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_第1页
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_第2页
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_第3页
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_第4页
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篇一:沿滩区职称论文发表网-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要点论文选题题目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沿滩区职称论文发表网-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要点论文选题题目 沿滩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要点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对比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要点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要点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更多论文选题,论文发表题目可登陆“云发表”网站自主选择!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论文题目,药学研究生论文,建筑工程学术论文 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 2安泰广场结构抗震设计 3临沂市民中心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4南京威尼斯水城 T 2 楼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5高烈度区某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6底部加强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优化分析 7美国码头抗震设计标准要点分析 8高层建筑抗震性能预测仿真研究 9基于 Perform-3D 的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10某超限高层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11某剪力墙结构在不同抗震性能目标下经济效益分析 12带转换双塔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13针对超限高层剪力墙中震拉应力问题的工程实践 14剪力墙内支撑布置方案对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15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实例 16软土地基超高层建筑补偿桩筏基础案例再分析 17某超限复杂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18基于大涡模拟的超高层双塔建筑风荷载特性研究 19地震动的小波分析技术在高层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基于性能的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21中美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22首开万科中心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23中美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对比 24昆明小厂村超限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25昆明同德广场超高层办公楼抗震设计 26大底盘双塔楼超限高层抗震设计 27高层建筑地震作用计算的时域显式随机模拟法 28某超限建筑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 29钢结构室内加层用于高层混凝土建筑中的抗震分析研究 30深圳某网络科技大厦主楼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31高层建筑用钢的抗震性能 32某大高宽比剪力墙结构超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33倒塌分析在某 500m 级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34某大跨度双塔连体高层结构抗震优化设计 35某高层建筑采用防屈曲支撑的减震性能研究 36某框架-核心筒超限高层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 37不同地震剪力系数控制方案对某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38某特别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39基础刚度对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影响分析 40成都美年广场某超高层办公楼结构抗震设计 41新规范下钢筋混凝土超限高层建筑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42昆明螺蛳湾中心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研究 43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44重庆新干线大厦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45性能化抗震设计在镇江南徐超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46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发展 47基于 SSI 效应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中美规范对比 48某框架-双筒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分析与设计 49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技术要点 50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特性分析 51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52高层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最佳刚度分布研究 