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貌暨彩色丘陵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某地貌暨彩色丘陵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某地貌暨彩色丘陵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某地貌暨彩色丘陵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某地貌暨彩色丘陵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 市 某 地貌和彩色丘陵 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1 二、项目背景 . 1 三、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 . 3 四、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 5 五、工程规划 . 8 六、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与开发建设顺序 . 13 七、效益分析 . 15 八、结论与建议 . 18 附表: 甘肃 某 地貌暨彩色丘陵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费用估算表 附图:旅游景点照片集 1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甘肃 某 地貌暨彩色丘陵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项目 承办单位:甘肃省市 某 地貌开发 办公室 二、项目背景 (一)地理位置及分布范围 拟建的基础设施位于甘肃 某 地貌和彩色丘陵景区,景区面积约 410括 某 地貌、彩色丘陵、梨园河河谷绿洲等自然景观。东界为刀山 梨园河河口一线,南界从大瓷窑河与敖河之 间穿过,西界至大河乡白庄子一线,北界为冰沟沟脑。地理坐标:东经99 33 100 08 30,北纬 38 51 39 04 25。 某 地貌、彩色丘陵主要分布于市肃南县白银乡与临泽县倪家营乡的交界地带,距市 40 50临泽县 30 40心景区面积 境内交通便捷, 兰新铁路、 312国道自景区外围东部通过,距景区 30 40 213 省道(张肃公路)从景区中部通过;通往景区的四级公路业已修通,景区内以省道公路为骨架,加之以县乡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图 1)。 (二) 旅游资源分布区社会经济状况 某 地貌、彩色丘陵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其主体位于肃 2 南县康乐区(乡)中部。康乐区东与甘州区相望,南与马蹄寺相连, 西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毗邻,北与临泽县接壤,总土地面积 乐区辖红石窝、白银、青龙、杨哥 4个乡, 16个村。区公署原驻地红石窝乡巴音村干沟门, 2002年,搬迁至白银蒙古族自治乡榆木庄村。境内居住裕固、蒙古、藏、汉、土、回、东乡 7 个民族,共计 1126 户 3998 人。其中:裕固族 1723 人,占总人口的 43%,蒙古族 260 人,占总人口的 人口密度 寺大隆林场、县康乐林场。 康乐地域面积辽阔,境内资源丰富。山地植被较好,草原属草甸草场、高山沼泽草甸、半荒漠草场,面积 26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 220万亩,森林面积 45万亩。畜牧业是主业, 2004年饲养各类牲畜 97422头(只),年产羊毛 21 万公斤,羊绒 公斤,年绒毛收入 元。耕地 2310 亩,粮食产量 30 万公斤。全区年经济总收入 194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4149元。乡镇企业总产值 2770万元,总收入 1300万元。境内交通便捷, 213省道纵穿园区中部;公路以 213省道为骨架,加之以乡村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观有:西路军石窝会址纪念碑、马场滩森林、草原风光、 某 地貌、彩色丘陵景观区、康隆寺国际狩猎场、东流沟休闲旅游度假区、康隆寺等。 随着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近年来肃南县陆续进行了生态移民工程,为国家作出 巨大牺牲。园 3 区兴建的白银蒙古族乡生态移民村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县将以马蹄寺为龙头,以 某 地貌及彩色丘陵开发为契机,以国内独一无二的裕固风情为极品发展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已成为肃南乃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地质概况 前第四系:出露地层为 奥陶系( O)、志留系( S)、泥盆系( D)和石炭系( C)、二叠系( P)变质岩系,三叠系( T)、侏罗系( J)、白垩系( K)和第三系( N)碎屑岩类以及加里东中、晚期花岗岩。 第四系( Q):区内分布较广,均为松散堆积物。 