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1页
XX年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2页
XX年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3页
XX年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4页
XX年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总结篇一:XX 年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总结*县 XX 年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XX 年,*县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在县畜牧兽医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及市站的业务指导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扣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意见 (西发XX1 号)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山羊规模养殖为重点,围绕百万只山羊工程,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通过努力,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科技推广为抓手,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四级联创”活动,提高了全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XX 年,我站继续总结推广县级、市级、省级、部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在每个规模场建设伊始,我站均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到点选址放线、指导场区布局,提供由县规划设计院绘制的专业施工图纸,确保栏舍建设合理、生产设施配套、卫生防疫条件具备。投产后指定专家包联技术服务,驻场指导制定饲养管理制度和建立养殖档案,使每个规模场都能按程序组织生产,做到了饲养品种优良、粪污处理得当、档案记载完备、产品质量安全。在技术人员与业主齐心协力下,今年全县新建成部级标准化规模羊场个;新建成省级标准化规模羊场 16 个,省级标准化规模猪场 4 个;新建成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7 个,其中市级标准化规模羊场 5 个、市级标准 化规模猪场 3 个;新建成县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197个,其中羊场 173 个、 “150”模式猪场 24 个(新建“150”模式猪舍 28 栋) 、 “165”模式牛场 21 个、 “153”模式蛋鸡场 24 个、山羊“1235”模式 78 户 。(二)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提升了产业服务能力。XX年,畜牧技术推广站作为*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秸秆养羊示范、 “菜蓝子”工程、退耕还草项目的实施单位,竭尽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不断提升了产业服务能力,壮大了畜牧产业板块势力。*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草地治理项目自XX 年 9 月启动以来,我站全程推进建设,XX 年在五里河小流域发展 12 个草食畜牧专业户,指导新建 1880m2 的牛羊圈舍,指导播种黑麦草 300 亩,采购(3t/h)铡草机 6 台,指导建设青贮窖 48 立方米;XX 年XX 年治理工程结束,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草地畜牧业建设中效果明显。秸秆养羊示范项目今年收官,示范效果,是一项变废为宝、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处理利用,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民生工程, 项目启动之时我站就及早介入,指导羊栏、青贮窖建设;在秸秆收割、运输、粉碎、装填、密封、开窖检验、饲喂利用等环节全程参与,全县先后购进秸秆揉丝机 22 台,秸秆揉丝青贮万吨,通过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建设,共完成总投资万元。完成王、杨胜、章超、冯朝、恩兵等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指导这 5个“菜蓝子”工程建设。9 月份配合县林业局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方案编制,并启动今年 3000 亩退耕还草工程,结合规模羊 场和规模牛场建立牧草基地,组织购进所需草种 1 万公斤,其中多年生黑麦草种子 6000 公斤、紫花苜蓿种子4000 公斤,开展人工种草现场培训 2 期,草业的发展将会推动我县山羊这一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三)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是继续稳定全县 7 个生猪人工授精站,全年全县生猪人工授精 17280 头次,受胎 16458 头,受胎率 95%,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继续推进马头羊保种场建设,加大马头羊选育力度,全年全县建设马头羊保种场 32 个,选育马头种羊 3122 只,其中马头种母羊3000 只、马头种公羊 122 只,落实种羊补贴 70 万元(种母羊 200 元/只、种公羊 800 元/只),我站在种羊选育中制定周密的马头羊保种选育技术规程,积极开展马头羊选种和体尺测量培训及现场指导,督办每个马头羊保种场建立完整的选种选配档案及生产记录,建成系统的种羊系谱,进而建成马头羊优质基因库,每个保种场培育了马头种母羊100 只以上、种公羊 5 只以上,建立了 40 亩人工牧草基地,建成了一套完善马头羊种羊选育系谱档案和生产记录;三是推进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专业合作社是畜禽生产与市场联接的纽带和桥梁,积极推进合作组织建设将有利于组织生产,落实技术措施,同时将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聚集了规模势力,增强了与大市场对接谈判的信心,从而实现共同抵御市场的风险,全年全县新登记注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16 个,新发展社员 236 人,他们积极组织种羊、活畜禽、禽蛋外销,给 畜禽加工企业提供货源和初级产品,如*镇邦鑫马头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给困难社员赊销羔羊、种羊,回收肉羊,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服务功能,形成了一定的网络和运作机制;四是组织动检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提高基层动检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今年共有 30 人参加动检技能鉴定,通过精心组织,考前学习,培训辅导,提高了我县动检技能水平;五是全面开展生猪保险业务,能繁母猪保险做到应保尽保,肥猪保险组织大户联合参保,为生猪发展坚定了信心,在稳定猪肉价格方面取到了一定的作用;六是生态鸡认证实现零的突破,今年我县生态鸡认证实现零突破,*乡瓦房沟村六组的弘升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镇刘家湾村五组的利荣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顺利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并颁发*省生态养鸡生产方式认定证书 ,为我县生态鸡提升价值创造了良好的品牌。