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委年度交通运输建设的工作总结_第1页
交通委年度交通运输建设的工作总结_第2页
交通委年度交通运输建设的工作总结_第3页
交通委年度交通运输建设的工作总结_第4页
交通委年度交通运输建设的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委年度交通运输建设工作总结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丰收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监督下,在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悉心指导下,在张文常委(时任副市长)的直接分管下,我们以“深圳质量品质交通”为主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全市交通规划建设、公交服务、双港物流、智能科技、安全监管和自身管理等各板块工作齐头并进,交通运输行业平稳有序、运行质量持续向好。今年,我委负责的市政府重点工作 15 项,占全市 114 项的%;我委负责的民生实事 13 项,占全市 113 项的%;我委负责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11 项,占全市 1402 项的 15%。全委全员全年完成各类工作事项万件,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交通物流产业增加值达 1445 亿元,约占全市 gdp 的 1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迈进全球第三,深圳空港进入大空港时代,新航站楼成为城市新地标,厦深铁路开通,国家“四横四纵”高速铁路有一横一纵在深圳交汇,深圳成为国家级铁路枢纽城市。回顾去年工作,突出表现在以下十方面 58 项:一是教育实践活动抓落实务实效。1.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顺利完成 3 个环节19 个步骤的规定动作,推进 22 项反“四风”举措和 28 件民生实事。通过实践活动,我委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得到了中央、省、市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央电台、新华网以及广东、深圳的新闻媒体先后对我委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2.深入开展“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优良工作作风”学习讨论活动。着力推进智能交通、道路建设、公交服务、队伍建设、行业服务等 10 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其中 3 项改革纳入全市改革计划,我委荣获全市 15 个优秀创新奖单位之一。二是综合交通规划成体系强引领。3.综合规划研究。继续完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完成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深莞惠一体化交通规划、宝安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深圳港发展战略、深圳港总体规划、全市货运交通组织方案等规划编制研究。4.路网交通规划。完成龙海大道、外环高速线位优化、大南山隧道、坪盐通道、香蜜湖路改造等规划研究,启动月亮湾大道快速化改造、布吉南环路等交通详细规划研究,开展海滨大道、妈湾跨海通道等联系原特区内外重要通道规划研究。5.交通改善规划。完成二线关道路衔接系统规划,梅林、布吉等关口交通改善规划,高新区、车公庙、重点医院、产业园区等片区交通综合改善规划,以及龙华新城交通一体化规划。实施交通影响评价,对 89 个建设项目提出交通改善方案。三是交通拥堵治理出政策初见效。6.柔性治堵。建立深圳市交通拥堵治理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实施近期 25 条治堵措施,柔性治理交通拥堵得到市民和媒体的广泛好评。今年,我市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车速分别为 32 公里/小时、26 公里/小时,高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7.关口交通。完成梅林关检查通道岗亭及顶棚拆除专项工程,以及南头、新城检查站等全市 12个二线关口减速带拆除工作,全面改善了关口出行环境, “英雄难过梅林关”有所改观。8.停车管理。完成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编制工作,道路临时停车收费获省政府批复,举行道路临时停车收费听证会,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取得实质性进展。9.片区改善。顺利打通民清路、海月南路等33 条断头路,完成 80 个片区综合交通改善,改善了片区交通出行条件。断头路苏福园路打通后,片区居民送来“心系百姓,路通万家”锦旗。四是交通枢纽功能新飞跃上台阶。10.港口发展。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2328 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三。深圳港国际集装箱航线达 230 条,国际友好港增至 14 个。11.航运发展。积极引进中外运长航、中海油能源等国内航运骨干企业落户深圳,深圳滚装船队规模跃居全国第一。海铁联运班列累计 15 条,与重庆合作建设无水港,深圳港西部港区被列为国家集装箱铁水联运物联网示范港区。全港安全引航26491 艘次。全球下水的 5 艘 3e 级最大万标准箱货轮全部挂靠深圳港。12.空港发展。深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 322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91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新开通 3 个城市候机楼,开辟深圳喀什援疆航线。截至今年底,共有 29 家航空公司开通深圳客运航线,深圳机场通航国家 12 个、通航城市104 个、通航航线 187 条。13.机场转场。