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政治制度_第1页
中国各朝代政治制度_第2页
中国各朝代政治制度_第3页
中国各朝代政治制度_第4页
中国各朝代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各朝代政治制度篇一: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重要政治制度一览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重要政治制度一览表 篇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览表吧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演变一览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夏商周早期政治制度一览表篇三: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 ,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 。如 河南偃师城, “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 ” 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 ) A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 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C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 D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 【答案】B 2、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 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 “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D分封制的残余 【答案】 3、 “到公元前 800 年,西周有二百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其中 25 个封国较大,具有 重要的地位。 ”这些诸侯国() A.承担向周天子缴纳土地税、带兵打仗等义务 B.其君主是封国内最高统治者,有主祭祖先和任意选择统治继承人的权力 C.有利于维护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 个较大的封国大多是在争霸战争中形成的 【答案】C 4、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 翼之卫。 ”由此汉初统治者() A.废除郡县制 B.设置中朝 C.实行察举制 D.分封诸侯王 【答案】D 5、 “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这形容的是( )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六部制 【答案】A 6、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XX 年 4 月 4 日,这首唱了 600 年的民谣再次在洪洞县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前响起。与这一活动关 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答案】B 7、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 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 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地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C 8、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某项制度时说:“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答案】B 9、 左传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则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有 分封制宗法制 科举制 郡县制 A B C D 【答案】A 10、地区建制沿革和机构的设置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以下是江西地区部分时期建制或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豫章郡江南西道江南西路江西巡抚” ,其对应的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秦朝唐朝(来自: 小龙文 档网:中国各朝代政治制度)宋朝明朝 B秦朝唐朝元朝明朝 C汉朝唐朝宋朝清朝 D汉朝元朝明朝清朝 【答案】C 11、云梦秦简中记载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 ) A地方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B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 C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 D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B 12、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答案】C 1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基于此种认识,秦朝采取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答案】B 14、 “秦始皇设置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终止。 ”终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D15、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 ) A察举制 B推恩令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D 16、 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17、研究者指出,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型流动。对科举制“上升”和“下降”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中央加强了对选官的控制 B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C提高官员群体的文化素质 D平衡官员来源的地域分布 【答案】B 18、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该选官制是( ) A征召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世禄制 【答案】B 19、有学者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该学者的观点是( )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C 20、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答案】B 21、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员上朝向皇帝奏事时的场景。这种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 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权不断加强 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秦汉时坐着奏事宋元时站着奏事 明清时跪着奏事 【答案】B 22、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关。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下列哪一引言并非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 )A “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 ” B “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 C “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 D “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 【答案】B 2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 【答案】D 24、清代文人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指出:“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下列史实与其相关的是( ) A三公制的实行 B三省制的改革 C丞相制的废除 D军机处的设立 【答案】C 25、 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 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 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6、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汉景帝采纳谋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国势力。公元前 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 “七国之乱”震惊朝廷。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 材料二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中山靖王传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1)根据材料一,汉初分封诸侯王给西汉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2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针对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 (2 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作用。 (2 分)(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6分) (4)综合上述分析,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深受汉武帝赏识的原因。 (2 分) 【答案】 (1)影响: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 分) (2)措施:颁布“推恩令” 。 (2 分) 作用: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 分) (3)思想主张:“春秋大一统” ;(2 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分) “君权神授” 。 (2 分) (4)原因:适应了汉武帝巩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 分) 27、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深受毛泽东盛誉的中国古代政治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载:“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 材料二 唐太宗曰:“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