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实务 第06章_社區式長期照護服務方案(59p)_第1页
长期护理实务 第06章_社區式長期照護服務方案(59p)_第2页
长期护理实务 第06章_社區式長期照護服務方案(59p)_第3页
长期护理实务 第06章_社區式長期照護服務方案(59p)_第4页
长期护理实务 第06章_社區式長期照護服務方案(59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社區式長期照護服務方案2學習目標 讀完本章後,您應能夠:1.說出居家護理的定義、理念和服務項目。2.了解社區物理治療的介入內容及掌握基本照護技術重點。3.了解國內居家職能治療的現況及服務內容。4.了解常見的居家照護個案的營養評估工具,並應用於個案身上。5.了解居家照護個案的營養支持方法。36.了解居家服務的服務內容與未來趨勢。7.了解日間照護之內涵、工作模式與未來之展望及困境。8.了解喘息服務的目的、服務模式和人力資源。9.了解居家環境之安全設計及輔具使用的原則。10.了解無障礙交通環境的內涵和改善項目。45本章大綱 -26第一節 居家服務 一、居家服務定義 台灣的居家服務原稱為在宅服務,直至內政部 1998年訂定加強推展居家服務實施方案以後才改稱居家服務。 社會工作辭典將居家照顧服務定義為: 服務目的在於運用受過專業訓練人員,協助居家之罹患慢性病或無自我照顧能力者,促使其具備獨立自我照顧能力及社會適應力。 78 二、歷史背景與發展現況 在宅服務起源於歐洲,已有近百年之歷史,最初是當母親生病或短暫離家時,為暫時代理母親照顧家庭而設,使家庭中成員得以維持正常生活,而後漸漸擴大服務對象,包括家庭中的病人、老人、身心障礙者 。 內政部的老人在宅服務研究則謂最早於1982年嘉義縣社工員在鄉鎮服務時,發現有孤獨老人需要照顧,乃結合當地熱心人士,先從該縣四個鄉鎮開始辦理,至第二年擴及全縣,姑且不論創辦孰先孰後,可以肯定的是我國老人在宅服務於 1982、 1983年左右,由各縣市政府陸續開始推展。9 台北市 台北市於 1983年由社會局首度推展在宅服務,係由社會局直接約雇在宅服務員從事在宅服務,主要對象以低收入戶無依老人為主 。 高雄市 高雄市於 1982年 11月試辦志願服務工作 。1985年開始老人在宅看護服務,採用招募看護員的方式 。10 其他縣市 前台灣省政府社會處於 1987年頒訂台灣省推行居家老人服務實施要點,其辦理方式,因應各縣市資源狀況的不同大概分成以下類型: 1.由縣市政府直接雇用專職的居家服務員或社工員從事服務。 2.由縣市政府自行招募志工辦理。 3.由縣市政府委託志願服務團體辦理。 4.由縣市政府與醫療院所契約合作辦理。 11 三、居家服務內容(一 )辦理居家服務的法源依據 老人福利法 依據老人福利法第 17條規定,為協助失能之居家老人得到所需之連續性照顧,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自行或結合民間資源提供下列居家式服務:12 一、醫護服務。 二、復健服務。 三、身體照顧。 四、家務服務。 五、關懷訪視服務。 六、電話問安服務。 七、餐飲服務。 八、緊急救援服務。 九、住家環境改善服務。 十、其他相關之居家式服務。 13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 50條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辦理下列服務,以協助身心障礙者獲得所需之個人照顧: 一、居家照顧。 二、生活重建。 三、心理重建。 四、社區居住。 五、婚姻及生育輔導。 六、日間及住宿式照顧。 七、課後照顧。 八、其他有關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之服務。 14(二 )居家服務的目的 提升案主自我照顧以及自主的生活 在照顧案主方面,很重要的是要儘可能地讓案主參與,並鼓勵案主參與活動,一步步改善與提升案主的獨立性。 確保案主安全與舒適 照顧服務員應隨時警覺如何避免案主發生意外,惟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應以案主安全為最重要的考量,其次才以案主的舒適為考量。 15 維護案主的自尊 雖然案主無法照顧自己,並不代表案主沒有意見,尊重案主的自主權是照顧服務員在與案主建立關係時最需要注意的原則。 尊重案主的隱私權也很重要。 維持家庭的穩定性 會尋求照顧服務協助的家庭,通常是照顧功能遭遇瓶頸的家庭,服務員可以協助案主穩定甚至回復正常,抒解原先獨自承擔的照顧壓力,讓因為照顧壓力處於長期壓力的家庭趨於穩定。 16(三 )服務對象1.失能老人: 2.身心障礙者: 3.病人: 4.