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的临床应用._第1页
pet-ct的临床应用._第2页
pet-ct的临床应用._第3页
pet-ct的临床应用._第4页
pet-ct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ET-CT在肿瘤中的应用n 澳洋医院呼吸内科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1一什么是 PET? n PET是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译成中文则为: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 ,又名 派特 。是利用正电子发射体标记的葡萄糖、氨基酸、胆碱、胸腺嘧啶、受体的配体及血流显像剂等药物为示踪剂,以解剖图象方式、从分子水平显示机体及病灶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血流、细胞增殖和受体分布状况,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的诊断信息,因此,称之为分子显像或生物化学显像。n PET的应用使核医学迈入分子核医学的新纪元。n 目前临床常用的显像剂主要是氟代脱氧葡萄糖,主要反映人体葡萄糖代谢过程,可早期发现恶性肿瘤,老年性痴呆等。 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二原理n PET显像的物理原理是利用回旋加速器,加速带电粒子(如质子、 氘核)轰击靶核,通过核反应产生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如 11C、 13N、 15O、18F等),并合成相应的显像剂,引入机体后定位于靶器官,这些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发射正电子,这种正电子在组织中运行很短距离后( 2.5考虑为恶性肿瘤, SUV介于 2.0 2.5之间,为临界范围, SUV2.0可以考虑为良性病变。 Gupta等研究结果表明,肺癌组织的 SUV为 5.632.38 ,肺部良性病变的 SUV为0.560.27 ,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P0.001)。由于SUV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当慎重使用。此外,也有使用肿瘤 /非肿瘤( T/NT)计数比值及病灶 /本底( L/B)计数比值法。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12.临床分期n 根据肺癌的生物学特征及对临床治疗的响应不同,世界卫生组织( WHO)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NSCLC )两大类。n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快,对放疗、化疗敏感,在确诊时往往已出现转移,外科手术意义不大,主要采用化疗。所以,对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价值有限。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手术完全切除肺癌病灶是最佳选择。n 肺癌的临床分期是根据原发灶的大小及侵犯情况( T)、局部淋巴结转移( N)和远处转移( M)( TNM)分为 0期 期。肺癌分期的主要目的是区别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病例,针对患者情况决定治疗方法,使患者获得最大的利益。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2( 1)纵隔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 显像可提供功能代谢信息,属于肿瘤阳性显像,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具有明显的优势。Maron等对 100例肺癌患者做了 CT和 18F-FDG PET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了比较,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检出准确性 18F-FDG PET 为 85%,而 CT为 58%。Gupta等比较了不同大小淋巴结 CT和 18F-FDG PET的诊断结果,两者在检出淋巴结转移灶的准确性分别为 61%和 94%,发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PET检出了 1cm的小淋巴结转移灶。 18F-FDG PET在许多病例中检出了 CT检查正常大小淋巴结转移灶,或在 CT检查发现增的大淋巴结病例中除外肿瘤转移。 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3( 2) 胸部其他部位及远处转移n 18F-FDG PET全身显像对于发现胸部其他部位及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改变肺癌的临床分期。n 18F-FDG PET显像对胸膜转移灶的检出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有包裹性积液及胸膜增厚时, CT诊断胸膜转移有时较困难,而 18F-FDG PET 显像胸腔积液一般表现为放射性缺损,转移灶表现为限局性或弥漫性放射性浓聚影。n 18F-FDG PET显像对较小的胸膜转移灶检出的灵敏度高于 CT。对肺内的转移灶的检出 18F-FDG PET 与 CT基本相近。 18F-FDG PET显像对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灵敏度近于 100% 。n 18F-FDG PET 显像对肾上腺转移检出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100%和 80%。n 肺癌脑转移 18F-FDG PET 显像有不同表现,可表现为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影,也可表现为病灶周边放射性浓聚,而中间出现放射性稀疏缺损,或局限性放射性减低影。 肺癌常发生骨转移,SPECT全身骨扫描是诊断骨转移癌的常规方法,灵敏度高;但是,外伤、骨折等良性病变也可出现阳性结果,特异性较差。 18F-FDG PET诊断骨转移癌的灵敏度与 SPECT全身骨扫描相近,但特异性较高。 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4总结n 18F-FDG PET显像是以解剖图像方式从分子水平显示肿瘤组织的葡萄糖代谢情况,属于肿瘤阳性显像,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科学依据。n 同时由于肿瘤阳性显像可以明显突出肿瘤病灶,对于纵隔、肺门等解剖结构复杂部位淋巴结转移灶的检出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对 CT、 MRI难以检出的小淋巴结转移灶更有重要的临床价值。n 而且一次静脉注射 18F-FDG,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全身显像,这对于了解肺癌病变的全身累及范围、准确进行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53.疗效观察n 在肺癌治疗过程中,早期了解肿瘤对治疗的响应,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免除无效而且具有副作用的治疗,赢得治疗时间,使患者收到最大的治疗效果。n 肺癌对放疗、化疗有效的反应首先表现为代谢降低、肿瘤的增生减缓或停止,随后才出现肿瘤的体积缩小或消失。n PET显像提供的是功能代谢信息,可在治疗的早期显示肿瘤组织的代谢变化,对于早期评价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64.监测复发及转移n 恶性肿瘤治疗后经常出现复发或转移,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特别是手术或放疗后,病灶局部出现的变化, CT或 MRI等影像学检查难以鉴别是治疗后纤维组织形成,还是肿瘤复发。 PET显像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复发的肿瘤组织的代谢率明显高于治疗后形成的纤维瘢痕,同时 PET全身扫描可以及时发现转移灶。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7(二)颅内肿瘤n 颅内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是指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肿瘤。 PET显像主要用于颅内肿瘤的定性、了解生物学特性、治疗后复发与纤维瘢痕形成鉴别、评价疗效等。 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81.胶质瘤( glioma)n18F-FDG PET显像对星形细胞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星形胶质细胞瘤 级18F-FDG PET显像表现为低代谢影像 ,病灶的放射性浓聚程度低于正常脑组织,阅片时注意与 CT、 MRI相对照。星形胶质细胞瘤 级可表现为高代谢病灶,尤其以病灶边缘明显,病灶的中心部位可表现为低代谢灶。星形胶质细胞瘤 、 级在 18F-FDG PET显像时表现为高代谢病灶,肿瘤病灶显示为放射性异常浓聚影,甚至可以高于相邻的皮质,当肿瘤内部发生出血、坏死时,相应部位可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因此,根据星形细胞瘤病灶对 18F-FDG的浓聚程度可以鉴别其良恶性。张张 家家 港港 澳澳 洋洋 医医 院院 29n 肿瘤细胞对 18F-FDG浓聚程度的降低是放、化疗有效的标志,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用 18F-FDG PET显像进行连续动态观察,根据病灶对 18F-FDG浓聚程度的变化判断肿瘤细胞对治疗的反应,可用于疗效评价。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 18F-FDG PET显像可以早期发现残余病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星形细胞瘤具有很强的复发性, CT/MRI对于星形细胞瘤手术或放疗后是治疗后复发或是治疗后疤痕形成的鉴别有一定困难,而 18F-FDG PET显像则具有很强的优势,因为治疗后形成疤痕的糖代谢水平远远低于复发的肿瘤组织,在 18F-FDG PET显像图上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