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败的父母缺少童心父母教育孩子的失败往往就是因为缺乏童心。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天地,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充满了幻想,好游戏,爱提问题。可是有些父母让孩子“规规矩矩”,总想把孩子变成“小大人” ,这种脱离年龄特点的教育很容易造成两代人的隔阂,多数是要失败的。父母不理解孩子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父母不同,行为习惯和父母不同,等等。孩子的做法往往带有时代特色,而父母的做法往往带有过去时代的痕迹,两代人的经历不同,当然会有很多不理解。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不会有童心,尽管你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比如,孩子下雪天想和小朋友去打雪仗,可是妈妈怕孩子着凉,把他关在屋子里。孩子苦苦哀求:“妈妈,让我玩一会儿吧,玩一会儿就回来。 ”妈妈却说:“外面天气冷,当心着凉。他们比你大,会欺负你的。你有这么多玩具,在家自己玩!”孩子哭了,这小天地怎么能与小伙伴打雪仗相比呢?有的孩子非要用自己的电动玩具去换小朋友手中的泥人,有的孩子养个小蝌蚪会倾注全部心血这些在大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对孩子来说却是正常的。“每一个孩子在思想观点、感情、感受、快乐、不安、忧愁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谁了解孩子的心理,谁就会赢得孩子的心,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反之,则会产生顶牛现象,甚至遭到孩子的怨恨,费力而不讨好。其次,要知道孩子的要求美国学者赫茨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求,对五大洲 20 多个国家 10 万名孩子进行了调查,发现孩子对父母的主要要求有 10 条:(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2)个孩子都要给以同样的爱,不要偏心。(3)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失信、撒谎,说话要算话。(4)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5)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地予以答复。(8)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缺点。(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再次,要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妙的童年。可人一做了父母,往往就把自己的童年给忘了,一味以成人的心情要求孩子。如果父母能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 “将心比心” ,遇到问题替孩子设身处地想想,就容易理解孩子的心情,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自然也会改变。比如孩子正跳皮筋跳得来劲,父母非得让孩子马上回家,孩子的嘴就会撅得老高老高。为什么?因为她刚跳完,应该给别人抻皮筋了,这时候走开,小朋友就会对她不满。假如好容易等到该她跳了,而父母把她叫回家,她心里也会不满。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情,说,再玩几分钟就回家,孩子有了思想准备, “告一段落”后自觉不玩,心里的不平衡也就得到解决。做父母的不要忘了自己的童年:拍洋画、弹球、打弹弓、跳皮筋、跳房子、下老虎棋、吹泡泡、过家家,都曾使我们迷恋过;骑马打仗、打雪仗、藏猫猫,也曾使我们激动过,如果这些我们能回忆一下,对于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都是大有好处的。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不理解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反而会使孩子反感,其要害是父母脱离了孩子的实际,强人所难,甚至把孩子当成执行自己意志的工具。相反,站到孩子的立场上以孩子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要求,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与孩子同喜、同忧、同乐,心理相通,情感交融,这样才能爱得准,爱得深,爱得正当。当然,理解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理解代替不了教育,但没有理解往往也很难教育。有些孩子和父母情绪对立,往往是父母不理解孩子,简单粗暴教育孩子造成的。理解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做法,变简单粗暴为耐心诱导,变单纯禁堵为积极疏导。父母教育孩子的失败往往就是因为缺乏童心。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天地,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充满了幻想,好游戏,爱提问题。可是有些父母让孩子“规规矩矩”,总想把孩子变成“小大人” ,这种脱离年龄特点的教育很容易造成两代人的隔阂,多数是要失败的。父母不理解孩子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父母不同,行为习惯和父母不同,等等。孩子的做法往往带有时代特色,而父母的做法往往带有过去时代的痕迹,两代人的经历不同,当然会有很多不理解。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不会有童心,尽管你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比如,孩子下雪天想和小朋友去打雪仗,可是妈妈怕孩子着凉,把他关在屋子里。孩子苦苦哀求:“妈妈,让我玩一会儿吧,玩一会儿就回来。 ”妈妈却说:“外面天气冷,当心着凉。他们比你大,会欺负你的。你有这么多玩具,在家自己玩!”孩子哭了,这小天地怎么能与小伙伴打雪仗相比呢?有的孩子非要用自己的电动玩具去换小朋友手中的泥人,有的孩子养个小蝌蚪会倾注全部心血这些在大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对孩子来说却是正常的。“每一个孩子在思想观点、感情、感受、快乐、不安、忧愁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谁了解孩子的心理,谁就会赢得孩子的心,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反之,则会产生顶牛现象,甚至遭到孩子的怨恨,费力而不讨好。其次,要知道孩子的要求美国学者赫茨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求,对五大洲 20 多个国家 10 万名孩子进行了调查,发现孩子对父母的主要要求有 10 条:(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2)个孩子都要给以同样的爱,不要偏心。(3)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失信、撒谎,说话要算话。(4)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5)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地予以答复。(8)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缺点。(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再次,要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妙的童年。可人一做了父母,往往就把自己的童年给忘了,一味以成人的心情要求孩子。