(四)以饲草开发为突破口,建立特色产业物质保障体系。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 1 号文件,将马头山羊产业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优势特色产业来培植,为做大做强马头山羊这一品牌产业,饲草物质基础是关键,因此,一是引进牧草新品种,建立牧草基地。引进菌草试种50 亩成功,预计能够留种 500 万斤,为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去年 17000 多亩冬闲田牧草,今年春夏季收获丰收,受到省、市、县领导肯定和赞扬;二是引进新机械,加大饲草开发力度。今年在陕西新天地草业公司引进秸秆打包机 3 台,秸秆一体机 1 台,成立荣昌秸秆饲草开发公司,尝试牧草公司化生产,规 模场订单利用;三是积极启动退耕还草工程,今年在*镇、*乡、*镇启动 3000 亩退耕还草,我站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规划,整地播种,为规模大户建立饲草基地。(五)以科技宣讲为主线,努力提高了畜牧产业的科技含量。今年,我站以科技局“科技活动周”和“科普宣传日”活动为载体,以科技宣讲为主轴,全年多次巡回到乡镇举办科技咨询,开展技术服务 62 次,送科技下乡 10期,接受咨询 1520 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万份。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包联制,全站所有人员包乡镇、包养殖场、包专业户,一年来,到户、到场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1000 余次。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切入点,努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我站根据县农业局安排,组织养殖大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 20 余人,分两期到*市培训。我站组织 6 名技术人员到华中农业大学进行知识更新培训,为畜牧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六)及时收集牧业信息,并整理上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为技术推广部门,常年与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打交道,接触到畜牧产业发展中的最真实、最接地气的各种信息,我们及时总结,推介新亮点、新经验,并反馈给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必要参考,全年我站共上报总结和各类汇报 15 篇,发表专业论文 2 篇,发表技术见解 5 篇,在网站报刊发表各类信息 232 条,及时对外宣传了畜牧业发展的动态,促进了畜牧产业发展。今年,畜牧业信息统计工作安排在我站,会计*同志专人负责,及时收集畜牧业发展 篇二:XX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篇一:XX 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XX 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187 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于 1996 年,现有总人数 9人,负责全团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负责栽培、土肥、植保、灌溉等所有科研试验、示范工作。XX 年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兵、师对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为目标,加大技术措施的应用力度和管理力度,在充分尊重职工意愿的基础上,着力引导职工进行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实现结构的优化,健全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充实农业管理、农技推广,新品种引进、职工技术培训等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并根据各连队情况,将试验、示范项目分解到各连队,各试验项目年度承担的生产、试验任务,以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推广机制,大力发扬创业、敬业和团结精神,认真开展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同时还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化学除草、滴灌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我团打瓜、甜菜、南瓜、玉米、小麦等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还形成整理了一套新的栽培模式,同时也实现了我团种植业的多元化和效益化。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XX 年农业完成情况 XX 年我团完成总播面积万亩,其中:小麦万亩,玉米万亩,油葵万亩,打瓜万亩,甜菜万亩,青贮玉米万亩,南瓜万亩,苜蓿万亩,花豆万亩,食葵万亩,辣椒万亩,加压滴灌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XX 年滴灌首部达 295 台以上,应用滴灌面积达 100%以上。 二、XX 年农业技术采取的措施。 1.根据农时季节,下连队进行生产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生产技术意见,做好超前技术服务。在开展主题技术培训方面,一是根据农时季节开展培训,二是通过印发技术资料、组织职工等多渠道培训;三是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热线,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集中连队、组职工召开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下连队进行生产技术调查累计23 次,开展技术培训累计 XX 人次,发放技术资料累计 500余份,向师里上报技术总结、报告累计 20 余次。 科技下乡包括技术服务。在站长带领下,组织推广站技术人员,经常出车做好巡回指导,下连队与连队干部建立联系,进行农作物管理及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职工科学防治,合理用药,使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达到家喻户晓,落实到田间地头。2.继续推广应用加压滴灌技术,取得显著效果。 