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地方标准 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 为规范和统一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加工生产和销售,规范市场,促进其在广西主要栽培地区的推广应用,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材黄藤的生产及销售混乱的现实情况, 有必要制定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本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 2016年第六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 (桂质监函 2016 324 号文),项目编号为 2016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负责起草。 本标准承蒙 2005年下达的科技攻关课题“黄藤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合同编号:桂科攻 0537017广西卫生厅课题“黄藤繁育技术及生根机制研究”(合同编号: 费资助。 (二)主要起草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三)主要起草人员名单 主要起草人员名单如下: 研 制人 员 姓名 职务 /职称 专业 所在单位 项目负责人 冯世鑫 副研究员 中药资源保护和 利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 药用植物园 主要参加人员 闫志刚 副研究员 中药资源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药用植物园 胡东南 高级工程师 药材加工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二 、编制标准意义 中药黄藤 来源于防己科天仙藤属植物天仙藤( 药用藤茎及根。 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天然特色药物 , 收载于 2005 版及 2010 版的 中国药典 。 主要有效成分 巴马汀( 又 称 掌叶防己碱 、黄藤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细菌 、 真菌、抗病毒活性及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等。主要用于治疗外科感染、菌痢、肠炎、胃炎、呼吸道以及泌尿道感染、眼结膜炎和妇科炎症等疾病。是制备延镇痛良药胡索乙素的重要原料。 目前全国已经有上百家企业拥有黄藤素片的生产批号,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西、云南、湖南、贵州等地。广西有:恒拓集团仁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柳州股份有限公司和南宁八桂生态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产品畅销全国。长期以来制药工业主要采集和消耗大量黄藤野生植物资源,致使野生黄藤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黄藤原料短缺。目前黄藤药材原料收购区域已 扩大至越南、老挝 等多个 东盟国家。价格不断上扬,国内正兴起种植黄藤的热潮。 鉴于目前市面上和生产中,存在着黄藤同名异物、质量参差不齐和栽培管理水平不一的问题。导致黄藤药材质量不稳定或误用,直接影响黄藤及其制剂的治疗效果。 为保证原料药的质量,促进科研成果和技术在广西主产区的推广应用,制定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势在必行。经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标准备案公告,目前中药材黄藤只有本项目组起草并获颁布实施的黄藤种苗质量要求广西地方标准,而在栽培技术,原药材质量监控方面既无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无地方标准,致使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严重制约。 因此,本标准的制定,既填补了国内 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 的空白,又规范了中药材黄藤生产过程,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了药材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三、标准编制及研究起草过程 (一)标准前期工作 1、 2005年开始,标准编制小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于 2005年下达, 2007年完成的科技攻关课题 “ 黄藤规范化种植研究与示范 ”(合同编号: 桂科攻0537017经费 支持下开展中药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的研究,经过多年多的调查和研究,掌握了黄藤野生资源分布状况、种质资源鉴定及评价、品种选育、种苗繁育、种子、种苗质量、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 防治、采收加工及药材质量等技术,目前已起草并获发布广西地方标准黄藤种苗质量要求 ( 709,且 获得自治区政府颁发的 2010年重要标准技术贡献奖。同时, 获授权专利 1项, 科研成果 1项, 撰写相关研究论文 4篇。 