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1页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2页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3页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4页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海南森瑞谱生命科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 2010 、 食用菌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编写)SR/S-0002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 本: 第 1 版 持 有 者: 质量负责人 受控状态: 受控 编 制:质量小组全体成员审 核: 批 准: 2015-07-01 发布 2015-07-01 实施海南森瑞谱生命科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1目 录章节 标题 版本 对应 QS 通则条款 页码1 颁布令 1.0 P22 质量委员会成员任命书 1.0 1.1.1 P33 质量委员会成员职责 1.0 1.1.2 P44 质量安全组织机构图 1.0 1.2 P55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目标分解 1.0 1.2 P6 P76 质量目标分解及考核记录 1.0 1.2 P87 部门职责 1.0 1.3.1 P9 P108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1.0 1.3.2 P11 P139 岗位职责 1.0 1.4.11.4.4 P1410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1.0 1.4 P15 P1811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及档案管理制 度 1.0 1.4 P19 P2012 文件管理制度 1.0 1.5 P21 P2413 技术标准 1.0 1.5.11.5.2 P2514 文明生产卫生管理制度 1.0 1.6 P26 P2815 采购管理制度 1.0 1.71.9 P29P3716 生产过程安全情况记录制度 1.0 1.6,1.11,1.10 P38P3917 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1.0 1.10 P40P4118 产品防护工作程序 1.0 1.12 P42 P4319 检验人员任命书 1.0 1.13.1 P44 P4620 食品检验管理制度 1.0 1.13.2 P47 P5121 原料验收管理制度 1.0 1.13.2 P5222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规程 1.0 1.13.3 P53 P5423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0 1.3.2,1.13.2 P55 P5724 产品召回制度 1.0 1.3.2,1.13.2 P58 P6025 突发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1.0 1.3.2,1.13.2 P61 P6326 QA 现场巡回管理规程序 1.0 2.12.2 P64P6527 仓库管理制度 1.0 2.3 P66P6828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1.0 2.4 P69 P7129 检验设备管理制度 1.0 2.5 P72P742编号:SR/QS1-2015 质量管理手册1 颁布令 版本 1.0 修订 0质量管理手册颁布令 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通则及细则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本手册,本手册是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的法规性文件,自发布实施之日起,公司各级员工应坚决贯彻执行,任何违背本手册的行为应予以坚决制止。总经理:年月日3编号:SR/QS2-2015 质量管理手册2 质量委员会成员任命书 版本 1.0 修订 0质量委员会成员任命书本公司各部门:根据我公司管理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决定,成立质量委员会,负责食品生产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各负责人任命如下:XXX 为我公司的管理者代表。XXX 为我公司的生产负责人。XXX 为我公司的质量负责人。总经理:年月日4编号:SR/QS3-2015 质量管理手册3 质量委员会成员职责 版本 1.0 修订 0管理者代表职责(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3)对整个公司内的相关活动符合法规要求进行监督管理。质量负责人职责(1)以公司质量方针为目标,组织产品的质量管理。(2)在生产现场提出质量检验申请后,及时组织人员抽检、检测、出检验报告。(3)对不符合公司质量管理方案的操作要坚决予以制止,并及时向总工程师作质量事故报告。(4)从各方面严格监督产品的质量,避免不良产品的进入或流出。(5)参加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的调查。(6)定期参加质量认证体系及相关培训和公司质量会议。(7)协助生产现场以及生产开发的内部实验质量定位。(8)编制和修改质管部管理文件,并提交总工程师审核。生产负责人职责(1)安排生产计划,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对于紧急任务要及时协调解决,即不能影响市场要求又不能干扰正常的生产次序。(2)主持、编制、修改和审核生产管理文件。(3)负责对生产操作人员的岗位知识培训,帮助提高专业知识修养和多岗位的胜任性,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效益。(4)参与客户质量反馈的调查和产品追溯。(5)贯彻、执行公司的成本控制目标,积极减少生产部的各种成本,确保在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5编号:SR/QS4 -2015 质量管理手册4 质量安全组织机构图 版本 1.0 修订 0质量安全组织机构图注:质检部归口质量管理工作,其他部门各负相关责任,具体见部门职责。质量委员会总经理质检部生产部采购部办公室化验室辅料库成品库原料库6编号:SR/QS5 -2015 质量管理手册5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目标分解 版本 1.0 修订 0质量方针质量第一,技术为本,诚信服务,持续改进。