统筹完成 44 大项、4689 子项转场工作,深圳机场成功实现“一夜转场” ,新航站楼顺利投入使用,业内人士评价“异常正常” ,机场转场获得“众望 XX南都街坊口碑榜”金奖。新航站楼成为城市新地标,深圳迈进“新航站楼+双跑道”的大空港时代。14.物流产业。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 1445 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 gdp 约 10%;其中快递业务收入 125 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国快递总收入的%。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审核发放现代物流专项资金 6357 万元。编制加快发展深圳电子商务物流业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城市配送发展试点工作,深圳被确定为全省城市配送试点城市。15.物博会。成功举办第八届物博会,展会期间举办了国际港口链战略论坛、公交都市论坛、人才嘉年华等 73 场专项活动,物博会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高端化特征进一步提升, “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展会地位更加稳固。五是重大交通建设克难关强推进。16.交通投资。全市交通建设完成总投资亿元。其中,交委直接管理的交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12%;行业管理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13%;地铁三期完成投资 144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20%。17.对外通道。广深沿江高速、博深高速、清平高速二期、梅观高速北段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建成通车,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对外联系通道。深中通道海上方案基本确定,外环高速、东部过境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18.城市道路。广深高速鹤洲立交、迭福立交、平安观光立交等 17 个项目建成。坪盐通道、丹梓西路等 12 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彩通道、南坪二期、坂澜大道等 19 个项目加快建设。坂银通道、南坪三期等项目前期顺利推进。 “三个一批”交通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体系。19.轨道交通。厦深铁路开通运营,地铁7、9、11 号线全面开工建设,龙华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开工建设,坪山站交通枢纽投入运营,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北站以南段、穗莞深城际线深圳段、深茂铁路等规划建设稳步推进。20.设施管养。完成道路日常养护市场化采购,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实行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城市。完成道路保养 3 万余处,施划标线 80 万平方米,修复更新护栏 30 万平方米,设置各类交通标志牌1 万块。21.质量监督。完成交(竣)工检测项目 60 个,组织中间交工检测 536 次,开展 61928 组试样监督抽检,在监项目质量安全可控,没有发现一例责任事故。六是公交民生服务提质量优品质。22.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168 条,主要解决了民治龙悦居保障房、大浪服装基地等 97处主要诉求区域出行问题,成功实施华强北、车公庙等 33 处公交疏解,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达 603万人次,原特区外公交站点 500 米覆盖率达到91%。23.公交四站。建成新一代公交候车亭 794 座,维护公交“四站”设施 7086 座次,公交设施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24.公交专用道。新增优化公交专用道 102 公里,全市公交专用道整体规模达公里。25.智能公交。完成政府公交监管平台(一期) 、公交站点线路协同系统建设,接入 9000 多辆公交车 gps 信息,试点建设公交电子站牌和公交专用道车载抓拍系统。26.公共自行车。出台加快深圳市公共自行车交通发展若干意见,组织投放公共自行车 12700 辆。27.公交指数。首次从市民的角度,在全国率先发布公共交通服务指数指标体系,覆盖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三种方式,促进了公交服务质量的稳中向好。公交服务指数已经成为衡量公交服务的标尺、改进公交服务的依据。第四季度全市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得分提高至分。28.出租电召。全市建立了出租车统一电召平台,为市民提供手机、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的电召服务。29.出租投放。投放无障碍出租车 100 台,为特殊人群提供出租出行;成功投放 50 辆纯电动出租车驻点坪山新区运营,更好地满足了片区居民的出租出行需求。30.出租服务。出租车行业服务投诉同比下降%,营运违章同比下降%。出租车失物招领中心找回失物 1784 批、价值 1135 万元,收到表扬 20360 宗。组织 32 支爱心车队,开展“爱心送考”等活动,累计免费出车 16412 车次、服务万余人。组织“中国梦、我的梦”出租车行业演讲比赛,出租车成为深圳文明城市的一张靓丽流动名片。31.地铁运营。采取压缩行车间隔、开通大小交路、高峰期备用车上线、推进“4 改 6”工程等措施,充分挖掘地铁运能潜力,地铁日均客运量达251 万人次。七是智能交通体系大数据大应用。32.数据中心。依托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完成执法支队、客运管理局、港航货运局、西部交通局、东部交通局等 10 个运行分中心建设。