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社区建设科工作总结_第1页
民政局社区建设科工作总结_第2页
民政局社区建设科工作总结_第3页
民政局社区建设科工作总结_第4页
民政局社区建设科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民政局社区建设科工作总结 XX 年 1 月,XX 区获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社区 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按照民政部赋予的先行 先试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要求,由我局牵头推进社 区体制改革,重构社区治理模式,具体工作由社区 建设科落实,到 12 月初已完成全区社区治理体制 改革方案的制定;圆满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XX 市第八届社区邻里节、XX 区第二届中秋社区邻里 节等重要工作,推动社会建设民生创新专项资金引 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引入顺丰“嘿客”等市 场主体创新社区服务模式,继续完善社区公益服务 项目,罗湖社区建设再次取得可喜成绩,4 月,社 区建设科申报的 XX 区的“社区多元融合新机制” 荣膺“XX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成为 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成果。11 月,继 XX 年获首 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命名后,XX 区 再次荣获第二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 号,成为 XX 市唯一获评的城区。南湖街道文锦社 区,翠竹街道翠竹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 示范社区” 一、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再度荣获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一是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XX 年 4 月 8 日, 圆满完成全区 115 个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直选率 100%。产生 627 名居委会成员,其中主任 115 名, 副主任 117 名,委员 395 名。居委会主任兼任社区 党组织书记的共 80 人, “一肩挑”比例%,居委会 成员与社区党组织交叉任职的共 404 人,交叉比例%, 居委会成员平均年龄 45 岁,大专以上学历%,男性 成员比例为%,居委会成员的结构明显优化, “双交 叉”比例超额完成省委要求达到的“80%” 。 二是居民自治进一步活跃。居民议事会成为社 区居民表达公共事务诉求、调解矛盾纠纷、议事决 策的重要平台。XX 年全年召开居民议事会议 1036 次,形成决议 773 个,落实 669 件。3 月底,由社 区建设科起草的XX 区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 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区委(政府)办的名义 发布,对居委会与社区党组织、工作站、社区服务 中心、社区社会组织等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对居委 会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对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提出 具体要求。元宵、中秋期间,全区 115 个居委会积 极组织举办“社区邻里节”活动,共举办形式多样 的活动 260 多场(次) ,社区居民成为“社区邻里 节”的组织者、参与者、推动者。其中南湖街道渔 邨社区在春节前两周临时被市里定为全市第八届 “社区邻里节”主会场,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 情况下,社区建设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克服困难, 精心组织,与南湖街道、渔邨社区共同承办了 XX 市第八届社区邻里节,得到市领导及市民政局领导 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是历届主会场活动中 “准备最充分、气氛最热烈、居民参与度最高”的 一届。 三是社区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促成区政府与 XX 市顺丰商业有限公司举行合作推进社区服务创 新签约仪式,推动顺丰“嘿客”门店加入社区服务 行列,将顺丰公司的企业优势和 XX 区的社会资源 优势结合起来,推动罗湖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 现互惠共赢局面,为其他市场主体加入社区服务领 域起到示范作用。 四是社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常规业务培 训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新任“两委”班子成员在 服务社区居民、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稳步推进基 层社区治理等方面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社区建 设科联合区委组织部举办全区新一届“两委”成员 培训班,专门邀请民政部全国城乡建设委员会知名 专家、浙江大学毛丹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向德平教 授等来罗湖授课,针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居民 自治、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等内容作了深入讲 解,全区各街道组宣科科长、社会事务科科长、社 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副主任、街道民政专 干等近八百人参加了培训。 XX 年 11 月,经社区建设科申报、省市民政部 门复审、民政部组织评审,XX 区再次荣获“全国 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此外,在我局 指导下,我区南湖街道文锦社区、翠竹街道翠竹社 区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 二、社区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全国社区治理 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稳步开展 今年 1 月,民政部授予罗湖“全国社区治理和 服务创新实验区”称号,实验时间从 XX 年 1 月至 XX 年 12 月,鼓励 XX 区以“深化社区居民自治” 为主题,实验“探索社区居民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参 与社区治理的路径和制度机制,形成深化社区居民 自治的方法和途径” ,从而为全国创新社区治理和 服务探索新的经验。 