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龄老人追悼会悼词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工作和学习,把我们的家国建设得更好,在我们伟大的国土上建立人间天堂。高龄老人追悼会悼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高龄老人追悼会悼词一: 在老人追悼会上的悼词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追悼会,哀悼老人。老人生于一九二一年农历三月十三日,二零零六年农历正月初二日凌晨,老人永阔别别了人间和她的儿孙,驾鹤西去,享年八十六岁。老人的一生是勤劳一生,艰辛一生,简简单生,平凡一生,也是不平凡一生。老人性格坚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她和原东山政协常委、国民党起义将领欧锡雄一辈子同甘共苦,相互搀扶。当丈夫蒙冤入狱,她在逆境中用软弱的肩膀支撑着整个家庭,用瘦弱的双手整日操劳,是家庭的顶梁柱。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她挺直腰杆朝前走,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无偿地奉献给了五个子女,使他们立室立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老人少年曾受到较好的教育,从小就养成聪明、果断、生活信念坚定的性格。抗日战争发作后,她关心国家命运,怀着报国之志积极投入抗战中。其时,东山县为组织广大妇女协同抗日,开办妇女助教练习班,招收一批品行端正、深居闺房,并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女青年入班受训。青年老人激于对日寇侵华罪行的义愤,敢于突破封建习俗禁区,冲出闺房,奋志报考,穿上军装,投身抗日洪流。青年老人在练习班结业后任梧龙和白埕乡的妇女队长,她发动青年妇女踊跃报名接受军训,支援抗日前线,为抗日尽了一其中国人的责任。这是她人生的一个精彩亮点。老人的丈夫 是原福建省盐警总队驻东山盐警大队少校大队副。东山临解放时,他完全可以携带家眷逃往台湾。但在中国共产党起义投诚政策感召下,也得到妻子 的支持,毅然在诏安林头率部起义,走上光明的门路。不久,丈夫蒙冤入狱,到外省劳动服役。她由一个国家干部家属一下子酿成监犯家属,非常痛苦。但是她没有被倒霉打倒,而是头鬃打牢牢,顽强生活下去。她把家庭迁到莆田,辛勤劳动,头做脚犁,含辛茹苦,捧屎抓尿,扶养五个子女。那时候,家家靠工分用饭,家中就她一个劳动力,一年到头,多数的日子要带着沉重身子去上工。放工回家,还要照管一群年幼的后代。猪在叫,鸡在跳,家里家外、灶前灶后,都是干不完的活。到地里上粪,到沟里挑水,一有空闲就织裙围带,天天深夜要纺线。嗡嗡的纺线声把后代送入梦乡,咔嚓的织带声又把子女从梦乡惊醒。她冒着打击投倒把活动的政治危害,把辛劳织成的裙围带、笠帽带、皮裙带偷偷拿到集镇上卖,以换取生活费。但由于丈夫服役,常引起他人误解,她也受尽了委屈,这是她精神上最痛苦的地方。那时,老人很想念家乡的井水,想念家乡的田洋仔,想回到生她养她的家乡。但由于缺少路费,几次都回不可。后来,在新加坡的亲人给她寄了路费,她终于实现了愿望,高兴奋兴带着后代回到了家乡。家乡亲人没有抛弃她,热烈欢迎她的归来。这时,她忘记了人世间的炎凉冷暖,积极加入生产队劳动,建设家乡。尽管门路弯弯曲曲,坎坎坷坷,徐雪花老人心态一直很平和,总是乐观向上,和邻居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她很少记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绝无害人之心。1975 年,适逢国家大特赦,蒙冤服役多年的丈夫终于回到了身边,一家团圆。这时,她可以告慰丈夫的是,在那样极端困难环境下,她把五个后代都送进学堂,学习文化,学习做人的原理,学习谋生的本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的丈夫题目得到甄别,得到平反,恢复了政治名誉。她衷心谢谢政府实事求是的政策,使她伉俪有个幸福的晚年。老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对社会诉苦,过去生活虽然对她很不刚正,但她忘记过去,忘记倒霉。过去个别人对她的误解也不计较,她觉得那是由一个时代造成的,她有一颗宽容心,能够宽恕他人,能够宽恕社会,给徐雪花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自由和安定。这时,她丈夫热心统战劳动,利用过去与国民党将领的关系,经常和他们联系,报告祖国对台湾和平同一的政策、一国两制的基本目标。老人支持丈夫的劳动,盼望台湾早日同一。200 年丈夫患病以后,她照顾周到,尽了妻子的责任。丈夫逝世后,对政府她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XX 年下半年起,她患脑血管病,卧病在床。她顽强地和疾病斗争,子女抱着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终于未能拯救徐雪花老人的生命。正月初二凌晨,徐雪花老人慢慢地闭上双眼,永远地离别了我们,离别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离开了疼爱她,孝敬她的子女孙儿,离开了关心她,恋慕她的亲朋好友、邻居,离别了人间。今天,大众加入追悼会,来给徐雪花老人送行。