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课件_第1页
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课件_第2页
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课件_第3页
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课件_第4页
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1主要工作内容0 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20 36个月儿童年龄阶段划分新生儿阶段( 0 28天)婴儿阶段( 28天 1岁)幼儿阶段( 1岁 3岁)3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理方面 :主要表现为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方面 :主要表现为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l掌握这些特点,对于指导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4小儿生理特点(一)u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 。 脏腑即五脏六腑 , “形 ”是指形体结构 ( 即四肢百骸 、 筋肉骨骼 、 精血津液等 ), “气 ”指的是生理功能活动 ( 如肺气、脾气等 )。 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发育不完善和脆弱。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体结构和功能活动未臻健全。古代医家将小儿这种娇嫩状态概括为 “稚阴稚阳 ”。5小儿生理特点(二)u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生机蓬勃是指小儿生命力旺盛,充满生机。发育迅速是指小儿生长和发育的速度很快。这是小儿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生理特点。由于小儿出生时机体诸多方面功能尚未成熟,因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及各种生理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古代医家将小儿这种生机旺盛的状态概括为 “纯阳 ”。6小儿病理特点(一)u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质和功能均较为 脆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因此容易患病。小儿疾病的传变主要表现在寒热虚实的互相转化,并且相互之间传变迅速, 具有 “易虚易实 、 易寒易热 ”的特点。7小儿病理特点(二)u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疾病在病情发展转归 的 过程中,虽有传变迅速,病情易转恶化的一面,但其又有 容易 康复的一面。小儿疾病 容易 康复的原因主要有 以下 三个方面:一是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修复再生能力强;二是小儿痼疾顽症相对少于成人,治疗反应敏捷,随拨随应;三是儿科疾病以外感六淫和内伤饮食居多,治法较多,疗效较好。8小儿发病特点(一)u“ 肺常不足 ” 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9小儿发病特点(二)u“ 脾 常不足 ”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包括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壮,乳食的受纳、腐熟、传导 及 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功能均 与 小儿的迅速生长发育所需不相适应。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调,家长喂养常有不当,就形成了易患脾系疾病的内因、外因。饮食失节、喂养不当、食物不洁,病从口人,犯于脾胃,则发生呕吐、泄泻、腹痛、食积、厌食、疳证等脾系疾病,这类病证目前占儿科发病率的第二位。10小儿发病特点(三)u“ 肾常虚 ” 肾为后天之本,小儿 的 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脑髓、发、耳、齿等的形体与功能均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儿先天禀受之肾精须赖后天脾胃生化之气血不断充养,才能逐步充盛;小儿未充之肾气又常与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显得不相适应,因而称 “肾常虚 ”。儿科五迟、五软、解颅、遗尿、尿频、水肿等肾系疾病在临床上均属常见。11小儿发病特点(四)u易患 时行疾病 :小儿肺脏娇嫩,脾脏薄弱,腠理不密,皮毛疏松, 卫外不固, 各种时邪易于感触。邪从鼻入,肺卫受邪,易于发生流行性感冒、麻疹、痄腮、水痘等时行疾病;邪从口入,脾胃受邪,易于发生痢疾、霍乱、肝炎、小儿麻痹症等时行疾病。时行疾病一旦发生,又易于在儿童中互相染易,造成流行。12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概述服务对象: 0 36个月儿童操作对象: 儿童 家长或监护人指导内容: 中医饮食起居 、 穴位按揉方法目的: 改善健康状况 、 促进生长发育13服务流程图14服务流程图说明(一)u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 6、 12、 18、 24、 30、 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15服务流程图说明(二)u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16服务流程图说明(三)u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 在儿童 6、 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 在 18、 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足三里、迎香穴的方法; 在 30、 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17中医保健方法 -饮食调养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2.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 “三分饥 ”,防止乳食无度。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 食物宜细、软、烂、碎, 而且应品种多样。4. 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18中医保健方法 -起居调摄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194. 注重四时调摄。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 “春捂 ”;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 “三分寒 ”,正确理解 “秋冻 ”;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20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揉(一)u摩腹1.位置:腹部。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 1 3分钟。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21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揉(二)u捏脊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 , 大椎至尾骨末端处。2.操作: 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 1)。图 1 捏脊手法示意图22 施术从长强穴 旁 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 同时 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 旁 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 旁 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 旁 。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 4 6遍。图 2 捏脊操作示意图23 从第 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 “重提 ”的手法 ( 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 , 将捏拿 住 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 向 上提拉一下 ) ,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 最后一 遍捏拿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 揉按( 在揉动的 同时 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 ) 2030次。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 调节脏腑功能、提高免疫 力 的作用。24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揉(三)u按揉足三里穴1.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见 左 图)。 2.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 1 3分钟。3.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25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揉(四)u按揉 迎香穴1.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2.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 3指 则 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 1 3分钟。3.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26中医保健方法 -穴位按揉(五)u按揉 四神聪穴1.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 1寸处,共 4穴(见 下 图)。 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 1 3分钟。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27穴位按揉的 注意事项1. 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2. 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3. 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4. 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5. 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28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一)推法: 以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沿一定方向往返移动,称推法。推法可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等。 要求:用力柔和,平稳均匀,大约每分钟200到 300次为宜。按法 : 以拇指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