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局工作总结_2_第1页
人力资源局工作总结_2_第2页
人力资源局工作总结_2_第3页
人力资源局工作总结_2_第4页
人力资源局工作总结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局工作总结一、重点亮点工作(一)围绕重点抓落实,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一是率先开通“南山就业通”系统。该平台功能强大,涵盖内容齐全,囊括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南、就业服务、求职服务、创业服务等 5 大类,涵盖了 54项就业信息。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 838 家单位在该平台发布 11354 个工作岗位,帮助 3215 人实现就业,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成效初显。二是创新“匹配式”招聘会,提升失业人员就业成功率。针对我区户籍失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大、文化低、缺技能、没信心等问题,积极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模式,改当前“集市式”招聘为“匹配式”招聘,通过有针对性的摸底排查,将登记的失业人员求职信息与企业招聘信息有效、快捷地匹配,搭建起失业群体与企业岗位之间的桥梁,有效提高就业成功率。截止目前,共为失业人员提供 100 多个岗位,吸引有就业愿望的 300 多名失业人员参加送岗位专项服务活动,成功实现 60 名达成就业愿望。三是扎实做好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各类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失业人员的素质,截止目前共为 3223 名(次)失业人员提供了各种免费培训,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率为 100%。四是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服务。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了 5453 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 2874 人, “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 90 名, “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五是继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带动各类人员就业。完善 4 个自主创业孵化园和 5 个自主创业示范基地的相关工作,为 250 名创业人员审批发放 249 万元创业补贴。六是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发放了 3 万多份“春风卡” “岗位信息”及劳动法律法规资料,同时举办了 64 场面向异地务工人员的免费招聘专场,1192 家用人单位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了 16898 个工作岗位,5574 名异地务工人员成功实现就业。(二)围绕亮点促发展,人才工作全面推进。一是完成南山实验学校等 55 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审核工作,核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推进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审核办理我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 742 人,其中高级 123 人、中级 407 人、初级 212 人。三是开展第七批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新增 XX 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18 家单位为第七批挂牌实训基地,使实训基地规模扩大至 85 家。四是举办校企洽谈会促进区内产学研对接。提供了 1200 多个中高级职位,投资价值约 5000 万元的校企合作项目。五是调研 19 家海归人员集中单位和海归人员创办企业,与 34 位海归精英进行交流,为海归换届工作奠定基础。六是受理各类人才引进业务共计4468 人次,为南山建设“三区一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三) 围绕热点保稳定,劳资关系和谐共建。一是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联合 8 个街道为3900 多家企业免费送法 4XX 多套,培训累计超过7550 人次。二是处理劳资纠纷案件 420 宗,其中重劳纠纷及突发事件 19 宗,为农民工追回工资共计万元,正确处理了监察执法、服务企业和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的关系。依法做好欠薪保障基金垫付工作,共依法办理欠薪垫付案件 2 宗,涉及 96人金额 493483 元,及时化解了一批由欠薪引起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发挥“三级”调解作用,信访结案 891 宗,调解成功 721 宗,成功率达到 81%,为劳动者追回工资 101 万元。被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为“南山模式” ,并于 XX年入选中组部“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专题教材” 。四是依法受理立案劳动仲裁案件 1422 件,涉案标的人民币 8568 余万元。结案 1322 件,调解、裁决和撤诉金额共计人民币 2449 万元,受理案件得到公正、妥善处理,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四)围绕难点抓创新,人事工作不断突破。一是配合组织部编办、区民政局和区财政局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进行调研,理清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构成,对全区街道综合协管员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帮助解决教育系统在社会公开招聘、修订 “绿色通道” 、公办校园长岗位聘用、校级领导竞争性选拔以及公办幼儿园“以事定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教育系统“绿色通道”修订工作正在进行,社会公开招聘工作即将启动。三是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公开招聘、选聘、 “绿色通道”方式招录公务员、职员、雇员共 263 名,公开招聘公务员 2名(农民工中选拔)、职员 229 名(其中农民工中选拔 2 名、社会人员 101 名、应届毕业生 126 名);选聘卫生系统职员 22 名博士、高层次人才配偶 2 名。