53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及时程分析影响因素 54某超高层塔楼结构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55巨型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与破坏模式分析 56富华里中心超高层办公楼设计 57体型收进对多重复杂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58基于 OpenSees 的 RC 框架一核心筒超高层建筑抗震弹塑性分析 59某带 Y 形斜撑转换的超高层结构设计 60天津高银 117 大厦巨型支撑设计与思考 61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62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时变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63某高层建筑中日抗震设计对比分析 64陕西中银大厦连体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探讨 65某高位转换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66某大跨连体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及弹塑性时程分析 67光华路 SOHOII 钢连体抗震设计 68海南路 10 号地块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69不同抗震性能目标下的超限结构内力设计值对比分析 70中宇国际大厦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71上海某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及探讨 72钢骨建筑抗震评估与耗能减震构件简化模拟 73某超限高层酒店项目的结构抗震设计 74天津响螺湾超高层结构消能减震及风振控制实例分析 75某大底盘双塔超限高层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76西安建筑抗震设计 38 年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77宿迁市苏商大厦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78宁夏万豪大厦复杂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研究 79大底盘多裙房复杂超高层建筑基础隔震设计与研究 80淄博华润中心五彩城酒店主楼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81唐山岩溶地区桩基工程问题分析与设计要点 82塑性铰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中的计算分析与应用 83大底盘双塔楼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及抗震分析 84带防震缝的双塔楼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85剪力墙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中的计算分析与应用 86高层组合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推覆分析 87强震作用下某超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88某超高层结构加强层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89苏州赛得大厦高位连体结构设计 90日本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91第十四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第一号通知) 92某斜柱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探讨 93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探讨 94沈阳华府新天地 C4 塔楼结构抗震设计 95新版结构规范和超限审查若干问题探讨 96兰州红楼时代广场超限高层性能化抗震设计 97大底盘多塔高层结构抗震设计 98武汉福利大厦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设计 篇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现状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一) 前言 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在80 年代中期开始修订,于 1989 年正式发行。随着我国 90年代经济起飞,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兴建、跨越大江、大河的大跨桥梁、大型立交工程以及城市中大量高架桥的兴建规范已大大不能适应但是目前所有国内的桥梁设计,对抗震设计均在设计书上标明的参照规范即是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铁道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入近十年来,1989 年美国 Loma Prieta 地震(),一个中等强度地震导致了桥梁的破坏,这一后果告诫人们现代城市交通网络中断的危害性。1994 年美国 Northridge 地震(M67),也是一个中等强度地震,造成洛杉矶市高速公路上多座桥梁崩坍,严重的交通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最近的日本 Kobe 地震(),同样是一个中等强度的地震,造成大量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桥隧的破坏,使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如都以当时的币值为准,以上三次中等强度地震导致城市经济总损失分别为 70、200、1500 亿美元。 日本 1995 年限神地震后,对结构抗震的基本问题重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十分重视减振、耗能技术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桥梁、道路方面的抗震设计规范已经重新编写,并于 1996 年颁布实施:美国也相继在联邦公路局(FHWA)和加州交通部(CALTRANS)等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的与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了 ATC-18、ATC-32 和 ATC-40 等研究报告和技术指南。与旧规范相比,新规范或指南无论在设计思想、设计手法、设计程序和构造细节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和深入。