加压滴灌技术是预防病害、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去年推广应用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我团加大了宣传力度,并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资金补贴,主动联系指定的厂家,为职工提供购买的手续,尽可能使职工享受到最优惠的条件,购买到质量好价格便宜的首部, 今年全团实施加压滴灌面积万亩,举办了 3 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 300 人次。作物灌水阶段,团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滴灌现场,针对小麦、南瓜、花豆等作物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了职工丰产丰收。 三、试验示范推广情况 1、土肥化验工作 从四月初始直至 4 月 22 日,我站主要在进行土肥的化验工作,该工作主要是测量土壤中的有机质、ph 值、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今年共采集土样 60 余枚,都是由推广站成员下连队亲自取回,其中 187 团土样 26 个,184团土样 8 个,183 团土样 27 个。 化验室质量均进行严格把关,从各类试剂配臵、仪器设备的调试、分析项目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 值测试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到最后结果计算,均采用标准化模式进 行。2、项目计划工作(1)四大农作物品种品比试验 农作物品种试验,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品种依据。我站进行试验田玉米、南瓜品种实验,玉米、南瓜各四个品种。 (2)无公害果蔬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首选对无公害生产基地进行生态基地进行生态境本底状况调查,在对大气、水质、土壤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多种污染项目检测的基础上,选择诸环境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地域作为试验基地,种植过程完全无公害。采取控制农药、化肥、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技术病虫害的蔬菜优良品种采取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中又以氮、磷、钾平衡配方的施肥技术等待。 (3)试验地工作 我站试验地除了进行四大农作物品种品比试验,还适当 种植了一些黑豆、黄豆、彩椒。相信试验的成功,一定会为职工带来另一条致富的好方法。 四、农技推广站内部管理工作 在农技站内部管理上,我们把全站工作分为业务、配肥、新技术推广三个小组。领导班子合理分工,各负其责,通过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终总结,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年终考核,奖惩兑现。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根据团特色农业把“种、养、 ”作为支柱产业的特点,每周二下午组织人员进行政治及业务学习,建立学习签到和考核制度,请专家授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确工作重点,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通过以上管理使全站职工踏实工作,争创佳绩,顺利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得到提高,施肥习惯由过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为氮、磷、钾、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变为测土配方施肥,过去靠多施肥求高产转变为计算产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地解决了施肥不合理问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中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趋向平衡,减少了养分流失,初步达到了土壤养分的均衡协调;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残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对土壤的人为破坏,改善了项目区土壤环境质量,有利于生态平衡,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 存在问题及 XX 年工作计划 1、存在问题 一是农技推广经费缺乏,农技推广业务活动及公益性调查研究、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难以开展;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缺位断层现象,在实施专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的科篇二:xx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XX 年年工作总结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XX 年工作总结暨 XX 年工作计划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以增粮增收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开展试验示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实施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等农业项目建设为契机,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贡献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67 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万吨,比去年增长%。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目标 XX 年,全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 65 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量 17 万吨以上,比 XX 年增 5%。其中:夏粮 8 万亩,产量 1 万吨;秋粮 57 万亩,产量 16 万吨。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科技增粮措施推广,努力提高粮食产量 1、良种推广。共推广“两杂”良种 48 万公斤,其中:推广杂交玉米良种万公斤,推广面积 28 万亩;推广水稻良种万公斤,推广面积 7 万亩。 2、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全县共建设粮食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11 片,其中:玉米高产创建 5 片,建设面积万亩,分布在中和镇、豆沙镇、牛寨乡、普洱镇、兴隆乡各 1 片。