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自查报告_第1页
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自查报告_第2页
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自查报告_第3页
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自查报告_第4页
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自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自查报告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自查报告唐山市人民政府:根据河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办法(试行)和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全市“普九”规划和进一步推进“普九”工作的决定要求,乐亭县人民政府狠抓了“两基”达标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的基本情况 乐亭县濒临渤海,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的故乡。全县总面积 1308 平方公里,下辖 23 个乡镇(自 1994 年又设 5 个管理区)683 个行政村,共有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万。 全县共有中小学校 285 所,普通高中 7 所,初中 35 所,小学240 所,聋哑学校 1 所,另有幼儿园 2 所,教师进修学校 1所,电大分校 1 所。 全县共有在校生 77933 人,其中小学50652 人,初中 21360 人,普、职高中 5921 人。有小学教职工 1994 人,其中民办教师 218 人,专任教师 1776 人;有初中教职工 1494 人,其中民办教师 282 人,专任教师1212 人。此外,全县有小学代课、代工人员 498 人,初中代倮、代工人员 269 人。 1949 年 10 月 1 日以后出生,年满 15 周岁的青壮年 244531 人,尚有青壮年文盲 1583 人,其中文盲中不具备接受扫盲教育能力的 1240 人。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1994 年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财政经常性收入 3247 万元,人均财政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612 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县委、县政府从落实科教兴县的战略高度出发,对教育事业优先谋划,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师资水平、教师待遇、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扫盲后继续教育富有成效。整个教育事业为全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唐山市横向比较,我县教育综合实力继续保持了领先位次。 二、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按照199313 号文件规定的标准,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我县狠 抓了“普九”各项指标的落实,取得了突出成效。 1、 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已达到省标准。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 入学率达到 100%;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 87%。 2、 在校生年度巩固率已达到省定标准。小学生 19931994 学年度巩固率 达到 100%初中在校生19931994 学年度巩固实达到 98、5%。 3、 毕业率已达到省规定标准。19931994 学年度小学毕业率为 100%,初 中毕业率为 96%;15 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正常儿童没有文盲;17 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 4、 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符合要求。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98%,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80%。1990年以来,补充的小学教师和 1993 年以来补充的初中教师基本具备合格学历。 5、 全县中小学校长都经过岗位培训,取得了合格证书,实行了持证 上岗。 6、 落实了教师各项待遇。多年来没有拖欠教师工资。 7、 小学、初中均没有“二部制” 。自 1986 年以来,本着有利于就近 入学又能发挥规模效益的原则,大力度调整了中小学布局,合班并校。取消了小学附设初中班的模式,实现了教学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小学班额一般未超 50 人,初中班额未超 55 人。8、 学校生均占地面积小学平方米,初中平方米;生均建 筑面积小学为平方米,初中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校舍消灭了危房,并达到了省定必备办学条件的标准。 9、 实验室建设有 3 所初中达到一类标准,仪器按 24 组配备;其余 32所 达到二类标准,仪器按 12 组配备。中心小学、完全小学按二类配备仪器;四个班以下的小学按三类配备。做到管理规范化、使用经常化,演示实验开出率达 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 92%,学生分组实验都能写出实验报告。 10、各校都有比较固定的劳技教育基地。每所小学学农基地不少于 1 亩,初中不少于 2 亩,并基本配备了劳技课选学教材所必需的器材。 11、中小学按标准基本配齐音、体、美器材。小学生均图书达到 册,初中生均图书达到 12册。 12、初中和国办小学都设有卫生室,并配备了部分卫生器材。 