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郭孝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郭孝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郭孝义,男,汉族,1956 年 11 月出生,芝阳镇东英村原党支部书记,高中文化程度,1978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 年 1 月退伍回乡后,曾任代理教师、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主任,1999 年 10 月至 2006 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 年 11 月 21 日,在为村抽水站拉运自来水管途中,因过度劳累从车上跌落,经抢救无效 ,于次日不幸以身殉职,年仅 50 岁。郭孝义同志在部队服役期间,先后荣获嘉奖 11次,4 次被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 .2007 年 3 月,中国共产党韩城市委追授郭孝义同志 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 称号,2007 年 6 月 ,中国共产党渭南市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郭孝义学习的决定 。2007 年 7 月,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锦斌深入东英村,看望慰问了郭孝义同志的亲属,并和东英村的党员干部进行了座谈,对郭孝义同志的先进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原省委书记赵乐际,原省委常委 、宣传部长马中平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郭孝义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挖掘整理,宣传推广。忠孝仁爱 大德大义在青年时期,郭孝义就立志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 , 把一生交给党安排 .1976 年 12 月,他积极响应祖国号召 ,投身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战士。在 8 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在西藏、河北 、北京等地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将青春年华献给人民军队和祖国的建设事业。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新兵集训期间因表现突出受到连队嘉奖 。任炊事员期间,为了给战士按时准备可口的饭菜 ,他总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双手冻伤仍坚守岗位。任保管员期间,一丝不苟,从未出过差错,坚持原则,被誉为 铁面保管 ;为了节约材料,他经常利用星期天,把用过的水泥袋收集起来,将零散的水泥重新装袋;把用钝的钢钎重新加工,投入使用。在任班长、副排长 、代理排长期间,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熟练掌握了测量、打桩、放样等多种技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开山放炮、打风枪等脏活、累活、难活、险活总是一马当先,多次负伤,多次因劳累过度昏倒在施工现场;关心战士,无微不至,新兵入伍,他一个个手把手地教技术、传经验;战友生病,他洗衣做饭,甚至把洗脚水送到床前,战士感动地说, 郭排长像父母一样对待我们。 他当战士,是一个优秀的士兵;当班、排长,带出了过硬的队伍,出色地完成了川藏公路等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在任代理排长期间,所在排曾荣立集体三等功。郭孝义同志在部队服役期间 ,各方面表现优秀,完全有条件转为志愿兵或提干 ,但因为他早年过继给叔祖父,为了照顾体弱多病 、行动不便的老人,他还是选择了申请退伍,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东英村,尽起赡养老人的孝道。随后的日子里,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时刻不忘对老人的精心照料,经常为老人洗头洗脚、揉肩捶背。每逢外出,他都忘不了给老人买些油糕、水果。有一年叔祖母生病,他数十天守候床前,端饭熬药,照顾起居。同时,他虽然过继给了叔祖父,但还时常主动帮助父母干担水、出粪 、收麦等重活。就在去世的前一天,他虽然三次往返县城,为给村上购买水管,自己顾不上吃顾不上喝,但还给父母买了两个肉夹馍。大义有忠孝,处处见精神。郭孝义是个孝子,更关心村上的事情 。1992 年,村小学教育质量差、授课老师缺,学生纷纷转学、辍学,当村党支部书记请他担任月薪不足百元的代理教师时 ,他欣然接受,一干就是三年,而且很快改变了教学质量低下的状况,所带班级连续三年在统考测评中名列全镇第一。