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战的征文:药山·炮楼·父亲.docx_第1页
关于抗战的征文:药山·炮楼·父亲.docx_第2页
关于抗战的征文:药山·炮楼·父亲.docx_第3页
关于抗战的征文:药山·炮楼·父亲.docx_第4页
关于抗战的征文:药山·炮楼·父亲.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抗战的征文:药山炮楼父亲乍看题目,可谓风马牛,费多大气力,也无法把他们拽在一起,却因了一位远方的朋友,串起了一个故事。暑假回到老家,种了半畦子菠菜,忽接远方朋友电话,说要来济南逛逛,我欣喜之余却舍不得丢下久违的锄。幸好,朋友上辈子的上辈子就进了城,稀罕我老家的半亩稻田,于是我把半亩稻田当作了庄园,请他来到了我的老家。朋友自远方来,悦的是先师,愁得是我。别看老家的南边是小清河,北边是黄河,太平河又从村间穿过,但庄而无园,没啥看头。陪朋友摸了半天鱼虾、钓了半天黄鳝便不知明天如何打发。母亲说:明儿你陪你朋友爬山去吧。母亲所说的山,便是老家东北方向的药山,步行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能溜达到山脚下。然而,朋友来自于山城,稀罕的是我老家村头的稻禾浪涌、村尾的芦苇丛丛,听说明天要去爬山,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但又听说那山上曾经盛产阳起石,便又来了兴趣,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患了阳萎症。说来惭愧,药山没有什么特色,满山光秃秃的,不见一棵树。虽然史书上说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九顶莲花山” ,但事过境迁,山下的洋涓湖早已干涸、种上了庄稼,现在若是站在洛口渡口,遥望西南,可谓只见“九顶” ,不见“莲花” 。尽管它是“齐烟九点”中的一点,扁鹊把它记在了医案,于思容说它盛产半夏、远志、千头菊、菌陈、柴胡、生地是名副其实的药山。所以,极至山顶,朋友张口闭口说它是“石头堆儿” 。不过,散落在山头、山腰、山脚下,藏在山坳、突在山岗的掩体、地堡、碉堡残骸,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我告诉他:我父亲管它们叫炮楼子,是我父亲八岁那年参与修建的什么?老爷子八岁来这修炮楼?他脸色凝重,却又面带疑惑,问:这是哪年的事?那应该是 1938 年,日军矶谷廉介师团占领济南以后的第二年。哦?老爷子才八岁,还是个孩子,咱家爷爷咋舍得把老爷子往狼嘴里送?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说:爷爷十三岁在济南府的一家钱庄当学徒,学徒期满去了青岛,后在青岛的大路银行当襄理。我问:知道银行的襄理是干什么的吗?见他摇头,我告诉他:那时的襄理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副总经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出差青岛,记起父亲说过的大路银行,问当地朋友:有无大路,大路有无银行?朋友说:现在的中山路,就是以前的大路,曾经是我们这的金融一条街,至于你说的大路银行,没有听说过。当地的朋友没有听说过,我很是理解,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之前,青岛作为全国的四大金融中心、五大工业城市,史官们不会记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银庄、银行,甚至是一个票号。不过,父亲早年说的“你爷爷是穿长衫、戴礼帽,五冬六夏腋下夹着个黑色大皮包”不是虚言。他说:有一年夏天的傍晚,你爷爷慌里慌张地回到家,把大皮包一扔,赶紧收拾东西,说满街都是日本兵,恐怕要打仗。就这样,我爷爷把一家老小送回了老家,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家。父亲说:没想到,日本兵在青岛没有打仗,却跑到了济南。