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发局年度工作总结和 XX 年工作安排报告农发局关于 XX 年工作总结和 XX 年工作安排报告XX 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区委“六个新都建设”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两个倍增、两个率先”目标,以“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全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033 元,分别较上年同比增长%、%,粮食总产量万吨,全面完成目标任务。XX 年工作总结一、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大力实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推动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有机高效农业、高端种业为重点的高端农业发展。全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新增“XX 名牌” 、 “XX 省著名商标”等农产品品牌 7 个;新增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4183亩,累计达万亩,产值亿元;新增设施农业 3665亩,累计达万亩,产值亿元;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 19 个,累计达 29 个;建成粮经高端种业基地 300 亩,实现产值亿元。二、生产能力建设成效显著。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新建高标准农田万亩, “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5 万亩。着力抓好“米袋子” 、 “菜篮子”建设,重点实施了 7 万亩粮经产业“双创双建”示范工程,全区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加快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区建设,着力强化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一手抓农业投入品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在 96%以上。加快推进“五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 110 万元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新发展社会化服务机构 10 个。三、生产要素聚集成效显著。创新招引工作机制,着力招大引强,新签约农业项目 22 个,协议总投资亿元,其中新引进 3000 万元以上的重大农业项目 10 个。强化项目包装策划,包装储备农业项目 32 个,概算总投资亿元。着力推进农业项目实施,全区 31 个农业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亿元的%。着力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新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药剂新机具80 项,其中:新品种 60 个、新机具 2 个、新药剂3 个,新技术 15 项;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耕种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四、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泡菜园区二期回头客、统实包装、新禧食品、长德二期建设,通过引进一批、扶持一批,促进农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区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 469 家,其中:产值上亿元龙头企业 11 家、5000 万元以上 40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1 家、省级 6 家、市级 33 家,今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 1 家。鼓励和引导农民围绕特色产业组建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253 个,新增 32 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 11 个、市级 30 个,社员达到万户,带动面%。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共培训农民职业经理人 200 人。五、产业联动发展成效显著。依托一产业,联动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运作模式,围绕精深加工企业建立原料基地 39 万亩,联结带动农户万户,联结带动面达 85%。着力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通过举办马家“三月三” 、花香果居柚花柚子节、新民葡萄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节会以及北星大道沿线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提档升级,实现乡村旅游人数 420 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亿元。六、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着力开展创新型工作,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深入推广了土地股份合作、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大园区+小业主”等七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全区新增规模流转面积万亩,累计流转耕地面积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推行跨区域规模化连片发展,大力实施“花香果居锦绣田园统筹城乡连片发展区”建设,发展区实现农业增加值 6000 万元,辐射周边农村 5 平方公里,带动周边农民 7800 余人增收 400 余万元。进一步创新院地、院企合作机制,积极推行“科研单位+公司+合作社+基地”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以精品桂花、高端食用菌、优质富硒米、甜糯玉米为代表的“十大基地”承接省农科院的科技转化,带动我区农业的精细化发展。积极实施“科研院所+实验室+基地”模式,充分发挥久森农业马铃薯研究中心这个农业部薯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提升高端种苗繁育水平,带动我区农业高端化发展。七、新农村示范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理念、思路和办法,加快建设“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功能集成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全区新农村示范片区内新村聚居点建成 30 个,其中新农村综合体 23 个,安置农户万户,转移人口万人,聚居度%。示范片农民纯收入 15044 元,较上年增长 15%。新繁镇玲珑锦苑、石板滩镇集体土城集中居住区幸福美丽新村加快建设。花香果居被评选为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 。 “锦绣田园”新农村综合示范区成为全市综合亮点,建设成果及经验做法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增收工作会上交流。八、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养殖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预计全年完成禁养区关闭畜禽养殖场 77 户,治理限养区 404 户的目标任务,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加快省、市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新民高祖养殖场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石板滩优胜养猪场成功创建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石板滩优胜猪业农业循环经济及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被评为全省沼气综合示范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秸秆综合利用共计完成万亩,综合利用利用率达%,得到市领导肯定。九、效能建设成效显著。