村民说: 把娃交给孝义,我们放心。 1999 年,面对本村地处旱塬,没有区位优势、没有资源优势 、没有集体积累、村民摆脱不了贫困的现实,他放弃了月薪 1800 元在外打工的工作,毅然接受党员群众的重托和期待,挑起了东英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从此,他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党和人民,交给了东英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 公家人 .村上的每项工作他都尽职尽责 ,村民的大小事情他都记在心上,群众的困难他都倾心帮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他都全力贯彻。通村公路饱含着他的艰辛和拼争,引水工程渗透了他的心血和煎熬,椒果产业凝结着他的智慧和汗水,贫困家庭留下了他的爱心和温暖。为了孝敬老人,郭孝义放弃了美好前程;为了党的事业和村民利益 ,郭孝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 ,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与对家庭、亲人的浓浓亲情在郭孝义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得到了叠合与放大。艰苦奋斗 百折不挠东英村地处韩城浅山台塬,全村 4 个村民小组、191户 819 人,耕地面积 1518 亩,是一个 靠天吃饭 的贫困村。郭孝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在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上立下军令状: 不解决群众的吃水难、行路难,不给老百姓办实事,不让村子换容颜 ,我就不当这村支书! 为使全村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他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村情实际,提出了 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倡导椒果产业,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不断拓宽致富渠道 的发展思路,并不遗余力 、坚持不懈地付诸实施。东英村三面环沟,唯一通往村外的道路只能容一辆三轮车通过,而且坡陡沟深,路面凹凸不平,雨天泥泞不堪,无法通行,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农产品出村难成为制约村上发展和农民增收的 瓶颈 .郭孝义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由于村集体没有一分钱,不少人认为东英村根本没有实力修好出村公路,但是,郭孝义决心已定,义无反顾。首先召开 两委会 ,动员村干部带头垫资。他满怀激情地对大家说, 现在咱村修路的启动资金是个零,如果咱这些干部不愿意垫钱,群众就更没有人垫了,咱全村人仍要走老辈人走过的路,过这永远翻不了身的穷日子 。如果是这样子,村民要咱这些干部干啥!我孝义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这路修了。 会后,他立即把家中最值钱的耕牛卖了 1300 元,全部上交村上 ,作为修路资金。随后,采取召开村民大会、挨家挨户做工作等办法发动群众。在他的感召带动下,干部群众纷纷出钱出力,很快实现通村路面的拓宽和砂石化。在随后铺设沥青的过程中,资金缺口更大,他以个人名义在信用社贷款 5000 元,甚至不惜犯大忌将兄弟三人共同为父母购置的棺板卖了 1100 元,全部投入到道路建设上。就这样,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修好了 1.9 公里通村公路,实现了东英村几辈人梦寐以求的夙愿。路修好了,村民出行方便了,花椒、苹果商进村方便了,郭孝义却 失踪 了。原来,村上 修路欠下的工程款还未还清,工程队多次上门催债 。情急之下,郭孝义悄悄跑到离村一百多里的桑树坪西沟煤矿,主动向矿长要求做了三个月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活儿,挣了 4500 元,还上了工程款。吃水难、灌溉难,是困扰东英村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又一大难题。过去,人们吃水要从一百多米深的井里用辘轳往上绞 ,即使青壮劳力一晌也绞不了几桶。每逢井水枯竭,村民就得到 5 里外的深沟里背水。人畜饮水困难 ,农田灌溉更无从谈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曾帮助修建了一座西南水库,但因设计、管理等原因,长期难以正常运转。为了解决缺水这一难题,2001 年,郭孝义又把水站修复、扩建作为主攻目标。他东奔西走,四处求助,硬是把原来不在计划内的东英村水站修复、扩建工程挤进了韩城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争取资金 22 万元,并率先拿出自己的4000 元积蓄,发动村民集资 2 万多元,安装了 3 寸 148 米高扬程潜水泵一台,铺设管道 1880 米,衬砌渠道 2000 米,累计开挖回填土方 3200 立方米,组织群众投劳 640 个。