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包公审驴教学设计教后反思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包公审驴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五年级共有 51 名学生,男生 26 名,女生 25名,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此类文章,但是,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另外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不足,因而需要教师加大指导力度,课前需要学生的预习,教师课前收集有关资料,作为补充材料,使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3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智谋”为题,选编了两篇传统智谋故事作为主体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贺龙和包拯两位历史人物,而且要引导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上懂得智慧的重要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包公审驴是单元主体课文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以毛驴为线索,主要讲了王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了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全文可以概括为“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三个部分,赞扬了包公办案足智多谋、出神入化。4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惊慌失措” 、 “懊恼” 、 “闻所未闻” 、 “冒名顶替”的意思。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5教学难点分析:1、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6教学课时:两课时7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猜一猜”游戏(教师说,学生猜。 )“火尽炉冷平添心猿意马。 ”猜一个字。 (“驴”字) (教师板书:驴)我国宋代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庐州人,执法严明,善于断案。 (教师板书:包公)2说说你对包公还有哪些了解?(生说)教师肯定学生所说的有关包公的事,补充解说:“公”是古人对人的一种尊称,他原名包拯,有多个官衔当过开封府府尹。因为北宋建都在开封,开封府尹也就是北宋首都的“市长”了。是个大官。3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公身上,还与驴有关。 (教师板书:审)学生齐读课题。4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那好,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词。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教师指导。 )3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 (驴被偷换,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展示小黑板或课件)1认读词语:挣(zhng)钱辔头听差(chi) 耷拉 圈(jun)栏审衙役懊恼一声不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2指名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3特别指导学生注意多音字:挣、差、圈4对比记忆字形。审()案()吭()衙()役()神()按()炕()衔()投()5选择你理解的词语练习说话,提出你不懂的词语。6教师特别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懊恼。四、朗读课文自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断案故事。2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1引读故事的起因。(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课文哪几段写了?(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划记出描写毛驴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3)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出示句子,对比朗读: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4)顺势引导、朗读:想想王五面对两头毛驴时是什么心情?指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5)过渡:就这样,王五带着满腔愤怒和希望来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审案的呢?2细读故事经过。(1)带着问题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39 自然段。说说你读懂的句子或提出你的问题,小组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3)小组汇报共同学习读懂的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 (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很聪明。 )“不要给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 (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谋来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 ”(说明包公知道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换毛驴的贼。 )(4)问题解答场: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思考解答。(5)读了这部分课文,包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板书:足智多谋)(6)包公审驴的过程让人疑团重重,也让人不由自主的为包公喝彩。咱们把它排成课本剧,再现当时的情景,怎么样?(7)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注意角色的分配和合作;每个同学要投入角色,联系故事情节,体会角色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心情;角色的语言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改动。(8)生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议。3齐读故事结果。(1)过渡;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2)生齐读课文第 10、11 自然段。