与规划、环保、公安等单位紧密联系,汇聚了 14 类 75项交通行业数据。构建交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与超算中心、先进院、腾讯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云计算、云服务试点。33.运行监控。扩容交通运输车辆 gps 综合应用监管系统,接入 94000 辆出租车、重型货车、泥头车等 gps 数据。建成交通运输行业视频联网监控系统,接入全市重要枢纽场站、主要通道等 12305路视频信号。建成全国首个公共道路养护管理电子政务平台。34.“三屏”战略。 “交通在手”软件下载量超过 35 万人次;“e 行网”门户网站点击量累计超过 180 万次;与深圳广电集团合作开播“全景大交通”交通栏目,直播全市路况、客流、车流等实时交通信息,城市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获得较大提升。八是交通发展环境抓整治促提升。35.行政执法。深入开展“雷霆六号” 、 “迅雷行动” 、打击假冒出租车等专项行动,共查处交通运输违章案件 30289 宗,查扣“黑车”6267 辆。36.两法衔接。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定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对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行业稳定的不法分子,依法运用司法手段予以处罚制裁。37.港货驾维。在国内率先运行公共提还箱预约登记系统,促进外堆场和集装箱拖车行业稳定。依法审批危货作业 6603 宗,审验危运车辆 2067 辆。驾培行业严格核定单车培训能力,实施“人车比”制度和违规教练员“黑名单”管理制度。38.泥头车管理。严格实施泥头车、罐式车辆“两牌两证”管理,发放泥头车“档案号牌”7895副、罐式车“档案号牌”3215 副,从业人员“备案合格证”13449 个。39.低碳交通。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 14 项治污保洁、6 项污染减排任务,累计推广 60 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获得部、省、市 8404 万元节能减排资金补助,全年节能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油万吨标准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万吨。40.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地毯式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行动,共出动 21257 人次、检查企业(场所)20679 家(处) 、发现整改隐患 2957 个。全年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宗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九是交通管理服务接地气惠民生。41.辖区交通发展。全年共召开委区(交通运输委与 10 个区、新区) 、局街道交通发展管理联席会议 98 次,研究议题 513 项,及时研究解决了辖区公交、道路建设、片区改善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42.基层管理单元。从硬件建设、机构人员、人机绑定、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等方面,定期对58 个交通基层管理单元进行检查考核,全委道路综合巡查总里程 114 万公里。43.智慧型双考核。在交通管理设施、道路设施、公交设施等板块,全面推进委对辖区局、辖区局对养护企业的智慧型双考核工作,对辖区局和养护企业进行考核排名,充分发挥双考核指挥棒作用。全市交通设施抢修案件万件、日均 445 件。44.交通民意。开展交通服务咨询周、 “交通民意车厢”开进社区等活动,坚持组织每周三乘车调研、每月 23 日家访活动,走访拖车、出租车驾驶员家庭 24420 户,关心关注驾驶员生产生存生活。45.咨询投诉。受理交通咨询投诉 802138 件、日均 2197 件,第一时间响应、办理、解决交通投诉事项。46.窗口服务。完成网上办事窗口建设,积极推行窗口服务评价,共办理行政许可服务事项24178 件、日均件。47.信访维稳。妥善处置港口外堆场预约提柜、泥头车整治等 52 宗维稳及突发事件,确保了行业稳定。48.应急保障。编制各类交通运输应急预案、操作指令,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轨道、公交、道路抢险等应急演练 10 次。全年接报行业突发事件 127 件,同比下降%。十是交委内部体系有序可控高效。49.阳光政务。全年纳入三级责任体系的重要工作 1528 项,均百分百完成。50.体制机制。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宝华路桥建设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宝安、龙岗 14 个街道交管所恢复设置。51.规范建设。实现了制度牌“上墙” 、岗位牌“上桌” ,制作、安装和摆放制度牌 1157 个、岗位牌 2212 个。实现执法服装、执法内外观、执法行为、执法文书全面统一规范。52.宣传引导。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通气会 50 次,主流媒体刊发、播报交通新闻 3000 多篇次;发布政务微博 5800 多条,政务微博粉丝达万名;在门户网站公开发布交通信息万条,与媒体形成了良性互动,市民网友纷纷“点赞” 。53.财务运行。深化“626”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强化预算执行,加强采购管理,全委预算支出完成率%,采购完成率 100%。54.廉政建设。完善“1+9+4”制度体系,每周安排两个半天明察暗访,开展工程项目联合监督,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资金审批、港货驾维、公共交通等重大事项进行廉政审查,在全市率先开展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考评。委各监督小组召开廉洁审查例会 110 次、审议议题 1386 项,开展明察暗访 104 次,廉政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55.