到了年底,我爷爷从报纸上看到济南战事吃紧,怕兵荒马乱的一家老小有什么闪失,连忙从青岛往济南赶。谁知,一下火车就碰到了日本兵,带在身上的银票、银元和所有值钱的东西,一下子成了“违禁品” 。这还不算完。父亲说:你爷爷从火车站出来,抄近路往家赶,路过官扎营的毛林子,又让几个不知是兵还是匪的人打了劫扒去了身上的棉袍。而过小清河渡口时,忘了给站岗的日本兵鞠躬,拳打脚踢的差点要了他的命。就这既冷又饿、既惊又吓、既气又恨的一番折腾,爷爷回到家就躺在了床上,而他这一躺,就再也没有起来,过了年就一命呜乎那年,我奶奶 37 岁,我大姑十三岁,而我小姑才刚满周岁。一开春,日本兵又要在药山修炮楼。我告诉朋友:别看药山不高也不大,但在黄河以南、济南近郊,除了华不注就属它高,是控制济南北部的战略要塞。所以,日军占领济南后的第二年,便在这里修起了工事。哎,那座山叫什么山?朋友说:它紧靠着铁路,是南北铁路交通的咽喉,又建有铁路桥,从军事角度看,与药山遥相呼应,鬼子在那也应该建有工事吧?那座山叫鹊山,据说扁鹊埋在山脚下。我说:鹊山上没有鬼子的工事。为何?因为鬼子在这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鹊山惨案” 。我告诉他:1937 年冬,日军矶谷廉介师团进攻济南,韩复榘不战而逃,留下了少数的守桥部队。这些守桥部队虽然作了短暂的抵抗,但大势已去,日本兵很快占领了鹊山,随即对山下的村庄,开始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根据后来整理出的资料,日本兵一夜之间,就打死、烧死、劈死、挑死了接近一百人,受伤者更是不记其数你要知道,咱们中国人最大的仇恨是什么?是亡国之仇、灭门之恨,是杀父之仇,是夺妻之恨。别看鬼子当时那么嚣张,但他也怕鹊山人的报复。所以,直到鬼子投降,也不敢在鹊山修建工事。洛口乡公所派人下到我们村,是拿着名册来号人的。他们说的挺好,给日本人干活儿,白面馍馍伺候着,干一天给一块大洋,一家只准出一个放他娘的狗屁!父亲说:俺从春天干到冬天,别说一天一块大洋,就是白面馍馍也没吃上一个,全他娘的是高粱米、橡子面,肚子撑得难受还拉不出屎来,那个罪就没法说。你还记得小张庄的张秃子吗?就是那个拉着个破地排车,整天转悠着捡破烂的那个老头!他偷了日本兵的一个馒头,没想到给逮住了,往死里打,差点要了他的命那时候,药山可不像现在,光秃秃的,除了石头啥也没有,那个时候的药山,树可多了,都是一搂多粗的松树、柏树,没有一二百年,根本长不了这么粗,结果一个夏天,全砍光了。当年,带着父亲出夫的,是本家的一个爷爷。虽然我喊他爷爷,其实比我父亲大不了几岁。前几年他还活着。可能年龄大了,都犯一个毛病,现在的事情记不住,过去的事还忘不了。我这个爷爷活着的时候,每年过年给他拜年,他总是拽住我不让走,断断续续地絮叨他和我父亲出夫的事儿。不过,也正因为他的“絮叨” ,让我知道,父亲出夫时,没大怎么受罪。他说:你爹是个独苗,你爷爷你奶奶拿着他娇,七八岁还留着羊角辫儿,日本兵见他还是个孩子,不但没让他干活儿,还几哩哇啦地教他说日本话、唱日本歌,说得好还给他糖吃。要是说的不好,就揍他。不过你爹是个滑头,日本兵一揍他就哭着躺地上打滚儿,那些日本兵再拿肉罐头哄他。时间一长,父亲摸到了窍门儿。我说:他经常故意和日本兵捣蛋,挨上几巴掌, “赚”回一盒罐头。朋友说:照你这么说,日本兵还是不坏的嘛。日本兵坏不坏的,回家以后让我母亲告诉你。我说:母亲是见过日本兵的。晚上,母亲炒了一盘黄鳝、炸了一盘小虾、干嘣了一盘蟹、煮了一盆嘎啦油子,她和我朋友边吃边聊起了家常。朋友有意说起药山顶上的炮楼,引出母亲的回忆。母亲说:你可别说鬼子不坏!她叹了口气,恨恨地说:你是没见,那些鬼子可不是东西!她说:鬼子来的那年,俺九岁。鬼子来村子的头几天,乡公所派人送来了些五花六绿的小旗子,再三交待:日本兵要是找你们这路过,一定要拿着旗子“热烈欢迎” ,千万别不要拿这些旗子当回事!过几天,鬼子还真来了,俺爷爷带着十来个人,在村口摆上茶水、点心啥的,举着旗子欢迎,倒没啥,可郑家店儿没这么做,可遭了殃,鬼子扛着机关枪进了村。也不知道郑七子咋惹着了他们,不但打死了郑七子两口子,还把人家的大闺女给糟蹋。事后,还是俺爷爷带人给他们仨儿收的尸。母亲说:你还记得郑疯子吗?就是那个在墙上好写粉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