总经理: 年 月 质量目标1. 成品出厂合格率达到 100%;2. 半成品合格率达到 98.5%;3. 仪器检测合格率达到 100%;4. 产品退货率控制在 3以内,且在收到退货 72 小时内,解决客户疑问。总经理:年 月 7编号:SR/QS5 -2015 质量管理手册5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质量目标分解 版本 1.0 修订 0质量目标分解:质检部:1、产品错检率为 0; 2、产品批检率为 100; 3、计量器具检定率为 100%;办公室:1、确保文件按时发放、有效文件发放率达 100%; 2、文件 100%受控;生产部:1、成品出厂合格率达到 100%;2、半成品合格率达到 98.5%;3、产品退货率控制在 3以内,且在收到退货 72 小时内,解决客户疑问采购部:1、确保采购产品检验合格率99%; 2、供方评价率为 100;8质量目标分解及考核记录总目标序号 项目 目标 完成情况1 成品出厂合格率 100%2 半成品合格率 98.5%3 仪器检测合格率 100%4 产品退货率 35 解决客户疑问时间 72h分目标实现情况产品错检率 0产品批检率 100%质检部计量器具检定率 100%文件按时发放、有效文件发放率 100%办公室文件受控率 100%成品出厂合格率 100%生产部半成品合格率 100%产品退货率 3采购产品检验合格率 99%采购部供方评价率 100%编号:SR/QS6 -2015 质量管理手册6 质量目标分解及考核记录 版本 1.0 修订 09编号:SR/QS7-2015 质量管理手册7 部门职责 版本 1.0 修订 0生产部(1)负责与生产相关的技术文件及生产处作业规程的制定,确保文件的正确性(2)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和落实;(3)按技术文件要求组织生产,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4)按本文件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实施管理;(5)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理;(6)设备设施管理,制定操作人员安全操作守则,制定机器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清单及定期维护保养的时间表,实施检查维修及保养;(7)负责制定车间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8)负责本科室文件、资料的管理控制;(9)负责产品标识的相关工作。(10)落实企业卫生质量方针、目标。(11)负责对生产活动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进度、产品质量、生产卫生质量的控制,物料消耗控制。严格按工艺要求,加工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程进行生产操作,以保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设备安全生产。(12)负责监督车间、设备、工具、人员的清洁、消毒工作;(13)负责组织人员对企业所有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14)负责生产加工环节各种记录及控制。质检部(1)组织内部质量管理日常检查工作;主管产品质量检验 ;(2)负责原材料、工序、成品检验标准及规程的制定,并督导执行;(3)协调各科室,牵头搞好质量控制,与各科室分工合作,预防发生缺陷和不合格产品,负责对不合格产品查处及原因分析,制定措施并提出方案;(4)负责对供应商产品质量进行评审;(5)负责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其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跟踪和验证;(6)负责相关质量记录、检验记录的审核。(7)负责检验仪器的校正管理;(8)负责实施车间员工质量管理相关知识、法律法规及本公司的质量管理文件和产品标准的培训。(9)对车间员工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10编号:SR/QS7-2015 质量管理手册7 部门职责 版本 1.0 修订 0(10)监视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运行情况,特别是计量监控设备的校准状态。(11)对关键控制点随时监控,并形成记录,当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及时采取纠偏行动并报告情况。(12)监视车间内部的洗手、消毒等设备设施的完好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修理。办公室(1)负责文件和记录的发放、归档和标识工作;(2)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3)负责员工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不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和生产技能;(4)负责组织生产、检验人员到省疾控中心进行体检,保证员工健康符合上岗的要求,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5)负责工厂环境卫生管理,制定绿化、净化、美化环境的规划;负责制定厂区卫生检查及灭虫、灭鼠操作程序,并贯彻执行;定期组织厂区卫生、灭虫、灭鼠检查;(6)负责对运输车辆的正常保养、清洗、消毒采购部(1)负责对供应商的调查、评审、建档;(2)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3)实施采购,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11编号:SR/QS8 -2015 质量管理手册8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1、目的针对产品质量或质量体系中已出现或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或避免问题的再发生。2、范围适用于影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系统性的不合格的处理。3、职责3.1 不合格产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质检部负责。3.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不合格工作的纠正和预防由质量负责人负责。4、内容4.1 纠正措施企业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企业编制了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1)不合格评审。从以下信息来源收集实施矫正处理所需的信息。