2、标准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 2016年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后,我们及时成立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冯世鑫副研究员为主持人,闫志刚、胡东南等为参与成员的标准编制小组,及时部署了工作方案和小组成员调研、编制工作时间安排表。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在广泛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同时还咨询了相关权威专家,力争编制工作过程科学、严谨,方法、技术路线正确。 (二)标准研究过程 1、标准编制项目下达后, 按照广西区质监局关于编制标准工作的要求,编制小组于项目实施期间,多次进行黄藤种苗繁育、种植、施肥、病虫防治、采收等试验,筛选出各个技术环节的最佳方案和条件,确保数据及方法的科学性。同时,小组成员在编制过程多渠道去咨询内行专家,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2、编制小组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全面整理,根据试验结果,初步制定了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并就制定的栽培技术规程到生产企业和广大种植户及市场进行了充分的征求意见和调研,并在编制过程中咨询了栽培方面的权威专家,对收到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采纳、修改,形成了本标准 的征求意见稿。 四、标准编写原则及确定标准内容的论据 (一)标准编写原则 1、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规和标准。 2、本标准的格式和编写方法执行 3、本标准的制定力求准确、系统,内容与当前黄藤药材生产实际和市场销售状况紧密结合,重视可操作性。 (二)标准编写依据 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和统一黄藤栽培生产和销售,规范黄藤原材料市场,以提高其应用的成功率和促进其在广西主要栽培地区的推广应用。 2、本标准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适用于广西境内黄藤栽培生产。 3、 本标准的编写以室内和室外研 究的数据为基本依据,同时兼顾了生产企业和市场流通现状。 五、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一 ) 范围 本标准主要由栽培物种、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药材质量、包装与贮藏和生产档案组成,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黄藤的栽培生产。 (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 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 687 聚乙烯型品卫生标准 ; 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 2 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 709 黄藤种苗质量要求 。 (三)主要技术内容及其说明 1、 种植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料和方法 采样方法参照国家环保局环境检测分析方法布点采样;采样频率为每天四次, 8: 00、 12: 00、 16: 00、 20: 00四个时间。采用国家规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其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检测项目有 0每个采样日接连采样 6 壤环境检测 采样方法参照国家环保局环境检测分析方法执行,按“ S”形均匀布点采样,取 0量充分混合。分析项目按国家标准 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增加五氯硝基苯、艾氏剂两项目的检测。 按国家环保局环境检测分析方法取样,分析项目采用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进行。 空气环境检测结果表明 (表 1) 浓度都非常低,都符合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表 1基地中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 (标准 项目 12 日 13 日 14 日 8:00 12:00 16:00 20:00 8:00 12:00 16:00 20:00 8:00 12:00 16:00 20:00 土壤质量检测与评价 土壤检测结果表明,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 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的要求。 表 2土壤中各项污染物含量检测值( mg/ 六六六 滴滴涕 五氯硝基苯 艾氏剂 检测值 0 0 0 0 标准 30 200 300 _ _ 对黄藤种植地拟作灌溉用水(囤积的水库水,地表水)进行抽检,结果所有指标均 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适宜作中药材 表 3 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 ) 序号 检测项目 标准 检测结果 1 生化需氧量( 150 2 2 化学需氧量( 300 10 3 总汞( 总镉( 总砷( 总铅( 六价铬( 氟化物( F) 黄藤种植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灌溉水质中各因子的量均符合 境空气质量国家标准)、 基地适合作为绿色药材的生产地。 