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家庭分忧能使孩子更坚强张华的父亲在建筑公司当工人,经常在外地施工,上个月施工中砸断了左腿,抢救及时,骨头接上了。但这消息没让读初二的孩子知道,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最近医生建议,最好把孩子父亲接回家来养伤,那样更利于恢复。张华母亲想接回来,但怕孩子知道了受刺激,又怕家庭负担重了,孩子跟着分心,问我怎么办。我想向家长介绍两个孩子的经历。一个孩子叫刘岩松,家住湖北荆沙市。他1983 年出生,到今年也不过 13 周岁。岩松的母亲是弱智,父亲身体也不好。他 10岁那年,父亲卧床不起了,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10 岁孩子的肩上。他要洗衣、做饭、买粮、买菜、给父亲煎汤熬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天,回家做饭,菜还没买,他实在忙不开了,心生一计,写了一张纸条,交给弱智的母亲,又给了母亲一点钱,耐心地告诉母亲把钱和纸条交给市场上那位摊主,便能买回菜来。第一次,母亲果然完成了任务,他高兴极了,弱智的母亲也能为家庭分忧了。一次,去买菜的母亲,天黑了还没有回来。他去找,很晚了,才见到母亲的身影。走近了,听母亲一边喊着“真好吃!真好吃”一边吃零食。原来,他的母亲发现零食好吃,便把家里的钱偷出来买了零食。岩松流泪,伤心,埋怨母亲,更心疼母亲。没钱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去父亲的工厂借,借来以后,把钱藏起来,不让母亲发现。他精打细算地分配父亲那点工资,每月节省下 3 元钱,用来给母亲买零食,自己却从来不吃。孩子家庭负担这么重,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呢?岩松在班里是副班长。在家里,他照顾父母成了习惯,在学校,他也总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帮助别人。他学习勤奋,持之以恒,考试成绩排在全年级前三名。他还是校田径队的运动员,参加市运动会,获得全市 800 米跑第三名。他参加了学校的号队,还担任主号手。显然,家庭的重担不仅没把他压垮,反倒使他成了生活的强者,成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另一个孩子叫丁玉娟。她是山东省 XX 县郭庄乡徐洪庄小学的学生,她也出生在 1983 年。1995 年 10 月 25 日的人民日报以好孩子丁玉娟为题,报道了她的事迹。丁玉娟出世 8 个月的时候,生母便离家出走,把她丢给了养父;后来她的二婶也因熬不过苦日子,把丁玉娟的堂弟也丢给了她的养父。丁玉娟 10 岁的时候,养父患肝硬化腹水,一病不起。从此丁玉娟要侍候患病的养父,还要照料不懂事的堂弟。家里的面粉吃完了,小玉娟要骑着自行车驮上小麦到二里以外的丁庄磨面。她用自行车驮着养父去看病。尽管她尽心照料,还是没能挽救养父的生命。1994 年 4 月,与她相依为命的养父,丢下两个孩子,离开了人间。丁玉娟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农历七月,气温高达 30 多度,玉娟要背着喷雾器给花生、大豆、苹果树打农药。人家成年人打一趟 40 分钟就完了,她得用一个多小时。为补贴生活费用,玉娟在家中饲养了 20 只兔子和一些鸡、鸭、鹅。放学后,小玉娟先到地里锄草。之后,把草打成捆,背回家做饲料,每天早晚两次为家禽搅食拌料。剪兔毛的活儿一般要两个人干,由一人抓住兔子的腿,另一个剪。丁玉娟没人帮助。她想出了办法,先把兔子的腿用绳捆住,然后自己动手剪,攒多了再拿出去卖。家庭负担这么重,小玉娟在学校里学习能跟上吗?回答是不仅跟得上,还处处领先。她在班级里当班长,老师不在的时候,她组织同学们上自习,教室里静悄悄。她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同学们都听她的,她有人格的力量。在小玉娟座位的后一排,有一位曾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同学,走路时腿脚不利索。每逢下雨下雪,玉娟便经常背着这位同学上学回家。这位女同学的个子和玉娟差不多高,玉娟背上她很吃力,走在满是泥泞的土路上,有时满身湿透,分不出是汗水还是雨水。有时在路上滑倒,满身是泥。就这样,从三年级开始,一直背到五年级。因此,那位女同学从没因为天气不好而误过课。1993 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有一道数学题怎么都做不出来。看着养父和堂弟都已睡熟了,玉娟悄悄下了炕,拉开房门。门外寒风卷着沙土扑面而来,她裹紧衣服,走进了漆黑的夜幕里。她顶着寒风来到离家二里多路的葛庆连老师家,葛老师见衣衫单薄的玉娟冻得脸色发青,连忙把她拉到火炉旁,问:“玉娟,先烤烤火,什么事这么急?10 点多了还大老远地跑来。 ”玉娟说:“对不起,打扰老师休息,有道题我怎么也不会做。 ”葛老师为玉娟讲解完,已很晚了,便说:“这么晚了,别回家了,和我女儿一起睡吧。 ”玉娟婉言谢绝:“谢谢老师,我还要回去照顾俺爸爸和弟弟。 ”说完,匆匆离去。养父病危的那一个多月,她只好停学了,但功课一点没落下。晚上,小玉娟一手拍着弟弟,哄他入睡,一手拿着课本对着微弱的灯光自学功课。在那段时间里,她每天晚上到同村的同学家,问老师白天讲的啥,留下哪些作业,回家后抽空自学功课,做作业,第二天让同学把作业带给老师批改。