(a)来自客户的意见:由依据起草的“顾客抱怨的调查记录”的处理部门调查不合格的原因,并报告给纠正处理的管理部门。(b)不合格产品:由依据“不合格产品的管理”起草的“不合格报告”的处理部门调查不合格的原因,并报告给纠正处理的管理部门。(c)流程的监视及测定:依据“流程的监视及测定” ,当质量管理负责人判定无法达成计划的结果时,为了保证产品的合格性,对纠正处理的必要性加以判断。(d)内部审核:依据“内部审核” ,内审员将发现的不合格及是否需要纠正处理记载在“内部审核报告”中,并报告给管理者代表。(e)管理审查后的输出:质量管理负责人依据“管理者评审” ,根据由经营者发行的“管理评审报告” ,判断进行纠正处理的必要性。(f)来自外部的指正:当被外部审查指正为不合格时,被指正部门向纠正处理的管理部门纠告矫正的必要性。(2)不合格原因分析:处理部门确定不合格的原因对不合格的评审依据可能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3)处理部门评价确定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要求。12编号:SR/QS8 -2015 质量管理手册8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4)质量管理部门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5)处理部门记录任何调查和所采取措施的结果。(6)质量管理部门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和其有效性。(7)质量管理负责人将纠正处理的活动状况上报管理者代表,作为对管理者评审的输入,记载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中,报告给经营者。4.2 预防措施企业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企业编制了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1)不合格评审。收集预防可能会发生的不合格所需的信息。(a)数据分析结果质量检测部门依据“产品的监视及测定”监视、测定对产品要求事项的符合程度,对其监视、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评估进行预防处理的必要性。客服部门依据“客户满意度评估” ,对客户满意度或市场上产品的评估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评估预防的必要性。(b)管理者评审后的输出质量管理负责人根据依据“管理者评审”所报告的“管理评审报告” ,确认有无应预防的内容。(2)当根据上述信息,预防处理的管理部门判断为需要进行预防处理时,向处理部门发行“预防措施报告” ,并在处理部门报告之后,确认并批准其内容。(3)处理部门评价确定预防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要求。(4)质量管理部门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适当时,包括更新文件(5)处理部门记录任何调查和所采取措施的结果。(6)质量管理部门评审所采取预防措施和其有效性。(7)质量管理负责人将预防处理的活动状况上报管理者代表,作为对管理者评审的输入,记载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中,报告给经营者。13编号:SR/QS8 -2015 质量管理手册8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5 相关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存在(潜在)不合格事实陈述及责任部门:填表: 日期:原因分析:责任部门负责人: 日期:拟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责任部门负责人: 日期: 管理者代表: 日期:完成情况:责任部门负责人: 日期:验证结果验证部门: 日期:14编号:SR/QS9 -2015 质量管理手册9 岗位职责 版本 1.0 修订 0质量委员会:a) 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 批准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手册;c) 确定组织机构对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任免;d) 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策划及其完整性;e) 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资源保障。检验人员:a)具体执行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测量和监视工作,并作好检验状态标识。b)对日常生产中小批量不合格的评审、处置和通知。c)做好检测设备的检定工作。车间主任:a)根据生产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b)督促操作工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并对关键控制点的工序加以控制。c)督促操作工做好设备、设施和环境的清洁、整齐工作。d) 做好规定的日常生产统计工作。e) 作好生产中规定的各种记录。f)搞好设备、设施的日常清洁工作,保持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g)按要求做好产品标识工作。仓管人员:a)保证仓库存储物资存放离地离墙 10 公分以上。b)保证存储物资先进先出原则。c)仓管员保证仓库物帐卡一致。D)仓管人员保证仓库存储物资的质量。生产工人:a)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和质量管理知识,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b)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保证完成质量指标。c)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的要求,保证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工序。d)对使用的设备、工具,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e)严格执行卫生制度,搞好个人卫生及生产场所15环境、设备、设施卫生。f)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汇报,1、概述“海南森瑞谱生命科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赴美留学生为核心研发团队创办的从事生命科学药物研发与产业化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位于医药企业云集的海口国际药谷,占地 1.3 万平方米,拥有国际先进水平、个别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新兴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平台。