主要照顧者無法發揮功能的家庭:17(四 )服務項目 依據內政部 1998年頒定加強推展居家服務實施方案中服務項目,包括:1.家務及日常生活照顧服務: (1)換洗衣物之洗濯、修補。 (2)居家環境改善(以案主基本生活範圍為主)。 (3)家務服務(助理)。 (4)文書服務。 (5)友善訪視。 (6)電話問安。 (7)餐飲服務。 (8)陪同或代購生活必需用品。 (9)陪同就醫或聯絡醫療機關(構)。 (10)法律諮詢服務。 (11)其他相關之居家服務。 182.身體照顧服務: (1)協助沐浴。 (2)協助穿換衣服。 (3)協助進食。 (4)協助服藥。 (5)協助翻身、拍背、肢體關節活動、上下床,陪同散步、運動。 (6)協助使用日常生活輔助器具。 (7)其他服務。 19 四、照顧服務員工作規範 (一 )督導與服務員的關係 個案管理師、機構督導(可能是社工師或護理師)、以及服務員三者是一體的。 所謂三位一體是說,從案主的需求評估、服務計畫擬定(個案管理師)、到轉介服務單位、家訪與案主建立關係、簽訂服務契約(機構督導)、再到具體提供服務(服務員)的過程,三者職權不同,都扮演著重要但不同的角色,三者需要密切合作,案主有任何變化,服務員需要告知機構督導,如果需要變更服務計畫(例如增加時數),再由機構督導聯繫個案管理師,這就是團隊精神。 20(二 )照顧服務員的角色功能 照顧服務員是整個專業團隊(社工員護理師、服務員)中最前線的人員。 其角色功能說明如下:1.服務員與案家、機構間: (1)須具有傾聽的能力,對於案主的嘮叨要能忍受。 (2)工作時,服務員的服裝、言行舉止應莊重,不要讓案主有不好的印象。 (3)服務員有義務於空班時,支援其他同事之工作。 (4)工作內容與方法,請服從專業人員安排。 (5)案主私下的要求不可先答應,須先告知督導。21 (6)如遇到工作困難請直接向督導反應,尋求協助。 (7)若案主不只一個單位提供服務,在服務過程中若與其他單位意見相左,請先向社工員反應,切勿自行與之理論。 (8)請準時至案家工作,勿遲到或早退。 (9)請勿隨意不到職,請假時請事先通知督導,以便找人代班。 (10)如欲離職需事前告知。 (11)案主與服務員均有義務於服務時間內留在服務地點,如有變動,應於前一天通知機構。 (12)不可與案主有金錢的往來,如跟會、借錢、財物保管等。 (13)不可接受案主或案家人的任何饋贈。 (14)服務員的電話號碼不可告知案主,案主若有服務相關問題請直接向機構反應,由機構聯繫、處理,在案家除與機構聯繫外,不要使用案家電話。 222.在案主個人照顧方面:3.在環境清潔方面:4.在購物方面:23 五、居家服務支援中心 依據行政院 1998年頒訂之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第二項居家服務與家庭支持,其推動社區照顧之採行措施即是於各地方政府每一鄉鎮、區里普遍設置社區居家服務支援中心,由內政部補助廚房、縫紉機、洗衣機、居家服務員聯誼室、訓練教室 等與家庭生活相關之設備,做為社區推展居家服務,或提供家庭照顧者諮詢或轉介服務等支援據點。 服務對象主要針對 65歲以上老人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且日常生活功能需他人協助之居家老人、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屬。 24 各中心的服務內容也有所差異,可歸納如下: 1.以社會工作背景為主的居家服務支援中心: 2.以醫療院所附屬為主的居家服務支援中心: 3.以宗教團體及志工團體為主的居家服務支援中心: 25 六、居家服務補助標準 目前國內各縣市政府對於居家服務之服務範圍是以老人福利及身心障礙者為對象。 目前政府對居家服務的提供可分二種形式: 一是社政體系專業居家服務所提供,惟此類縣市政府大多委託專業社會團體來提供居家服務業務, 二是大多數縣市政府仍以志願服務人員來提供居家服務。26 2007年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新制居家服務依老人失能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提供不同的補助額度(見表 6-1),稱為居家服務新制,舊制與新制最大不同在於新制一般身分之失能老人或身心障礙者,申請第一小時居家服務即必須負擔部分費用,無基本免費額度。 2728 七、未來展望 未來國家預算若能持續的支持及有計畫培訓居家照顧服務員,調整自行負擔的比例,或設定基本免費額度,居家照顧服務將可落實於每位失能者家中,讓老人享有基本照顧品質,獲得較人性化服務、實踐福利社區化及在地老化理想。 居家服務品質有賴訓練有素並且遵守工作規範,盡力執行其角色功能的照顧服務員,使接受長期照護個案能夠在家擁有自尊且自主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