某 地貌主要发育在白垩系中下统新民堡群( 2沟组的紫红色砂岩、砾岩夹砂砾岩地层中,彩色丘陵主要发育在白垩系中下统新民堡群( 2沟组的紫红色、灰绿色、黄绿色、灰黑色等杂色泥岩、砂质泥岩地层中,似为彩带。 三、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 (一)旅游资源类型 4 某 地貌及彩色丘陵分布面积约 410 白垩系中下统下沟组、中沟组砾岩、泥岩在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由水流冲蚀、风蚀和崩塌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旅游资源,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和地质遗迹。它的形成演化过程清晰的记录了新构造运动以来这一地区古地理环境、古气候的变迁,形成的 某 地貌 既有南方 某 的 秀美,又具有北方 雅 丹地貌的雄伟,在全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同时为 某 地貌及彩色丘陵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极高观赏价值。 某 地貌、彩色丘陵两种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构景价值,是两种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前者体现了刚阳之气,力度之美,后者展示了阴柔之巧,圆润之美。 (二)旅游资源分布 某 地貌主要分布于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一带的白庄子、冰沟、无名沟、白沙沟、神鹰大峡谷、卢芽沟、大、小钻洞沟、芦苇沟;彩色丘陵主要分布于临泽县倪家营乡的南台子村、红山湾村及肃南县白银乡的熬河沟谷;前者以冰 沟、芦苇沟、白庄子最为典型,后者以南台子村、红山湾村以及白银乡熬河沟谷北侧最为壮观。 通过野外调查、对比、分析,初步确定 21 处景点,分别组合于上述各沟谷之中。依地貌发育阶段, 5 有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的 某 地貌。如神鹰大峡谷发育的“一线天”、“巷谷”应为幼年期 某 地貌,为水流沿节理侵蚀发育的初始阶段;原始构造层面或夷平面已基本破坏,形成千峰竟秀、万壑峥嵘的景象,如梨园河两岸见到的墙状、峰丛状以及白庄子见到的窗棂状宫殿式 某 地貌等应为中年期 某 地貌;崖麓缓坡的面积已很大,在这些缓坡之上由陡崖所包围的方山、岩峰等 地貌,已演变成为堡状残峰、残柱,如冰沟中见到的柱状、台状残峰及蘑菇石等应为老年期 某 地貌。彩色丘陵景观总体呈环状分布,受岩性控制;以色彩斑斓、组合有序称雄,其颜色多变,形态圆润,线条柔和,与 某 地貌相映成趣,可谓一刚一柔,相得益彰。 某 地貌分布规律:石柱、石峰等一般发育于构造线密集的主沟沟谷两侧,构造线较少的小型沟谷多呈现“一线天”、“巷谷”等景观,宽阔的梨园河河谷两侧发育有气势宏伟的窗棂状宫殿式、峰丛状等不同类型的某 地貌,延伸长度达数千米。彩色丘陵分布规律:作为岩石地貌主要受岩性的控制,呈环状分布于梨园河北岸 ,处于 某 地貌的怀抱之中。 四、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区位及交通条件 6 某 地貌和彩色丘陵景区距市 40 50临泽县 30 40图 1)。园区中部有梨园河与 213省道并行穿过,兰新铁路、 312国道自景区外围东部通过, 又是河西黄金旅游线路 兰州至敦煌的必经之路,距景区 30 40 景区内以省道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纽带,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通往景区的四级公路业已修通。 (二)基础设施条件 目前景区基础设施正在建设,肃南县、临泽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分别投入 80多万元、 60 多 万元修通了通往景区的四级公路,铺设了观景台,卫星电视和移动通讯原已开通,兴建了管理站、民族风情接待站等管理服务设施。 红山湾村农民筹资修建的旅游线路业已开通。 区内地表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可满足旅游开发需求。其中梨园河丰水期正值旅游旺季( 5 10月),只须对河道进行疏通改造,合理设计,并且充分利用上游水库对径流进行调节,便可进行一定规模的河道漂流观赏活动。 上述基础设施建设为 某 地貌和彩色丘陵的开发做出了良好的铺垫,随着接待设施不断完善,将会吸引大量旅游者。 7 (三)政府决策条件 政府决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外部条 件。市、肃南县、临泽县各级党政领导对 某 地貌的开发十分关注,市政府更是把开发 某 地貌作为本市旅游开发重点来抓,并成立了 某 地貌开发领导小组, 15 个单位及临泽、肃南两县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及临泽、肃南景区管理处,其职责分别是: 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制定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以及景区开发、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 景区管理处受各县政府领导和市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 (四)区域旅游资源互补条件 与外围附近其它旅游资源形成互补效应: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相似,区位条件也相近的相邻旅游点之间存在分散客源、互相抑制的现象。