工程建成后,大大提高了全村人畜饮水供水保证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 90%以上,设施灌溉面积达到 1200 亩,有效灌溉面积由改造前的 300 亩提高到 800 亩,年可增加农业总收入 17 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花椒种植是韩城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东英村花椒种植面积小、管理水平低,直接影响村民的收入。他上任后,大力推广花椒种植,改良品种,扩大面积,提高管护技术,全村花椒种植由 1999 年的 8.5 万株提高到 13.9 万株,收入从 68 万元提高到 119 万元。为了使村上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根据平时学习和掌握的知识,郭孝义引导村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订单农业,引进高酸苹果,栽种新品柿子,大力发展养殖业。为了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意识,他把市、镇农技人员请进村 ,吃住在自己家,为村民讲解苹果和花椒栽植管理知识,并定期为村民分发播放科技光盘。针对一些村民把科技培训看作是 弄闲事,凑热闹、耽误农活 的错误认识,他通过广播动员、板报宣传、入户劝说,促使村民逐渐理解接受,学科技、用科技 、依靠科技致富在东英村蔚然成风。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农民发展养殖业,竭力帮助解决村民兴办养殖场中存在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养猪大户郭存超多年养猪效益不好,在他一筹莫展时,郭孝义来到他家义务为他焊接猪槽,帮他分析赔本原因,教他按照市场规律调整饲养周期,使猪出槽时间正好赶上猪肉价上涨的时段,结果当年就盈利 7000 元,加上花椒、苹果,每年收入在 3 万元以上,盖上 200 多平米的新房。他说: 没有郭支书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郭存超的示范引导下,东英村养猪户达 70 多户,年生猪存栏过千头,成为北鼎塬第一大养殖村。为了解决村民郭健勇养鸡没有场地的问题,郭孝义几天几夜跑前跑后同村民和其他干部商量,将村初小停办后闲置校舍腾出来无偿给郭健勇做鸡场,经常到鸡场了解情况,鼓励他好好干,为东英村群众带个好头。一次,郭孝义外出开会,得知镇上要举办一个养鸡培训班,回到村后连家门都没进,就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郭健勇。在养鸡遇到挫折,郭健勇想打退堂鼓时,郭孝义帮他分析原因、树立信心,鼓励他哪里跌倒哪里爬,并表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包括需要资金,都会全力帮助 。一年之后,郭健勇养鸡存栏达到近 2000 只,年收入 2 万元以上,走上了致富的路子。随着全村养殖业的发展,郭孝义看到建沼气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2006 年初,他专程到外地考察,回来后,动员郭同川在家里建起沼气池,并准备试点成功后在全村大力推广 。任村党支部书记近 8 年来,郭孝义带领村 两委 一班人,用忘我工作 、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拓宽群众的致富渠道,使东英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截止 2006 年底,全村共栽植花椒 880 亩 、苹果 350 亩、柿子 100 亩,生猪 1000多头,农业总收入由 154.47 万元增长到 24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490 元增加到 2403 元, 60%的农户盖起了瓷砖贴墙、高大宽敞的楼板房,90%的家庭拥有彩电、vcd、音响等家用电器,有些村民还购买了小汽车,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群众心中有杆秤,称出了郭孝义的品行 ,称出了郭孝义的党性,称出了郭孝义的不凡业绩 。郭孝义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为东英村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东英村群众积极主动给各级领导诉说郭孝义的品行和成绩,自发用各种形式宣传和展示郭孝义的艰辛和业绩。甘于牺牲 无私奉献不管啥事,都要贴近群众的心、把准群众的脉。 这是郭孝义常挂在嘴边的话。群众的利益是他思想的 起点 和 落点 . 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奉民为天,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为了群众的利益,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肝脑涂地,无怨无悔,达到忘我的境界 ,让群众感受到心贴心的温暖。