深入贯彻践行中央、省、市、区两项建设规定,狠抓作风整顿,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狠抓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狠抓制度完善,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狠抓廉政教育,进一步提高反腐能力,切实优化都市农业投资发展软环境,为实现农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XX 年工作安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六个新都建设”战略部署,以“两个率先、两个倍增”为目标,以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精致农业为思路,以产景一体、产村相融为理念,以“点、线、面、片”为方法,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区域化发展,系统集成科技、生态、旅游要素,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构建都市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为“六个新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XX 年力争完成农业增加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6138 元,分别比 XX 年增长%、15%,力争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一、以规划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发展。进一步完善都市现代农业规划,将全区农业区域规划为锦绣田园、新九路等 12 个产业连片发展区,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农业,每个区域新增特色种植 XX 亩以上,推动产业的多样化、优质化、规模化发展,为“一月一主题”奠定基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以主体培育为关键,加快构建现代经营方式。积极推进“项目+专合+农户” 、 “专合(企业)+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 、 “龙头企业+专合+基地+农户” 、 “科研单位+专合(企业)+基地”等经营模式,发展壮大专合组织和家庭农场,促进土地流转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XX 年新增专合组织 10 家,家庭农场 15 家,土地规模流转 1 万亩以上。三、以土地整治为载体,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按照产村相融、产景一体的理念,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强化产业配套,带动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XX 年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12 个,新建 30 个新农村聚居点和整镇推进新繁镇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聚居度达到%。四、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快泡菜园区二期和军屯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力争引进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 2 个以上入驻,重点加快新禧、统实、回头客食品等项目建设,力争 XX 年投产、达产。通过“公司+专合组织+种植大户+基地”模式,新建原材料基地 5 万亩以上。实施农业项目 43 个,总投资 44亿元,计划投资亿元,重点打造以香郡湖、百草园、尚作有机等重大农业项目,新培育市级综合示范亮点 2 个以上。五、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动农业品牌营销进程。依托长德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尚作有机配送平台,整合优势农产品基地,扩大新都农产品对外销售;积极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对汪家蔬菜绿色食品、优胜猪业有机猪等的“三品一标“认证。推进中冠、鱼都“XX 市著名商标”和真的老“XX 省名牌”的培育。抓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动我区农业生产智能化提高物联网技术,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化。六、以发展高端为方向,强化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化园区合作,积极实施“一点带三极”的都市现代农业组团发展战略,推动优质富硒水稻、粮经复合基地等院地科技合作项目 10 个以上,促进品种更新、技术升级换代。依托久森农业、祥春农业等加快发展高端农业,提高脱毒马铃薯、脱毒冬草莓、中药材、蔬菜种苗生产产能。农发局关于 XX 年工作总结和 XX 年工作安排报告XX 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区委“六个新都建设”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两个倍增、两个率先”目标,以“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全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033 元,分别较上年同比增长%、%,粮食总产量万吨,全面完成目标任务。XX 年工作总结一、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大力实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推动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有机高效农业、高端种业为重点的高端农业发展。全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新增“XX 名牌” 、 “XX 省著名商标”等农产品品牌 7 个;新增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4183亩,累计达万亩,产值亿元;新增设施农业 3665亩,累计达万亩,产值亿元;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 19 个,累计达 29 个;建成粮经高端种业基地 300 亩,实现产值亿元。二、生产能力建设成效显著。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新建高标准农田万亩, “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5 万亩。着力抓好“米袋子” 、 “菜篮子”建设,重点实施了 7 万亩粮经产业“双创双建”示范工程,全区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加快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区建设,着力强化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一手抓农业投入品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在 96%以上。加快推进“五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 110 万元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新发展社会化服务机构 10 个。三、生产要素聚集成效显著。创新招引工作机制,着力招大引强,新签约农业项目 22 个,协议总投资亿元,其中新引进 3000 万元以上的重大农业项目 10 个。强化项目包装策划,包装储备农业项目 32 个,概算总投资亿元。着力推进农业项目实施,全区 31 个农业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亿元的%。着力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新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药剂新机具80 项,其中:新品种 60 个、新机具 2 个、新药剂3 个,新技术 15 项;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耕种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四、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泡菜园区二期回头客、统实包装、新禧食品、长德二期建设,通过引进一批、扶持一批,促进农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区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 469 家,其中:产值上亿元龙头企业 11 家、5000 万元以上 40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1 家、省级 6 家、市级 33 家,今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 1 家。鼓励和引导农民围绕特色产业组建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253 个,新增 32 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 11 个、市级 30 个,社员达到万户,带动面%。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共培训农民职业经理人 200 人。五、产业联动发展成效显著。依托一产业,联动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运作模式,围绕精深加工企业建立原料基地 39 万亩,联结带动农户万户,联结带动面达 85%。着力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通过举办马家“三月三” 、花香果居柚花柚子节、新民葡萄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节会以及北星大道沿线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提档升级,实现乡村旅游人数 420 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亿元。