随着企业的日益壮大,引进一批合格的新员工尤为重要,为了使新员工尽快地适合新环境,进入岗位角色,发挥其才干作用,公司对新员工开展一系列的培训。2、培训目的2.1 员工提供正确的、相关的公司及工作岗位信息,鼓励新员工的士气。 2.2 员工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他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公司对他的期望。 2.3 员工了解公司历史、政策、企业文化,提供讨论的平台。2.4 新员工初进公司时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快适应公司。 2.5 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欢迎,让新员工体会到归属感。 2.6 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 2.7 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 3、培训范围及内容入职不到三个月的新员工。3.1 公司历史、政策、企业文化3.2 各部门的组织结构及部门功能3.3 员工的工作职责及岗位描述4、培训时间人力资源部和员工具体涉及部门协商决定。编号:SR/QS10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0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165、培训流程6、培训方式及方法6.1 方式:课堂培训、模拟培训与上岗培训相结合6.2 方法:演讲法、个案研讨法、视听技术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模仿法、电子学习法等。7、培训的具体安排7.1 就职前培训:7.1.1 致新员工欢迎信 7.1.2 让本部门其他员工知道新员工的到来(部门经理介绍) 7.1.3 准备好新员工办公场所、办公用品 7.1.4 准备好给新员工培训的部门内训资料 7.1.5 为新员工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 7.1.6 准备好布置给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7.2 部门岗位培训 (部门经理负责)7.2.1 到职后第一天: (1)到其部门报到,部门经理代表全体部门员工欢迎新员工到来。 (2)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 (3)门结构与功能介绍、部门内的特殊规定。 编号:SR/QS10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0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17(4)员工工作描述、职责要求。 (5)论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6)老员工陪新员工吃第一顿午餐。7.2.2 到职第五天: 到人力资源部报到,进行新员工须知培训7.2.3 到职后第六天: 一周内,部门经理与新员工进行非正式谈话,重申工作职责,谈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员工的提问。对新员工一周的表现作出评估,并确定一些短期的绩效目标,设定下次绩效考核的时间7.2.4 到职后第三十天 部门经理与新员工面谈,讨论试用期一个月来的表现,填写评价表,让员工说出心里话.对员工的建议、意见、疑问,无论是否合理,都应积极回应。7.2.5 到职后第九十天人力资源部经理与部门经理一起讨论新员工表现,是否合适现在岗位,填写试用期考核表,并与新员工就试用期考核表现谈话,告之新员工公司绩效考核要求与体系。7.3 公司整体培训:(人力资源部负责-不定期)7.3.1 公司历史与愿景、公司组织架构、主要业务7.3.2 公司政策与福利、公司相关程序、绩效考核7.3.3 公司各部门功能介绍、公司培训计划与程序8、新员工培训反馈与考核岗位培训反馈表(附表一)(到职后一周内) 新员工试用期内表现评估表 (附表二)(到职后 30 天部门经理填写) 观察期考核表(附表三)(转正后前三个月由部门经理填写)9、新员工培训项目实施方案9.1 首先在公司内部宣传“新员工培训方案” ,通过多种形式让所有员工了解这套新员工培训系统及公司对新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9.2 每个部门推荐本部门的培训讲师,对推荐出来的内部培训师进行培训师培训。9.3 给每个部门印发“新员工培训实施方案”资料。9.4.根据新员工人数,公司不定期实施整体的新员工培训。9.5 新员工培训合格后人力资源部颁发培训合格证, 岗位确定后颁发上岗证。编号:SR/QS10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0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1810 相关记录 员工培训记录表 员工培训记录表部门 年度姓名 1 2 3培训名称时间 费用培训名称时间 费用培训名称时间 费用费用合计编号:SR/QS10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0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191.目的规范公司员工健康检查工作,加强健康档案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2.职责人力资源部负责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具体安排,并进行档案管理。3 适用范围适用于海南森瑞谱生命科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员工。4.具体内容4.1 本制度主要包含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4.2 公司须建立健全健康检查制度,保证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4.3 公司须每年组织从事食品加工及相关工作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员工接受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4.4 公司不得支配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4.5 公司不得支配未成年工从事食品生产接触作业;不得支配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4.6 公司应当组织接触食品生产及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排。