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与有效数字导学案课件 PPT 板书设计教学实录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与有效数字导学案课件 PPT 板书设计教学实录第二课时课题3.2.1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2.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二)能力训练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取近似数,收集数据.(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教学重点1.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明白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数.2.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数.教学难点合理地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教学方法实验讲练相结合通过测量实验体会生活中存在着近似数和精确数,经过讲解和练习能将一个数按要求取近似值.教具准备1.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制成标本.3.最小单位是厘米的刻度尺和最小单位是毫米的刻度尺.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数据.例如:(1)小明班上有 45 人;(2)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 155 米;(3)某次地震中,伤亡 10 万人;(4)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 21.0 厘米.而这些数据在收集的过程中,有些是精确的,而有些由于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或无需要得到精确数据而取了近似数.凭你生活的经验,你能判断一下,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生我认为第(1)个中的数据是精确的,而第(2)、(3)、(4)中的数据都是近似的.师很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做一个实验,进一步体验近似数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入新课,获得直观的体验1.实验测得树叶的长度师同学们在下面收集了不少的树叶,把这些树叶制成标本的时候,要求必须在标本中注明每片树叶的长度,下面我们就以同桌为一小组,用你准备好的最小刻度是厘米和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你收集到的树叶的长度,并读取数据.(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读取数据的方法,同时给予指导,让同学们体验到测量读取的数据是有误差的.)师在同学们测量的过程中,同桌的小明和小颖用最小单位不同的刻度尺测量了同一片树叶的长度,如图 31 所示:图 31(1)根据小明的测量方法,你能知道他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什么吗?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多少?根据小颖的测量呢?(2)谁的测量结果更精确一些?说说你的理由.生小明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厘米,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 6.8 厘米,其中 6 是精确的,8 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小颖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毫米,她测量的结果可以读成 6.78 厘米,其 6 和7 都是精确的,而 8 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生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很容易看出小颖测量的结果要比小明的更精确一些.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细,同桌的小明和小颖共收集了 12 片树叶,测得刚才那片树叶的长度的值分别约为 6.8 厘米和 6.78 厘米.在这一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呢?生他们一共收集了 12 片树叶,这个数据是精确的,而测量的树叶的长度的值是近似的.师大家还可以用你的刻度尺测量一下桌子的长度、厚度,数学课本的长度、厚度,又可以读出一些数据,它们是精确的还是近似的?生我测得我的课桌的长度是 80.5 厘米,它是近似的.生我测得课桌的长度是 80.45 厘米,它也是近似数.师由此,我们可知测量得出的结果都是近似的,例如珠峰的高度是 8848 米,是测量得出的,它是近似数.在生活中,除了测量的结果是近似数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数据也是近似的?生有,例如方便面袋子上写着:总净含量110 克,数据 110 克是近似的.生饮料桶标注的净含量是 350 mL 也是近似数生天气预报中报到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8,“28”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生咱们这本教科书字数是 202 千字, “202千字”这个数据也是近似的.师真棒.同学们能列举生活中这么多的近似数据,说明同学们平时很留心观察一些事物,这一点很值得肯定.2.议一议图 32(1)上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生(1)XX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 12.9533 亿,人口总数为 12.9533 亿这个数据是近似数.师为什么呢?(Why?)生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客观条件就决定了在人口普查的过程中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的.师的确如此.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难以得到精确数据,尽管现在科技的发展,有了更为精密的仪器.在人口普查中,由于客观条件等的限制,也难以或无法取到精确值.生第二幅图是精确值.生第三幅图中,年级共有 97 人是精确值,而买门票大约需要 800 元是近似值.师回答正确.这里的“800 元”也是近似值,但这个近似值不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要估算一下大约需多少钱,无需得到精确值.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例子说明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吗?生小明的身高是 1.58 米,体重 40 公斤,年龄 14 岁,这些数据都是近似数.生小明今天上了 6 节课,是精确的.生一条草鱼重 2.854 千克,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生我们班有 25 个女生,这个数据是精确数.