六、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着力开展创新型工作,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深入推广了土地股份合作、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大园区+小业主”等七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全区新增规模流转面积万亩,累计流转耕地面积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推行跨区域规模化连片发展,大力实施“花香果居锦绣田园统筹城乡连片发展区”建设,发展区实现农业增加值 6000 万元,辐射周边农村 5 平方公里,带动周边农民 7800 余人增收 400 余万元。进一步创新院地、院企合作机制,积极推行“科研单位+公司+合作社+基地”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以精品桂花、高端食用菌、优质富硒米、甜糯玉米为代表的“十大基地”承接省农科院的科技转化,带动我区农业的精细化发展。积极实施“科研院所+实验室+基地”模式,充分发挥久森农业马铃薯研究中心这个农业部薯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提升高端种苗繁育水平,带动我区农业高端化发展。七、新农村示范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理念、思路和办法,加快建设“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功能集成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全区新农村示范片区内新村聚居点建成 30 个,其中新农村综合体 23 个,安置农户万户,转移人口万人,聚居度%。示范片农民纯收入 15044 元,较上年增长 15%。新繁镇玲珑锦苑、石板滩镇集体土城集中居住区幸福美丽新村加快建设。花香果居被评选为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 。 “锦绣田园”新农村综合示范区成为全市综合亮点,建设成果及经验做法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增收工作会上交流。八、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养殖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预计全年完成禁养区关闭畜禽养殖场 77 户,治理限养区 404 户的目标任务,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加快省、市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新民高祖养殖场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石板滩优胜养猪场成功创建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石板滩优胜猪业农业循环经济及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被评为全省沼气综合示范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秸秆综合利用共计完成万亩,综合利用利用率达%,得到市领导肯定。九、效能建设成效显著。深入贯彻践行中央、省、市、区两项建设规定,狠抓作风整顿,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狠抓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狠抓制度完善,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狠抓廉政教育,进一步提高反腐能力,切实优化都市农业投资发展软环境,为实现农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XX 年工作安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六个新都建设”战略部署,以“两个率先、两个倍增”为目标,以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精致农业为思路,以产景一体、产村相融为理念,以“点、线、面、片”为方法,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区域化发展,系统集成科技、生态、旅游要素,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构建都市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为“六个新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XX 年力争完成农业增加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6138 元,分别比 XX 年增长%、15%,力争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一、以规划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发展。进一步完善都市现代农业规划,将全区农业区域规划为锦绣田园、新九路等 12 个产业连片发展区,在稳定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农业,每个区域新增特色种植 XX 亩以上,推动产业的多样化、优质化、规模化发展,为“一月一主题”奠定基础,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以主体培育为关键,加快构建现代经营方式。积极推进“项目+专合+农户” 、 “专合(企业)+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 、 “龙头企业+专合+基地+农户” 、 “科研单位+专合(企业)+基地”等经营模式,发展壮大专合组织和家庭农场,促进土地流转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XX 年新增专合组织 10 家,家庭农场 15 家,土地规模流转 1 万亩以上。三、以土地整治为载体,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按照产村相融、产景一体的理念,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强化产业配套,带动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XX 年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12 个,新建 30 个新农村聚居点和整镇推进新繁镇幸福美丽新村的建设,聚居度达到%。四、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快泡菜园区二期和军屯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力争引进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 2 个以上入驻,重点加快新禧、统实、回头客食品等项目建设,力争 XX 年投产、达产。通过“公司+专合组织+种植大户+基地”模式,新建原材料基地 5 万亩以上。实施农业项目 43 个,总投资 44亿元,计划投资亿元,重点打造以香郡湖、百草园、尚作有机等重大农业项目,新培育市级综合示范亮点 2 个以上。五、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动农业品牌营销进程。依托长德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尚作有机配送平台,整合优势农产品基地,扩大新都农产品对外销售;积极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对汪家蔬菜绿色食品、优胜猪业有机猪等的“三品一标“认证。推进中冠、鱼都“XX 市著名商标”和真的老“XX 省名牌”的培育。抓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动我区农业生产智能化提高物联网技术,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化。六、以发展高端为方向,强化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深化园区合作,积极实施“一点带三极”的都市现代农业组团发展战略,推动优质富硒水稻、粮经复合基地等院地科技合作项目 10 个以上,促进品种更新、技术升级换代。依托久森农业、祥春农业等加快发展高端农业,提高脱毒马铃薯、脱毒冬草莓、中药材、蔬菜种苗生产产能。农发局关于 XX 年工作总结和 XX 年工作安排报告XX 年,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区委“六个新都建设”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两个倍增、两个率先”目标,以“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思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全年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033 元,分别较上年同比增长%、%,粮食总产量万吨,全面完成目标任务。XX 年工作总结一、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大力实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推动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有机高效农业、高端种业为重点的高端农业发展。