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红色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_第1页
川陕红色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_第2页
川陕红色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_第3页
川陕红色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_第4页
川陕红色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陕红色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川陕红色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摘要】川陕红色文化是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战斗时与当地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文化,是反映革命先烈和广大人民群众伟大民主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川陕红色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精神价值认同、丰富的实践载体和培育路径。【关键词】川陕红色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让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川陕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民主革命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探索国家出路、寻求国家富强的执着追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爱国”等思想内核,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精神价值认同、丰富的实践载体和培育路径。一 、川陕红色文化资源简介及其特点红色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实践形成的革命物质与思想精神,包括其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是红四方面军 1933 年至 1935 年期间在川陕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苏维埃革命运动中形成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曾有 32 万群众参加红军,有 14 23 万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刘瑞龙、廖承志等曾在此浴血战斗过,走出了开国上将张爱萍、马列哲学家杨超 、巴山儒将魏传统等 400 多位将军和将帅。川陕红色文化资源在产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川陕苏区包括巴中、达州、南充、广元等所属的县市区域,各个区域都有比较丰富的红色资源,如通江有红色遗址 300 多处,达州有红军文化陈列馆、纪念馆 5 处,革命遗迹 500 多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7 处。(2)类别多样、形态丰富。川陕红色文化资源包括红军使用过的各类革命历史文物、革命遗址 、遗迹、红色故事、歌谣 、历史人物等,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陈列馆、纪念馆,红色雕塑和塑像、红色文献书籍 、影视文艺作品等,这些资源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先进的革命精神和优秀的民族精神品质,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载体和培育路径。川陕红色文化资源还有文献资料保存较完整、历史教育价值显著、思想精神丰富、教育感染力强以及很强的政治性、时代性、学习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具有历史印证价值、文明传承价值、政治教育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是民主革命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作的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今天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和国魂,是中国人民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境界 ,是精神风貌、精神力量和精神人格的总写照。”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是凝聚人心、团结群众 、教育和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资源,并伴随时代的发展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精神价值。二、川陕苏区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高度概括与提炼 ,是红军在进行土地革命战争和创建苏区的实践中 ,表现出来的主流思想和精神风貌。1934 年 11 月,红四方面军在赤江县(今通江县毛浴镇)召开党政工作会议,为统一全军各部队的军训誓词,提出“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 ”誓词,成为照耀川陕大地的“巴山红军精神”。1992 年 10 月,由中共四川省委、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科联和中共达县县委联合举办的“川陕老区建设与发展理论研讨会”在达县召开,与会学者专家共同认为“巴山红军精神”还包括:“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誓死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敢闯敢创,勇往直前,不夺胜利不罢休的大无畏精神;艰苦奋斗、齐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严密的组织性和铁的纪律;坚决贯彻群众路线,关心群众 ,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2川陕红色文化从形成到发展,长期受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团体的高度重视和开发利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和力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巴山红军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当年,李先念、徐向前等共产党人正是坚信“边界红旗始终不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创建了川陕苏区,“包谷饭、洋芋头、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的红色歌谣是当年川陕红军生活的生动写照。“红色文化承接着过去、启迪着现实、昭示着未来,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鲜明的现实性,它是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创新的坚实文化基质。”3虽然当今的历史时代与大巴山艰苦斗争的时期迥然不同了,但“巴山红军精神”所遗留下来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团结群众、勇夺胜利的精神品质仍然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三、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因其丰富的精神价值、多样的文化形态、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及深远的教育价值,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川陕苏区红色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价值认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川陕红色文化以丰富的思想精神内涵、多样的表现形态,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民主分子探索国家出路、寻求国家富强的艰辛历程,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4,积极发挥精神文化力量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2014 年 9 月 2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的通知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 ,深入开展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对于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川陕红色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主体。”川陕红色文化从形成与发展以来一直都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群众基础体现在:一是参与创作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二是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三是传承和发展的社会群体众多。徐向前在后来的回忆中曾说:“红军从入川时的不到一万人发展到后来的八万之众,能够粉碎敌人强大的军事围剿 ,没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根据地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他们创造革命的历史,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这是值得纪念的。”毛泽东后来在回忆井冈山的斗争经验时也指出,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川陕苏区红色文化的群众性基础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如为了宣传党的性质和宗旨,川陕苏区的石刻标语这样写道:“共产党是领导工农群众的、组织工农群众的无产阶级政党。”为鼓励妇女参加革命,提倡妇女解放,川陕省委印发了妇女斗争纲领,规定“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与男子一律平等;妇女有结婚离婚的自由;劳动妇女与男子同样有分得土地的权利,有参加政权机关的权利,与男子同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川陕苏区的宣传思想工作极大的鼓舞了群众参与革命的热情和激情,使党的政策和策略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为发展和壮大苏区革命成果、取得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川陕各地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十分注重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了一大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历史文化陈列馆 、纪念馆,为传承和弘扬红军精神做出了积极努力 。3川陕苏区红色文化资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载体和培育路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6川陕红色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着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价值目标、革命志向、民主进步思想等积极因素,汇集着众多革命历史人物、仁人志士、英勇模范的生平经历、思想成果、革命精神,以及保存完好的红色文化遗址、红色历史文化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这些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先进民主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把精神文化产品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7川陕红色文化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都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载体和培育路径。近年来,川陕各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组织积极采用专题知识讲座、历史文化之旅、学术论坛、影视文艺创作、红色文艺歌舞表演、书法绘画摄影展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喜爱和研究热情,培育人们群众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四 、运用川陕苏区红色文化资源培育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措施川陕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 ,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思想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中,才能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正能量。1当地党委、政府要积极牵头,切实担负起运用川陕红色文化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责任挖掘和开发利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地方党委政府是关键。要积极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实施、资金投入、措施制定、法律保障等方式加强对川陕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要积极加强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革命遗迹、遗址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二是要积极通过文化展演基地建设、红色文化广场打造、文学艺术创作等方式激发广大市民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热情 ,提升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多姿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以红色文化丰富的思想精神价值教育和感染更多的社会群体秉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先辈的优秀精神品质,坚持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 、塑造人,形成人人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做弘扬红军精神的优秀楷模。2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形成利用川陕红色文化资源培育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川陕区域内的新闻出版单位、广播影视文化局、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等要积极加强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发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思想精神价值和强大正能量融入到各项事业中,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各项工作的有效路径,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坚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以红色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教育人、感染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强大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技术手段,实现川陕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播“新闻舆论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8广播电视新闻媒 体要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