从入学到五年级(人民日报报道她事迹的时候,她是五年级学生),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丁玉娟的成绩在班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丁玉娟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刘岩松、丁玉娟的故事讲完了。从这两个孩子的事迹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呢?刘岩松、丁玉娟的年龄比张华还要小。张华爸爸砸断了腿,固然不幸,但是已经接上了,不久即可痊愈了,骨折痊愈后,一般都不会留什么后遗症。与那两个孩子的家庭比起来,张华的家庭不知幸运多少倍。既然孩子年龄比较大了,家庭又没有太大的不幸,家长是否应该去掉那些多余的担心,是否应该直截了当地把孩子爸爸受伤的事告诉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去医院把他的爸爸接回家来养伤?这样做,引导孩子为家庭分忧,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会使孩子增强责任感,增强生存能力,激发出孩子心灵深处自强不息的力量。当孩子觉得困难多的时候,不妨给他讲一讲刘岩松、丁玉娟的事迹。人家是孩子,咱也是孩子。人家家庭那么苦,那么难,那么穷,学习成绩还那么优异,我们有什么理由说自己负担重呢?多给孩子讲几遍刘岩松、丁玉娟的故事吧!每讲一遍,孩 子也包括我们自己,都会增强一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都会强化这样一种认识,为家庭,为别人分忧会使人活得更坚强。作者:魏书生/p张华的父亲在建筑公司当工人,经常在外地施工,上个月施工中砸断了左腿,抢救及时,骨头接上了。但这消息没让读初二的孩子知道,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最近医生建议,最好把孩子父亲接回家来养伤,那样更利于恢复。张华母亲想接回来,但怕孩子知道了受刺激,又怕家庭负担重了,孩子跟着分心,问我怎么办。我想向家长介绍两个孩子的经历。一个孩子叫刘岩松,家住湖北荆沙市。他1983 年出生,到今年也不过 13 周岁。岩松的母亲是弱智,父亲身体也不好。他 10岁那年,父亲卧床不起了,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10 岁孩子的肩上。他要洗衣、做饭、买粮、买菜、给父亲煎汤熬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天,回家做饭,菜还没买,他实在忙不开了,心生一计,写了一张纸条,交给弱智的母亲,又给了母亲一点钱,耐心地告诉母亲把钱和纸条交给市场上那位摊主,便能买回菜来。第一次,母亲果然完成了任务,他高兴极了,弱智的母亲也能为家庭分忧了。一次,去买菜的母亲,天黑了还没有回来。他去找,很晚了,才见到母亲的身影。走近了,听母亲一边喊着“真好吃!真好吃”一边吃零食。原来,他的母亲发现零食好吃,便把家里的钱偷出来买了零食。岩松流泪,伤心,埋怨母亲,更心疼母亲。没钱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去父亲的工厂借,借来以后,把钱藏起来,不让母亲发现。他精打细算地分配父亲那点工资,每月节省下 3 元钱,用来给母亲买零食,自己却从来不吃。孩子家庭负担这么重,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呢?岩松在班里是副班长。在家里,他照顾父母成了习惯,在学校,他也总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帮助别人。他学习勤奋,持之以恒,考试成绩排在全年级前三名。他还是校田径队的运动员,参加市运动会,获得全市 800 米跑第三名。他参加了学校的号队,还担任主号手。显然,家庭的重担不仅没把他压垮,反倒使他成了生活的强者,成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另一个孩子叫丁玉娟。她是山东省 XX 县郭庄乡徐洪庄小学的学生,她也出生在 1983 年。1995 年 10 月 25 日的人民日报以好孩子丁玉娟为题,报道了她的事迹。丁玉娟出世 8 个月的时候,生母便离家出走,把她丢给了养父;后来她的二婶也因熬不过苦日子,把丁玉娟的堂弟也丢给了她的养父。丁玉娟 10 岁的时候,养父患肝硬化腹水,一病不起。从此丁玉娟要侍候患病的养父,还要照料不懂事的堂弟。家里的面粉吃完了,小玉娟要骑着自行车驮上小麦到二里以外的丁庄磨面。她用自行车驮着养父去看病。尽管她尽心照料,还是没能挽救养父的生命。1994 年 4 月,与她相依为命的养父,丢下两个孩子,离开了人间。丁玉娟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农历七月,气温高达 30 多度,玉娟要背着喷雾器给花生、大豆、苹果树打农药。人家成年人打一趟 40 分钟就完了,她得用一个多小时。为补贴生活费用,玉娟在家中饲养了 20 只兔子和一些鸡、鸭、鹅。放学后,小玉娟先到地里锄草。之后,把草打成捆,背回家做饲料,每天早晚两次为家禽搅食拌料。剪兔毛的活儿一般要两个人干,由一人抓住兔子的腿,另一个剪。丁玉娟没人帮助。她想出了办法,先把兔子的腿用绳捆住,然后自己动手剪,攒多了再拿出去卖。家庭负担这么重,小玉娟在学校里学习能跟上吗?回答是不仅跟得上,还处处领先。她在班级里当班长,老师不在的时候,她组织同学们上自习,教室里静悄悄。