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生活对教育的严峻挑战 不知不觉,四年级了。我们寿光社会经济的发 展,就如人的成长一样快,曾经封闭和停滞的东西 一夜之间苏醒了过来。蔬菜大棚在这里悄然兴起。 这个秋天来临的时候,听到父母的谈话,我却感到 了一丝苦涩。 “咱也得弄几根竹竿架起来,掇个温室,要不 从哪儿弄点钱哪。 ”父亲蹙着眉,声音低沉地说。 别人家的日子都红火起来了,争着翻盖新房, 可我们家的日子却是“越过越倒灭” ,这话是三姐 后来说的。三姐仅长我三岁,可真有个姐姐样儿, 从小就哄着我玩耍。为了照看我,三姐还晚了一年 上学。长大以后,更是三姐在支撑着这个多灾多难 的家,供我上学和发展。我能走到今天,首先应该 感谢她。成长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不幸和坎坷,然 而我最幸运的是今生有一个好姐姐。 之后很多年,我家一直住着那两间低矮阴暗的 平房。这还是父亲顶门立户的第一所房子呢,住了 有二三十年吧。虽然现在这所房子扒掉也已好几年 了,可它留给我的印象深极了,少儿的我就是伴着 那所房子成长的,这是人生的第一印象呀。相信父 母和我们姐弟能忆起属于那所老房子的所有时光, 有时候出现在我梦中的家的场景,总是那座老房子。 父亲已经病休在家了,他当兵和工作时累出了 腰腿病。其实这不是病休的惟一原因,因为家里的 农活也离不开他呀。我小时候被母亲搂在被窝里, 天还黑着呢,父亲就从炕上起身到村后的水房挑水, 直到把水瓮给灌得满满的,才赶去上班。我上三年 级时村镇就都通上自来水了。 我们姐弟三个上学都需要钱哪,还得拿那么重 的集资,父亲之外我们都是农业户口。本来也有几 次父亲能把全家带出去即“农转非”的机会,那样 还能分到单位的房子,可惜临了都功亏一篑。 村干部平时什么事都不管,就知道缴集资的时 候在大喇叭里喊,点名道姓地叫没缴的户赶快送钱 去。当喇叭里喊出父亲的名字,再看看父亲一筹莫 展的样子,当母亲只能出去借钱交集资的时候,我 在心里真是恨透了这些当官的。瞧瞧各村的支书大 人,可以无偿使用学生劳力给他们家干活,这比用 童工还黑呢。前几天,我们全班去给村支书自家田 里掰棒子,我们这些小学生用地排车把棒子运到他 家院子里,进屋洗手时见人家早就吹上名牌落地扇 了,那可是村里绝无仅有的呀。 村支部的办公电话也安在了他自己家里,平时 用着方便。人家从来不用起早贪黑种大棚卖菜,却 有普通百姓不敢奢望的好运,简直是“天上掉银子” 。他们平白无故地就可以住上村里最好的房子,用 上让一般人家羡慕不已的电器,有什么致富机会从 来都是干部优先,比如承包村里的企业之类。我村 的沙场就让支书家给包了,卖沙的钱都哪儿去了, 那可是国土资源和集体资产流失呀。 弄到后来,不但他家的宅基地比旁人家都大出 好几号,还给孩子买上了价值十几万的小轿车到处 开着闲逛,也都没人管管。真的不知道他们的钱是 从哪儿来的。不用担心会出事,整天挥霍公款吃吃 喝喝就万事大吉了。比如镇上土管所先头还放话: “不论是谁家,多占了宅基地都要一罚到底!”可 到村支书家的时候,还没测量呢就立马打道回府了。 那话难道只是对平头百姓说的? 有位乡人从海外归来,村支书便赶去大献殷勤, 而当年人家落魄时,村支书曾一脚将人家踹到河湾 里。可这样的村支书居然能够一当二十余年。后来 我有位同学是镇委书记的儿子,竟然屡屡偷班上同 学的钱物,可见其父是个什么官。正是家里的物欲 横流,礼品堆积如山,激发了他的物质野心,此乃 另一种潜能啊。这些社会现实远比书本更有说服力。 要想改变教育,同时得改造现实。 这是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严峻挑战。当社会 和生活教给孩子的和学校里完全不一样,甚至互相 矛盾,那么学校教育就变得软弱无力,在社会实践 面前不堪一击,教出来的道德防线会很快土崩瓦解。 教育必须直面现实、回归现实。 