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提要第七章 居住区规划居住区的组成与规划结构居住区道路设计居住区公共设施配置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一、 居住区类型与规模(2)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规模:人口 7000 15000人,户数 2000 4000户,用地 10 35公顷。(1) 居住区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规模:人口 30000 50000人,户数 10000 15000户,用地 50 100公顷。第一 节 居住区基本知 识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4) 住宅街坊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它的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筑。(3)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规模:人口 1000 3000人,户数 300 700户,用地 4 6公顷。(5) 住宅群落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则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适合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居住区通常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与公共绿地构成,也允许有无害的小型工厂用地、市政工程设施用地、水面等其它用地。1)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地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必须留出的一些空地(住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用地一般列入住宅用地),其中包括通向住宅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物院等。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级、小区级或街坊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的及其四周的用的,包括道路、场地和绿化用地。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内各级道路的用地,包括道路、回车场和停车场用地。居住区级道路是划分小区或街坊的道路,小区级道路是小区内部干道,居住组团道路是连接住宅的道路。4)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内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安排有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1、居住区构成: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居住区 户数 :1000015000; 人口 :3000050000.小 区 户数 : 2000 4000; 人口 : 700015000.组 团 户数 : 300 700; 人口 : 1000 3000.2、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 小区 组团户数 (户 ) 10000 16000 3000 5000 300 1000人口(人) 30000 50000 10000 15000 1000 3000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邻里单位 1929 年 美国 佩里 (C.Perry)1)控制规模以一个小学合理规模控制邻里单位人口规模 (约 1000户 ),四周交通道路为界 ,不被穿越 ,内部设置公用设施 ,日照通风良好。2)等级化 住宅 - 邻里单元 几个邻里单元 - 邻里单位 几个邻里单位 - 城市次中心居住区道路、绿地、公用设施等 ,由小至大 ,等级化梯度形成中心体系。3)特点 服务设施居中; 住宅、道路、绿化、公建等划分明确 ,不交叉; 道路宽度、绿化分配等级化; 住宅高度、日照、间距、朝向、密度等精确计算 ,达到理性。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四、居住区规划结构 居住区 小区 组团户 数 (户 ) 10000 16000 3000 5000 300 1000人口(人) 30000 50000 1000015000 1000 3000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居住区居住区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居住小区由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组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居住区的规划结构方式也会相应的变化。 居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一、以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居住区居住区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居住小区的规模主要根据基层公共建筑成套配置的经济合理性、居民使用的安全和方便、城市道路交通以及自然地形条件、住宅层数和人口密度等综合考虑。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通常其人口规模为 7000-15000人,用地规模为 17-35ha。 居住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二、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居住区居住区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以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相当于一个居委会的规模,一般为 300-800户。 1000-3000人。居住组团一般应设有居委会办公室、卫生站、青少年校外活动站、老年人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托儿所、儿童或成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绿地等。其他一些基层公共建筑则根据不同的特点按服务半径在居住范围统一考虑,均衡灵活布置。 居住区居住区居住组团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三、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第二 节 居住区 规 划 设计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1 居住区规划应该考虑什么?环境:环境: 自然自然社会 社会城市 城市形态:形态: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路网结构 路网结构群体风格 群体风格建筑:建筑: 住宅住宅配套 配套舒适:舒适: 生理生理心理 心理工程:工程: 建设建设安装 安装防灾 防灾经济:经济: 城市城市开发 开发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生理:生理: 温饱、睡眠、性等 安全:安全: 自身的安全感等 交往:交往: 爱情、友谊、交流等 尊重:尊重: 自尊及受人尊重等 审美:审美: 现实美与艺术欣赏等 求成:求成: 掌握技能、创造等 自我实现:自我实现: 社会认可等人的人的需求层级需求层级金字塔金字塔马斯洛( A.Maslow) “ 需求层级 ” 理论墨子:墨子: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鲁迅 华盖集北京通信 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第二 节 居住区 规 划 设计一、居住区规划的内容1) 选择、确定 用地 位置及范围(包括改建范围)。2) 确定 规模 ,即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或根据必建地区的用地大小来决定人口的数量)。3) 拟定居住 建筑 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4) 拟定 公共 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包括建筑和用地)、分布和布置方式。5) 拟定各级 道路 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6) 拟定公共 绿地 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7) 拟定有关的 工程 规划设计方案。8) 拟定各项技术 经济 指标和造价估算。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二、居住区规划的原则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2)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综合开发 配套建设。3) 综合考虑城市性质 气候 民族 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及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河湖水域 地形地物 植被 道路 建筑物与构筑物。4) 综合考虑日照 采光 通风 防灾 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 ,创造方便 舒适 安全 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5) 为老年人 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高条件。6) 充分考虑社会 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第二 节 居住区 规 划 设计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三、 居住区规划的要求1) 适居性的要求适居性的要求 2) 识别与归属的要求识别与归属的要求 3) 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共享的要求共享的要求 5) 经济要求经济要求 第二 节 居住区 规 划 设计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第二 节 居住区 规 划 设计1) 适居性的要求适居性的要求 卫生、安全、便利和舒适是居住区适居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 卫生要求 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卫生,二是生理健康卫生。 安全要求 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防火,为保证一旦发生火灾时居民的安全,防止火灾的蔓延,建筑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防震灾、交通安全、防盗等。 便利要求 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这是居住区规划设计最基本的要求。 舒适要求 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既有与物质因素相关的生理性方面的内容,也有既与物质因素又与非物质的社会因素相关的心理性方面的内容。广义的舒适可以包含卫生、安全和方便在内的与物质因素相关的内容,同时还应包括居住密度、住房标准、绿地指标、设施标准、设计水平、施工质量以及人性化空间和私密性等内容。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第二 节 居住区 规 划 设计识别性与归属感是人对居住环境的社会心理需要,它反映出人对居住环境所体现的自身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的需求。场所与特征是居住环境具备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重要因素。 场所 指特定的人或事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与居住环境的心理归属感具有密切的关系。场所不仅是一种空间,它的存在在于人们赋予这一空间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特征 具有识别性的基本条件之一,与居住环境的形象识别性、社会归属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考虑的要素有:建筑的风格,空间的尺度,绿化的配置,街道的线型,空间的格局,环境的氛围等。2) 识别与归属的要求识别与归属的要求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第二 节 居住区 规 划 设计可持续发展 在不损害将来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利益的基础上,能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发展。目的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将破坏性开发转变为非破坏性开发。这一转变不止是节约和再利用,更包含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再认识和再构成,这样,自然、他人、自身将会在新的和谐中共存。居住区中的应用 通过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减少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生态是现代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要求。3) 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第二 节 居住区 规 划 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居住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观、公众参与。 共享设施 要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大众化,在设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与选择性。 共享服务 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应该直接面向居住区自身的居住对象。 共享景观 景观环境是居住区生活品质的重要构成部分。居民在择地居住时,景观环境的优劣是主要的决策因素之一。 “组景 ”是实现景观共享原则的重要前提, “入景 ”是实现景观共享的目的。营造一个带风景的社区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 公众参与 是居住区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居住区事务的保证机制和重要过程。公众参与包括居民参与居住区管理、居住区发展决策、居住区后续建设和居住区信息交流等事务内容,它反映了居民应该享有的公平的权益,同时也使居民热爱社区、爱护社区、关心社区,对社区产生归属感的一种方式。 4) 共享的要求共享的要求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1.02第二 节 居住区 规 划 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建设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生活水平相适应,也就是说在确定住宅标准 、公共建筑的规模、项目等均需考虑当地当时的建设投资及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