她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同学们都听她的,她有人格的力量。在小玉娟座位的后一排,有一位曾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同学,走路时腿脚不利索。每逢下雨下雪,玉娟便经常背着这位同学上学回家。这位女同学的个子和玉娟差不多高,玉娟背上她很吃力,走在满是泥泞的土路上,有时满身湿透,分不出是汗水还是雨水。有时在路上滑倒,满身是泥。就这样,从三年级开始,一直背到五年级。因此,那位女同学从没因为天气不好而误过课。1993 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有一道数学题怎么都做不出来。看着养父和堂弟都已睡熟了,玉娟悄悄下了炕,拉开房门。门外寒风卷着沙土扑面而来,她裹紧衣服,走进了漆黑的夜幕里。她顶着寒风来到离家二里多路的葛庆连老师家,葛老师见衣衫单薄的玉娟冻得脸色发青,连忙把她拉到火炉旁,问:“玉娟,先烤烤火,什么事这么急?10 点多了还大老远地跑来。 ”玉娟说:“对不起,打扰老师休息,有道题我怎么也不会做。 ”葛老师为玉娟讲解完,已很晚了,便说:“这么晚了,别回家了,和我女儿一起睡吧。 ”玉娟婉言谢绝:“谢谢老师,我还要回去照顾俺爸爸和弟弟。 ”说完,匆匆离去。养父病危的那一个多月,她只好停学了,但功课一点没落下。晚上,小玉娟一手拍着弟弟,哄他入睡,一手拿着课本对着微弱的灯光自学功课。在那段时间里,她每天晚上到同村的同学家,问老师白天讲的啥,留下哪些作业,回家后抽空自学功课,做作业,第二天让同学把作业带给老师批改。从入学到五年级(人民日报报道她事迹的时候,她是五年级学生),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丁玉娟的成绩在班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丁玉娟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刘岩松、丁玉娟的故事讲完了。从这两个孩子的事迹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呢?刘岩松、丁玉娟的年龄比张华还要小。张华爸爸砸断了腿,固然不幸,但是已经接上了,不久即可痊愈了,骨折痊愈后,一般都不会留什么后遗症。与那两个孩子的家庭比起来,张华的家庭不知幸运多少倍。既然孩子年龄比较大了,家庭又没有太大的不幸,家长是否应该去掉那些多余的担心,是否应该直截了当地把孩子爸爸受伤的事告诉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去医院把他的爸爸接回家来养伤?这样做,引导孩子为家庭分忧,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还会使孩子增强责任感,增强生存能力,激发出孩子心灵深处自强不息的力量。当孩子觉得困难多的时候,不妨给他讲一讲刘岩松、丁玉娟的事迹。人家是孩子,咱也是孩子。人家家庭那么苦,那么难,那么穷,学习成绩还那么优异,我们有什么理由说自己负担重呢?多给孩子讲几遍刘岩松、丁玉娟的故事吧!每讲一遍,孩 子也包括我们自己,都会增强一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都会强化这样一种认识,为家庭,为别人分忧会使人活得更坚强。作者:魏书生/p张华的父亲在建筑公司当工人,经常在外地施工,上个月施工中砸断了左腿,抢救及时,骨头接上了。但这消息没让读初二的孩子知道,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最近医生建议,最好把孩子父亲接回家来养伤,那样更利于恢复。张华母亲想接回来,但怕孩子知道了受刺激,又怕家庭负担重了,孩子跟着分心,问我怎么办。我想向家长介绍两个孩子的经历。一个孩子叫刘岩松,家住湖北荆沙市。他1983 年出生,到今年也不过 13 周岁。岩松的母亲是弱智,父亲身体也不好。他 10岁那年,父亲卧床不起了,家庭的重担便落在了10 岁孩子的肩上。他要洗衣、做饭、买粮、买菜、给父亲煎汤熬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天,回家做饭,菜还没买,他实在忙不开了,心生一计,写了一张纸条,交给弱智的母亲,又给了母亲一点钱,耐心地告诉母亲把钱和纸条交给市场上那位摊主,便能买回菜来。第一次,母亲果然完成了任务,他高兴极了,弱智的母亲也能为家庭分忧了。一次,去买菜的母亲,天黑了还没有回来。他去找,很晚了,才见到母亲的身影。走近了,听母亲一边喊着“真好吃!真好吃”一边吃零食。原来,他的母亲发现零食好吃,便把家里的钱偷出来买了零食。岩松流泪,伤心,埋怨母亲,更心疼母亲。没钱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去父亲的工厂借,借来以后,把钱藏起来,不让母亲发现。他精打细算地分配父亲那点工资,每月节省下 3 元钱,用来给母亲买零食,自己却从来不吃。孩子家庭负担这么重,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呢?岩松在班里是副班长。在家里,他照顾父母成了习惯,在学校,他也总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帮助别人。他学习勤奋,持之以恒,考试成绩排在全年级前三名。他还是校田径队的运动员,参加市运动会,获得全市 800 米跑第三名。他参加了学校的号队,还担任主号手。