东英村村民说,为了村里的事情,郭支书跑断了腿、磨破了嘴。2006 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芝阳镇展开。收合疗经费时,有的村民有抵触情绪,说: 现在不交农业税了,你们又变着戏法儿收合作医疗费,这不是给我们增加负担么? 面对群众的不理解,郭孝义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给咱农民定的好政策,咱就是再苦再难,也要为村民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一定要让老百姓享受到合作医疗的好处。 他和镇上的包村干部出东家进西家,挨门挨户、苦口婆心地讲合作医疗的好处。村里有几家农户在城里务工、经商,为了让他们也能及时参加合作医疗,他把这几户一一登记,利用进城办事的机会上门收取合疗费。为了推进工作,他自己掏钱为群众办回了合作医疗证。因为他的扎实工作,经济尚不富裕的东英村实现了95%的参保率 ,成为芝阳镇率先完成合作医疗的村子。东英村水站位于离村子有四五里路的沟里,抽的是泉水,每隔一段时间,淤泥就把水泵堵上了,村民吃不上水、浇不成地。为这,郭孝义经常与懂机电的父亲和几名党员干部下到深沟清理淤泥、修护水泵。2006 年,为了弥补几次战友聚会都未能参加的缺憾,他原本打算一定要参加战友 30 年聚会,却因和父亲忙于清理水泵淤泥没能去成,受到战友埋怨 。有一次,水站变压器盖子被人打开,郭孝义晚上就住在附近村民家,一夜起来八九次抓小偷。2006 年 4月,自来水补偿器被盗,为了保证群众吃水,他向村民郭海乾借了 800 元,将过去的旧补偿器修好。几天后,他把自家的猪卖掉,给郭海乾还了借款。2003 年 8 月,东英村一带接连下了十几天连阴雨,村里一些农户包括他家的房屋经不住长时间的水泡雨淋出现了险情,但他不顾自家房子的危险,每天多次逐户实地察看群众灾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村民张选彬的爱人正坐月子,不愿意搬离已经出现裂缝的危房,在郭孝义反复劝说和督促下,他们一家刚搬出危房,当天夜里,危房就塌了。事后,张选彬和爱人逢人便说: 要不是郭支书,我们一家就没命了。 聋哑人张彦翔的家也在这次连阴雨中倒塌。天一晴,郭孝义带着村组干部义务为他家盖房。盖到最后缺少四五百块砖,郭孝义就叫人将自家刚刚倒塌的院墙砖拉去用了。而他家的这面院墙却一直没顾得上重新垒砌,直到他去世,这面院墙还是用砖头简单垒起来的。因为少了几百块砖,这面院墙比周围邻居的都要矮一截 。为了不让大伙受损失 ,每次使用新化肥、农药时,他都用自家的果树做试验。在一次新农药的试验中,他家新栽植的 32 棵苹果树全部烧死,但却避免了全村果农遭受更大的损失。村里有几户困难户,郭孝义时刻把他们的生产生活挂在心上。郭喜民是全村最困难的贫困户,为了帮助他,郭孝义费尽心思。为了解决郭喜民家的苹果因质量差卖不出去的问题,郭孝义找到客商,动情地说: 村里其他人的苹果收不收我不操心,这人的苹果一定要收。他的生活太难了。 客商为他的行为所感动,二话不说,把郭喜民的苹果不论好坏全部优惠收购 。郭喜民的父亲去世无钱安葬,郭孝义组织村民募捐,并亲自张罗,主持操办,为他节约了一大笔钱 。为了帮郭喜民走出困境 ,郭孝义托人给他贷款买了一辆三轮车搞运输,使他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2006 年 8月,郭孝义去世前 3 个月,郭喜民家盖新房,上梁那天,郭孝义又是贴对子、又是放炮 ,比自己家办喜事还要高兴。贫困户张爱玉家里 7 口人,两个儿子都患有残疾,生活极其困难。郭孝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他与村 两委 干部商议后,将村上的一处公房无偿让她居住办商店。张爱玉二儿子因风湿病年近 30 还没说上对象。郭孝义利用农闲,跑前跑后为其介绍对象。如今张爱玉的孙子已经会满地跑了,她逢人就说: 如果不是郭支书,我娃怕是还没娶上媳妇呢。 村民张彦福的房子着了火,郭孝义第一个冲上房顶,奋力扑救,衣服多处烧焦,人也成了灰人。事后张彦福带着礼品对郭孝义表达感激之情,他谢绝了礼物,拉着张彦福的手说: 只要你在外包工时多带些人出去打工,村民富裕了,这就是对我的回报。 2004 年秋,在修复水站时,村民郭科乾被倾倒的支架砸破了头,昏迷过去 ,郭孝义及时把他送到医院。随后四处奔波,东拼西凑筹集药费 4000 多元,为郭科乾治病。他还亲自护理,端药喂汤,直至郭科乾病愈出院。2005 年,村民郭虎权的女儿考上大学,5000 元的学费成了拦路虎。郭孝义得知情况后,在自己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经济极为拮据的情况下,给郭虎权 500 元资助,帮他渡过了难关。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到 10 多位老寿星家拜年慰问,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冷暖,关心他们的生活。就在他殉职的前 10 天,他还同二组 85 岁的郭养善老人促膝谈心,了解老人的生活需要和困难。一年 365 天,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只要他收到邮递员送来的信件、报纸、杂志,他都亲自送到每一户村民的手中。在他去世时,包里还装着为村民办好的身份证。只有心系群众的人,才会融入群众;只有融入群众的人 ,才会关爱群众;只有关爱群众的人,才能帮助群众致富。