人才选拔。提任 1 人为执法支队支队长(副局级) ,完成 17 名处级干部、13 名科级干部、18 名执法员选拔任用,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荐 1 人任西部公汽董事长。56.军训活动。全委 1074 名干部职工,分 8 期参加以“加强纪律性、提高执行力”为主题的军事训练活动,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执行力和综合素质。57.培训教育。举办 4 期交通学习论坛、10 期交通专题培训、4 期赴港专题培训。成功举办“交通杯”篮球赛等系列文体赛事。58.党建文明。组建成立委工会、妇委会和 4个基层党组织。我委被评为省扶贫开发“双到”优秀单位。持续开展公务员志愿服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工作。一年来,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 6 月 1 日,张德江委员长在深圳调研时,在福田交通枢纽听取了我委新能源公交推广应用情况汇报。今年 11 月 16 日,汪洋副总理莅临深圳调研我市物流产业发展情况。今年,省委胡春华书记先后多次到我市调研考察新能源公交推广、高速公路建设、机场转场等工作。今年 12 月 2 日,交通运输部杨传堂部长主持召开部分交通运输厅长和基层交通运输局长座谈会,我委作为特邀参加的八个厅(委)之一,就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作了专题发言。今年 7 月 19 日,我委作为特邀代表,在财政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动员大会上,就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作了专题发言。王荣书记、许勤市长、白天主任、穗明主席、锐锋常务副市长、张虎部长、张文常委以及省交通运输厅领导,均高度重视、关心关注我市交通运输发展,并对我委工作给予鼓励和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悉心指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关心爱护监督指导的结果,是各区、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媒体朋友支持帮助的结果,凝聚着 60 万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职员工的心血、智慧和汗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全市交通运输工作的丰收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监督下,在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悉心指导下,在张文常委(时任副市长)的直接分管下,我们以“深圳质量品质交通”为主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全市交通规划建设、公交服务、双港物流、智能科技、安全监管和自身管理等各板块工作齐头并进,交通运输行业平稳有序、运行质量持续向好。今年,我委负责的市政府重点工作 15 项,占全市 114 项的%;我委负责的民生实事 13 项,占全市 113 项的%;我委负责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211 项,占全市 1402 项的 15%。全委全员全年完成各类工作事项万件,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交通物流产业增加值达 1445 亿元,约占全市 gdp 的 1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迈进全球第三,深圳空港进入大空港时代,新航站楼成为城市新地标,厦深铁路开通,国家“四横四纵”高速铁路有一横一纵在深圳交汇,深圳成为国家级铁路枢纽城市。回顾去年工作,突出表现在以下十方面 58 项:一是教育实践活动抓落实务实效。1.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顺利完成 3 个环节19 个步骤的规定动作,推进 22 项反“四风”举措和 28 件民生实事。通过实践活动,我委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得到了中央、省、市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央电台、新华网以及广东、深圳的新闻媒体先后对我委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2.深入开展“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优良工作作风”学习讨论活动。着力推进智能交通、道路建设、公交服务、队伍建设、行业服务等 10 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其中 3 项改革纳入全市改革计划,我委荣获全市 15 个优秀创新奖单位之一。二是综合交通规划成体系强引领。3.综合规划研究。继续完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完成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深莞惠一体化交通规划、宝安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深圳港发展战略、深圳港总体规划、全市货运交通组织方案等规划编制研究。4.路网交通规划。完成龙海大道、外环高速线位优化、大南山隧道、坪盐通道、香蜜湖路改造等规划研究,启动月亮湾大道快速化改造、布吉南环路等交通详细规划研究,开展海滨大道、妈湾跨海通道等联系原特区内外重要通道规划研究。5.交通改善规划。完成二线关道路衔接系统规划,梅林、布吉等关口交通改善规划,高新区、车公庙、重点医院、产业园区等片区交通综合改善规划,以及龙华新城交通一体化规划。实施交通影响评价,对 89 个建设项目提出交通改善方案。三是交通拥堵治理出政策初见效。6.柔性治堵。建立深圳市交通拥堵治理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实施近期 25 条治堵措施,柔性治理交通拥堵得到市民和媒体的广泛好评。