13、做到了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生人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见表) 项目 年度 财政经常性收入 对教育的拨款 单位:万元 年增长率:% 单位:万元 年增长率:% 1992 4602 1617 1993 4508 - 2 2341 1994 3247 - 28 3062 项目 年度 生均教育事业费 生均事业费支出的 公用费 生均公用经费 实际支出 小学(元) 初中(元) 小学(元) 初中(元) 小学(元) 初中(元) 1992 193 17 305 1993 182 214 189 384 1994 287 348 203 416 14、农村教育费附加每年按农民人均收入 2%的规定足额征收。1992 年征收 510.74 万元,1993 年征收万元,1994 年征收万元,并实行了乡征县管、专款专用。 15、无挪用和挤占教育经费现象。 16、各类中小学校周围环境安静、无噪音、无污染源;学校门前干净、整齐,无商业摊点、杂物;校园环境达到美化、绿化、净化,路面基本硬化;校园文化内容健康;室内空气清新,厕所清洁卫生。 17、领袖像、名人像、校训、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等悬挂、张贴适当,营造了育人的良好氛围。 18、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工作管理有序。 19、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建立了县级德育基地 11 个。近二年来突出抓了吃苦教育,陶冶了学生的高尚情操。校风正、校纪严,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合格率达 99%以上,在校生无犯罪行为。20、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量适中。做到了开齐学科、开足课时。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全科合格率在 90%以上,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全科合格率 80%以上。 21、保证了学生每天 1 小时的体育活动。小学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在 97%以上,视力不良率为%;初中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在 96%以上视力不良率为 12%。 三、 扫除青壮年文盲各项标准完成情况 1、1949 年 10 月 1 日以后出生的,年满 15 周岁的人口中非文盲率%,全县 683 个行政村非文盲率均在 95%以上,已超过国务院制定的标准;三年来脱盲人员的巩固率达100%。 2、所辖 24 个乡镇和 5 个管理区、683 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成人学校的教学点,办学覆盖面达到 100%。 3、1984 年我县被市政府认定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达标县。 4、县成立了成人教育委员会,设有成人教育股和成人教育教研室,配备专职人员 6 名。乡镇成立了成人教育领导小组。村有专人抓。乡镇成人技校配备专职干部 28 名,专职教师 64 名,兼职教师 172 名;图书阅览室 28 个仪器标本室 28 个,配有万元的实验仪器,26 万元电化教学设备,万册图书。有服务实体 10 个,实验实习基地 444 亩,有 6 所乡镇成人学校达到省级示范校标准。 5、成人教育经费得到落实。每年按教育费附加的 5%征收,全部用于发展成人教育。1992 年、1993 年、1994 年分别征收 25 万元、万元万元。县财政平均每年拨成教经费万元,并能做到专款专用。 四、 狠抓“两基”工作的主要措施 为抓好“两基”工作,我们确定了“全面动员、加大投入、巩固优势、强化弱项、坚持标准、全力推进”的工作思路,重点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1、 全方位总动员,促成全社会关注“两基”工作的大气候 我县的“两基”工作难点是认识,重点是投入。为突破难点,确保重点,我们确定了从更新观念入手的工作方略。一是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党委、政府的牵引力度,县委书记黎宝琢亲自率领乡镇一把手赴迁安参观考察,开阔眼界。同时,县主要领导利用各种会议,宣传“两基”的意义,明确任务,落实措施。二是县人大、司法局以“普法宣传月”为契机,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 、 教师法 、 教育法 ,通过集市咨询、电视讲话、张贴标语等形式,广造舆论。第三,县电视台开设“普九”专题栏目,从意义、内容、典型人事进行广泛宣传。第四,县文教局把“两基”标准印成小册子,发至乡、村、户,同时各校也就教育形势的发展和“普九”面临的任务致信学生家长,共发信 8 万封。通过上上下下的宣传鼓动, “两基”的概念在乐亭妇孺皆知,全县形成了干部讲“两基” 、群众论“两基” 、人人支持“两基”工作的大气候。 2、 发挥激励作用,狠抓政府行为的落实 确保政府行为到位是抓好“两基”工作的关键。为此,县委、县政府既抓牵引,又抓驱动,落实了五项措施:一是开辟八条融资渠道,征收教育基金,92、93、94 三年征收万元,全部用于我县“两基”工作的补贴。二是县五套班子主要领导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经济,一手抓“两基” 。通过下乡检查、现场办公,力促“两基”进程。三是县委、县政府把“两基” 纳入了小康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主要领导定期听取乡镇一把手“两基”工作汇报,逐项抠、逐校算,找差距、定措施。四是把“两基”列入乡镇目标责任制之中,签定了按期达标责任状。五是今年初,在逐校摸底的基础上分解任务。经过分乡算帐,开列了任务清单,做到了责任到人,限期完成。在县委、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调动了抓“两基“工作的积极性,推进步幅越来越大。 3、 广辟筹资渠道,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我县“普九”的主要任务。按“普九”标准匡算,在 1994 年投资 19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尚需投入 XX 多万元。县委、县政府实行了双线推进:一是房子、仪器由乡镇政府负责解决。二是校园环境建设、学生桌凳、图书资料、音体美劳器材等内部设施,由教育内部完成。使任务分解, “普九”进程加快。 在运作过程中,双线齐头并进。各乡镇、学校广辟筹资渠道 ,大打改善办学条件的全民战争,1995 年 18 月份全县投入 2300 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各乡镇财政加大投入。