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儿童及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_第1页
第15章儿童及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_第2页
第15章儿童及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_第3页
第15章儿童及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_第4页
第15章儿童及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ompany LOGO儿童及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忻州市荣军精神卫生中心 王开武课时目标v1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v2熟悉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及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v3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童及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注意的问题v要注意以发育的观点看问题v要注意症状的特异性v要注意横向与纵向对比v要注意症状的特点v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应激因素的敏感性不同v要核对病史的真实性v要注意检查技巧儿童及少年精神障碍Add your title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症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一、概述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受阻,临床特征为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起病于大脑发育成熟( 18岁)以前,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1、遗传因素: 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唐氏综合征、脆性 X染色体综合征)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2、先天性颅脑畸形: 家族性小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闭合不全等3、围产期有害因素: 母孕期感染、药物、毒物影响;产时的各种并发症,如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等;母婴妊娠年龄偏大、营养不良、长期心理应激等;新生儿疾病如未成熟儿、低体重儿、核黄疸、新生儿肝炎、败血症、胎儿颅缝早闭等4、出生后因素: 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损伤、脑缺氧、甲低、重度营养不良、社会隔离。(一)病因(三)临床表现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良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可伴有一些精神症状,如注意缺陷、情绪易激动、冲动行为、刻板行为、强迫行为。有的患儿同时存在相应躯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WHO根据智商的不同,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1、轻度: 智商在 50 69之间。语言发育迟滞、词语不丰富、理解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差。学龄前期说话、走路稍晚,上学后接受能力比同学差,年级越高学习越困难,常中途辍学。日常生活能自理,成年后可学会一技之长。2、中度: 智商在 35 49之间。语言发育差,表现为发音含糊不清,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难以完整表达意思。可计算个位数加、减法,动作发育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进入小学后,即可发现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同学差,一般在低年级就辍学。成年后经过训练基本可以学会自理生活,但不能独立生活。临床表现3、重度: 智商在 20 34之间。言语及运动功能严重受损,只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语言,不能进行有效交谈,不会计数,不能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社会适应能力缺陷明显。经过训练能学会自己吃饭和基本卫生习惯。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躯体畸形。4、极重度: 智商在 20以下。出生时即有明显的先天畸形,不能学会走路、说话,不知躲避危险,不认识亲人及周围环境,以原始性情绪如哭闹、尖叫来表达需求,生活不能自理,无法接受训练,无防卫能力常合并严重的脑部损伤,伴有躯体畸形。(三)治疗原则与预后 v治疗原则是 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v对少数病因明确者,及早进行病因治疗可阻止智力损害进一步加重。v大多数患儿无特异性的药物治疗,神经营养药的疗效有限。v对伴发的精神症状可以少剂量、短疗程应用药物对症治疗二、护理v(一)护理评估v(二)护理诊断v(三)护理目标v(四)护理措施v(五)护理评价(一 ) 护理评估健康史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其他(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 询问患儿既往的健康状况,是否较常人容易患某些躯体疾病。2、生理功能: 与同龄孩子相比,各项躯体发育指标,如体重、身高、有无躯体畸形,有无饮食障碍,有无营养失调及睡眠障碍。3、心理功能: 知 (感知觉、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的连贯性、逻辑性、思维内容、计算、理解、注意、记忆、学习能力等) 情 (有无焦虑、抑郁、恐惧、发脾气、烦躁、哭闹无常、情绪不稳、易激惹等) 意 (有无病理性意志增强与减退、有无怪异行为、多动行为、不寻常的依恋行为、刻板行为、仪式化行为、强迫行为、攻击行为、自杀自伤行为、违拗行为等)评估患儿有无先天愚型的外表4、社会功能:( 1)生活自理能力:( 2)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习能力、语言能力、自我控制与自我保护能力、社交能力5、其他: 家庭养育方式、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偏见,家庭矛盾和危机(二 ) 护理诊断生理功能方面1心理功能方面2社会功能方面3(二 ) 护理诊断1、生理功能方面( 1)营养不良: 与智能水平下降所致贪食、食物减退及消化不良等有关。