今年,我市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车速分别为 32 公里/小时、26 公里/小时,高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7.关口交通。完成梅林关检查通道岗亭及顶棚拆除专项工程,以及南头、新城检查站等全市 12个二线关口减速带拆除工作,全面改善了关口出行环境, “英雄难过梅林关”有所改观。8.停车管理。完成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编制工作,道路临时停车收费获省政府批复,举行道路临时停车收费听证会,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取得实质性进展。9.片区改善。顺利打通民清路、海月南路等33 条断头路,完成 80 个片区综合交通改善,改善了片区交通出行条件。断头路苏福园路打通后,片区居民送来“心系百姓,路通万家”锦旗。四是交通枢纽功能新飞跃上台阶。10.港口发展。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集装箱吞吐量 2328 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三。深圳港国际集装箱航线达 230 条,国际友好港增至 14 个。11.航运发展。积极引进中外运长航、中海油能源等国内航运骨干企业落户深圳,深圳滚装船队规模跃居全国第一。海铁联运班列累计 15 条,与重庆合作建设无水港,深圳港西部港区被列为国家集装箱铁水联运物联网示范港区。全港安全引航26491 艘次。全球下水的 5 艘 3e 级最大万标准箱货轮全部挂靠深圳港。12.空港发展。深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 322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 91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新开通 3 个城市候机楼,开辟深圳喀什援疆航线。截至今年底,共有 29 家航空公司开通深圳客运航线,深圳机场通航国家 12 个、通航城市104 个、通航航线 187 条。13.机场转场。统筹完成 44 大项、4689 子项转场工作,深圳机场成功实现“一夜转场” ,新航站楼顺利投入使用,业内人士评价“异常正常” ,机场转场获得“众望 XX南都街坊口碑榜”金奖。新航站楼成为城市新地标,深圳迈进“新航站楼+双跑道”的大空港时代。14.物流产业。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 1445 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 gdp 约 10%;其中快递业务收入 125 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国快递总收入的%。出台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审核发放现代物流专项资金 6357 万元。编制加快发展深圳电子商务物流业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城市配送发展试点工作,深圳被确定为全省城市配送试点城市。15.物博会。成功举办第八届物博会,展会期间举办了国际港口链战略论坛、公交都市论坛、人才嘉年华等 73 场专项活动,物博会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高端化特征进一步提升, “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展会地位更加稳固。五是重大交通建设克难关强推进。16.交通投资。全市交通建设完成总投资亿元。其中,交委直接管理的交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12%;行业管理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13%;地铁三期完成投资 144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20%。17.对外通道。广深沿江高速、博深高速、清平高速二期、梅观高速北段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建成通车,进一步拓展了城市对外联系通道。深中通道海上方案基本确定,外环高速、东部过境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18.城市道路。广深高速鹤洲立交、迭福立交、平安观光立交等 17 个项目建成。坪盐通道、丹梓西路等 12 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彩通道、南坪二期、坂澜大道等 19 个项目加快建设。坂银通道、南坪三期等项目前期顺利推进。 “三个一批”交通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网体系。19.轨道交通。厦深铁路开通运营,地铁7、9、11 号线全面开工建设,龙华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开工建设,坪山站交通枢纽投入运营,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北站以南段、穗莞深城际线深圳段、深茂铁路等规划建设稳步推进。20.设施管养。完成道路日常养护市场化采购,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实行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城市。完成道路保养 3 万余处,施划标线 80 万平方米,修复更新护栏 30 万平方米,设置各类交通标志牌1 万块。21.质量监督。完成交(竣)工检测项目 60 个,组织中间交工检测 536 次,开展 61928 组试样监督抽检,在监项目质量安全可控,没有发现一例责任事故。六是公交民生服务提质量优品质。22.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168 条,主要解决了民治龙悦居保障房、大浪服装基地等 97处主要诉求区域出行问题,成功实施华强北、车公庙等 33 处公交疏解,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达 603万人次,原特区外公交站点 500 米覆盖率达到91%。23.公交四站。