如果父母能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 “将心比心” ,遇到问题替孩子设身处地想想,就容易理解孩子的心情,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自然也会改变。比如孩子正跳皮筋跳得来劲,父母非得让孩子马上回家,孩子的嘴就会撅得老高老高。为什么?因为她刚跳完,应该给别人抻皮筋了,这时候走开,小朋友就会对她不满。假如好容易等到该她跳了,而父母把她叫回家,她心里也会不满。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情,说,再玩几分钟就回家,孩子有了思想准备, “告一段落”后自觉不玩,心里的不平衡也就得到解决。做父母的不要忘了自己的童年:拍洋画、弹球、打弹弓、跳皮筋、跳房子、下老虎棋、吹泡泡、过家家,都曾使我们迷恋过;骑马打仗、打雪仗、藏猫猫,也曾使我们激动过,如果这些我们能回忆一下,对于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都是大有好处的。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不理解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反而会使孩子反感,其要害是父母脱离了孩子的实际,强人所难,甚至把孩子当成执行自己意志的工具。相反,站到孩子的立场上以孩子的目光看待自己的要求,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与孩子同喜、同忧、同乐,心理相通,情感交融,这样才能爱得准,爱得深,爱得正当。当然,理解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起点。理解代替不了教育,但没有理解往往也很难教育。有些孩子和父母情绪对立,往往是父母不理解孩子,简单粗暴教育孩子造成的。理解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做法,变简单粗暴为耐心诱导,变单纯禁堵为积极疏导。父母教育孩子的失败往往就是因为缺乏童心。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其实孩子有自己的天地,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充满了幻想,好游戏,爱提问题。可是有些父母让孩子“规规矩矩”,总想把孩子变成“小大人” ,这种脱离年龄特点的教育很容易造成两代人的隔阂,多数是要失败的。父母不理解孩子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父母不同,行为习惯和父母不同,等等。孩子的做法往往带有时代特色,而父母的做法往往带有过去时代的痕迹,两代人的经历不同,当然会有很多不理解。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不会有童心,尽管你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比如,孩子下雪天想和小朋友去打雪仗,可是妈妈怕孩子着凉,把他关在屋子里。孩子苦苦哀求:“妈妈,让我玩一会儿吧,玩一会儿就回来。 ”妈妈却说:“外面天气冷,当心着凉。他们比你大,会欺负你的。你有这么多玩具,在家自己玩!”孩子哭了,这小天地怎么能与小伙伴打雪仗相比呢?有的孩子非要用自己的电动玩具去换小朋友手中的泥人,有的孩子养个小蝌蚪会倾注全部心血这些在大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对孩子来说却是正常的。“每一个孩子在思想观点、感情、感受、快乐、不安、忧愁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 ”谁了解孩子的心理,谁就会赢得孩子的心,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反之,则会产生顶牛现象,甚至遭到孩子的怨恨,费力而不讨好。其次,要知道孩子的要求美国学者赫茨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求,对五大洲 20 多个国家 10 万名孩子进行了调查,发现孩子对父母的主要要求有 10 条:(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2)个孩子都要给以同样的爱,不要偏心。(3)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失信、撒谎,说话要算话。(4)母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谅解。(5)父母和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地予以答复。(8)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缺点。(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再次,要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妙的童年。可人一做了父母,往往就把自己的童年给忘了,一味以成人的心情要求孩子。如果父母能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 “将心比心” ,遇到问题替孩子设身处地想想,就容易理解孩子的心情,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自然也会改变。比如孩子正跳皮筋跳得来劲,父母非得让孩子马上回家,孩子的嘴就会撅得老高老高。为什么?因为她刚跳完,应该给别人抻皮筋了,这时候走开,小朋友就会对她不满。假如好容易等到该她跳了,而父母把她叫回家,她心里也会不满。如果父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情,说,再玩几分钟就回家,孩子有了思想准备, “告一段落”后自觉不玩,心里的不平衡也就得到解决。做父母的不要忘了自己的童年:拍洋画、弹球、打弹弓、跳皮筋、跳房子、下老虎棋、吹泡泡、过家家,都曾使我们迷恋过;骑马打仗、打雪仗、藏猫猫,也曾使我们激动过,如果这些我们能回忆一下,对于理解孩子,正确引导孩子都是大有好处的。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不理解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反而会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002-2005动物饲料大豆及其加工产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测定
- 2025年农业博物馆面试技巧与模拟题库
- 2025年护理学基础面试技巧与模拟题集
- 2025年彩票企划笔试预测题库
- 草坪园艺技术使用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 职业培训合作协议的范本
- 2025年公务员遴选交通政策模拟题库
- 2025年企业财务规划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林环保监测师专业知识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培训行业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算法认识与体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 2025年水利工程监理员网络培训考试试题与答案
- 初三化学上教学工作方案
- 微生物实验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GB/T 923-2009六角盖形螺母
- GB/T 35690-2017弱磁材料相对磁导率的测量方法
- JB∕T 13977-2020 液化天然气(LNG)低温潜液泵
-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方法
-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主机更换(增加)施工方案
- 山西省太原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质量管理统计工具(共102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