我们全家主要就靠父亲那几百块钱工资,可过 到了啥光景。毕竟年岁和身体不饶人哪,父亲已经 46 岁了,还有病在身,真得像别人那样去种大棚? 腰腿病是最怕温室里那种潮湿闷热的环境呀。可是 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姐弟,父亲付出的太多太多 了。即使父亲拼了命去干,也比不了人家那些整劳 力啊。 等到冬天,我家田里的两个小温室也种上了黄 瓜。盼着它能让我家的日子好过些吧。 及至我上了中学,家里的光景依然惨淡。初三 了,我的后桌是晓桐和晓英,她俩是一个村的,排 定桌次,她俩手牵着手,很要好的样子。晓桐长得 特别漂亮,堪称我们的校花了。 这次是重新分班,初二时我和晓桐也在一个班, 只是座位隔得较远,几乎没有什么交往。初三的课 程安排得很紧,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还有早晚自 习,早上不到五点就要起床。对于我们占大多数的 通校生来说,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都在学校里 度过。上了初三,我才算理解了大姐当年的处境。 虽然如此,可时间利用得并不高效,一天设了十余 节课,有些纯属形同虚设。我们学累了, 就相互交谈,活跃一下气氛,放松一下神经。 只要身后的晓桐拍拍我的右肩头,我就回过头去, 和她说说话。 这几年我的学习成绩总是保持班里前两名,和 另一位女生轮流坐庄,占据榜首的位置。我也一直 是学校的“重点人物” ,是同学们眼中的“骄子” , 深得他们羡慕。这种畸形的学校教育中,分数甚至 决定了学生的地位尊卑和心理评价。没有一个平等 的环境,就没有孩子的健康成长。 可我不喜欢像有些“学习尖子”那样埋头苦读, 我更喜欢玩,更喜欢轻轻松松地学。所以也就不太 遵守纪律,尤其到了初三,经常迟到,耽误了跑早 操,没少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狠训。晓桐都跟我说: “凤亮你也算屡教不改的了。 ” 可她还是喜欢和我说话。初一时我们不在一个 班,就聊了好多那时候有关老师的事,哪个老师都 难免出点笑话,引得我俩轻笑不止。比如我的一位 地理老师,第一堂课大讲学地理的好处,正是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即兴板书却写成了 “秀子不出门” 。我爱买书的习惯还一直保持着, 多亏旧书便宜。晓桐常向我借着看,有时还要我给 她讲里面的故事。我看了本写中学生的小说,有一 个情节是这个女孩在讲解给父亲题为“吻”的画作, 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晓桐的脸上出现了红晕。 我买了本练太极拳的书,还真想课余时间好好 练来着,可惜功课太紧了。晓桐问起我的生日,我 说:“是六月廿四,和关老爷一个日子。民间还真 是这一天给关公过生日呢。 ”说得她和同桌晓英都 笑了。我回过头来,却又听见晓桐语调有些激动地 对同桌说:“他的生日是六月廿四,我的生日是五 月廿七呀。 ”我听出来了,她是想说,我们的生日 很相近且相通。我又回过头去, “原来我们的生日 差不多呀。 ”晓桐微红着脸笑笑,反问:“你的耳 朵怎么这么好使?”我说:“练太极拳可以耳聪目 明呀。 ”我就开始大谈练太极拳的好处,末了才说: “我还没练呢。 ” 一下子,她俩就全笑起来了。我看到,晓桐的 笑容很灿烂。收住笑,晓桐说:“凤亮现在变得活 泼可爱了。 ” 这天的自习课,晓桐又拍拍我的肩,我回头见 她手里拿着个练习本,上面写了一些词,有点莫名 其妙。 “我写了十几个电视剧的名字,我想请教你 这个大作家,看看哪一部好,哪一部孬。 ”晓桐的 嘴角带着纯真的微笑。 一看这些名字,我的脸上就有些发烧,只局促 地点点头, “哦,都很好,都很好。 ”便意犹未尽地 马上回过头去。身后的晓桐肯定被我闹愣了。 因为晓桐,我也许会格外记住十四岁这年的秋 天。