经测产: 部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 782 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 156 公斤,增%;省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公斤,增%。三是市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公斤,增%。 在*乡、*乡、*乡建设水稻高产创建 1 片,建设面积 万亩。平均复合单产为公斤,比大面水稻平均单产483 公斤,增公斤,增产%。 马铃薯高产创建 3 片,建设面积万亩,分布在*乡、*镇、*镇各 1 片。一是省级大春马铃薯高产创建平均单产为公斤,比大面生产马铃薯平均单产 915 公斤增公斤,增%。二是市级大春马铃薯高产创建平均单产为 1081 公斤,比大面生产马铃薯平均单产 915 公斤增 166 公斤,增%。 小春作物高产创建 2 片,其中在庙坝镇建设小麦高产创建 1 片,完成面积万亩;经测产: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片平均亩产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 99 公斤增 148%。在*镇建设油菜高产创建 1 片,完成面积万亩,万亩片平均亩产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 129 公斤增%。 3、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建设。全县共完成各类粮食作物科技丰产样板 46 万亩,占计划的 100%。其中:完成玉米单株定向移栽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 100%,建设水稻丰产样板 6 万亩,是计划任务的 100%;建设红薯丰产样板 9 万亩,完成计划的 100%;完成大春马铃薯样板万亩,是计划任务的 100%。 4、粮食作物规范化间套种。全县完成粮食作物规范化间套种万亩,是任务的%。其中:完成马铃薯套玉米套红薯、马铃薯套玉米、玉米套红薯、玉米间豆类、玉米套蔬菜等间套种核心样板 3 个 300 亩,中心示范片区 12 万亩,带动面积 35 万亩。验收结果是: 马铃薯套玉米:马铃薯平均亩产公斤,按 5:1 折主粮,折合亩产公斤,平均复合亩产 715 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 685 公斤,亩增 30 公斤,增%。 玉米套种红薯:玉米平均亩产 520 公斤,验收红薯鲜产公斤,红薯平均亩产公斤,按 5:1 折主粮计算,折合亩产公斤,平均复合亩产 768 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亩增公斤,增%。 水稻多样性混栽:平均亩产公斤,混栽品种糯稻验收面积亩,验收产量公斤,平均亩产公斤,平均复合亩产公斤;比大面全县水稻平均单产亩增产公斤,增幅 12%。 5、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全县推广地膜玉米 20 万亩,是任务的 100%。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 523 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公斤,增长%;推广地膜马铃薯 3 万亩,是任务的 150%;完成蔬菜地膜覆盖栽培 2 万亩,是计划任务的 100%。 6、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换。全县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换 3 万亩,其中:杂交玉米 2 万亩,脱毒马铃薯 1万亩。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蔬菜生产:一是蔬菜种植完成 16 万亩,占全年总计划任务的 100%,实现产量万吨、 实现产值亿元,比上年的亿元增加万元。二是建设冬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建设温凉型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 1 万亩。三是完成 XX 年中和镇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项目的建设工作。建成单体大棚 40 亩、工厂化育苗中心 5 亩、节水灌溉 45 亩、首部系统安装工程 2 套,配套完成引水管道安装 6490 米、取水口 2 个、蓄水池 3 口 500 立方米、机耕道3 千米、耕作道 2 千米、排洪沟及涵管安装 500 米、废弃叶发酵池 10 口;完成土地平整及地力培肥 300 亩;建设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措施 300 亩、蔬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及生产档案管理设备 1 套、新技术培训 XX 人次、新品种引进及试验示范 8 个。 2、蚕桑生产:督促蚕农开展桑园施肥和田间管理,加强对兴隆乡保宁村蚕桑协会的管理和运作指导,在保宁村新植桑园万亩,全县桑园总面积达万亩,养蚕 26500 张,蚕茧产量 750 吨,产值 2325 万元,比去年万元增万元,增%。 3、茶叶生产:全县茶园总面积达万亩,采摘面积 万亩,茶叶产量 3020 吨,农业产值 7248 万元。全年共加工干毛茶 2108 吨,产成品茶 1504 吨,工业产值 84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4、油菜生产:全年种植油菜万亩,实现产量 10965吨,比上年增 335 吨,增%,实现产值 6579 万元,比上年增万元,增%。 5、花生生产:根据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综合试验站工作要求,在落雁乡天星村开展了花生品种耐荫试验、品种筛选试验和大面示范样板建设工作。共计完成 8个品种的筛选试验和耐荫试验,建设核心示范区 50 亩。 6、辣椒核心示范区建设:在盐井镇、牛寨乡完成涮涮椒核心示范样板 50 亩。 7、魔芋生产:今年全县种植魔芋 1 万亩。实现产量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实现产值 5512 万元,比上年增加1352 万元。篇三: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 XX 年以来,在镇农科站、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深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本人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与致用;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精读党的十八大会议要点以县、镇农业农村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没有因个人原因,而拉下工作,从没有旷工、迟到等不好现象,在站上同事的帮助下个人主要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尽到一个基层工作者的义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现代农业推广氛围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宣传现代农业改革方 针,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参与现代农业推广工作。 