2、黄藤繁育技术研究 ( 1)种子繁殖 供试材料是于 2005 年及 2006 年分别于广西龙舟及云南屏边采集的黄藤( 子。 法 设播种时间为 12 月、 1月、 2月、 3月、 4 月共五个时段,在露天沙床进行,12月、 1月、 2月由于气温低,用薄膜覆盖,种子数量为 30粒 /处理,三次重复。 发芽温度分别为 15、 20、 25、 30、 35、 40、 20 30恒温进行发芽测定,最长培养时间 45 d。 光照处理为在每天光照强度 2000 150012 暗处理为将置床后的发芽盒用 3层黑布包裹,放入小木盒中进行发芽试验。培养温度30 3 . 2. 结果与分析 黄藤的果实粒大,果皮较厚,种子(湿)占果实的 其净度达到 99%。黄藤种子长 2.4 1.4 形,种子中部有 1 条纵沟,里面有白色絮状物,呈绿色。 黄藤种子的成熟期为 11 月 ,但此时种胚还未完全成熟,采收回来的种子须进行后熟处理,处理方法:将种子堆沤 15后用细河沙混合,用手搓揉使腐烂果皮和果胶粘附在河沙上,分离出种子,然后用清水洗去种子表面的果胶,清理后再用含水量 23%的湿润河沙分层覆盖保藏。 黄藤种子在去除果皮后随即播种子时,其发芽率为 80%但发芽时间较长,约 90d;冼净的种子在阴晾 30d 后,种子发芽率降低只有 25%烘干后种子发芽率为 0。 试验结果:从发芽率来看 12 月 播种发芽率都能达到 80%以上,但 12月 日播种的发芽时间较长,发芽分散; 3月 2日和 4月 4日发芽率较高,发芽集中。黄藤种子的播种期宜在 3月初进行,播种沙床设在荫蔽度 80%以上环境中,淋足水,保持苗床湿润。并用竹片弯成拱棚,覆盖薄膜保温保湿。这样处理能使黄藤种子发芽率高、且发芽集中 (表 4) 。 表 4 不同的播种期对黄藤发芽的影响 播种期 12 月 2 日 1 月 5 日 2 月 6 日 3 月 2 日 4 月 4 日 发芽起始时间 2 月 25 日 2 月 27 日 3 月 11 3 月 21 日 4 月 22 日 发芽数 24 24 26 28 27 发芽率 80 80 90% 通过不同温度对黄藤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得出黄藤种子萌芽最适发芽条件, 30以达到极高的发芽率,且发芽势也是最高,发芽率高达 95%,在20温也可达到较高的发芽率,但发芽时间较长(表 5)。 表 5 不同发芽温度对发芽的影响 发芽温度 2005 20 25 30 35 40 发芽势 % 82 88 9 58 75 82 85 10 发芽率 % 88 95 18 68 84 89 92 10 统计发芽率时间( d) 30 20 45 30 30 20 20 40 三个处理的结果较一致 (表 6),说明黄藤种子在一定范围内对光反应不敏感。黑暗发芽的条件下,出现苗黄、纤弱,生长较慢;在实验室外检验时,不同季节自然光照不同,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发芽的结果,但符合植物种子的一般萌发规律。 表 6 不同光照条件对发芽的影响 光照条件 日光灯 1500暗 日 光 灯 2000芽势 % 84 86 85 发芽率 % 91 89 87 3. 结论 种子的萌发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对光照不敏感,但其在萌发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较长。另外,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及浸种方式对种子进行前处理,均 没有起到效果,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2) 扦插繁殖 黄藤枝条取自广西药用植物园内。分别剪取 1 年生及 2 年生长约 7 1380枝作为插穗,保留部分叶片,并保证下切口平滑 ,实验于 2006 年 1月 177日在温室内进行。 分别配制浓度为 200、 500、 800 和 1000 液,将插条浸泡在上述溶液中,浸泡 30 清水作为对照,共 9个处理组,各处理用 1年生枝条和 2年生枝条各 20枝。 将珍珠岩和砂石以 2: 1(体积比)的比例混匀,用水浇透后,用 1000 倍的多菌灵进行消毒灭菌。然后在基质上挖出深约 6 8 经过处理的插条放入孔内,压实,使插条与基质紧密结合,插条与基质水平面成 300角。初期要经常浇水,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75% 85%。 3个月后观察并统计各处理组插根的生根状况,并采用 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同浓度 用不同浓度 统计数据见表 7,从表中可以看出,用 800 理插穗生根效果最好, 2 年生和 1 年生的枝条的生根率分别达到 80%、 70%和 65%、 75%;都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其平均根数和根长也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从统计结果来看, 00 年生枝条效果比 1年生好;而 00 8 个处理中, 200和 1000 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 等指标接近或低于对照。多重比较的结果也表明,不同浓度处理存在着显著差异性。 表 7 不同浓度 黄藤插穗生根的影响 处理 号 浓度 / 根率 % 平均根数 平均根长 / A B A B A B 0 20 30 1 200 0 32 35 500 0 50 60 800 0 70 80 9.3 1000 0 35 33 4.8 3.6 0 200 31 36 0 500 60 45 0 800 75 65 7.5 0 1000 35 40 3.9 : A: 1 年生插条 B: 2 年生插条 字后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经 %和 5%水平上的差异显著性。 % % 同浓度 从不同浓度 表8 可看出,前期用 800 理的插条生根较快,在其他处理的插条还未开始有根长出时,其生根率已达到 35% 38%。