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秋节快乐!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 ,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 ,又称“八月节” 。宋吴自牧梦梁录说:“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一般说来,人们视月圆为团圆的象征,故也叫“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源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故事:唐玄宗中秋之夜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罗公远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后,玄宗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 ,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 。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 ,也与此传说有关。虽魏晋时已有赏月之举,但直到唐初,中秋节才被正式定为节日。至宋代,该节已十分热闹。显贵豪门在自家的亭台楼榭上赏月,百姓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或者登小小月台,摆开家宴,全家团圆。南宋赏月之时又融入了赏灯的风俗,但与元宵节不同,这些灯多放置于水面,灿若繁星。各地街市的悬灯,也是为助月色。明代祭月活动已遍及全国,亲友互赠月饼月果已成礼俗。清代,中秋之夜,家家均备酒宴,共庆团圆。 “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走月亮。 ”(顾铁卿清嘉录 )近代,赏月之风仍存,但已多为随心而赏。赏月是由祭月发展而来的。祭月是中秋节最重的一项活动。祭拜对象是月神太阳星主、月姑或月宫姑娘。大多数地方是遥向清空拜月,在广东是拜木雕月神像,北京等地则张挂木刻版印的“月亮神祃” (月亮纸) 。在月亮升起前,人们先朝月出的方向将月亮纸贴好,将应时瓜果及各色供品摆在供案上,待月亮升起,便燃斗香(以线香编成斗形,中纳香屑)恭祀“太阴星主月菩萨” 。妇女儿童先拜,男子后拜(多数地方,男不拜月) 。拜完后,将月光纸烧毁,把供品分给家人享用,不在家的也要给他留下一份,以求团圆吉利,幸福美满。如同端午节的粽子,月饼自然也成了中秋节的另一象征。相传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代。唐太宗与群臣欢度中秋时,手持吐蕃商人所献圆饼,指着空中明月笑道:“应将胡饼邀蟾蜍。 ”随即将胡饼分与群臣共食,从此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另说源于元末农民起义,曾利用月饼来纸条,传递中秋夜起义的信息。饼最初只由家庭制作,形式单调;至唐代,就有了设铺制月饼的记载;自明朝起,月饼已成为中秋必备的节日食品;清代以来,月饼在质料、馅心、花色品种上都有翻新。近代,月饼不仅是四时生产的传统糕点,而且制作、风味也因地而异、各具特色。有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滇式等各种风味,馅心更是甜、咸、荤、素种类繁多。现在,中秋节吃月饼,并以月饼、水果互相馈赠的风气依然很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的口味、质量也得到相应地改进。市场上出售的月饼正向小、淡、精、新的方向发展。中秋节,全国各地还有不少特殊的饮食习俗。如广东潮州一带中秋要吃糖芋或“鱼头芋” ;南京人要吃烤鸭或咸鸭;云南昆明一带每户都做“合家大月饼” ,然后全家分食;山东泰安地区则要吃小包子。八月中秋,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杭州灵隐寺、南京古云谱、苏州虎丘、四川新都桂湖以及广西桂林等树密植的地区,都成了我国的赏桂胜地。与赏桂同样有很强地域性的节俗活动为观潮。据元和郡县志江南道钱塘县记载:“浙江东流入海的钱塘江,每年八月十八日(天文大潮日) ,浪涛涌至数丈,数百里士女,其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弄潮 。 ”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口形,向内渐浅渐窄,每当潮水涌来,潮波壁立,有如万马奔腾之势,乃自然界一大奇观。南宋时,中秋观潮之举最为盛行,自明至今,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现每年中秋节前后,常有十余万人来此观潮,人潮海潮齐涌,热闹非凡。除上述活动外,在北京一带,明末兴起中秋供兔儿爷的风俗。兔儿爷乃旧京民间工艺品,是用黄土胶泥为原料,用石膏模具扣制出的融神、人、兽三者为一体的偶像。有正统型、艺术型的兔儿爷;也有生活型、时装化的兔儿爷,虽为长耳兔面,但已人化,体态神情酷肖生活。还有模仿妇女的兔儿奶奶。月初一开始,在旧京的高级耍货(玩具)店乃至集市及繁华地区的街道两旁,均摆有兔儿摊子。楼梯式的货架上,兔儿爷按尺码排队,并与兔儿奶奶成双配对,相映成趣,烘托着节日的气氛。香港铜锣湾地区的中秋传统习俗是舞火龙。自八月十四日晚,一连三晚都要举行此项活动。火龙长达七十多米,用珍珠草扎成三十二节龙身,上面插满长寿香。传说此举是为了驱除瘟疫,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柚子香祈月”是广西桂林少数民族的中秋节祭月古俗。目前壮族地区仍有此俗。柚子香,是在本地产的酸柚子上插满点燃的细香。祈月时将它放在户外摆满供品的八仙桌子,朝向月亮,让那袅袅轻烟带着人们的祈愿飞向月宫。酸柚子灯笼则是中秋夜大人们为孩子制作的传统节日玩具。此夜,孩子们提着柚子灯笼在街头游戏。大人们则乘船游江赏月,这是桂林最为迷人的夜晚。黔东南的苗族、瑶族及云南的阿昌族在中秋夜有“跳月”的习俗。中秋的月亮刚刚升起,各村寨的男女老少纷纷聚集到山间的平坝上载歌载舞,男女青年跳月时,用对歌的方式来表达爱慕之情。湖南侗乡的中秋节,流行着“偷月亮菜”的风习。传说中秋夜月宫仙女下凡,将甘露遍洒人间,人们可共享洒有甘露的瓜菜。姑娘们最爱摘并蒂瓜果,因为这预示爱情的幸福美满。嫂子们希望能摘到肥瓜和元豆,以象征自己的孩子健康、壮硕。偷摘的瓜果不能带回家,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厨房餐饮安全标准化计划
- 4-6年级《可爱的四川》学生调研计划
- 学校办公室设施维护计划
- 小学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教研计划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班主任教学计划
- 教师个人网络教学计划
- 幼儿园智力开发教学计划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计划
- 六年级中队安全管理计划
- 五年级上册数学考试复习计划
- 骨科降低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医院护理质量QCC改善案例
- 设备设施供货实施方案
- 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
- 鬼脸历史课(多篇)
- 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 金锭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市场调研表格模板
- 无脊椎动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粮食代耕代种协议书范本
- 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征求意见稿)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