4.7 员工健康检查的费用,由公司承担。4.8 公司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一般为一年。4.9 公司应当及时将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4.10 公司须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4.11 公司须按规定妥善保存健康档案。4.12 员工有权查阅、复印其本人健康档案。编号:SR/QS11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1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205 附件5.1 REC-RL-005员工健康档案员工健康档案序号 姓 名 性 别 工 种体 检 日期体 检 结果 培 训 日 期 考 核 结 果编号:SR/QS11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1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211 目的对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有关场所使用的文件和资料均为有效版本。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3 职责办公室负责公司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4 内容4.1 各部门的文件编号,基于以下标准编制:文件体系 分件分类 编号方法1 级 质量手册 SR/S-XXXX/X.X XXXX 为程序文件的序号 X.X 为版本号2 级 程序文件 SR/S-CX-XXXX XXXX 为程序文件的序号文件控制程序为 SR/CX-0001办公部门文件 SMP/SOP-BG-XXX XXX 为文件序号采购部门文件 SMP/SOP-CG-XXX XXX 为文件序号发展部门文件 SMP/SOP-FZ-XXX XXX 为文件序号人力资源部门文件 SMP/SOP RL-XXX XXX 为文件序号财务部门文件 SMP/SOP-CW-XXX XXX 为文件序号生产部门文件 (SMP/SOP)/S-CJ-XXX XXX 为文件序号动力设备部门文件 SMP/SOP-DL-XXX XXX 为文件序号质量管理部门文件 SMP/SOP-ZL-XX-XXX XX 为 QA/QC XXX 为文件序号研发部门文件 STP/SMP/SOP-YF-XXX XXX 为文件序号市场部门文件 SMP/SOP-SC-XXX XXX 为文件序号销售部门文件 SMP/SOP-XS-XXX XXX 为文件序号3 级仓储部门文件 SMP/SOP-CC-XXX XXX 为文件序号记录文件 REC/S-XX-XXX XX 为部门编号、XXX 为文件序号4 级外部文件 公司对外文件“森药字XXXX XXX 号,XXXX 为年号,XXX 为文件序号” ;公司部门对外文件“森 XX 字XXXX XX 号,XX 为部门,XXXX 为年号,XXX 为文件序号” 。SR 表示森瑞谱公司, S 表示产品种类中的“食品” ,CX 表示程序文件,SMP 表示标准管理规程文件,SOP 表示标准操作规程,STP 表示技术标准,REC 表示记录文件。编号:SR/QS12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2 文件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22(1)1 级文件 质量手册,编号:SR/S-XXXX/X.X(2)2 级文件是由所有部门或多个部门通用,需要进行分发管理的程序文件,通用规定属于这一级别。(3)3 级文件各部门内使用的部门内规程、岗位职责、标准书等属于这一级别。当在同一部门内使用时,无需分发管理,但是当部门不同时,与 2 级一样需要进行分发管理。也包括针对各产品分别创建的开发计划书、产品标准书、规格书、图纸等。当需要向部门外分发,并进行之后的最新版管理时,进行分发目标管理。(4)4 级文件质量手册及 2、3 级文件中所规定的步骤的实施记录,由该记录的批准部门或负责部门保存。4.2 文件控制在“文件控制程序(SR/CX-0001) ”中规定 QMS 所需文件的管理步骤,并予以实施。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程文件、产品相关文件等 QMS 所需的文件,进行如下的管理。(1)从适当与否的角度,审核并批准文件之后,加以发行。各文件的批准权限在“文件控制程序(SR/CX-0001) ”中加以规定。(2)当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发生问题时,以及产生意见、发生工程故障时,对下级文件的操作规程的适当性进行审查。根据该审查,当必须对文件进行修订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SR/CX-0001) ”进行修订、批准和发行。(3)为了文件变更的识别及当前修订版的识别,在文件中记载 Rev 编号及修订记录,通过每个文件的“修订履历管理表”管理当前的修订状态的最新版。(4)为了能够让适当的版本在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地点处于能够使用的状态,将文件分发给需要的部门。另外,当对文件做过修订时,将最新版分发给分发对象。(5)外部所创建的文件中,QMS 中所使用的文件加上文件标签管理,按照“文件控制程序(SR/CX-0001) ”加以管理。文件编号应该能够与外部文件区分开。(6)修订/废止文件应依据“文件控制程序(SR/CX-0001) ”加以废弃,避免误用。另外,对于修订/废止的文件,当需要继续保存时,为了表明属于修订/废止文件,应由质量管理部门盖“作废”红章后后加以管理。编号:SR/QS12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2 文件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23(7)变更文件时,由能够获得作为决策基础的内部信息、最初进行批准的具有批准权限的人员,或是其他“文件控制程序(SR/CX-0001) ”中所指定的,具有批准权限的人员对文件进行审查、批准。(8)各级文件如已作为作废的旧版文件,其保存期限如下:4.3 记录控制(1)为了给出对要求事项的适用以及对 QMS 的有效运用的证据,创建并维持记录。在各部门的文件管理表中列举了质量记录。(2)为了让质量记录易于阅读、易于识别及能够检索,在“SR/CX-0002 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了包括控制、设计及更改、填写和修改、标识、整理及归档、检索及查阅、贮存及保护、保存、废弃在内的步骤,并加以实施。(3)将记录保存期限分为永久、长期(5 年) 、短期(3 年)和暂存四种。与产品有关的记录的归档范围及其保存期限,按长期保存期限执行,必要时还应征求顾客的意见;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一般保存期为 3 年,但不得少于合同期限。