全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新增“XX 名牌” 、 “XX 省著名商标”等农产品品牌 7 个;新增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4183亩,累计达万亩,产值亿元;新增设施农业 3665亩,累计达万亩,产值亿元;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 19 个,累计达 29 个;建成粮经高端种业基地 300 亩,实现产值亿元。二、生产能力建设成效显著。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新建高标准农田万亩, “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5 万亩。着力抓好“米袋子” 、 “菜篮子”建设,重点实施了 7 万亩粮经产业“双创双建”示范工程,全区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加快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区建设,着力强化生产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一手抓农业投入品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在 96%以上。加快推进“五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 110 万元加强和完善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新发展社会化服务机构 10 个。三、生产要素聚集成效显著。创新招引工作机制,着力招大引强,新签约农业项目 22 个,协议总投资亿元,其中新引进 3000 万元以上的重大农业项目 10 个。强化项目包装策划,包装储备农业项目 32 个,概算总投资亿元。着力推进农业项目实施,全区 31 个农业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亿元的%。着力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新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药剂新机具80 项,其中:新品种 60 个、新机具 2 个、新药剂3 个,新技术 15 项;农机总动力达到万千瓦,耕种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四、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泡菜园区二期回头客、统实包装、新禧食品、长德二期建设,通过引进一批、扶持一批,促进农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区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到 469 家,其中:产值上亿元龙头企业 11 家、5000 万元以上 40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1 家、省级 6 家、市级 33 家,今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 1 家。鼓励和引导农民围绕特色产业组建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253 个,新增 32 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 11 个、市级 30 个,社员达到万户,带动面%。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共培训农民职业经理人 200 人。五、产业联动发展成效显著。依托一产业,联动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运作模式,围绕精深加工企业建立原料基地 39 万亩,联结带动农户万户,联结带动面达 85%。着力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通过举办马家“三月三” 、花香果居柚花柚子节、新民葡萄采摘节等乡村旅游节会以及北星大道沿线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提档升级,实现乡村旅游人数 420 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亿元。六、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着力开展创新型工作,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深入推广了土地股份合作、家庭适度规模经营、 “大园区+小业主”等七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全区新增规模流转面积万亩,累计流转耕地面积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推行跨区域规模化连片发展,大力实施“花香果居锦绣田园统筹城乡连片发展区”建设,发展区实现农业增加值 6000 万元,辐射周边农村 5 平方公里,带动周边农民 7800 余人增收 400 余万元。进一步创新院地、院企合作机制,积极推行“科研单位+公司+合作社+基地”农业科技发展模式,以精品桂花、高端食用菌、优质富硒米、甜糯玉米为代表的“十大基地”承接省农科院的科技转化,带动我区农业的精细化发展。积极实施“科研院所+实验室+基地”模式,充分发挥久森农业马铃薯研究中心这个农业部薯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提升高端种苗繁育水平,带动我区农业高端化发展。七、新农村示范建设成效显著。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理念、思路和办法,加快建设“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功能集成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综合体。全区新农村示范片区内新村聚居点建成 30 个,其中新农村综合体 23 个,安置农户万户,转移人口万人,聚居度%。示范片农民纯收入 15044 元,较上年增长 15%。新繁镇玲珑锦苑、石板滩镇集体土城集中居住区幸福美丽新村加快建设。花香果居被评选为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乡村” 。 “锦绣田园”新农村综合示范区成为全市综合亮点,建设成果及经验做法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增收工作会上交流。八、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养殖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预计全年完成禁养区关闭畜禽养殖场 77 户,治理限养区 404 户的目标任务,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加快省、市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新民高祖养殖场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石板滩优胜养猪场成功创建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石板滩优胜猪业农业循环经济及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被评为全省沼气综合示范工程,走在全省前列。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秸秆综合利用共计完成万亩,综合利用利用率达%,得到市领导肯定。九、效能建设成效显著。深入贯彻践行中央、省、市、区两项建设规定,狠抓作风整顿,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狠抓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狠抓制度完善,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狠抓廉政教育,进一步提高反腐能力,切实优化都市农业投资发展软环境,为实现农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XX 年工作安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六个新都建设”战略部署,以“两个率先、两个倍增”为目标,以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精致农业为思路,以产景一体、产村相融为理念,以“点、线、面、片”为方法,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职面试指导:嘉兴学院面试题库精 华
- 保安管理面试题库精 编:针对不同岗位的深度剖析
- 湖南省衡阳市重点名校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汤臣一品楼盘讲解
- 小学信息技术面试题库精 编试题及解析
- 全面预算管理汇报
- 2022春考高考上海语文卷解析(含古诗文翻译)
- 铅笔书法课基本笔画讲解
- 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输电运维班)
- 气管及支气管内插管
- 2025年高处吊篮安装拆卸工(建筑特殊工种)证考试题库
- 2025内蒙古森工集团招聘工勤技能人员31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登销记以及运统46系统运用21课件
- 动物育种学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
- DB32T 4252-2021 民用建筑燃气安全规范
- 事务所合同管理制度
- 最新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 河蟹的营养需要与饲料优化技术
- GHTF—质量管理体系--过程验证指南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