本人精读呼图壁县出台的关于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各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向 21 世纪市场靠近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监测、高产玉米种植、洋葱无公害栽培等技术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三、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下乡服务深入基层农户,我所指导的示范户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各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现场会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上半年主要推广引进了:玉米收割机 2 台、谷物收获机 2 台、先进技术作业面积 300亩。谷子 300 亩,花生 100 亩,红花 320 亩,苜蓿 250 亩,间作套种 210 亩。洋葱 350 亩,马铃薯 500 亩等作物的新品种。四、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XX 年 6 月,经县农业局的批准,我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办” ,今 年 5 月配备了检测设备、明确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关工作职责,并及时与农业局进行业务对接。前期着重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通过信息、报纸进行大力宣传,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其次每星期对蔬菜基地和蔬菜种植农户大棚进行 12 次农药残留检测,针对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农户提出建议并往镇上有关领导和农业局。目前已首次申请辣子,茄子,番茄等 3 个品种认证,促进我镇无公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总之,一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充实,但还需不断改进,本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会不断开拓进取,克服困难,勤奋工作,为发展我镇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出一个人的贡献。 篇三:XX 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XX 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187 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于 1996 年,现有总人数9 人,负责全团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负责栽培、土肥、植保、灌溉等所有科研试验、示范工作。XX 年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兵、师对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为目标,加大技术措施的应用力度和管理力度,在充分尊重职工意愿的基础上,着力引导职工进行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实现结构的优化,健全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充实农业管理、农技推广,新品种引进、职工技术培训等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并根据各连队情况,将试验、示范项目分解到各连队,各试验项目年度承担的生产、试验任务,以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推广机制,大力发扬创业、敬业和团结精神,认真开展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同时还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化学除草、滴灌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我团打瓜、甜菜、南瓜、玉米、小麦等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还形成整理了一套新的栽培模式,同时也实现了我团种植业的多元化和效益化。现将 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XX 年农业完成情况 XX 年我团完成总播面积万亩,其中:小麦万亩,玉米万亩,油葵万亩,打瓜万亩,甜菜万亩,青贮玉米万亩,南瓜万亩,苜蓿万亩,花豆万亩,食葵万亩,辣椒万亩,加压滴灌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XX 年滴灌首部达 295 台以上,应用滴灌面积达 100%以上。 二、XX 年农业技术采取的措施。 1.根据农时季节,下连队进行生产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生产技术意见,做好超前技术服务。在开展主题技术培训方面,一是根据农时季节开展培训,二是通过印发技术资料、组织职工等多渠道培训;三是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热线,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集中连队、组职工召开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下连队进行生产技术调查累计23 次,开展技术培训累计 XX 人次,发放技术资料累计 500余份,向师里上报技术总结、报告累计 20 余次。 科技下乡包括技术服务。在站长带领下,组织推广站技术人员,经常出车做好巡回指导,下连队与连队干部建立联系,进行农作物管理及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职工科学防治,合理用药,使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达到家喻户晓,落实到田间地头。 2.继续推广应用加压滴灌技术,取得显著效果。加压滴灌技术是预防病害、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去年推广应用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我团加大了宣传力度,并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资金补贴,主动联系指定的厂家,为职工提供购买的手续,尽可能使职工享受到最优惠的条件,购买到质量好价格便宜的首部, 今年全团实施加压滴灌面积万亩,举办了 3 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 300 人次。作物灌水阶段,团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滴灌现场,针对小麦、南瓜、花豆等作物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了职工丰产丰收。 三、试验示范推广情况 1、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