歇息吧,徐雪花老人,大众相信,那边的世界,您的生活今后永远布满阳光。希望老人一路走好!高龄老人追悼会悼词二: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来宾:苍天沮丧,秋风鸣咽。蔡府李老孺人于二九年十月二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三岁。李老孺人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她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生她养她的家乡,献给了给她幸福和温暖的家庭,献给了给她欢乐与希望的孩子。一九三六年 月 日,她出生于通海口区官路公社石垸三队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取名叫“宝儿” ,可她哪里是“宝” ,是一根“小草” 。童年的她饱受折磨,没有半点快乐,她是家里最大孩子,悲惨的生活迫使她过早地饱尝了人生的艰辛。幼小的她学会了用稚嫩的双肩为父母分担家务,挖野菜、捡螺丝、采菱藕。生活的重担并没有压弯她的腰,她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老百姓走上幸福之道。一九六年,她嫁到曹场三队,来到蔡府。面对一贫如洗的新家,她没有埋怨,没有绝望。丈夫裁缝出生,长年在外,她总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绾紧头发束紧腰,勤扒苦做,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起来。在家里,她孝敬公婆,体贴孩子。受到邻里的称赞;在集体她任劳任怨,不甘落后,天天早出工,晚收工,不占别人的半点便宜,受到众人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五好社员” 、 “先进个人” ,为我们竖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一九八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家乡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她和家人商量后,承包了十多亩农田。当时,孩子们都幼小,都在读书。丈夫很少顾及家里。栽种、收割、打晒、归仓就全靠她一个人,可她总是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在种田的闲暇时间里,她总是一双赤脚,割柴换砖瓦。为了这个家,她总是夜以继日的劳动,几年之后,她家盖起了三间大瓦房,这一切都让亲友敬佩,让家人叹服。到了晚年,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她还在为子孙们操劳。孩子们多次劝她好好享福吧。但她仍不辞劳作,由于积劳成疾,落得半身瘫痪,生活不便,可她总是牵挂着儿孙们,只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舍不得花去家里的一分钱。她教子有方,为这个家她操碎了心,七个孩子如今是有才有德,家业兴旺。她与人为善,克己为人,深受乡邻的敬重。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中知识产权转让及收益分配补充协议书
- 砂石料运输合同书范本: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套服务
- 互联网公司员工竞业限制与保密条款合同
- 金融机构个人收入证明范本制作与金融产品销售合同
- 离婚协议书及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执行协议
- 2025合同管理审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环保工程自主验收意见模板定制与验收意见审查合同
- 2025年度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服务合同
- 2025-2030封装晶体振荡器行业下游应用领域拓展与市场渗透研究报告
- 2025重庆市茶叶种植订购合同(参考文本)
- GB/T 19867.6-2016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规程
- 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规程鸡
- 三级教育考试卷(焊工)答案
- 无生上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深圳低压电工作业-实际操作培训课件-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理
- 中控岗位培训课件
- 宾馆酒店前台责任书
- 2.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课件)高一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勿忘国耻教学课件
-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PPT课件
- 生活老师管理制度(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