( 2)易受伤害: 与患儿智力水平低下、长期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有关 v2、心理功能方面( 1)焦虑 /恐惧与精神症状: 与疾病的演变有关( 2)个人角色困难: 与智力水平低下,长期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有关( 3)个人应对无效: 与患儿智力低下有关3、社会功能方面:( 1)生活自理缺陷: 进食、沐浴、穿着修饰及如厕等自理缺陷 与患儿智力水平低下有关( 2)言语沟通障碍: 与智力低下及神经发育有关( 3)社交障碍: 与智力低下、丧失语言功能及缺乏社会行为能力有关。( 4)家庭角色改变: 与智力水平低下、需要照顾增多有关( 5)父母角色冲突: 与智力低下、需要照顾增多有关(三)护理目标v患儿能维持正常营养状态,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v患儿不发生受伤现象v患儿语言能力逐步改善v患儿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改善v患儿的社交能力、学习能力逐步改善v患儿的家庭功能改善v患儿父母的角色冲突减轻或消除(四)护理措施1、生活、安全与生理方面的护理( 1)提供安全环境( 2)保证营养供给和充足睡眠( 3)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2、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掌握病情,保证治疗护理顺利实施( 3)精神症状护理 了解患儿的情绪特点和个人爱好 当患儿出现不良情绪和行为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寻找或去除可能的产生原因。3、社会功能护理v训练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方法要形象、生动、直观。v每次选择的内容要少而精,同一内容要多次重复,反复强化。v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相结合( 1)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包括大小便自理、饮食、穿衣、个人卫生、安全问题。( 2)语言功能训练( 3)简单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 4)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教育4、健康教育家属( 1)加强父母照管的理论和科学的知识,培养其照护的基本方法,帮助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步骤。( 2)教育父母要不断与孩子对话,注意让患儿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在语言矫正训练时,不要操之过急。( 3)父母对患儿要有耐心,进行坚持不懈地教育与训练,不断地反复进行。( 4)给予父母有关精神发育迟滞疾病知识教育,使他们了解患儿的特点,并熟悉患儿可能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了解智力发展的不完善或受阻几乎可以持续终身,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4、健康教育患儿( 1)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技能训练( 2)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3)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和安全教育( 4)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5)对患儿进行品德教育,着重道德行为的训练(五)护理评价1、 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改善2、患儿的营养状况是否改善3、患儿的语言功能是否改善4、患儿社会功能,包括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和劳动能力是否改善5、患儿伴发的精神症状,包括异常情绪和行为、精神病性症状等是否改善。6、家庭功能是否改善,如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对患儿的态度、对病态行为的应对方法、家庭养育态度和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是否改善第二节 儿童孤独症v概念: 儿童 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 ,属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类型,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为基本特征的 行为症候群行为症候群 。 历史1943年 Kanner最初加以描述。并称之为 “情感接触孤独障碍 “。当时他报告的 11例均在婴儿出生后就起病,故称为婴儿早期孤独症。以后,他和其他学者观察更多病例后,发见有些患儿开始一、二年发育尚正常,以后才起病。现今一般人将起病年龄定为 30月以内。 病因儿童孤独症的起因尚不太清楚,病因尚无定论。最近调查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41%患儿为长 y染色体。他们的父亲和兄弟也发现有 长 y染色体。( 2)器质性因素 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脑室左颞角扩大较多见,提示颞叶内侧结构的病变,可能是由于脑组织的变态反应所致。( 3)环境因素 早年生活环境中冷淡的和过分理智化的抚育方法,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流行病学:v 很多国家对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加拿大为万分之十,美国为万分之四,日本为万分之七。我国尚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有关临床病例的统计中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 5.1左右。v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常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孪生子女中,单卵孪生子中若有 1个患孤独症,另一个的患病率高达 36左右,而双卵孪生子中却没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孤独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早期的行为特征: 1对声音没有反应 2难于介入同龄人 3拒绝接受变化 4对环境冷漠 5鹦鹉学舌 6喜欢旋转物品 7莫名其妙地发笑 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0动作发展不平衡 11对疼痛不敏感 12缺乏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14不明原因的哭闹 15特别好动或不动 16拒绝拥抱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18用动作表达需求 以上的 18种行为就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同时具备以上 7种行为,就应该怀疑他有孤独症倾向了。 (一)临床表现1、社交障碍: 社交缺陷是孤独症的主要症状,患儿不能与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