三、延伸拓展1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计谋,他的计要是正当的。)2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 、 司马光砸缸等,读一读这些故事,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8课堂练习:一、比一比,认一认,组词你最行。审( )案( ) 吭( )衙( )役( )神( )按( ) 炕( )衔( )投( )二、一字多音组词语jun( ) ch ( )圈 差qun( ) chi( )tng( ) le( )通 了tng( ) lio( )三、补充词语踪影( ) ( )名( )替 闻所( )()奔()走 ()面( )方 ( )实实9作业安排:张飞审瓜一个少妇抱着小孩回娘家,路过瓜田,遇上一个恶少。恶少见她貌美,便行调戏。少妇不从,被诬偷瓜。双方争执,告到县衙。恶少暗中用钱收买为他看瓜的地保,嘱他摘三个大瓜到县衙作证。张飞升堂审讯,问恶少,恶少说少妇偷他的瓜,有人证物证;问少妇,少妇说恶少调戏她。张飞“想了一想” ,佯断少妇偷瓜,命少妇跟随恶少回家,又命恶少把三个大瓜抱回去。恶少左抱右抱,抱了这个滚了那个,怎么也抱不起来。张飞虎眉一竖,拍案而起,痛斥恶少:“你堂堂男子汉,三个瓜都抱不动,她是弱女子,又抱小孩,怎能偷你三个大瓜?分明是你调戏。经过审问,果然不错。于是,张飞严惩恶少 40 大板,并捆绑起来,游街示众;处罚地保交出贿赂钱给少妇,并为少妇打伞开道,送她回娘家。1、为文中的多音字组词dio( ) sho( ) ch( )调 少 处tio( ) sho( ) ch( )2、认真读文,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诬:嘱:佯断:3、请你结合故事,用自己的话给张飞一个评价吧!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包拯(公元 999公元 1062 年)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 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 年) ,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11 自我问答:本文中教师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答:包公审驴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通俗易懂。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问题预设注重了激发学生的课堂生成,为他们的生成打下了铺垫。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中:1小组合作学习故事的经过部分,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讨论。在后来的学习成果汇报和班级交流中还有“问题解答场”环节,让学生自由交流小组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保护并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解疑的能力,促进课堂生成新的情况。而后通过师生共议,帮助学生筛选问题、解答问题。如:学生在课堂中就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意义的问题:“课文第四段好像与故事无关,为什么?是不是可以去掉?”我当时就为提问的学生鼓起了掌,因为这一段是典型的侧面描写,突出了案件的奇,反衬出包公的机智、遇事冷静的品格。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把这个教学点淡化了,只在朗读中带过。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关注到了这一点,并生成了这样的新问题来研究,弥补了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2在学完课文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意欲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要赞扬的中心人物包公的足智多谋。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我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学生提到了偷驴贼、王五都用了计谋,并分析出偷驴贼的计谋用错了地方,而王五则用计谋帮助了自己。在课堂实施中学生还生成了很多的新情况:自主提问时提出与课文相去甚远的问题;再读完课文结局后,还要小组合作表演包公审偷驴贼的过程。如果一味的迁就学生,很可能无法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如果着重完成教学预设,课堂将会死气沉沉。我们如何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既尊重学生的思考,又完成教学任务,一举双得呢?这是我要探索的问题,也是值得与同行们共同探讨的问题。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包公审驴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五年级共有 51 名学生,男生 26 名,女生 25名,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此类文章,但是,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另外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不足,因而需要教师加大指导力度,课前需要学生的预习,教师课前收集有关资料,作为补充材料,使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3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智谋”为题,选编了两篇传统智谋故事作为主体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贺龙和包拯两位历史人物,而且要引导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上懂得智慧的重要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包公审驴是单元主体课文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以毛驴为线索,主要讲了王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了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全文可以概括为“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三个部分,赞扬了包公办案足智多谋、出神入化。4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惊慌失措” 、 “懊恼” 、 “闻所未闻” 、 “冒名顶替”的意思。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5教学难点分析:1、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6教学课时:两课时7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猜一猜”游戏(教师说,学生猜。 )“火尽炉冷平添心猿意马。 ”猜一个字。 (“驴”字) (教师板书:驴)我国宋代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庐州人,执法严明,善于断案。 (教师板书:包公)2说说你对包公还有哪些了解?(生说)教师肯定学生所说的有关包公的事,补充解说:“公”是古人对人的一种尊称,他原名包拯,有多个官衔当过开封府府尹。因为北宋建都在开封,开封府尹也就是北宋首都的“市长”了。是个大官。3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公身上,还与驴有关。 (教师板书:审)学生齐读课题。4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那好,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词。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教师指导。 )3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 (驴被偷换,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展示小黑板或课件)1认读词语:挣(zhng)钱辔头听差(chi) 耷拉 圈(jun)栏审衙役懊恼一声不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2指名学生读,师生共同正音。3特别指导学生注意多音字:挣、差、圈4对比记忆字形。审()案()吭()衙()役()神()按()炕()衔()投()5选择你理解的词语练习说话,提出你不懂的词语。6教师特别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懊恼。四、朗读课文自由选择合作学习伙伴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断案故事。2用简单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1引读故事的起因。(1)包公为什么要审驴?课文哪几段写了?(2)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划记出描写毛驴的句子,仔细读一读,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3)学生交流回答。教师出示句子,对比朗读: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他不但把这头驴喂得毛色发亮,还亲手给毛驴做了一个漂亮辔头。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的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4)顺势引导、朗读:想想王五面对两头毛驴时是什么心情?指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5)过渡:就这样,王五带着满腔愤怒和希望来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审案的呢?2细读故事经过。(1)带着问题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39 自然段。说说你读懂的句子或提出你的问题,小组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3)小组汇报共同学习读懂的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 (包公能快速找到办案的方法,很聪明。 )“不要给它吃,不要给他喝,把它严严实实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 (包公十分熟悉驴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谋来源于他渊博的知识。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就上哪。 ”(说明包公知道毛驴会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换毛驴的贼。 )(4)问题解答场:学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思考解答。(5)读了这部分课文,包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教师板书:足智多谋)(6)包公审驴的过程让人疑团重重,也让人不由自主的为包公喝彩。咱们把它排成课本剧,再现当时的情景,怎么样?(7)提出要求: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注意角色的分配和合作;每个同学要投入角色,联系故事情节,体会角色说话时的神态、动作和心情;角色的语言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改动。(8)生排练、表演,师生共同评议。3齐读故事结果。(1)过渡;瘦驴在包公的审讯下飞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换毛驴的贼被捉住了吗?(2)生齐读课文第 10、11 自然段。三、延伸拓展1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偷偷调换,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计谋,他的计要是正当的。)2其实,古代人们利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 、 司马光砸缸等,读一读这些故事,体会他们的聪明才智!8课堂练习:一、比一比,认一认,组词你最行。审( )案( ) 吭( )衙( )役( )神( )按( ) 炕( )衔( )投( )二、一字多音组词语jun( ) ch ( )圈 差qun( ) chi( )tng( ) le( )通 了tng( ) lio( )三、补充词语踪影( ) ( )名( )替 闻所( )()奔()走 ()面( )方 ( )实实9作业安排:张飞审瓜一个少妇抱着小孩回娘家,路过瓜田,遇上一个恶少。恶少见她貌美,便行调戏。少妇不从,被诬偷瓜。双方争执,告到县衙。恶少暗中用钱收买为他看瓜的地保,嘱他摘三个大瓜到县衙作证。张飞升堂审讯,问恶少,恶少说少妇偷他的瓜,有人证物证;问少妇,少妇说恶少调戏她。张飞“想了一想” ,佯断少妇偷瓜,命少妇跟随恶少回家,又命恶少把三个大瓜抱回去。恶少左抱右抱,抱了这个滚了那个,怎么也抱不起来。张飞虎眉一竖,拍案而起,痛斥恶少:“你堂堂男子汉,三个瓜都抱不动,她是弱女子,又抱小孩,怎能偷你三个大瓜?分明是你调戏。经过审问,果然不错。于是,张飞严惩恶少 40 大板,并捆绑起来,游街示众;处罚地保交出贿赂钱给少妇,并为少妇打伞开道,送她回娘家。1、为文中的多音字组词dio( ) sho( ) ch( )调 少 处tio( ) sho( ) ch( )2、认真读文,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诬:嘱:佯断:3、请你结合故事,用自己的话给张飞一个评价吧!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包拯(公元 999公元 1062 年)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 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 年) ,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11 自我问答:本文中教师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答:包公审驴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通俗易懂。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问题预设注重了激发学生的课堂生成,为他们的生成打下了铺垫。