通过选调方式引进公务员、职员 13 名,其中选调公务员 6 名、职员 7 名。四是围绕南山新型物流产业需求,开展专项技能大赛,组织参与 23 次各类考试,为我区各单位 347 个职位提供专业的考试服务,实现“阳光操作” 。二、XX 年主要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做好积分入户“预约上门服务” 、 “南山青年创新杰出人才奖” 工作,开展“名医” 、 “ 名师”工程建设。(二)扎实开展就业工作。扩大“南山就业通”的覆盖范围,力争取延伸至全区 100 个社区。(三)探索建立新的调解工作机制。在目前三级调解模式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建立更广阔更深入的四级调解模式。(四)继续推进公职人员管理改革和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一、重点亮点工作(一)围绕重点抓落实,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一是率先开通“南山就业通”系统。该平台功能强大,涵盖内容齐全,囊括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南、就业服务、求职服务、创业服务等 5 大类,涵盖了 54项就业信息。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 838 家单位在该平台发布 11354 个工作岗位,帮助 3215 人实现就业,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成效初显。二是创新“匹配式”招聘会,提升失业人员就业成功率。针对我区户籍失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大、文化低、缺技能、没信心等问题,积极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模式,改当前“集市式”招聘为“匹配式”招聘,通过有针对性的摸底排查,将登记的失业人员求职信息与企业招聘信息有效、快捷地匹配,搭建起失业群体与企业岗位之间的桥梁,有效提高就业成功率。截止目前,共为失业人员提供 100 多个岗位,吸引有就业愿望的 300 多名失业人员参加送岗位专项服务活动,成功实现 60 名达成就业愿望。三是扎实做好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各类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失业人员的素质,截止目前共为 3223 名(次)失业人员提供了各种免费培训,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率为 100%。四是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服务。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了 5453 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 2874 人, “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 90 名, “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五是继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带动各类人员就业。完善 4 个自主创业孵化园和 5 个自主创业示范基地的相关工作,为 250 名创业人员审批发放 249 万元创业补贴。六是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发放了 3 万多份“春风卡” “岗位信息”及劳动法律法规资料,同时举办了 64 场面向异地务工人员的免费招聘专场,1192 家用人单位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了 16898 个工作岗位,5574 名异地务工人员成功实现就业。(二)围绕亮点促发展,人才工作全面推进。一是完成南山实验学校等 55 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审核工作,核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推进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审核办理我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 742 人,其中高级 123 人、中级 407 人、初级 212 人。三是开展第七批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新增 XX 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18 家单位为第七批挂牌实训基地,使实训基地规模扩大至 85 家。四是举办校企洽谈会促进区内产学研对接。提供了 1200 多个中高级职位,投资价值约 5000 万元的校企合作项目。五是调研 19 家海归人员集中单位和海归人员创办企业,与 34 位海归精英进行交流,为海归换届工作奠定基础。六是受理各类人才引进业务共计4468 人次,为南山建设“三区一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三) 围绕热点保稳定,劳资关系和谐共建。一是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联合 8 个街道为3900 多家企业免费送法 4XX 多套,培训累计超过7550 人次。二是处理劳资纠纷案件 420 宗,其中重劳纠纷及突发事件 19 宗,为农民工追回工资共计万元,正确处理了监察执法、服务企业和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的关系。依法做好欠薪保障基金垫付工作,共依法办理欠薪垫付案件 2 宗,涉及 96人金额 493483 元,及时化解了一批由欠薪引起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发挥“三级”调解作用,信访结案 891 宗,调解成功 721 宗,成功率达到 81%,为劳动者追回工资 101 万元。被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为“南山模式” ,并于 XX年入选中组部“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专题教材” 。四是依法受理立案劳动仲裁案件 1422 件,涉案标的人民币 8568 余万元。结案 1322 件,调解、裁决和撤诉金额共计人民币 2449 万元,受理案件得到公正、妥善处理,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及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四)围绕难点抓创新,人事工作不断突破。一是配合组织部编办、区民政局和区财政局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进行调研,理清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的构成,对全区街道综合协管员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帮助解决教育系统在社会公开招聘、修订 “绿色通道” 、公办校园长岗位聘用、校级领导竞争性选拔以及公办幼儿园“以事定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教育系统“绿色通道”修订工作正在进行,社会公开招聘工作即将启动。