中卜乡投入 60 万元建成了 1080 平方米的实验楼,又投资 15 万元在乡中安装了语音室和微机室。二是贯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在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的同时,下大力抓了村民集资,全县有 19 个乡镇此项筹款达百万元以上。三是积极争取外援,通过致信、开展联谊活动,共争取赞助资金 45 万元。四是广大干部、师生、职工、专业户掀起了捐资助“普九”的热潮,累计捐款 152 万元。两年来,全县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达到 4200 万元。新建、翻建校舍 2800 间;添置常规教学仪器投入 573 万元;配备电化教学设施投入 133 万元;音体美器材 116 万元;环境建设、图书资料 173 万元;添置桌、凳、橱类 150 万元;25 所乡镇初中安装了语音室,投资达 82 万元。办学条件基本达到“普九”必备标准。 4、 锤炼合格教师队伍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县教育工作的重点。我们一方面抓好教师待遇的落实,稳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抓好培训,提高干部、教师队伍的素质。 (1) 抓好教师待遇的落实及教师地位的提高。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工业弱县,县财力比较紧困。但县政府始终把落实教师待遇、保证按时发放教师工资作为大事来抓。由于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民办教师工资不拖不欠。 94 年,县政府又出台了提高民办、代课教师工资政策,使民办教师月工资达到 270多元,代课教师也提高到 200 多元。新口、董庄等十几个乡镇为在岗教师浮动一级工资。各乡镇都为教师制定了优惠政策,全县 23 个乡镇建起了教师家属院,解决了双职工教师住房问题。同时,教师批宅基地优先安排;教师子女就业,县乡企业优先录用。这一系列尊师重教的举措,不仅稳定了教师队伍而且激发了广大教师潜心执教的热情。 (2) 抓干部、教师素质的提高。第一,以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为重点,以培养、树立、宣传学习典型为主线,广泛开展了以“创文明 学校、做文明教师、育文明学生”为主题 的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吃苦敬业报告会、播放先进教师事迹专题片等形式,激励、感召广大教师,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三年来,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有 120 名。第二,全县实施了以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管理素质和教师业务素质为核心的“232”工程,三年来,逐步解决了能备能讲、会备会讲、备好讲好三个层次的问题 。主要落实了五项措施:一是以教研室为龙头搞讲座,以城内中小学为主体,定期下乡送课;二是充分发挥乡镇教研站作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三是狠抓教师“三沟通”学历进修,在时间上提供保证,在学费上予以资助;四是对全县中小学 226 名在职校长进行了岗位培训,参训率达100%,实现了学校领导干部持证上岗;五是随着常规教学仪器、电化教学设施的配备,以抓科学化使用为重点,大力推行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年来,培养了一批在省、市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 1 名,市“学科带头人”12 名,2 名教师的课被评为省级优质课,35 名教师在市举办的教学评比中获奖。 5、 依法治教,广育德才兼备新人 为提高教育的普及率,我们狠抓了义务教育法的宣传落实,利用每年四月普法宣传月,人大、政协、文教、工商、公安、税务联合行动,专项治理,查禁辍学和招用童工的现象。1993 年以来,我县又大力度抓了残疾儿童入学率,广泛动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1994 年在实验小学附设了特教班,残疾儿童教育普及率有了较大提高。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在运作过程中,一是突破德育工作重视说教的陈旧定势,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目标、以吃苦教育为突破口的总体思路,立足大钊故乡这一区位优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开拓了我县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这方面的做法在省、市学校政治思想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介绍。二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兴趣小组活动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创建特色学校,培养特长学生,逐步搭起了“一校一特色,县域成规模”的框架。蔡庄初中举重队、王滩镇中“新枝文学社” 、新寨镇中军乐团、实验小学小海鸥艺术团已在省、市打出了知名度。同时,三年来共有 663 名学生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单科竞赛中获奖,获奖档次和人数均居全国各市前列。艺术教育、学校体育工作也有了长足发展,在市文艺汇演、书画比赛、体育竞技中成绩显著。 6、 “堵源、扫盲、提高”相结合,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县的扫盲工作是从 1989 年开始起步的。几年来,我们一方面狠抓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堵塞新盲源;另一方面以“扫盲”为起点,与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结合起来抓。我们落实了五项措施: 一是抓宣传促认识上位。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扫盲”工作会议,公布“扫盲成果表扬先进单位,交流“扫盲”和巩固“脱盲”的经验并对“扫盲”对象造册登记制定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