为了完成好民政部赋予的实验任务,在局领导 的具体指导下,社区建设科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 作。 (一)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实验区改革方向。 1 月,组织专家研讨会,邀请中山大学、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多位专家,及区各相关职能部 门、街道、社区、媒体等单位的同志,就如何推动 实验区创建及如何规范、扶持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进行了讨论和研究。3 月,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 建设司刘勇副司长、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处周惠明处长分别到我区考察社区,对创建全国社 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 议。4 月,委托深圳大学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所、XX 市社科院,就实验区推进的具体工作进行研究。 (二)开展密集调研,制定社区体制改革方案。 5 月底开始,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局领导的指 导下,社区建设科牵头组织部分街道有关负责同志 及社会事务科科长,共成立五个调研小组分赴 40 多个社区开展密集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初步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将社区各类工作事项进行 了分类整理。6 月至 8 月,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社 区建设科先后赴 10 个街道及区综治办、城管局、 安监局、卫计局等部门,与其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 就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等改革事项征求意见,委托律 师事务所对社区开具证明的事项进行清理。8 月初, 制定了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案以及社区综合党组织、 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 7 份事 项清单,为社区工作站“减负瘦身” 、强化居委会 自治功能,让渡社会组织发展空间。8 月 29 日开 始,以南湖街道为试点全面推进。 (三)修改完善方案,全面推进社区治理改革。 在南湖街道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方案,制定 居委会专职人员聘用管理办法、社区工作人员岗位 津贴标准、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等配 套制度。截至 12 月 10 日,区民政局先后两次大范 围征求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意见,并邀请市有 关部门领导指导与论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 23 次召集会议研究社区体制改革有关事项。11 月 19 日及 12 月 4 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刘勇副司长 及市委戴北方副书记分别带队到我区听取社区体制 改革工作汇报,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 求罗湖尽快将方案落地推进。综合多方意见,我局 对原有方案进一步完善,形成了XX 市 XX 区关于 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法治化的实施 方案及 13 个配套制度,12 月 25 日,由区委 (政府)办正式印发方案 ,社区体制改革在我 区全面铺开。 社区体制改革方案从十个方面重构社区治理模 式:一是明确治理主体,推进社区治理多元化;二 是厘清工作职责,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三是核定 岗位人员,推进社区体制精简化;四是改革工资待 遇,推进人员薪酬绩效化;五是加强党的领导,推 进社区党建区域化;六是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区 居民自治常态化;七是加强多元共治,推进社区治 理协同化;八是完善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便民 化;九是深化“织网工程” ,推进社区治理信息化; 十是实施双向考核,推进社区工作公开化。 三、推广罗湖社区建设成就,荣膺民政部“XX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一)成功申报全国十大创新成果。XX 年 1 月,民政部面向全国征集“XX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 十大创新成果” ,社区建设科积极对待此次申报工 作,全面总结近年来社区治理探索工作,以“社区 多元融合新机制”为主题,申报“XX 年度中国社 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4 月 14 日,XX 区的“社区 多元融合新机制”在全国众多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 荣膺“XX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成为 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成果。 (二)罗湖社区建设经验出版发行。XX 年 11 月,由社区建设科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中 国特色社区建设XX 市罗湖社区建设经验正式 出版发行。 (三)做好与兄弟单位交流工作。XX 年全年 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单位考察团队十余批。 四、各项常规业务工作圆满完成 (一)社会建设民生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有序推 进。一是编制 XX 年社会建设和民生创新项目目录。 发布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组织培育、社区服务与社 区自治、扶贫济困服务、扶老助残、特殊人群服务、 精神民生服务、新罗湖人服务项目八大类 30 小类 项目,面向社会公布。二是办理 XX 年度项目申报、 评审工作。XX 年全年接收有效申报项目 69 个,申 报资金万元,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 6 次,领导小 组会议 4 次,年内开展社区公益服务项目 330 个, 审批新项目累计 34 个,审批资金万元(含社区服 务中心 996 万) 。三是对实施中的项目全面实施跟 进、评估。