师我们了解了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做一做例 1 小明量得课桌长为 1.025 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3)四舍五入到个位.分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四舍五入到哪一位,看这一位后面一位的数够五不够五,来决定取舍,特别注意近似数 1.0,末尾的 0 不能随意去掉.解:(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为 1.03 米;(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为 1.0 米;(3)四舍五入到个位为 1 米.例 2 小丽与小明在讨论问题小丽:如果你把 7498 近似到千位数,你就会得到 7000.小明:不,我有另外一种解答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首先,将 7498 近似到百位,得到7500,接着把 7500 近似到千位,就得到了 8000.小丽:你怎样评价小丽和小明的说法呢?生小丽的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一个数近似到千位,要一次做完,看百位上的数决定四舍五入,而不能先近似到百位,再近似到千位.例 3 中国国土面积约为 9596960 千米 2,美国和罗马尼亚的国土面积约为 9364000 千米 2(四舍五入到千位)和 240000 千米 2(四舍五入到万位).如果要将中国国土面积与它们相比较,那么中国国土面积分别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时,比较起来的误差可能会小些?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是培养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数据进行比较时,有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自的近似数进行比较.在选择近似数时,一般数据要四舍五入到同一数位,这样出现较大误差的可能性会小一些.解:当与美国的国土面积比较时,可将中国国土面积四舍五入到千位,得到 9597000 千米 2,因为它们同时四舍五入到了千位,这样比较起来误差会小一些.类似地,当与罗马尼亚国土面积相比较时,可以将中国国土面积四舍五入到万位,得到 9600000千米 2.课时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呢?生我们知道了测量所得的数据都是近似数.生生活中既有精确的数据,也有近似的数据,因此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生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时,不能随便将小数末尾的零去掉.例如 2.03 取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得到近似数 2.0,不能把零去掉.板书设计3.2.1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一、生活中的数据近似数和精确数1.实验 测量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的(测量树叶的长度)2.议一议二、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师生共析,由学生板演)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与有效数字导学案课件 PPT 板书设计教学实录第二课时课题3.2.1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2.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二)能力训练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取近似数,收集数据.(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教学重点1.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明白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数.2.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数.教学难点合理地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教学方法实验讲练相结合通过测量实验体会生活中存在着近似数和精确数,经过讲解和练习能将一个数按要求取近似值.教具准备1.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制成标本.3.最小单位是厘米的刻度尺和最小单位是毫米的刻度尺.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数据.例如:(1)小明班上有 45 人;(2)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 155 米;(3)某次地震中,伤亡 10 万人;(4)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 21.0 厘米.而这些数据在收集的过程中,有些是精确的,而有些由于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或无需要得到精确数据而取了近似数.凭你生活的经验,你能判断一下,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生我认为第(1)个中的数据是精确的,而第(2)、(3)、(4)中的数据都是近似的.师很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做一个实验,进一步体验近似数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入新课,获得直观的体验1.实验测得树叶的长度师同学们在下面收集了不少的树叶,把这些树叶制成标本的时候,要求必须在标本中注明每片树叶的长度,下面我们就以同桌为一小组,用你准备好的最小刻度是厘米和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你收集到的树叶的长度,并读取数据.(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读取数据的方法,同时给予指导,让同学们体验到测量读取的数据是有误差的.)师在同学们测量的过程中,同桌的小明和小颖用最小单位不同的刻度尺测量了同一片树叶的长度,如图 31 所示:图 31(1)根据小明的测量方法,你能知道他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什么吗?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多少?根据小颖的测量呢?(2)谁的测量结果更精确一些?说说你的理由.生小明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厘米,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 6.8 厘米,其中 6 是精确的,8 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小颖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毫米,她测量的结果可以读成 6.78 厘米,其 6 和7 都是精确的,而 8 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生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很容易看出小颖测量的结果要比小明的更精确一些.