相比之下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水准远落后于国外同类规范。若不进行改进,其后果必然是我国不少的桥梁工程将留下地震隐患。 我国管理部门已经认织到上述问题。建设部已委托同济大学士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范立础主编新编的城市桥梁抗展设计规范 ,由北京、天津、上海等四家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参编;上海市建委抗震办公室也委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主编上海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同时,交通部也着手修订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本文的任务是对目前各国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使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和比较,探讨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 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和设计准则是制定规范的最重要之处,它决定了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采用的设计地震动水平和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因此这里首先介绍世界几本主要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基本设计思想。 当前主要地震国家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基本思想和设计准则是:设计地震作用基本分为两个等级,都可归纳为功能设计地震和安全设计地震。虽然各规范使用的 名词不同,但其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功能设计地震具有较大的发生概率、安全设计地震具有很小的发生概率。在功能设计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只允许发生十分轻微的破坏,不影响正常的交通,不经修复也可以继续使用;在安全设计地震的作用下,允许桥梁结构发生较大的破坏,但不允许发生整体破坏,如倒塌、落梁,欧洲规范对此规定得最为清楚、具体。比较起来,我国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仍在使用烈度概念,关于抗震设计的指导思想对于桥梁来说过于笼统。各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虽然设定了两个水准,但在具体的设计程序上绝大多数仍坚持以安全设计地震为准的单一水平设计手法,并认为第一设计水准的要求自动满足。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变化,ATC-32 和日本即将出版的新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都建议对两个设计地震动水准进行直接设计。这代表了桥梁结构抗震设计具体程序上的一个变动方问。 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三) 地震设计谱的阻尼修正 阻尼比是影响反应谱值一个重要参数。当结构阻尼比较小时,其变化会显著地改变反应谱值,从而影响结构所受地震力的大小。一般规范设计反应谱均以一个标准阻尼比值(通常取 005)为基准,当结构主要振型的阻尼比偏离此标准值较多时,需要对设计反应谱进行修正。AASHTO、ATC-32、Caltrans 和 NZ 规范不对反应谱进行阻尼修正,而 EC-8、JAPAN 和中国公路规范对设计谱进行阻尼修正。 实际上,规范反应谱是否需要进行阻尼调整与以下两件事有关:(1)所适用的结构。一般说来,不同材料建造的结构(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阻尼特性相差很大。若规范适用的范围广,则阻尼调整是必需的;(2)控制结构反应的振型数。结构计算依赖于阻尼的假定,阻尼假定导致不同振型有不同的阻尼比。若结构的反应由多个振型控制,则可能要求对阻尼比进行修正。美国规范(如 Caltrans 规范)规定只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普通桥梁,因此材料阻尼基本相同。同时,这些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重点在桥墩和基础,其地震反应主要由第一阶振型控制,高振型的贡献很小,因此通常采用单自由度体系模型进行动力计算,这样就无需进行反应谱的阻尼调整。即使采用多自由度体系计算模型,由于(来自: 小龙文 档网:中日建筑抗震规范抗震设计比较)地震反应主要由第一振型控制,高振型阻尼比的变化导致的反应谱的修正对反应的最后预测结果影响甚小、因此从实际意义上说,可以不对反应谱进行阻尼调整;(3)特殊的阻尼元件。结构减隔震设计方法已经和即将写入各国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减、隔震元件的阻尼特性显著不同于结构的材料阻尼特性。有两个原因,第一,减隔震装置产生的阻尼是集中阻尼,而材料阻尼是分布阻尼;第二,减、隔震装置的阻尼比通常远高于材料的阻尼比。这种情况下显然要对反应谱值进行合理的修正,但如何修正尚待研究。1997 年 7 月出版的“Caltrans 抗震设计准则”提出了一个修正方法,但只针对位移反应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4地震反应分析和计算方法 各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列于表 4。可以看到,目前规范计算地震反应的方法有四种,即等效静力法、线性动力法、非线性静力法和非线性动力法。其中等效静力法和弹性动力法是目前规范中广泛应用的方法。非弹性静力分析方法主要是用来确定结构的倒塌机制和能力。ATC-32 和 Caltrans 于 1999 年出版的桥梁抗震设计准则中引入这一方法,将来可能有的规范引入这一方法。各国规范对非弹性动力法用于桥梁抗震设计一股只有定性的指导性条款,而没有实施细则。这一方面是由于非弹性问题过于复杂,另一方面工程师在掌握这一方法方面还需要一定的准备和培训时间,在我国的桥梁设计部门、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加入设计队伍、使用复杂分析方法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5混凝土结构设计 国内外的公路桥梁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各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也主要是针对这种桥梁结构编写的。表 5 列出了各国规范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方面的方法: 可以看到美、欧、新西兰规范对很多设计的细节问题都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法和要求,日本规范虽未给出配筋等具体设计细节,但给出了详细的混凝土构件允许和极限能力的分析方法,此法可以考虑混凝土、主筋及箍筋等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在这方面十分不足,亟待补充和改进。 