安排专职人员对项目的实施、资金的使 用及到位情况进行定期走访、检查和督导,确保项 目资金落到实处,保障民生创新项目开展有序。四 是加强培训。在 XX 年 XX 区新一届社区党组织和居 委会成员培训班上,社区建设科就如何申报和实施 社会建设民生创新项目进行了专题培训,引导社区 党组织、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申报实施社区公益类、服务类、志愿类民生创新项 目。 (二)推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标准化规范化运 作。社区建设科认真接收并严格审核各街道社区公 益服务项目调整,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与运行,保 障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取得实际社会效益,使之继续 发挥好全市示范带头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 320 个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参与服务的人数 1271 人,其中低保人员 227 人,低保边缘人员 239 人, 困难优抚对象 417 人,因病或突发事件致贫群众 305 人,负责组织、监督、管理项目的居委会成员 86 人。全年安排社会建设民生创新专项资金 2235 万元。 (三)其他工作。全年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案 3 个,其中主办件 1 个,协办 2 个。党风廉政信息平 台录入上报信息 28505 条,其中:党务公开信息 8180 条,政务公开信 5111 条,事务公开信息 13449 条,服务公开信息 950 条,财务公开信息 805 条。社区工作站录入 22818 条,社区居委会录 入 5112 条,股份公司录入 575 条。行政界线勘定 及管理维护工作有序推进。 XX 年 1 月,XX 区获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社区 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按照民政部赋予的先行 先试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要求,由我局牵头推进社 区体制改革,重构社区治理模式,具体工作由社区 建设科落实,到 12 月初已完成全区社区治理体制 改革方案的制定;圆满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XX 市第八届社区邻里节、XX 区第二届中秋社区邻里 节等重要工作,推动社会建设民生创新专项资金引 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引入顺丰“嘿客”等市 场主体创新社区服务模式,继续完善社区公益服务 项目,罗湖社区建设再次取得可喜成绩,4 月,社 区建设科申报的 XX 区的“社区多元融合新机制” 荣膺“XX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成为 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成果。11 月,继 XX 年获首 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命名后,XX 区 再次荣获第二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 号,成为 XX 市唯一获评的城区。南湖街道文锦社 区,翠竹街道翠竹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 示范社区” 一、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再度荣获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一是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XX 年 4 月 8 日, 圆满完成全区 115 个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直选率 100%。产生 627 名居委会成员,其中主任 115 名, 副主任 117 名,委员 395 名。居委会主任兼任社区 党组织书记的共 80 人, “一肩挑”比例%,居委会 成员与社区党组织交叉任职的共 404 人,交叉比例%, 居委会成员平均年龄 45 岁,大专以上学历%,男性 成员比例为%,居委会成员的结构明显优化, “双交 叉”比例超额完成省委要求达到的“80%” 。 二是居民自治进一步活跃。居民议事会成为社 区居民表达公共事务诉求、调解矛盾纠纷、议事决 策的重要平台。XX 年全年召开居民议事会议 1036 次,形成决议 773 个,落实 669 件。3 月底,由社 区建设科起草的XX 区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 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区委(政府)办的名义 发布,对居委会与社区党组织、工作站、社区服务 中心、社区社会组织等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对居委 会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对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提出 具体要求。元宵、中秋期间,全区 115 个居委会积 极组织举办“社区邻里节”活动,共举办形式多样 的活动 260 多场(次) ,社区居民成为“社区邻里 节”的组织者、参与者、推动者。其中南湖街道渔 邨社区在春节前两周临时被市里定为全市第八届 “社区邻里节”主会场,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 情况下,社区建设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克服困难, 精心组织,与南湖街道、渔邨社区共同承办了 XX 市第八届社区邻里节,得到市领导及市民政局领导 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是历届主会场活动中 “准备最充分、气氛最热烈、居民参与度最高”的 一届。 三是社区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促成区政府与 XX 市顺丰商业有限公司举行合作推进社区服务创 新签约仪式,推动顺丰“嘿客”门店加入社区服务 行列,将顺丰公司的企业优势和 XX 区的社会资源 优势结合起来,推动罗湖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 现互惠共赢局面,为其他市场主体加入社区服务领 域起到示范作用。 四是社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常规业务培 训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新任“两委”班子成员在 服务社区居民、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稳步推进基 层社区治理等方面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社区建 设科联合区委组织部举办全区新一届“两委”成员 培训班,专门邀请民政部全国城乡建设委员会知名 专家、浙江大学毛丹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向德平教 授等来罗湖授课,针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居民 自治、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等内容作了深入讲 解,全区各街道组宣科科长、社会事务科科长、社 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副主任、街道民政专 干等近八百人参加了培训。 