郭孝义同志就是这样,在细微之处洞察着百姓的喜怒哀乐,关心着群众的饥寒温暖。他始终把自己作为一个公家人,用平凡书写了伟大,用简单镌刻着丰碑。廉洁奉公 严于律己郭孝义同志担任村干部以来,艰苦朴素,克己奉公,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郭孝义任村干部十多年,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为了村民的事,他一次次慷慨出资难以计数,而为自家的事情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服役时的几套军装,他穿了洗,洗了穿,竟然穿了二十多年,衣服上补丁摞补丁。2006 年 11 月 21 日出事那天,他仍穿着那身旧军装。他一直住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上辈人留下的摇摇欲坠的土屋里,厨房里边隔开一个不足 6 平方米的空间就是他的卧室,狭小的土炕睡觉时连腰身都伸不直。家里逼仄,他不得不让儿子住在父亲家 。他家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没有彩电,没有自行车,没有衣柜,来了客人屋里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端出 3 个小板凳。女儿郭利平上初中时,别人家的孩子每周生活费都在 50 元左右,但是他只能给女儿 5 块钱的生活费,孩子不得不一分一文地抠着算着花,让一个花季少女感到窘迫难堪。儿子在邻乡上高中,家里没有钱买自行车,每周不得不步行 40 里往返学校。他安慰孩子说,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有助于思考问题 。郭孝义的生活很艰辛 ,但是从来没有向上级提起过自己家庭的困难,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特殊要求。他家住房紧张 ,大家有目共睹。他弟弟多次要替他争取一院庄基建新房,但他考虑到村子土地紧张,应该首先考虑群众的困难,始终没有申请过。在他担任村干部的十几年里,家里因公接待 、因公外出费用等公务开支,都没有在村里报过账 。有人说, 为了村上的事,报一点饭钱是应该的 。 他却说, 村上没钱 ,能省一点是一点。 村里的广播站设在他家,有人建议,你家的电费就不用交了。可他说, 不行 ,我不能因为这个就白用电。 他不但没有占便宜 ,而且连村上广播用的电费,都分文不差地交上了 。2003 年发放粮食直补款,最后剩余 3 元钱没着落,有人说干脆买一盒烟,大家一抽算了。郭孝义听后,脸马上一沉: 抽什么烟!3 元钱虽少 ,它关系到上级粮食直补政策的兑现和落实,让群众知道了,怎样看待咱们村干部。 随后他带着大家把所有的账本搬出来,逐人逐户一项一项核对,直至凌晨 1 点钟才终于发现是把三组郭百川的地亩数字搞错了,少算了 3 元钱。第二天,他亲自将钱送到郭百川手中。2006 年 11 月 20 日,是郭孝义出事的前一天,东英村已经三个多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北鼎塬上的几百亩苹果受到干旱威胁 ,将严重影响来年的质量和产量。村上决定铺设水管浇灌,但又没钱买水管 ,郭孝义急得团团转。恰在这时,远在武汉上大学的女儿打来电话要生活费 。郭孝义犯难了,家里卖苹果攒下的 1300 元是留给女儿的生活费。这个夜晚,郭孝义失眠了,他权衡之后,对妻子说, 集体的事大于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洗涤剂生产线项目初步设计
- 廉洁购销协议书
- 昆虫记考试试题及答案
- 柯桥社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陕西护士笔试题库及答案
- 教育专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再生水综合利用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氢氧化亚镍合作协议书
- 美容美发预约与上门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绞股蓝饮料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行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 初中英语时态练习题集及详细解析
- 2025年高中生物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核桃肽粉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能力提升课题立项申报书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上册(11月)期中数学试题【附答案】
- 体育职称考评课件
- 青海“8·22”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事故案例学习安全警示教育
- 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课件
- 8.2 法治政府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