中后期 800 10% 20%增加到 65% 75%,表明 生根效果却好。从表中可以看到 1个月后各处理插条都陆续开始生根。对照组生根最晚,但 2个月后也开始生根,说明 同一激素浓度水平上, 1年生枝条生根普遍早于 2年生枝条。 表 8 黄藤插条生根率变化进程 处理 号 浓度 / 同时期的生根率( %) 30d 60d 90d A B A B A B 1( 0 0 0 0 0 0 20 30 2 200 0 15 0 20 28 32 35 3 500 0 20 20 40 50 50 60 4 800 0 38 35 60 50 70 80 5 1000 0 25 0 30 0 35 33 6 0 200 0 0 10 20 31 36 7 0 500 0 10 20 30 60 45 8 0 800 20 10 60 50 75 65 9 0 1000 20 10 30 40 35 40 注: A: 1 年生插条 B: 2 年生插条 3. 结论 黄藤扦插以 年生枝条生根效果最好,不仅生根率高且根系发达,生根需要时间也较短,可培育出优质壮苗。黄藤扦插生根部分为愈伤组织生根类型,扦插 1个月后,在插条底部形成绿色的环状愈伤组织,然后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根,大部分插条插入基质的基部都长出新根。在扦插初期,发现黄藤插穗易受基质通透性、病虫害和阴雨天的影响而腐烂,所以要做到保湿、保温,通风换气,中期要适当注意追肥,此外因黄藤插穗切口和受损处分泌出大量的酚类物质、氧化后变成醌,对自身产生毒害作用,因此,采穗时最好做到当天采当天扦插,尽量减少损伤。插穗制备后不要过夜。是提高插条生根率和苗木成活率的有利保障。 使用 理一年生枝条能明显有效地促进插条提早生根,且生根状况良好。根据插条木质化程度的高低,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同浓度的 可极大地提高黄藤的生根率和成活率,对大规模生产种植黄藤提供有利保障,对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也有极重要的意义。 3、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所用种子为 2005南等地采收的野生黄藤种子,所采收的种子 经专家鉴定 和幼苗特征确定为大黄藤种子。 种子资源情况见表 9. 表 9 黄藤种子试验材料 编号 产地 编号 产地 西龙州 南屏内湾塘 西东兴 南屏内白寨 西那坡 南沙口 西靖西 南金屏 西上思 南马关 南屏内花桥 南半坡村 南屏内白沙 南八寨镇 南屏内白河 南屏边五屏 子净度检验研究 按 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方法执行 。 子发芽率测定 在适宜的发芽条件下,对不同产地的黄藤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测定,确定不同产地黄藤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率( %) =发芽种子数 /供试种子总数 x 100% 发芽势( %) =前 5天发芽种子总数 /供试种子总数 x 100% 子百粒重的测定 净度分析以后,将全部纯净种子用四分法分成 4份,从每份中随机抽取 100粒, 4个重复。用电子天平称重,称重后计算 4组平均数。 藤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初步制定 依据测定结果,利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原理,使用 件对百粒重、发芽率数等据进行标准化转换后,所得到的综合指标即可形成一些自然类。把自然类从小到大排序,然后利用聚类分析法,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把距离小的两两合并,直到需要的分级数为止。靠近大数的类一般归为一级种子,靠近小数的类应属于等外级。 见表 11 的试验结果。对表中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生产实际,初步制订出黄藤种子的分级标准见表 11。从表 10的结果可看出黄藤种子的净度无明显差异,均处于 98%以上,大部分达到 99%。发芽率和千粒重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作为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考 核指标。 表 10 不同地方黄藤种子测定指标统计表 编号 净度( %) 发芽率( %) 百粒重( g) 9 92 9 84 9 68 8 73 9 87 9 62 8 68 9 78 9 73 8 80 9 84 9 92 9 38 9 68 8 93 9 91 11 黄藤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级别 净度 % 发芽率 % 重量(百粒) g 一级 99 90 级 99 75 级 99 65 、 种植密度对黄藤产量的影响 供试品种为从龙州引进的黄藤实生二年生苗,于广西药用植物园黄藤规范化试验种植基地进行。 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对比法,设计种植密度(株行距) 1m 1m(处理 1)、 1m 2m(处理 2)、 2m(处理 3)、 2m 2m(处理 4),面积为 20区(即长宽: 8 小区与小区间隔 作通道。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其它管理措施相同。 定项目 12 月选择同方向的 5 株进行生长期的植株性状:蔓长、一级分枝、二级分枝、节间长、叶片长和叶片宽、茎基粗和产量测定。 2. 结果分析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黄藤的主茎蔓长影响差异显著,种植密度小主茎蔓越长,密度大主蔓较短,呈负向增长趋势,。