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_第1页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_第2页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_第3页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_第4页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以至于成为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载体。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暮江吟 )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 ,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3、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4、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这里作者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6、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床前一片洁白的月光,好像地上铺着一层霜。抬头远望天上的明月,低头不禁想起家乡。本诗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月夜思乡图。8、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女主人公早晨起来对镜梳妆,为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变得衰老而发愁,男主人公由于情人不在身边,他感到异常孤单,以致觉得月光也是寒冷的。这两句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很真切。9、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为了不使田园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陶渊明的诗于平淡中很富有情趣。1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自古皆然。既然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了。11、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的游山西村 )12、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的西江月 )1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14、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5、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16、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17、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18、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19、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缪氏子赋新月 )20、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以至于成为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载体。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暮江吟 )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 ,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3、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4、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这里作者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6、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床前一片洁白的月光,好像地上铺着一层霜。抬头远望天上的明月,低头不禁想起家乡。本诗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月夜思乡图。8、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女主人公早晨起来对镜梳妆,为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变得衰老而发愁,男主人公由于情人不在身边,他感到异常孤单,以致觉得月光也是寒冷的。这两句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很真切。9、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为了不使田园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陶渊明的诗于平淡中很富有情趣。1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自古皆然。既然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了。11、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的游山西村 )12、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的西江月 )1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14、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5、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16、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 )17、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18、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19、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缪氏子赋新月 )20、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月亮,是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而且最具亲切感的意象。千百年来,月光带给读者无尽的温暖和感伤,无尽的希望和怀念。以至于成为中国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载体。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 )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2、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的暮江吟 )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 ,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3、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4、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这里作者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6、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床前一片洁白的月光,好像地上铺着一层霜。抬头远望天上的明月,低头不禁想起家乡。本诗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月夜思乡图。8、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女主人公早晨起来对镜梳妆,为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变得衰老而发愁,男主人公由于情人不在身边,他感到异常孤单,以致觉得月光也是寒冷的。这两句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很真切。9、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为了不使田园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陶渊明的诗于平淡中很富有情趣。10、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自古皆然。既然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了。11、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的游山西村 )12、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的西江月 )13、 “海上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