显然,家庭的重担不仅没把他压垮,反倒使他成了生活的强者,成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另一个孩子叫丁玉娟。她是山东省 XX 县郭庄乡徐洪庄小学的学生,她也出生在 1983 年。1995 年 10 月 25 日的人民日报以好孩子丁玉娟为题,报道了她的事迹。丁玉娟出世 8 个月的时候,生母便离家出走,把她丢给了养父;后来她的二婶也因熬不过苦日子,把丁玉娟的堂弟也丢给了她的养父。丁玉娟 10 岁的时候,养父患肝硬化腹水,一病不起。从此丁玉娟要侍候患病的养父,还要照料不懂事的堂弟。家里的面粉吃完了,小玉娟要骑着自行车驮上小麦到二里以外的丁庄磨面。她用自行车驮着养父去看病。尽管她尽心照料,还是没能挽救养父的生命。1994 年 4 月,与她相依为命的养父,丢下两个孩子,离开了人间。丁玉娟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农历七月,气温高达 30 多度,玉娟要背着喷雾器给花生、大豆、苹果树打农药。人家成年人打一趟 40 分钟就完了,她得用一个多小时。为补贴生活费用,玉娟在家中饲养了 20 只兔子和一些鸡、鸭、鹅。放学后,小玉娟先到地里锄草。之后,把草打成捆,背回家做饲料,每天早晚两次为家禽搅食拌料。剪兔毛的活儿一般要两个人干,由一人抓住兔子的腿,另一个剪。丁玉娟没人帮助。她想出了办法,先把兔子的腿用绳捆住,然后自己动手剪,攒多了再拿出去卖。家庭负担这么重,小玉娟在学校里学习能跟上吗?回答是不仅跟得上,还处处领先。她在班级里当班长,老师不在的时候,她组织同学们上自习,教室里静悄悄。她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同学们都听她的,她有人格的力量。在小玉娟座位的后一排,有一位曾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同学,走路时腿脚不利索。每逢下雨下雪,玉娟便经常背着这位同学上学回家。这位女同学的个子和玉娟差不多高,玉娟背上她很吃力,走在满是泥泞的土路上,有时满身湿透,分不出是汗水还是雨水。有时在路上滑倒,满身是泥。就这样,从三年级开始,一直背到五年级。因此,那位女同学从没因为天气不好而误过课。1993 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有一道数学题怎么都做不出来。看着养父和堂弟都已睡熟了,玉娟悄悄下了炕,拉开房门。门外寒风卷着沙土扑面而来,她裹紧衣服,走进了漆黑的夜幕里。她顶着寒风来到离家二里多路的葛庆连老师家,葛老师见衣衫单薄的玉娟冻得脸色发青,连忙把她拉到火炉旁,问:“玉娟,先烤烤火,什么事这么急?10 点多了还大老远地跑来。 ”玉娟说:“对不起,打扰老师休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楚雄技师学院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按揭房转让协议公证(协议文本)5篇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果味啤酒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贵州贵阳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15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品牌叙事创新策略-第3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兰州石化分公司春季招聘(4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珠海中交集团纪委第一办案中心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江西吉安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10人(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湖北恩施州来凤县星熠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南平国网顺昌县供电公司车辆驾驶服务项目驾驶员招聘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生产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 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及作品
- (完整版)高考英语考纲3500词汇表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 商务英语口语900句
- 辽宁省沈阳市基层诊所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名单目录信息
- 锅炉空预器清洗方案
- SF∕T 0111-2021 法医临床检验规范
-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
- DB14∕T 1319-2021 公路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 冶金行业应用产品介绍(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