三是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公开招聘、选聘、 “绿色通道”方式招录公务员、职员、雇员共 263 名,公开招聘公务员 2名(农民工中选拔)、职员 229 名(其中农民工中选拔 2 名、社会人员 101 名、应届毕业生 126 名);选聘卫生系统职员 22 名博士、高层次人才配偶 2 名。通过选调方式引进公务员、职员 13 名,其中选调公务员 6 名、职员 7 名。四是围绕南山新型物流产业需求,开展专项技能大赛,组织参与 23 次各类考试,为我区各单位 347 个职位提供专业的考试服务,实现“阳光操作” 。二、XX 年主要工作思路(一)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做好积分入户“预约上门服务” 、 “南山青年创新杰出人才奖” 工作,开展“名医” 、 “ 名师”工程建设。(二)扎实开展就业工作。扩大“南山就业通”的覆盖范围,力争取延伸至全区 100 个社区。(三)探索建立新的调解工作机制。在目前三级调解模式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建立更广阔更深入的四级调解模式。(四)继续推进公职人员管理改革和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一、重点亮点工作(一)围绕重点抓落实,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一是率先开通“南山就业通”系统。该平台功能强大,涵盖内容齐全,囊括了就业政策、就业指南、就业服务、求职服务、创业服务等 5 大类,涵盖了 54项就业信息。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 838 家单位在该平台发布 11354 个工作岗位,帮助 3215 人实现就业,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成效初显。二是创新“匹配式”招聘会,提升失业人员就业成功率。针对我区户籍失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大、文化低、缺技能、没信心等问题,积极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模式,改当前“集市式”招聘为“匹配式”招聘,通过有针对性的摸底排查,将登记的失业人员求职信息与企业招聘信息有效、快捷地匹配,搭建起失业群体与企业岗位之间的桥梁,有效提高就业成功率。截止目前,共为失业人员提供 100 多个岗位,吸引有就业愿望的 300 多名失业人员参加送岗位专项服务活动,成功实现 60 名达成就业愿望。三是扎实做好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各类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失业人员的素质,截止目前共为 3223 名(次)失业人员提供了各种免费培训,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指导率为 100%。四是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服务。通过举办“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了 5453 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 2874 人, “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 90 名, “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五是继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带动各类人员就业。完善 4 个自主创业孵化园和 5 个自主创业示范基地的相关工作,为 250 名创业人员审批发放 249 万元创业补贴。六是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发放了 3 万多份“春风卡” “岗位信息”及劳动法律法规资料,同时举办了 64 场面向异地务工人员的免费招聘专场,1192 家用人单位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了 16898 个工作岗位,5574 名异地务工人员成功实现就业。(二)围绕亮点促发展,人才工作全面推进。一是完成南山实验学校等 55 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审核工作,核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推进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审核办理我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 742 人,其中高级 123 人、中级 407 人、初级 212 人。三是开展第七批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新增 XX 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18 家单位为第七批挂牌实训基地,使实训基地规模扩大至 85 家。四是举办校企洽谈会促进区内产学研对接。提供了 1200 多个中高级职位,投资价值约 5000 万元的校企合作项目。五是调研 19 家海归人员集中单位和海归人员创办企业,与 34 位海归精英进行交流,为海归换届工作奠定基础。六是受理各类人才引进业务共计4468 人次,为南山建设“三区一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三) 围绕热点保稳定,劳资关系和谐共建。一是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联合 8 个街道为3900 多家企业免费送法 4XX 多套,培训累计超过7550 人次。二是处理劳资纠纷案件 420 宗,其中重劳纠纷及突发事件 19 宗,为农民工追回工资共计万元,正确处理了监察执法、服务企业和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的关系。依法做好欠薪保障基金垫付工作,共依法办理欠薪垫付案件 2 宗,涉及 96人金额 493483 元,及时化解了一批由欠薪引起的不稳定因素。三是发挥“三级”调解作用,信访结案 891 宗,调解成功 721 宗,成功率达到 81%,为劳动者追回工资 101 万元。被国家、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为“南山模式” ,并于 XX年入选中组部“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专题教材” 。四是依法受理立案劳动仲裁案件 1422 件,涉案标的人民币 8568 余万元。结案 1322 件,调解、裁决和撤诉金额共计人民币 2449 万元,受理案件得到公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