XX 年 11 月,经社区建设科申报、省市民政部 门复审、民政部组织评审,XX 区再次荣获“全国 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此外,在我局 指导下,我区南湖街道文锦社区、翠竹街道翠竹社 区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 二、社区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全国社区治理 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稳步开展 今年 1 月,民政部授予罗湖“全国社区治理和 服务创新实验区”称号,实验时间从 XX 年 1 月至 XX 年 12 月,鼓励 XX 区以“深化社区居民自治” 为主题,实验“探索社区居民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参 与社区治理的路径和制度机制,形成深化社区居民 自治的方法和途径” ,从而为全国创新社区治理和 服务探索新的经验。 为了完成好民政部赋予的实验任务,在局领导 的具体指导下,社区建设科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 作。 (一)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实验区改革方向。 1 月,组织专家研讨会,邀请中山大学、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多位专家,及区各相关职能部 门、街道、社区、媒体等单位的同志,就如何推动 实验区创建及如何规范、扶持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进行了讨论和研究。3 月,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 建设司刘勇副司长、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处周惠明处长分别到我区考察社区,对创建全国社 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 议。4 月,委托深圳大学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所、XX 市社科院,就实验区推进的具体工作进行研究。 (二)开展密集调研,制定社区体制改革方案。 5 月底开始,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局领导的指 导下,社区建设科牵头组织部分街道有关负责同志 及社会事务科科长,共成立五个调研小组分赴 40 多个社区开展密集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初步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将社区各类工作事项进行 了分类整理。6 月至 8 月,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社 区建设科先后赴 10 个街道及区综治办、城管局、 安监局、卫计局等部门,与其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 就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等改革事项征求意见,委托律 师事务所对社区开具证明的事项进行清理。8 月初, 制定了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案以及社区综合党组织、 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 7 份事 项清单,为社区工作站“减负瘦身” 、强化居委会 自治功能,让渡社会组织发展空间。8 月 29 日开 始,以南湖街道为试点全面推进。 (三)修改完善方案,全面推进社区治理改革。 在南湖街道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方案,制定 居委会专职人员聘用管理办法、社区工作人员岗位 津贴标准、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等配 套制度。截至 12 月 10 日,区民政局先后两次大范 围征求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意见,并邀请市有 关部门领导指导与论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 23 次召集会议研究社区体制改革有关事项。11 月 19 日及 12 月 4 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刘勇副司长 及市委戴北方副书记分别带队到我区听取社区体制 改革工作汇报,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 求罗湖尽快将方案落地推进。综合多方意见,我局 对原有方案进一步完善,形成了XX 市 XX 区关于 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法治化的实施 方案及 13 个配套制度,12 月 25 日,由区委 (政府)办正式印发方案 ,社区体制改革在我 区全面铺开。 社区体制改革方案从十个方面重构社区治理模 式:一是明确治理主体,推进社区治理多元化;二 是厘清工作职责,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三是核定 岗位人员,推进社区体制精简化;四是改革工资待 遇,推进人员薪酬绩效化;五是加强党的领导,推 进社区党建区域化;六是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区 居民自治常态化;七是加强多元共治,推进社区治 理协同化;八是完善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服务便民 化;九是深化“织网工程” ,推进社区治理信息化; 十是实施双向考核,推进社区工作公开化。 三、推广罗湖社区建设成就,荣膺民政部“XX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一)成功申报全国十大创新成果。XX 年 1 月,民政部面向全国征集“XX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 十大创新成果” ,社区建设科积极对待此次申报工 作,全面总结近年来社区治理探索工作,以“社区 多元融合新机制”为主题,申报“XX 年度中国社 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4 月 14 日,XX 区的“社区 多元融合新机制”在全国众多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 荣膺“XX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成为 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成果。 (二)罗湖社区建设经验出版发行。XX 年 11 月,由社区建设科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中 国特色社区建设XX 市罗湖社区建设经验正式 出版发行。 (三)做好与兄弟单位交流工作。XX 年全年 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单位考察团队十余批。 四、各项常规业务工作圆满完成 (一)社会建设民生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有序推 进。一是编制 XX 年社会建设和民生创新项目目录。 发布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组织培育、社区服务与社 区自治、扶贫济困服务、扶老助残、特殊人群服务、 精神民生服务、新罗湖人服务项目八大类 30 小类 项目,面向社会公布。二是办理 XX 年度项目申报、 评审工作。XX 年全年接收有效申报项目 69 个,申 报资金万元,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议 6 次,领导小 组会议 4 次,年内开展社区公益服务项目 330 个, 审批新项目累计 34 个,审批资金万元(含社区服 务中心 996 万) 。三是对实施中的项目全面实施跟 进、评估。安排专职人员对项目的实施、资金的使 用及到位情况进行定期走访、检查和督导,确保项 目资金落到实处,保障民生创新项目开展有序。四 是加强培训。在 XX 年 XX 区新一届社区党组织和居 委会成员培训班上,社区建设科就如何申报和实施 社会建设民生创新项目进行了专题培训,引导社区 党组织、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申报实施社区公益类、服务类、志愿类民生创新项 目。 (二)推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标准化规范化运 作。社区建设科认真接收并严格审核各街道社区公 益服务项目调整,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与运行,保 障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取得实际社会效益,使之继续 发挥好全市示范带头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 320 个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参与服务的人数 1271 人,其中低保人员 227 人,低保边缘人员 239 人, 困难优抚对象 417 人,因病或突发事件致贫群众 305 人,负责组织、监督、管理项目的居委会成员 86 人。全年安排社会建设民生创新专项资金 2235 万元。 (三)其他工作。全年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案 3 个,其中主办件 1 个,协办 2 个。党风廉政信息平 台录入上报信息 28505 条,其中:党务公开信息 8180 条,政务公开信 5111 条,事务公开信息 13449 条,服务公开信息 950 条,财务公开信息 805 条。社区工作站录入 22818 条,社区居委会录 入 5112 条,股份公司录入 575 条。行政界线勘定 及管理维护工作有序推进。 XX 年 1 月,XX 区获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社区 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按照民政部赋予的先行 先试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要求,由我局牵头推进社 区体制改革,重构社区治理模式,具体工作由社区 建设科落实,到 12 月初已完成全区社区治理体制 改革方案的制定;圆满完成居委会换届选举、XX 市第八届社区邻里节、XX 区第二届中秋社区邻里 节等重要工作,推动社会建设民生创新专项资金引 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引入顺丰“嘿客”等市 场主体创新社区服务模式,继续完善社区公益服务 项目,罗湖社区建设再次取得可喜成绩,4 月,社 区建设科申报的 XX 区的“社区多元融合新机制” 荣膺“XX 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成为 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成果。11 月,继 XX 年获首 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命名后,XX 区 再次荣获第二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 号,成为 XX 市唯一获评的城区。南湖街道文锦社 区,翠竹街道翠竹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 示范社区” 一、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再度荣获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一是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XX 年 4 月 8 日, 圆满完成全区 115 个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直选率 100%。产生 627 名居委会成员,其中主任 115 名, 副主任 117 名,委员 395 名。居委会主任兼任社区 党组织书记的共 80 人, “一肩挑”比例%,居委会 成员与社区党组织交叉任职的共 404 人,交叉比例%, 居委会成员平均年龄 45 岁,大专以上学历%,男性 成员比例为%,居委会成员的结构明显优化, “双交 叉”比例超额完成省委要求达到的“80%” 。 二是居民自治进一步活跃。居民议事会成为社 区居民表达公共事务诉求、调解矛盾纠纷、议事决 策的重要平台。XX 年全年召开居民议事会议 1036 次,形成决议 773 个,落实 669 件。3 月底,由社 区建设科起草的XX 区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 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区委(政府)办的名义 发布,对居委会与社区党组织、工作站、社区服务 中心、社区社会组织等关系进行明确界定,对居委 会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对居委会规范化建设提出 具体要求。元宵、中秋期间,全区 115 个居委会积 极组织举办“社区邻里节”活动,共举办形式多样 的活动 260 多场(次) ,社区居民成为“社区邻里 节”的组织者、参与者、推动者。其中南湖街道渔 邨社区在春节前两周临时被市里定为全市第八届 “社区邻里节”主会场,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 情况下,社区建设科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克服困难, 精心组织,与南湖街道、渔邨社区共同承办了 XX 市第八届社区邻里节,得到市领导及市民政局领导 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是历届主会场活动中 “准备最充分、气氛最热烈、居民参与度最高”的 一届。 