而分枝数和茎基粗则表现为种植密度大,一级、二级分枝少,种植密度大,一级、二级分枝多,呈正向增长趋势,差异达 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节间长、叶长和叶宽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 不同的种植密度对黄藤产量影响也明显,产量由大至小排序为:处理 3>处理 >2 处理 1>处理 4,处理 3(株行距: 2m)能促进二年生黄藤的生长,获得较高的产量,折合亩产 67 12)。 表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黄藤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 处理 主蔓长 (一级枝 (条 ) 二级枝 (条 ) 节间长 (叶长 (叶宽 (茎基粗 (小区产量 (g/201 2 3 4 注:本表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 重比较法分析,表中: a 为显著水平, A 为极显著水平。 3. 结论 适合种植密度能促进黄藤主蔓、分枝数的增长,促进产量的提高;在试验中,种植的株行距: 2 5、 氮磷钾对黄藤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试验在广西药用植物园黄藤规范化试验种植基地中进行,试验地土壤性状为:有机质 氮 (N)2.1 g/钾 (K)全磷 (P)水解氮 (N)117mg/效磷 (P)效钾 (K)102mg/验材料为从龙州引种的二年生黄藤实生苗植株。 供试肥料纯量计算:尿素以含 N 量 46%计,过磷酸钙以含 ,氯化钾以含 。 法 试验采用正交法设计,用 3因素 3水平进行比较,氮磷钾各元素水平及组合见表 13。试验小区随机排列,面积为 10区(即长宽: 4 三次重复,一共 27个小区。小区与小区间隔 30外设一个不施任何肥料的 处理作为对照。 肥料分三次施入,第一次于 4月 5日施用量 30%,第二次于 6月施用量 40%,第三次于 8 月施用量 30%。小区种植规格株行距 150 200其它管理措施相同。 表 13各处理的用肥量及组合的设计 序号 配比代号 纯 N ( g/12 g/12 g/12 1 80 240 2 00 360 3 60 480 4 80 360 5 00 480 6 60 240 7 80 480 8 00 240 9 60 360 10 0 0 对田间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 14,不同的氮磷钾对黄藤生长的田间农艺性状(蔓长、一级分枝、二级分枝、节间长、叶片长和叶片宽和茎基粗)均有不同的程度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主蔓长,试验中,处理 4和处理 2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性状在处理间同一参数值都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然而,对照组(不施基肥处理)的各项农艺性状均低于所有施肥处理组。这说明施用基肥能促进黄藤幼苗的生长,从而为其根茎的形成及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充足的营养。 表 14氮磷钾对黄藤生长前期各农 艺性状影响的 34)正交试验和结果 处理组 蔓长 ( 一级分枝 (支) 二级分枝 (支) 节间长 ( 叶片长( 叶片宽( 茎粗 ( 1 .0 .4 1.9 319.4 .8 .8 1.8 0.3 .1 .4 .5 1.7 1.4 .9 .3 .2 2.2 5 .1 .7 0.8 .8 .1 .9 1.6 0.5 .4 .2 .8 1.7 2.1 .6 .8 .0 1.5 1.4 .6 .9 .9 1.2 K 处理的多重比较采用 :同列中不同的小写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在 5%和 1%的水平下差异显著 不同的氮磷钾组合对黄藤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见表 15,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16显示氮磷钾配比的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优选的配方应为: A 处理选择 B 处理 C 处理选择就是 即是正交试验中处理 4。在试验中,处理 4小区产量是最高,折合产量 1327.9 明正交分析方法的推断和实际结果完全相符。从处理 4的施肥使用量可以知: N、 1:2,此施肥配方有利于二年黄藤生长量的提高。 表 15氮磷钾对黄藤产量和品质影响的 34)正交试验和结果 处理组 因子和水平 / 区产量 ( g) 盐酸巴马汀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工业电源插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室外木材保护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吸液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DB33T 1382-2024湖羊养殖技术规范
- 工厂和公司合作合同协议
- 工程废渣回收合同协议
- 石油柴油供货合同协议
- 克服厌学情绪心理健康教育课
- 设备倒运合同协议
- 山地转让坟地合同协议
- 《健康服务与管理导论》期末复习笔记
- 高尔夫球场浇灌施工方案
- 出纳员工考核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质量预测地理试题2
- 项目启动会模板
- 2025-2030年可穿戴式睡眠监测仪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圆明园的介绍》课件
- (2025)入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介绍-原理-结构-应用
- 车厢定做合同范文大全
-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