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可以处置,处置工作由公司各主管部门负责,记录的处置方法分为销毁或分送有关人员作参考资料等。需要销毁的记录可采用碎纸机粉碎或直接送造纸厂回收等办法处理,执行过程应有人监督,并作好记录。编号:SR/QS12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2 文件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文件级别 文件种类 作废(旧版)文件保存期限1 级 质量手册 10 年2 级 程序文件 10 年3 级 各部门规程文件 5 年质量记录文件 产品使用寿命结束后两年4 级- 外来文件 视情况而定245 相关记录受控文件、资料一览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文件更改通知受控文件、资料一览表序号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版号控制状态 发放号 备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文件名称 编 号 版本号 份数 受控号 领用部门 经手人 回 收文件更改通知文件名 编号更改前更改后编号:SR/QS12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2 文件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25说明签名: 年 月 日编号:SR/QS13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3 技术标准 版本 1.0 修订 0技术标准要求:1、企业应具备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核细则所规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2、企业明示的企业标准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并经过当地标准化主管部门备案。3、企业应具备跟企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文本。记录:引用标准、法规一览表引用标准、法规一览表序号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备注1 GB 1354-2009 大米2 GB 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GB 1350-2009 稻谷3 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4 GB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5 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6 GB 5497-1985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7 GBT 5492-2008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 口味鉴定8 GBT 5493-2008 粮油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9 GBT 5494-2008 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 粒检验10 GBT 5496-1985 粮食、油料检验 黄粒米及裂纹粒检验 法11 GBT 5502-2008 粮油检验 米类加工精度检验12 GBT 5503-2009 粮油检验 碎米检验法13 2010 年第 88 号 食 品 生 产 许 可 审 查 通 则 ( 2010 版 )14 0102 大米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6编号:SR/QS14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4 文明生产卫生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1、目的规范卫生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2、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各部门、人员和场所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3、职责办公室负责各部门、人员和场所的卫生控制。4、工作程序4.1、个人卫生4.1.1 对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人,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无健康合格证的工人,决不允许上岗。4.1.2 工人要做到进入车间操作前、大小便后,必须洗手消毒。4.1.3 生产工人要由专设通道先进入更衣间,更换工作服、帽、靴,经消毒通道,踩消毒液,方可进入生产车间。非清洁区(含半清洁区)操作工与清洁区操作工须分两个通道进入车间,不得乱串。4.1.4 工作服、帽、靴,要勤洗勤换,保持清洁。离开车间的非工作时间,不得穿戴工作服、帽、靴。严禁人员工穿戴工作服进入卫生间。4.1.5 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4.1.6 必须弃除不良的习惯,不得在操作间隙抓头发、抠鼻孔,剔牙齿、掏耳朵等。4.1.7 禁止随地吐痰或随便擤鼻涕,不能对着产品咳嗽。4.1.8 不能用嘴暂时衔往标签、标记笔或与生产有关的其他标识物品。4.1.9 操作者进车间前不能涂指甲油、化妆,操作时不得佩带装饰品、手表、首饰等。4.1.10 工人进入车间时,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4.1.11 车间内禁止吸烟,不允许吃任何食品。4.1.12 操作期间,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到与本岗位无关的其它操作区域乱岗。4.1.13 更衣柜中,个人上班用的衣物要与下班的衣物分隔开并固定位置存放,不得乱混在一起。本公司进入车间的员工一律实行更衣制度。即员工按清洁区、非清洁区入口分别进入男女更衣间,将个人27外衣脱下存入更衣室,个人鞋子脱下整齐排列在更衣室地面上,穿公司配给的鞋,下班出车间时反向亦如此。公司配给的生产专用鞋,定期进行清洗,认真做好记录。4.1.14 在生产操作中的卫生,由生产车间负责人负责管理。防止误操作,防止对产品有污染情况的出现。编号:SR/QS14 -2015 质量管理手册14 文明生产卫生管理制度 版本 1.0 修订 04.2、岗位区域卫生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