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环节中:1小组合作学习故事的经过部分,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讨论。在后来的学习成果汇报和班级交流中还有“问题解答场”环节,让学生自由交流小组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保护并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解疑的能力,促进课堂生成新的情况。而后通过师生共议,帮助学生筛选问题、解答问题。如:学生在课堂中就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意义的问题:“课文第四段好像与故事无关,为什么?是不是可以去掉?”我当时就为提问的学生鼓起了掌,因为这一段是典型的侧面描写,突出了案件的奇,反衬出包公的机智、遇事冷静的品格。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把这个教学点淡化了,只在朗读中带过。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关注到了这一点,并生成了这样的新问题来研究,弥补了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2在学完课文以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意欲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要赞扬的中心人物包公的足智多谋。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我备课设定的思路走。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学生提到了偷驴贼、王五都用了计谋,并分析出偷驴贼的计谋用错了地方,而王五则用计谋帮助了自己。在课堂实施中学生还生成了很多的新情况:自主提问时提出与课文相去甚远的问题;再读完课文结局后,还要小组合作表演包公审偷驴贼的过程。如果一味的迁就学生,很可能无法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如果着重完成教学预设,课堂将会死气沉沉。我们如何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既尊重学生的思考,又完成教学任务,一举双得呢?这是我要探索的问题,也是值得与同行们共同探讨的问题。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包公审驴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五年级共有 51 名学生,男生 26 名,女生 25名,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此类文章,但是,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另外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不足,因而需要教师加大指导力度,课前需要学生的预习,教师课前收集有关资料,作为补充材料,使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3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智谋”为题,选编了两篇传统智谋故事作为主体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贺龙和包拯两位历史人物,而且要引导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上懂得智慧的重要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包公审驴是单元主体课文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以毛驴为线索,主要讲了王五的好毛驴在市镇被人偷换成了一头瘦驴后,气愤地到官府报了案。包公运用智慧,从毛驴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全文可以概括为“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三个部分,赞扬了包公办案足智多谋、出神入化。4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惊慌失措” 、 “懊恼” 、 “闻所未闻” 、 “冒名顶替”的意思。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5教学难点分析:1、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包公语言、动作、表情的词句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6教学课时:两课时7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猜一猜”游戏(教师说,学生猜。 )“火尽炉冷平添心猿意马。 ”猜一个字。 (“驴”字) (教师板书:驴)我国宋代有一个著名的清官。庐州人,执法严明,善于断案。 (教师板书:包公)2说说你对包公还有哪些了解?(生说)教师肯定学生所说的有关包公的事,补充解说:“公”是古人对人的一种尊称,他原名包拯,有多个官衔当过开封府府尹。因为北宋建都在开封,开封府尹也就是北宋首都的“市长”了。是个大官。3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发生在包公身上,还与驴有关。 (教师板书:审)学生齐读课题。4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包公为什么要审驴?驴子不会说话,他怎样审驴的?)那好,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词。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概括,教师指导。 )3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加三个小标题。 (驴被偷换,状告毛驴;细审毛驴;找到毛驴。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展示小黑板或课件)1认读词语:挣(zhng)钱辔头听差(chi) 耷拉 圈(jun)栏审衙役懊恼一声不吭闻所未闻惊慌失措冒名顶替2指名学生读,师生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课件模板
- 夯实基础管理之道
- 光伏培训课件
- 你身边的5个人课件
- 湖北小池滨江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 中小学生航空航天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中央一号文件应知应会试题库和答案
- 产程全程观察与规范化护理指南
- 企业生产安全培训会议课件
- 企业春节前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与策略报告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和答案
- 阀门采购管理办法
- 2024-2025年第三方海外仓行业分析与展望报告-亿邦动力
- 企业降本增效课件
- 儿童生长曲线课件
- 《Sketch Up 软件运用》课件(共九章)
- 自来水工程施工课件
- 发酵饲料培训课件
- 电信营业员的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大学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7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