6约束和减隔震、耗能设计 约束装置的设计和使用已经写入各国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也有这方面的条款,见表 6。减、隔震和耗能技术则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进入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美、日、欧、新西兰规范中部有详略不同的条文规定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没有这方面的条款,是需要补充的一个方面。减、隔震和耗能技术虽然已经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但其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技术法规还不完善。以往这一技术在桥梁上的应用实例尚不多。日本在阪神地震后,在桥梁修复、加加固中应用较多,但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考验。 7对我国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建议 前面几节对我国与美、日、欧和新西兰等国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总的来说,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构造措施和条文可执行性等方面显得落后许多。近十几年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地震给桥梁结构造成了重大破坏,同时也促进了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规范的修订主要参考了近十几年来的地震震害经验,同时借鉴了结构抗震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概况起来,新规范的发展动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抗震设防标准。这是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最基本问题。过去的几十年的时间里,研究者和工程师都提出分级抗震设防的原则:即小震不坏;中震发生有限的结构或非结构构件的破坏;大震发生严重的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破坏,但不产生严重的人员伤亡;而在可能袭击工程场地最严重的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倒塌。这些基本的结构性能目标今天被大多数的设计规程所采用。但传统的作法是,只针对单一的地震作用水平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现在的问题是针对每一个目标都结出相应的具体设计程序。这样一来,就需要对目前实际上还是单一水准强度抗震设计原则进行修订,采用多水准、多设防目标和多阶段的抗震设计原则。(2)延性和位移设计:传统的桥梁抗震设计采用强度设计方法,即使考虑到延性和位移,也是通过强度指标间接地实现。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位移在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很多研究者和工程师建议在抗震设计中直接使用位移为设计参数,这样就将形成多参数抗震设计方法:在这方面,各种非弹性反应谱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一直在进行。一些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指南和准则已经引入了位移设计的概念和方法。 (3)减、隔震和耗能设计:桥梁结构减、隔震和耗能技术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开发后,已经逐渐进入实用阶段。未来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规范应对这些技术在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应用作出具体、细致的规定。实际上, 日、美、欧、新西兰等主要地震国家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已经引入相应的条款,我国新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即将修订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也应有相应的章节规范这一技术的使用。应当注意,这一技术对桥梁的实际减震效果虽有少量的验证,但其减震规律变化和经济合理性都有待深入论证。 (4)构造细节。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的许多问题目前还不能完全通过定量化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根据震害经验、概念设计和定性研究的结果提出构造细节方面的要求,对保证桥梁结构的抗震安全十分重要。美、欧等国家的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和准则都已十分重视这一点。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在这方面明显不足,新编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将特别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5)桥梁结构基础抗震设计。从历次大地震震害可以看出,基础破坏是导致桥梁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困难大,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以若干定性的条款,从工程选址方面加以考虑。今后应重视基础本身的抗震设计,特别是对于桩基础等。这方面,美国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和准则规定得比较详细,是我们应当学习之处。基于阪神地震的经验,地震后桥梁上部结构的修复和重建都比下部基础经济和省时、省力,因此桥梁基础的抗震能力的要求应比桥墩高。 (6)规范条文的可操作性。 8结语 首先对世界主要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指出了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同时还对国际上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动向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编制我国新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一些总的意见。