建成新一代公交候车亭 794 座,维护公交“四站”设施 7086 座次,公交设施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24.公交专用道。新增优化公交专用道 102 公里,全市公交专用道整体规模达公里。25.智能公交。完成政府公交监管平台(一期) 、公交站点线路协同系统建设,接入 9000 多辆公交车 gps 信息,试点建设公交电子站牌和公交专用道车载抓拍系统。26.公共自行车。出台加快深圳市公共自行车交通发展若干意见,组织投放公共自行车 12700 辆。27.公交指数。首次从市民的角度,在全国率先发布公共交通服务指数指标体系,覆盖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三种方式,促进了公交服务质量的稳中向好。公交服务指数已经成为衡量公交服务的标尺、改进公交服务的依据。第四季度全市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得分提高至分。28.出租电召。全市建立了出租车统一电召平台,为市民提供手机、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的电召服务。29.出租投放。投放无障碍出租车 100 台,为特殊人群提供出租出行;成功投放 50 辆纯电动出租车驻点坪山新区运营,更好地满足了片区居民的出租出行需求。30.出租服务。出租车行业服务投诉同比下降%,营运违章同比下降%。出租车失物招领中心找回失物 1784 批、价值 1135 万元,收到表扬 20360 宗。组织 32 支爱心车队,开展“爱心送考”等活动,累计免费出车 16412 车次、服务万余人。组织“中国梦、我的梦”出租车行业演讲比赛,出租车成为深圳文明城市的一张靓丽流动名片。31.地铁运营。采取压缩行车间隔、开通大小交路、高峰期备用车上线、推进“4 改 6”工程等措施,充分挖掘地铁运能潜力,地铁日均客运量达251 万人次。七是智能交通体系大数据大应用。32.数据中心。依托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完成执法支队、客运管理局、港航货运局、西部交通局、东部交通局等 10 个运行分中心建设。与规划、环保、公安等单位紧密联系,汇聚了 14 类 75项交通行业数据。构建交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与超算中心、先进院、腾讯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云计算、云服务试点。33.运行监控。扩容交通运输车辆 gps 综合应用监管系统,接入 94000 辆出租车、重型货车、泥头车等 gps 数据。建成交通运输行业视频联网监控系统,接入全市重要枢纽场站、主要通道等 12305路视频信号。建成全国首个公共道路养护管理电子政务平台。34.“三屏”战略。 “交通在手”软件下载量超过 35 万人次;“e 行网”门户网站点击量累计超过 180 万次;与深圳广电集团合作开播“全景大交通”交通栏目,直播全市路况、客流、车流等实时交通信息,城市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获得较大提升。八是交通发展环境抓整治促提升。35.行政执法。深入开展“雷霆六号” 、 “迅雷行动” 、打击假冒出租车等专项行动,共查处交通运输违章案件 30289 宗,查扣“黑车”6267 辆。36.两法衔接。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定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对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行业稳定的不法分子,依法运用司法手段予以处罚制裁。37.港货驾维。在国内率先运行公共提还箱预约登记系统,促进外堆场和集装箱拖车行业稳定。依法审批危货作业 6603 宗,审验危运车辆 2067 辆。驾培行业严格核定单车培训能力,实施“人车比”制度和违规教练员“黑名单”管理制度。38.泥头车管理。严格实施泥头车、罐式车辆“两牌两证”管理,发放泥头车“档案号牌”7895副、罐式车“档案号牌”3215 副,从业人员“备案合格证”13449 个。39.低碳交通。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 14 项治污保洁、6 项污染减排任务,累计推广 60 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获得部、省、市 8404 万元节能减排资金补助,全年节能万吨标准煤,替代燃油万吨标准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万吨。40.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地毯式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行动,共出动 21257 人次、检查企业(场所)20679 家(处) 、发现整改隐患 2957 个。全年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宗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九是交通管理服务接地气惠民生。41.辖区交通发展。全年共召开委区(交通运输委与 10 个区、新区) 、局街道交通发展管理联席会议 98 次,研究议题 513 项,及时研究解决了辖区公交、道路建设、片区改善等一批热点难点问题。42.基层管理单元。从硬件建设、机构人员、人机绑定、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等方面,定期对58 个交通基层管理单元进行检查考核,全委道路综合巡查总里程 114 万公里。43.智慧型双考核。在交通管理设施、道路设施、公交设施等板块,全面推进委对辖区局、辖区局对养护企业的智慧型双考核工作,对辖区局和养护企业进行考核排名,充分发挥双考核指挥棒作用。全市交通设施抢修案件万件、日均 445 件。44.交通民意。开展交通服务咨询周、 “交通民意车厢”开进社区等活动,坚持组织每周三乘车调研、每月 23 日家访活动,走访拖车、出租车驾驶员家庭 24420 户,关心关注驾驶员生产生存生活。45.咨询投诉。受理交通咨询投诉 802138 件、日均 2197 件,第一时间响应、办理、解决交通投诉事项。46.窗口服务。完成网上办事窗口建设,积极推行窗口服务评价,共办理行政许可服务事项24178 件、日均件。47.信访维稳。妥善处置港口外堆场预约提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