场等 设固定照明灯,电压 等级 为 127V。 主要通风机、瓦斯抽采泵站、压风机房和监控中心站实行双回路供电。 9、安全 监控 矿井安装 监控系统,地面设中心站,井下设分站,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有关规定安装各类 传感器 。 10、 矿井消防 、 防尘、压风管路 及 通讯系统 等 按煤矿安全规程 及有关 规定 、规范装备。 四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90kt/a。 2、矿井保有地质资源 /储量 业 资源 /储量 设计 可采储量 3、矿井开拓方式: 平硐开拓 。 第 9 页 4、矿井服务年限 : 5、矿井投产时的采区数及工作面数: 1个采 区 、 1 个采煤工作 面 、 2 个掘进工作面。 6、矿井瓦斯等级: 高瓦斯 矿井 。 7、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总计 7141m,工程总量 43840其中:改造利用巷道 827m,改造工程量 1380掘巷道 6314m(岩巷 5206m,工程量 35607煤巷 1108m,工程量 6853,新掘井巷工程总量 42460 8、 矿井设计 掘进率: 70m/ 9、工业场地占地面积 10、全员工效: 。 11、矿井劳动定员: 408 人 ,其中井下工人 217人。 12、矿井固定资产静态投资: 其中 : 井巷工程 : 元 土建工程 : 设备及工具器购置费 : 安装工程 :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 元 13、新增能力吨煤固定资产静态投资: 14、铺底流动资金: 元 15、 项目总投资 : 元 16、 矿井 施工 工期 : 23个月 17、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18、 税后财务 净现值: 元 19、 税后投资回收期 : 第 10 页 第一章 井田 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 田 概况 一、位置及交通 矿井位于 位于珙县 县城巡场镇 144方向,直线距离约 24 陈胜乡境内, 矿区中心 地理坐标 为: 东经 104511 ,北纬 281 7 。 工业场地 有 2结碎石 公路与珙 (县 )兴 (文 )公路连接, 经巡场镇可达宜宾、泸州、内江等地,详见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中深切割的低中山地貌。矿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 1040m,最低海拔 +570m,相对高差 470m。 三、地表水系 区内属长江水系, 矿井范围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仅发育 季节性溪沟或冲沟。 四、气象及地震 1、气象 矿 区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沛、冬春多雾及绵雨。据仙峰气象站 (2004 2005年 )资料:年降雨量 1000 1300年平均 降雨量 第 11 页 第 12 页 2、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录 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珙县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五、矿区经济 区内以农业经济为主,主要工业是煤矿开采。 六、水源、电源和通讯条件 1、水源条件 矿井生活及井上、下消防、防尘用水均来自陈胜乡自来水管网系统。 2、电源条件 现有底 硐 供电所 10母线电源 作为矿井主电源,线路规格为0供电距离约 5备用电源(待建),拟采用 底 硐 供电所 10母线 作为矿井 备用 电源 ,线路规格为 0供电距离约为 5 3、 通讯条件 电信局通信光缆已 由电信局架设 至矿井工业场地,中国移动 、 中国联通网络 信号 覆盖 全矿区 。 第 二 节 地质 特征 一、地层 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 二叠系上统 宣威组 ( 三叠系下统 飞仙关组(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上统宣威组 (为矿区含煤地层,系近海沉积, 厚度 按含 煤性、标志层及底部的峨眉山玄武岩尖灭带等特征划分 第 13 页 为四段。即顶部第四段(相当于原 中上部第二、三段为主要含煤层段(相当于原 B 煤组),下部第一段(相当原 A 煤组)。矿 区内出露第二加 三段 以及第四段,按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 1)第二加三段 () 以 层顶界为上限, 层底界为下限,厚度为 均 部浅灰、灰色粘土岩、粉砂岩、泥岩含团块状菱铁矿结核,局部夹细砂岩。中下部浅灰色砂质泥岩、粘土岩、夹菱铁质粘土岩。下部为浅褐灰色粘土岩、菱铁质粘土岩及薄层菱铁矿。 上部含 区稳定可采。中上部含 ( 2) 第 四段 (以 度为 平均 灰、暗灰色砂质泥 岩、粉砂岩、钙质泥岩、生物碎屑灰岩,中下部为生物碎屑灰岩即 段含局部可采的 层,以含腕足类、螺类、瓣鳃化石和植物化石为特征。 上与飞仙关组下与宣威组二加三段均为整合接触。 2、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 (本组可分为五段,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南西侧。各段特征分述如下: ( 1)第一 段( 主要 岩性为 灰绿、浅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少量细砂岩,顶部为鲕状灰岩,下部含网状方解石脉,底部为泥质灰岩,( 厚度 均 与飞仙关组二段,下与宣威组四段均为整合接触。 ( 2)第二加三段( ) 第 14 页 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紫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夹少量生物碎屑灰岩、细砂岩,下部为紫灰、灰绿色砂 质泥岩、粉砂岩,夹少量生物碎屑类岩、细砂岩,下部为紫灰、灰绿色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厚度为 均 与飞仙关组 四段、下 与飞仙关组 一段均为整合接触。 ( 3) 第四段 (主要岩 性 为灰紫、紫红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夹砂质泥岩、细砂岩、少量生物碎屑细条带,含较多钙质结核。顶底部为灰绿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厚度 均 、下与飞仙关组五段、二加三段均为整合接触。 ( 4) 第 五 段 (岩 性 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夹细砂岩、粉砂岩、泥灰岩薄至中厚层条带,含瓣鳃类螺类 化石。 厚度 均 与嘉陵江组一段,下与飞仙关组 四 段均为整合接触。 二、构造 矿区位于珙长 背斜南西翼 , 为一由西向南东有收敛趋势缓倾斜的弧行构造,地层产状平缓,变化不大,倾向 220 260,倾角一般 7 20。煤层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部分地段煤层顶底板岩石呈微波状起伏形态。 区内有一处滑坡体 (坡体 )存在,其处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附近 (木林口和木瓜坪一带 ),面积约 动方向北 东 向,滑坡体可辨地层界线,滑动位移不大, 对煤层露头有一定影响,对煤层开采有轻度影响,是一老滑坡体。 矿山开采可使斜坡稳定状态的进一步 发生变 化,产生新的滑坡、崩塌。因此 滑坡分布地段 应 留 足 保安煤柱。 根据川评审 【 2008】 256 号四川省珙县先锋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陈胜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 矿井地质构造简单至中等。 第 15 页 三、煤层 矿 区 含煤岩系属上二叠统宣威组( 地层厚度 般厚度 右,属海陆过渡相沉积。岩性以粘土岩、泥岩、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主,夹薄层生物碎屑石灰岩,硅铁质砂岩数层;含煤 5 13层,总厚 均 煤系数 其中可采 和 局部 可采 煤层共 5 层,从上至下煤层编号 分别是 厚 均 采含煤系数 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多集中分布于煤系地层的中上部,煤系地层下部多见薄煤线及炭质泥岩,富含铁质沉积物。 现将各煤层特征分述如下: 1、 层 位于 煤层厚 度 均 层厚度变化幅度较大,属 较 稳定 全区 可采煤层。 2、 位于 顶部,上距 均 层厚 均 层厚度变化幅度小,属稳定可采煤层。多以复杂结构产出,矸石 1 数为单 一 结构。 3、 位于 中上部,上距 均 层厚 均 层厚度变化幅度小,属稳定可采煤层。多以单一结构产出,局部见矸石 0 1 层。 4、 位于 中上部,上距 均 层厚 均 层厚度变化幅度较大,属 较 稳定局部可采煤层。为多 层结构,矸石位于煤层中下部,矸石厚 第 16 页 5、 位于 中上部,上 距 层 均 均 层厚度变化幅度较大,属 较 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多为结构简单的薄煤层, 局部含 矸石 0 1 层,多分布于煤层下部,矸石厚 可采 煤层特征详见表 1 表 1 可采 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平均 最大最小 层间距 (m) 夹矸层数 结构 稳定性可采性 煤层 倾角 顶底板岩性 顶板 底板 48332 . .复杂较稳定局部可采 15 17 泥岩 泥岩 复杂稳定全部可采15 17 粘土 岩 泥岩 简单稳定全部可采 15 17 粘土 岩 泥、 粘土 岩 复杂较稳定局部可采 15 17 泥岩 粘土 、粉砂岩 简单 较稳定局部可采 15 17 泥岩、粉砂岩 粘土 岩 四、煤类、煤质及煤的 用途 1、 煤类 按煤炭质量分级 标准 ( 灰、高硫、低 热值无烟煤 ; 灰、高硫、中热值无烟煤 ; 灰、中高硫、中热值无烟煤 ; 灰、特低硫、低热值无烟煤 ; 低硫、低热值无烟煤 。各煤层 工业牌号 均为 2、 煤质特征 1)煤的物理特征 详见表 1第 17 页 表 1 煤层煤岩物理特征表 煤层 名称 煤 岩 类 型 物 理 性 质 结 构 构造 燃 烧 试 验 宏观煤 岩类型 显微煤岩 类 型 颜 色 条 痕 光泽 断口 亮型 半暗型 暗淡型 丝质亮煤、半镜 质 丝 质 亮煤、有结构丝质 体 丝 质 亮煤、丝质暗煤。 黑灰色 黑 灰 色 似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光泽 参差状、似平坦 状 条带状 细 条 带状、线理状、均匀状 层状 似层 状 无烟,无焰,不膨胀,不粘结 暗型 半亮型 暗淡型 丝质亮煤、半镜 质 丝 质 亮煤。 黑灰色 黑 灰 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分包安全合同范本2025年
- 医疗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探索
- 2025年度国家部委级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定制采购服务协议
- 2025债转股人工智能项目股权投资及金融服务合同
- 2025款比亚迪纯电动汽车个人租赁合同
- 2025智能金融平台信用卡持卡人信用评估及额度优化服务合同
- 2025生态住宅小区绿色施工与环保认证执行合同
- 云南跨境电商园区一期工程建筑安装施工合作协议
- 2025年绿色环保专卖店项目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高端专卖店全案设计及施工一体化项目合同
- 《血培养标本采集》课件
- 高中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期考核 鉴 定 表
- 上海娄山中学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岩石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研究及其在Flac3D中的二次开发
- 变电站设备巡视课件
- 货运司机劳动合同范文5篇
- 贵州省公民文明手册
- GB/T 28137-2011农药持久起泡性测定方法
-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师傅总结9篇
- GB 4696-2016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
- 高空作业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