但对 某 地貌风景区来说,相邻旅游点的存在都有可能促进其游客的增加,因为外围旅游点的旅游资源都不同于 某 风景区,而产生互补效应。如外围的马蹄寺、的大佛寺、西路军石窝会址纪念碑、康隆寺及康隆寺国际狩猎场、马场滩草原风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必将对 某 地貌旅游市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前景。 8 五、工程规划 (一)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1道路交通规划 以现有 213省道为主干道路,在主干道路上通往各景点设步行道、车行道。在主干线配备吉普车和骆驼,做为游人 的代步工具。道路的开通及代步工具的配备,将给景区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管理及游客旅游观光带来极大的方便。 2给排水工程规划 ( 1)水源:景区内地表水主要为梨园河、大瓷窑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可做为直接的生活饮用水等。 区内地下水的利用,有待进一步勘探。 ( 2)贮水设备:在芦苇沟 敖河景点建一座 400修一座高位储水塔,水塔容量 50采用直径 150 ( 3)排水:根据室内排水性质做局部处理(如化粪池、铺油池等)后集中排至低洼处,蒸发、渗流; 9 雨水采取自然排放为主, 在主要景点有积水地段,设置疏通设施,在修建游览道路或工程时,要考虑排水措施。 3供电工程规划 景区内大部地段已通电,根据景区内工作及生活用电需要,本着节约原则,计划在白银乡民族风情接待站附近建一 40配电室等基础设施,为公园管理处等地供电。 4通讯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景区设有卫星通讯,可配备手持全球定位系统( 部,以满足管理站与外界通讯联络及日常工作的需要。 景区内部通讯采用手持对讲机,配备摩托罗拉天线手持对讲机 10部。 电视接收系统,暂按单向网规划。待建成后视发展情况和需要,增加双 线网。 5供热工程规划 计划在康乐乡设 10足近期供热的需要。 6景点规划 10 通过野外资料整理、对比、筛选共精选出 21处景点(见旅游景点照片集),分布较为集中。景点的选定力求反映本区 某 地貌的形成条件,力求反映本区 某 地貌的可赏性、力求反映典型干旱区 某 地貌的类型、力求充分借助景物周围的环境功能展示“丹山碧水”“红崖绿树”的美学效果。景点的命名高度概括景点特色,充分揭示景观的科学内涵与自然美学精髓,雅俗共赏,虚实并举,达到意境与景物形体的完美结合。如“盼郎归” “仙驼迎客” “灵芝湾”“双龟聚首”“神仙宫”等形象逼真,情趣生动;“摩天大厦” “卢浮魅影” “赤壁丹崖”、“古城堡”、“赤壁千仞”、“岩石的魅力”等场面宏大、气势雄伟;“青龙戏火”“七彩长廊”等色彩绚丽、形态圆润; “一线天”“巷谷”等奇特无比(见旅游景点照片集)。 7旅游线路规划 旅游线路 组织规划是对 某 地貌、彩色丘陵地貌诸景点以及其外围诸景点的空间连续游览内容、餐饮娱乐、速度及游览时间的综合安排,安排时分别以市区大佛寺、康乐乡民俗文化村、白银乡民族风情接待站为中心,线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既使游人充分领略 某 地貌、彩色丘陵的雄伟壮观、迷人风采,又让游人尽情分享民族风情的古朴纯真、裕固歌声的激情奔放,不仅视觉感官愉悦放松,而且审美情趣也随着 某 景观、人文风情的交替展现而不断升华。 11 ( 1)市区至景区旅游路线: 马蹄寺 敖河 芦苇沟 白银乡民族风情接 待站。 刀山 南台子 康乐乡民俗文化村。 大肋巴沟景点 康隆寺 西路军石窝会址 马场滩草原风光 康隆寺国际狩猎场。 神鹰大峡谷 冰沟 白庄子 东流沟。 沿彩色丘陵外围观赏 色彩艳丽的丘陵。 第 1条线路为 1日游,第 2、 3、 4条线路为 2日游。 ( 2)省内旅游路线 大佛寺 敖河 芦苇沟 白银乡民族风情接待站。 大佛寺 刀山 南台子 神鹰大峡谷 康乐乡民族风情接待站。 ( 3)景区内游览路线 芦苇沟 白 银乡民族风情接待站; 12 南台子 康乐乡民俗文化村; 神鹰大峡谷 冰沟 白庄子 东流沟; 流) 沿途观赏山水风光、 某 地貌。 (二)游客咨询服务中心规划 在康乐乡建设游客中心,内设咨询服务中心、休息厅、展厅、 娱乐厅、餐厅、水冲式洗厕所、库房、停车场,总面积 1000 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达到一定的接待规模。 景区距离市区仅有一小时的车程,因此近期应利用该地的接待能力。然后视市场需求,再行扩建景区的接待设施。 (三)地质博物馆建设规划 在市 区南郊通往旅游景区的 213 省道旁建设地质博物馆,建设面积 3000博物馆内陈设地质历史演化模型及图片,向游人普及地学知识;陈设 某 地貌、彩色丘陵地貌景观电子沙盘,并配以宣传电视片循环放映,使游人在游览过程中对 某 地貌、彩色丘陵产生切身感受,进一步增强游人对 某 地貌、彩色丘陵地质遗迹及景区内其它资源的保护意识(图 2) 13 六、项目建设投资估算与开发建设顺序 (一)估算编制依据 3 2001年甘肃省建设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汇 编。 