观点和结论均是个人见解,文中的遗漏和错误之处,同行批评和指正。日本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新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讲解 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超长多跨连续梁桥的适用性分析 篇三:学校建筑抗震设防不足谁之过学校建筑抗震设防不足谁之过?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学校的防灾安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是承担着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 是城市防灾安全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社会的共识。一方面,学校属于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而未成年人自我防护能力差,灾害一旦发生以后,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学校中的很多建筑年代比较久远,由于国内教育经费的限制,大部分建筑物得不到及时的加固改造,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往往成为抵御地震、风灾、地质灾害或者突发事件等重灾区,每次灾害的发生,学校都是最牵挂人心的地方。 地震灾害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 日本和美国加州也都是地震多发地区,那里的学校是最坚固和最安全的地方,同时担负着避难场所的作用。那里的学校也曾经脆弱不堪,但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地震灾难“洗礼”后,学校建筑越来越坚固。它们的一些经验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现行建筑基准法规定中小学校建筑耐震性能的目标是:中等强度地震,即震级为 5 度强度时,建筑不受损;大地震时,即震级 67 度强度时,建筑虽然有受损的可能,但不会倒塌,对人的生命安全部造成威胁。学校建筑的结构安全是其核心的设计要点,只有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才可能发挥其他方面的作用。在进行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在增强结构的强度指标 C 的同时加强韧性指标 F,建筑拥有足够的韧性才能抵御地震所引起的摆动。 不同建筑的受力表现 (左-强度大,韧性小;右-强度小,韧性大)资料来源;日本文部科学省资料 日本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还规定,一般小学建筑结构设计为 3 层以下,不得不超过时,应将主要教学空间布置于低层,同时不可超过 5 层;中学建筑结构设计一般控制在 4 层以下,不可超过 6 层。设计时,建筑物的形状应该尽量规则方正,避免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构造性失衡而变形、扭曲,同时避免悬挑结构设计。考虑地震、风的水平力的设计。注意保证各层各方位配置足够的抗震墙,结构加固需要所设置的二次墙应与原有的柱子、梁等做好刚性连接,使二次墙与原有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连廊、构架、烟囱等附属物应注意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教学楼、体育馆与连廊之间也应互相拉结,形成整体。加建、扩建工程同样要注意与原结构主体的连接。 交通流线设计上,应注意分区流线的设计,将开放与非开放部分区分开,使社区公共活动开展时较少的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 走廊 楼梯等为了满足日常使用及避难时的安全通行,应确保必要的采光,并保持整洁,通畅,不宜过多弯曲转折。 学校各个功能空间的设计阶段就考虑除了满足日常基本功能外,也要考虑到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避险功能,比如普通教室应根据需要预留水栓与给水、排水、插座等设备的空间。墙面确保安装足够面积的公告牌,随时更新地震及其他灾害的预报及避难时期的相关信息。美术教室、实验室等应注意挥发性高的涂料、实验药物等危险物品的安全存放,一般存放在准备室内,并应对药物及药品架进行适当的加固,保证牢固,防止地震时掉落伤人。其他各功能空间也是如此设计考量,不仅满足日常需求也要考虑灾害发生时所面对的状况。 日本中小学校抗震防灾设计特点日本中小校抗震防灾设计首先是在结构上保证其安全性,结构设计要求高于一般建筑的标准。其次在规划、疏散设计时都考虑到作为避难场所的使用需要。预留足够的运动场面积,平时用于学生活动,灾害发生时供大量避难居民聚集、物资的运送及发放和其他各种活动。疏散空间相对宽裕,也是考虑到了避难时期大量避难居民聚集的疏散需要,在物资发放过程中,必要时还可以将应急物资暂时放置在走廊空间。除了室外运动场,日本中小学校一般都配有室内体育馆,体育馆一般规模不大,也没有设置固定座位席,这样体育馆整个完整的空间都能在灾害时期为附近居民提供暂时居住的空间。为了给避难者尽量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体育馆会考虑通风、暖气、照明等生活设备。校内一般设有仓库,储存体育设施和应急物资,一般设于体育馆、或室外运动场一侧,又或者是单独放置的物资储存箱。 日本中小学校在设计时不追求形式的新颖,而是提倡标准化。很多空间用房面积并不大,如教师办公室的人均面积,而是将更多的空间面积用于公共活动和疏散。日本虽然很重视室外运动场,运动场用地常占学校总用地的一半左右,但运动场也只是简单的平整地面,并没有铺设塑胶跑道或其他设施。 为保证学校自身的安全,日本中小学校内配有适当的防灾设备和紧急报警系统。灾害发生后,学校作为避难场所是在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学校领导和教职工配合下进行的,在学校作为避难所运营过程中,需要与各个部门、社会各组织以及居民取得联系、相互协调或发布消息,这就要求中小学校内配备必要的情报通信设备。 日本对细节的考虑非常周到。在避难时期,厕所和淋浴间是最需要的设施,但学校内已有的厕所和淋浴间数量往往很难满足避难时的大量避难者的需要,故日本中小学校在设计时常在室外广场预留相应的上下水接口,供避难时期临时搭建厕所和淋浴间使用。另外,日本中小学校还特别考虑到避难时期的一些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人士,校内,一般在体育馆附近 会设置无障碍卫生间,一些学校还设有电梯和特别为体弱老人、儿童设计的室内温度可调节的独立避难房间。日本中小学校抗震防灾设计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经验累积的结果,即使是现在,很多相关的设计方法、配套设备设施以及学校的防灾计划也还在调整和完善中。 日本中小学校在设计时即考虑了讲学校作为紧急避难场所,因应作为避难场所的各种需要,在设计上也有所反映。首先规划、疏散设计时都考虑到作为避难场所的使用需要,预留足够的运动场面积。建筑设计时要保证足够的抗震安全性能,不追求形式的新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