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细,同桌的小明和小颖共收集了 12 片树叶,测得刚才那片树叶的长度的值分别约为 6.8 厘米和 6.78 厘米.在这一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呢?生他们一共收集了 12 片树叶,这个数据是精确的,而测量的树叶的长度的值是近似的.师大家还可以用你的刻度尺测量一下桌子的长度、厚度,数学课本的长度、厚度,又可以读出一些数据,它们是精确的还是近似的?生我测得我的课桌的长度是 80.5 厘米,它是近似的.生我测得课桌的长度是 80.45 厘米,它也是近似数.师由此,我们可知测量得出的结果都是近似的,例如珠峰的高度是 8848 米,是测量得出的,它是近似数.在生活中,除了测量的结果是近似数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数据也是近似的?生有,例如方便面袋子上写着:总净含量110 克,数据 110 克是近似的.生饮料桶标注的净含量是 350 mL 也是近似数生天气预报中报到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8,“28”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生咱们这本教科书字数是 202 千字, “202千字”这个数据也是近似的.师真棒.同学们能列举生活中这么多的近似数据,说明同学们平时很留心观察一些事物,这一点很值得肯定.2.议一议图 32(1)上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生(1)XX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 12.9533 亿,人口总数为 12.9533 亿这个数据是近似数.师为什么呢?(Why?)生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客观条件就决定了在人口普查的过程中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的.师的确如此.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难以得到精确数据,尽管现在科技的发展,有了更为精密的仪器.在人口普查中,由于客观条件等的限制,也难以或无法取到精确值.生第二幅图是精确值.生第三幅图中,年级共有 97 人是精确值,而买门票大约需要 800 元是近似值.师回答正确.这里的“800 元”也是近似值,但这个近似值不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要估算一下大约需多少钱,无需得到精确值.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例子说明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吗?生小明的身高是 1.58 米,体重 40 公斤,年龄 14 岁,这些数据都是近似数.生小明今天上了 6 节课,是精确的.生一条草鱼重 2.854 千克,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生我们班有 25 个女生,这个数据是精确数.师我们了解了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做一做例 1 小明量得课桌长为 1.025 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3)四舍五入到个位.分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关键是看四舍五入到哪一位,看这一位后面一位的数够五不够五,来决定取舍,特别注意近似数 1.0,末尾的 0 不能随意去掉.解:(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为 1.03 米;(2)四舍五入到十分位为 1.0 米;(3)四舍五入到个位为 1 米.例 2 小丽与小明在讨论问题小丽:如果你把 7498 近似到千位数,你就会得到 7000.小明:不,我有另外一种解答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首先,将 7498 近似到百位,得到7500,接着把 7500 近似到千位,就得到了 8000.小丽:你怎样评价小丽和小明的说法呢?生小丽的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一个数近似到千位,要一次做完,看百位上的数决定四舍五入,而不能先近似到百位,再近似到千位.例 3 中国国土面积约为 9596960 千米 2,美国和罗马尼亚的国土面积约为 9364000 千米 2(四舍五入到千位)和 240000 千米 2(四舍五入到万位).如果要将中国国土面积与它们相比较,那么中国国土面积分别四舍五入到哪一位时,比较起来的误差可能会小些?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是培养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数据进行比较时,有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各自的近似数进行比较.在选择近似数时,一般数据要四舍五入到同一数位,这样出现较大误差的可能性会小一些.解:当与美国的国土面积比较时,可将中国国土面积四舍五入到千位,得到 9597000 千米 2,因为它们同时四舍五入到了千位,这样比较起来误差会小一些.类似地,当与罗马尼亚国土面积相比较时,可以将中国国土面积四舍五入到万位,得到 9600000千米 2.课时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呢?生我们知道了测量所得的数据都是近似数.生生活中既有精确的数据,也有近似的数据,因此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生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时,不能随便将小数末尾的零去掉.例如 2.03 取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得到近似数 2.0,不能把零去掉.板书设计3.2.1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一、生活中的数据近似数和精确数1.实验 测量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的(测量树叶的长度)2.议一议二、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师生共析,由学生板演)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与有效数字导学案课件 PPT 板书设计教学实录第二课时课题3.2.1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2.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二)能力训练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取近似数,收集数据.(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教学重点1.体会和感受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明白测量的结果都是近似数.2.能按要求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数.教学难点合理地对一个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教学方法实验讲练相结合通过测量实验体会生活中存在着近似数和精确数,经过讲解和练习能将一个数按要求取近似值.