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的APP可靠吗?_第1页
高考填报志愿的APP可靠吗?_第2页
高考填报志愿的APP可靠吗?_第3页
高考填报志愿的APP可靠吗?_第4页
高考填报志愿的APP可靠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填报志愿的 APP 可靠吗?如何填报志愿,选一所心仪的学校、一个合适的专业,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近日忙碌的大事儿。相比传统手翻指南、肉眼对比的“土法炼钢” , “互联网”大数据为填报志愿提供了新路径。然而,市场上既有免费查询,也有动辄上万元的“一对一”专家辅导,让人眼花缭乱。业内认为,大数据有其高效便利的特点,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但也应理性看待,不要过度依赖。从百度、支付宝到 APP “高考志愿填报”五花八门顾女士近来减少了刷朋友圈的频率,一有时间就研究怎么帮银川的外甥女选大学、挑专业,然而令她苦恼的是,与高考填报志愿有关的产品实在是太多。一开始用百度搜索“高考” ,之后试过支付宝的“高考服务” ,最后发现在手机应用里,与之相关的 APP 还有一大堆。“填报志愿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很难做出最佳评估和选择。但就目前来看,APP 上的信息非常分散,甚至还会有出入。 ”顾女士说。记者下载了一款显示有 23 万次安装的“高考志愿君”APP。在设定“北京” “理科” “650 分”三个条件后,看到的结果是“冲刺推荐”所、 “稳妥推荐”11 所、 “保底推荐”21 所,但每一所学校的预测分数线都是 6*,要查看需支付 28 元。记者注册并付费后,看到了上述 39 所推荐学校的预测分数线,比如南京大学 661 分、南开大学 659分。据这款 APP 介绍,可查询全国 3730 所院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预测分数线和名次线。相比 28 元、38 元等差距不算太大的“估分选学校”“在线提问” ,市场上“专家指导”或“一对一”的价格则是天差地别。比如“高考志愿君”需要 1998 元, “高考派”则是“预约线下咨询立即减免 1000 元” ,另外“志愿无忧”的一对一咨询最低价约万元,如果向老师了解职业规划还需额外酌情收费。但是,当记者询问老师来自哪里,客服只表示“是服务机构的老师,至于什么背景,要当面与老师了解,电话里不方便咨询” 。高价咨询服务“靠谱”吗?记者粗略统计了数位家长的意见,大部分对这类服务产品还是持观望甚至怀疑的态度。“知道一些 APP,但没用过,觉得没必要,志愿填报关键还是家长或学生最后怎么选。 ”江苏一名应届高考学生家长徐女士说,等过几天分数出来,参考往年数据自己权衡。目前手里有一本学校发的参考书,涵盖了前年全国大学的录取分数,还有一个学校搞讲座时专家推荐的光盘,花了 300 元。上海一考生家长周女士说:“半信半疑辅助填志愿的机构,除了辅导入会费,有的还推出性格测试,我觉得这对志愿填报来说不是很靠谱。 ”升学服务平台“高考录取吧”创始人胡浩告诉记者,消费者有这样的反应很正常,因为这个行业良莠不齐,门槛低、人员杂、规范差。目前,比较常见的产品有两类:一是由系统程序产生的志愿填报推荐,二是“一对一”专家服务。首先是数据。虽然主要来源是教育部、省教育考试院、高校,但是统计口径、维度、质量不一,导致最后分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参考性会有偏差。因为不同公司获取数据的方式不一样,有的通过公开信息,有的通过非公开信息或者技术手段破解等,其中可能会出现数据串行、识别偏差、处理出错等。其次是专家。针对高考市场,服务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锁定在可能差几分就能上个好学校或者平时成绩中不溜的一批学生家长身上,所以数万元的专家费,针对的不仅是发榜后“一锤子买卖” ,还包括从高三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成绩、性格、兴趣评估分析,以及对家长培训、心理咨询等。但是专家队伍鱼龙混杂,有多年从事教育、招生的正规军,也有一些兼职,甚至还有去年积累了一些填报经验今年就来“讲课”的家长。大数据非万能 消费者应理性对待“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与不少行业都“擦出火花” 。填报高考志愿时,除了翻书等“土办法” ,借助大数据的各类咨询服务,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开启了更多的选择途径。业内认为,相较于传统的经验指导,利用大数据分析等科技设备“指导” ,是一种新兴的产业现象和技术应用,既有一定的帮助,也是因技术发展带动相关行业变革的必然趋势。但是受市场驱动,层出不穷的产品能否保障真实有效,值得引起重视。胡浩表示,如果消费者选择技术类工具,其中有个小技巧,就是先抽查几个 APP 上的数据,与权威部门的志愿填报指南或者汇编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再使用,避免数据偏差造成判断或选择失误。贵阳市一高中年级组负责教师付恩佑表示,目前这一市场有一定热度,但是建议考生和家长不要过度依赖这些商业服务,毕竟要价高,权威性也没有太多保障。另外,填报关乎个人所读专业和职业走向,依赖的信息不只是高考分数,还涉及兴趣爱好等更多因素,大数据不可能完全知晓,相关专家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