三是社区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促成区政府与 XX 市顺丰商业有限公司举行合作推进社区服务创 新签约仪式,推动顺丰“嘿客”门店加入社区服务 行列,将顺丰公司的企业优势和 XX 区的社会资源 优势结合起来,推动罗湖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 现互惠共赢局面,为其他市场主体加入社区服务领 域起到示范作用。 四是社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常规业务培 训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新任“两委”班子成员在 服务社区居民、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稳步推进基 层社区治理等方面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社区建 设科联合区委组织部举办全区新一届“两委”成员 培训班,专门邀请民政部全国城乡建设委员会知名 专家、浙江大学毛丹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向德平教 授等来罗湖授课,针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居民 自治、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等内容作了深入讲 解,全区各街道组宣科科长、社会事务科科长、社 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副主任、街道民政专 干等近八百人参加了培训。 XX 年 11 月,经社区建设科申报、省市民政部 门复审、民政部组织评审,XX 区再次荣获“全国 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此外,在我局 指导下,我区南湖街道文锦社区、翠竹街道翠竹社 区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 二、社区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全国社区治理 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稳步开展 今年 1 月,民政部授予罗湖“全国社区治理和 服务创新实验区”称号,实验时间从 XX 年 1 月至 XX 年 12 月,鼓励 XX 区以“深化社区居民自治” 为主题,实验“探索社区居民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参 与社区治理的路径和制度机制,形成深化社区居民 自治的方法和途径” ,从而为全国创新社区治理和 服务探索新的经验。 为了完成好民政部赋予的实验任务,在局领导 的具体指导下,社区建设科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 作。 (一)组织专家论证,研究实验区改革方向。 1 月,组织专家研讨会,邀请中山大学、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多位专家,及区各相关职能部 门、街道、社区、媒体等单位的同志,就如何推动 实验区创建及如何规范、扶持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进行了讨论和研究。3 月,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 建设司刘勇副司长、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处周惠明处长分别到我区考察社区,对创建全国社 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 议。4 月,委托深圳大学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所、XX 市社科院,就实验区推进的具体工作进行研究。 (二)开展密集调研,制定社区体制改革方案。 5 月底开始,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局领导的指 导下,社区建设科牵头组织部分街道有关负责同志 及社会事务科科长,共成立五个调研小组分赴 40 多个社区开展密集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初步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将社区各类工作事项进行 了分类整理。6 月至 8 月,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社 区建设科先后赴 10 个街道及区综治办、城管局、 安监局、卫计局等部门,与其主要负责同志面对面, 就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等改革事项征求意见,委托律 师事务所对社区开具证明的事项进行清理。8 月初, 制定了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案以及社区综合党组织、 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 7 份事 项清单,为社区工作站“减负瘦身” 、强化居委会 自治功能,让渡社会组织发展空间。8 月 29 日开 始,以南湖街道为试点全面推进。 (三)修改完善方案,全面推进社区治理改革。 在南湖街道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方案,制定 居委会专职人员聘用管理办法、社区工作人员岗位 津贴标准、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等配 套制度。截至 12 月 10 日,区民政局先后两次大范 围征求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意见,并邀请市有 关部门领导指导与论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先后 23 次召集会议研究社区体制改革有关事项。11 月 19 日及 12 月 4 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刘勇副司长 及市委戴北方副书记分别带队到我区听取社区体制 改革工作汇报,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 求罗湖尽快将方案落地推进。综合多方意见,我局 对原有方案进一步完善,形成了XX 市 XX 区关于 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法治化的实施 方案及 13 个配套制度,12 月 25 日,由区委 (政府)办正式印发方案 ,社区体制改革在我 区全面铺开。 社区体制改革方案从十个方面重构社区治理模 式:一是明确治理主体,推进社区治理多元化;二 是厘清工作职责,推进社区工作规范化;三是核定 岗位人员,推进社区体制精简化;四是改革工资待 遇,推进人员薪酬绩效化;五是加强党的领导,推 进社区党建区域化;六是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区 居民自治常态化;七是加强多元共治,推进社区治 理协同化;八是完善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