4 2001年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甘肃省地区基价。 5 2001年甘肃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及地区机械台班费。 6调查、咨询的现行市场价。 7旅游景区规划。 (二)工程估算 1基础设施工程 ( 1)景区内道路: 720万元; ( 2)给排水工程 50 万元; ( 3)通讯工程 60 万元; ( 4)观景步行路 150 万元; ( 5)旅游索道 850万元; ( 6)停车场 30万元; ( 7)帐篷 35万元; ( 8) 疏通河道 25万元; ( 9)电力工程 25万元; ( 10)供热工程 150万元; 14 ( 11)漂流船 50 万元; ( 12)灯光 10 万元; ( 13)观景亭 10 万 元; ( 14)景点标志物 15 万元; ( 15)提灌工程 40 万元; ( 16)种树种草 10 万元; ( 17)厕所 90 万元。 2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工程估算 ( 1)土建工程 1000 100万元; ( 2)附属设施 130万元; ( 3)科普教育、宣传 50万元; ( 4) 人才培训 15 万元。 3地质博物馆 ( 1)土建工程 3000 450万元; ( 2)陈列物及附属设施 600万元。 4不可预见费 290 万元。 共计: 3955万元。 5资金来源 申请国家投资 2250 万元;招商引资 1200 万元;自筹资金505万元。 (三)开发建设顺序 根据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设主要分二期完成。 15 一期( 2005 2008 年):主要完成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建设项目有景区道路工程、给 排水工程、供电工程、通讯广播电视工程、办公室及职工宿舍、游客中心、地质博物馆等。使年接待能力达到 5万人(次)。 二期( 2009 2012 年);在 2012 年前完成景区二期建设,主要建设大型娱乐设施、科普教育基地,使年接待能力达 10 万人(次)。 七、效益分析 某 地貌暨彩色丘陵地质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分析 1经营收入和利润指标 每张床位平均价格:一期为 30元,二期标:为 40元。 游客留宿率:一期为 70%,住宿 1 天;二期为 85%,住宿2 天; 游客数 量为:一期达到 5万人次,二期达到 10万人次; 门票价格:一期 10元 /人,二期 20元 /人; 人均饮食费:一期 20元 /人,二期 40元 /人; 人均游乐费:一期 20元 /人,二期 40元 /人; 人均购物费:一期 20元 /人,二期 40元 /人; 2营业收入测算 16 客房营业收入: 一期: 5万人(次) 30元 /人(次) =150万元 二期: 10万人(次) 40元 /人(次) =400万元 饮食营业收入: 一期: 5万人(次) 20元 /人(次) =100万元 二期: 10万人(次) 40元 /人(次) =400万元 门票营业收入: 一期: 5万人(次) 20元 /人(次) =100万元 二期: 10万人(次) 40元 /人(次) =400万元 游乐营业收入: 一期: 5万人(次) 20元 /人(次) =100万元 二期: 10万人(次) 40元 /人(次) =400万元 购物营业收入: 一期: 5万人(次) 20元 /人(次) =100万元 二期: 10万人(次) 40元 /人(次) =400万元 营业总收入: 一期: 550万元 二期: 2000万元。 3利润计算 利润按总收入的 50%计算,预计一期为 275万元,二期每年可达 1000万元。 4投资回收周期 17 采用静态成本法测算 ,即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近期投资的回收年限为: 3955万元 275万元 /年 = 该旅游项目的建成将为市乃至全省在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增加外汇收入、促进消费、加速货币回笼、平衡国内供求和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二)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旅游景区工程的建设,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景区生态平衡,并通过人工促进方式提高景区的植被覆盖率,促进生态系统向良性发展。不仅可以绿化、美化景区,而且提高其观赏品位,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的热情。 (三)社会效益分析 某 地貌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 ,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教学、实习和生态环境的宣传场所,促进对 某 地貌的研究保护,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当地与外部经济、技术、文化协作和交流,促进地学科技与民族文化的振兴,拓宽信息和资金来源,提高知名度。还可以扩展就业空间,安置剩余劳动力,稳定社会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