教具准备1.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制成标本.3.最小单位是厘米的刻度尺和最小单位是毫米的刻度尺.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数据.例如:(1)小明班上有 45 人;(2)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 155 米;(3)某次地震中,伤亡 10 万人;(4)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 21.0 厘米.而这些数据在收集的过程中,有些是精确的,而有些由于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或无需要得到精确数据而取了近似数.凭你生活的经验,你能判断一下,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吗?生我认为第(1)个中的数据是精确的,而第(2)、(3)、(4)中的数据都是近似的.师很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做一个实验,进一步体验近似数的意义和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入新课,获得直观的体验1.实验测得树叶的长度师同学们在下面收集了不少的树叶,把这些树叶制成标本的时候,要求必须在标本中注明每片树叶的长度,下面我们就以同桌为一小组,用你准备好的最小刻度是厘米和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你收集到的树叶的长度,并读取数据.(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读取数据的方法,同时给予指导,让同学们体验到测量读取的数据是有误差的.)师在同学们测量的过程中,同桌的小明和小颖用最小单位不同的刻度尺测量了同一片树叶的长度,如图 31 所示:图 31(1)根据小明的测量方法,你能知道他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什么吗?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多少?根据小颖的测量呢?(2)谁的测量结果更精确一些?说说你的理由.生小明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厘米,这片树叶的长度约为 6.8 厘米,其中 6 是精确的,8 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小颖用的刻度尺最小单位是毫米,她测量的结果可以读成 6.78 厘米,其 6 和7 都是精确的,而 8 是估计的,即是近似的.生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很容易看出小颖测量的结果要比小明的更精确一些.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细,同桌的小明和小颖共收集了 12 片树叶,测得刚才那片树叶的长度的值分别约为 6.8 厘米和 6.78 厘米.在这一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呢?生他们一共收集了 12 片树叶,这个数据是精确的,而测量的树叶的长度的值是近似的.师大家还可以用你的刻度尺测量一下桌子的长度、厚度,数学课本的长度、厚度,又可以读出一些数据,它们是精确的还是近似的?生我测得我的课桌的长度是 80.5 厘米,它是近似的.生我测得课桌的长度是 80.45 厘米,它也是近似数.师由此,我们可知测量得出的结果都是近似的,例如珠峰的高度是 8848 米,是测量得出的,它是近似数.在生活中,除了测量的结果是近似数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数据也是近似的?生有,例如方便面袋子上写着:总净含量110 克,数据 110 克是近似的.生饮料桶标注的净含量是 350 mL 也是近似数生天气预报中报到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8,“28”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生咱们这本教科书字数是 202 千字, “202千字”这个数据也是近似的.师真棒.同学们能列举生活中这么多的近似数据,说明同学们平时很留心观察一些事物,这一点很值得肯定.2.议一议图 32(1)上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生(1)XX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 12.9533 亿,人口总数为 12.9533 亿这个数据是近似数.师为什么呢?(Why?)生因为我国地域辽阔,客观条件就决定了在人口普查的过程中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的.师的确如此.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难以得到精确数据,尽管现在科技的发展,有了更为精密的仪器.在人口普查中,由于客观条件等的限制,也难以或无法取到精确值.生第二幅图是精确值.生第三幅图中,年级共有 97 人是精确值,而买门票大约需要 800 元是近似值.师回答正确.这里的“800 元”也是近似值,但这个近似值不是无法或难以得到精确数据,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要估算一下大约需多少钱,无需得到精确值.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些例子说明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吗?生小明的身高是 1.58 米,体重 40 公斤,年龄 14 岁,这些数据都是近似数.生小明今天上了 6 节课,是精确的.生一条草鱼重 2.854 千克,这个数据也是近似数.生我们班有 25 个女生,这个数据是精确数.师我们了解了生活中存在着这么多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做一做例 1 小明量得课桌长为 1.025 米,请按下列要求取这个数的近似数:(1)四舍五入到百分位;(2)四舍五入到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浪微博生态合作协议书
- 教心学试题及答案
- 共享理念相关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直流斩波调压牵引装置合作协议书
- 简述国际法的特征
- 2025年工业VOC治理系统合作协议书
- 扫描隧道显微镜课件
- 2025年渔船船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慢性病课件教学课件
- 慢性咳嗽的诊治进展
- 630KVA箱变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CRISPR-Cas9及基因技术》课件
- DBJ51T 195-2022 四川省纵向增强体心墙土石坝技术规程
- 农家乐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 《马克思生平故事》课件
- 主动脉夹层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系列课件讲解
-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中医预防老年痴呆方案
- 内墙刮大白分包合同模板2025年
- 建设弹簧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青少年足球训练安全保障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