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1页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2页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3页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4页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呼吸道感染细菌 呼吸道传播的细菌是指以呼吸道作为侵入门户,感染人体致病的一大类细菌。 主要细菌有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鲍特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等。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 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杆菌,有分枝生长的趋势。 不易着色,但经加温和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则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 ( 分枝菌酸)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 分为三类: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偶可引起肺结核样病变、皮肤粘膜感染、溃疡、小儿淋巴结炎等。抗酸染色 抗酸染色法 (acid-fast stain) : 以 5石炭酸复红 加温染色 再用 3盐酸酒精 脱色 然后用 美蓝 复染。 则 分枝杆菌呈红色 (+),其他细菌和背景物质为蓝色 (-)。一、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俗名结核杆菌, 1882年由德国细菌学家 郭霍( Koch) 发现。教学内容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教学目标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 本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居各种病死原因之首。 旧中国结核病流行极为严重。建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为降低。 但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因艾滋病、吸毒、免疫抑制剂应用、酗酒与贫困等原因,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 据 WHO估计,目前全球有 20亿人受到结核杆菌感染,其中约有 5000万人感染耐药结核杆菌,死亡人数每年达 300万。 我国目前有近半数人口感染过结核杆菌,发病率约为 10%,现有结核病人 450万,每年还有新发肺结核病人达 145万。每年死亡人数达 25万,超过其他传染病总和。是艾滋病高发区人群的首要死因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 24日1、 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弯曲的杆菌、 分枝状生长 。无芽胞及鞭毛 , 有荚膜。抗酸染色阳性。(因细胞壁中含分枝菌酸,能与碱性复红结合成牢固的复合物,不被盐酸酒精脱色)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二)培养特性培养特点: 馋、懒、丑。馋 -营养要求较高,必须在含血清、卵黄、马铃薯、孔雀绿、甘油以及含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罗氏)上才能生长良好。专性需氧,最适专性需氧,最适 T37 , PH6.5-6.8。懒 -生长缓慢,约 18h分裂 1次,在固体培养基上 2 4w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在 液体中生长较快, 1-2周可见液体表面形成有皱褶的菌膜。丑 -典型菌落为粗糙型,表面干燥呈颗粒状,不透明,乳白色或淡黄色,呈菜花状。生物学特性3、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1)抗干燥 :在干燥的痰中可活 6 8个月;在尘埃中保持传染性 8 10天。2)抗酸碱 : 3 HCI、 6%H2SO4、4 NaOH中可存活 30min。3)抗染料 :对 1: 75000龙胆紫和孔雀绿有抵抗力。 4)对湿热、酒精及紫外线敏感在液体中加热 62-63 15分钟或 70 3分钟可被杀死 ;在 70% 75%乙醇中数分钟即被杀死;直接日光照射 2-7小时可杀死。 5)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等敏感,但长期用药容易出现 耐药性 。 四怕 乙醇 湿热 紫外线 抗痨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 四不怕 干燥 酸( 3% HCl或 6% H2SO4) 或碱( 4% NaOH) 有抵抗力 碱性染料 青霉素等抗生素生物学性状4、变异性形态、菌落、毒力 、免疫原性、 耐药性 等的变异。形态结构变异:结核杆菌的 L型:颗粒状、丝状、 Much颗粒毒力变异: BCG就是 Calmette与 Guerin二人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13年、传 230代获得的减毒活疫苗。耐药性,尤其是耐异烟肼菌株。故 联合交替用药。 (一) 致病物质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本菌不产生内、外毒素以及侵袭性酶类。致病性主要与 荚膜、脂质、蛋白质等成分有关 . 1、荚膜有助于细菌粘附与侵入宿主细胞内,并可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以获取营养。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具有抗吞噬作用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菌体2、 脂质 :为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1)磷脂 能促使单核细胞增生,并使炎症灶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从而 形成结核结节 和干酪样坏死 . 2)索状因子 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 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强烈的局部慢性肉芽肿。 3)蜡质 D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机体产生 迟发型超敏反应。 2、 脂质 :为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1)磷脂 2)索状因子 3)蜡质 D 4)硫酸脑苷脂 可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使溶酶体中的杀菌物质不能进入吞噬体,致使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3、蛋白质 主要是结核菌素,本身无毒,但与蜡质 D结合后,注入机体能诱发对结核杆菌的变态反应。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结核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黏膜等 多种途径 侵入易感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的结核病 (tuberculosis)。 以 肺结核 为最多见。肺部感染可分为:1.原发感染 多发生于儿童 2.继发感染(原发后感染)多见于成人吞噬细胞内繁殖吞噬细胞内繁殖( 渗出性炎症渗出性炎症 )原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肺泡肺泡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全身性粟粒性结核全身性粟粒性结核 结核结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