课上不许回头,但那时候我的“回头率”可能 是创了纪录。 作者:潘凤亮/p 不知不觉,四年级了。我们寿光社会经济的发 展,就如人的成长一样快,曾经封闭和停滞的东西 一夜之间苏醒了过来。蔬菜大棚在这里悄然兴起。 这个秋天来临的时候,听到父母的谈话,我却感到 了一丝苦涩。 “咱也得弄几根竹竿架起来,掇个温室,要不 从哪儿弄点钱哪。 ”父亲蹙着眉,声音低沉地说。 别人家的日子都红火起来了,争着翻盖新房, 可我们家的日子却是“越过越倒灭” ,这话是三姐 后来说的。三姐仅长我三岁,可真有个姐姐样儿, 从小就哄着我玩耍。为了照看我,三姐还晚了一年 上学。长大以后,更是三姐在支撑着这个多灾多难 的家,供我上学和发展。我能走到今天,首先应该 感谢她。成长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不幸和坎坷,然 而我最幸运的是今生有一个好姐姐。 之后很多年,我家一直住着那两间低矮阴暗的 平房。这还是父亲顶门立户的第一所房子呢,住了 有二三十年吧。虽然现在这所房子扒掉也已好几年 了,可它留给我的印象深极了,少儿的我就是伴着 那所房子成长的,这是人生的第一印象呀。相信父 母和我们姐弟能忆起属于那所老房子的所有时光, 有时候出现在我梦中的家的场景,总是那座老房子。 父亲已经病休在家了,他当兵和工作时累出了 腰腿病。其实这不是病休的惟一原因,因为家里的 农活也离不开他呀。我小时候被母亲搂在被窝里, 天还黑着呢,父亲就从炕上起身到村后的水房挑水, 直到把水瓮给灌得满满的,才赶去上班。我上三年 级时村镇就都通上自来水了。 我们姐弟三个上学都需要钱哪,还得拿那么重 的集资,父亲之外我们都是农业户口。本来也有几 次父亲能把全家带出去即“农转非”的机会,那样 还能分到单位的房子,可惜临了都功亏一篑。 村干部平时什么事都不管,就知道缴集资的时 候在大喇叭里喊,点名道姓地叫没缴的户赶快送钱 去。当喇叭里喊出父亲的名字,再看看父亲一筹莫 展的样子,当母亲只能出去借钱交集资的时候,我 在心里真是恨透了这些当官的。瞧瞧各村的支书大 人,可以无偿使用学生劳力给他们家干活,这比用 童工还黑呢。前几天,我们全班去给村支书自家田 里掰棒子,我们这些小学生用地排车把棒子运到他 家院子里,进屋洗手时见人家早就吹上名牌落地扇 了,那可是村里绝无仅有的呀。 村支部的办公电话也安在了他自己家里,平时 用着方便。人家从来不用起早贪黑种大棚卖菜,却 有普通百姓不敢奢望的好运,简直是“天上掉银子” 。他们平白无故地就可以住上村里最好的房子,用 上让一般人家羡慕不已的电器,有什么致富机会从 来都是干部优先,比如承包村里的企业之类。我村 的沙场就让支书家给包了,卖沙的钱都哪儿去了, 那可是国土资源和集体资产流失呀。 弄到后来,不但他家的宅基地比旁人家都大出 好几号,还给孩子买上了价值十几万的小轿车到处 开着闲逛,也都没人管管。真的不知道他们的钱是 从哪儿来的。不用担心会出事,整天挥霍公款吃吃 喝喝就万事大吉了。比如镇上土管所先头还放话: “不论是谁家,多占了宅基地都要一罚到底!”可 到村支书家的时候,还没测量呢就立马打道回府了。 那话难道只是对平头百姓说的? 有位乡人从海外归来,村支书便赶去大献殷勤, 而当年人家落魄时,村支书曾一脚将人家踹到河湾 里。可这样的村支书居然能够一当二十余年。后来 我有位同学是镇委书记的儿子,竟然屡屡偷班上同 学的钱物,可见其父是个什么官。正是家里的物欲 横流,礼品堆积如山,激发了他的物质野心,此乃 另一种潜能啊。这些社会现实远比书本更有说服力。 要想改变教育,同时得改造现实。 这是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严峻挑战。当社会 和生活教给孩子的和学校里完全不一样,甚至互相 矛盾,那么学校教育就变得软弱无力,在社会实践 面前不堪一击,教出来的道德防线会很快土崩瓦解。 教育必须直面现实、回归现实。 我们全家主要就靠父亲那几百块钱工资,可过 到了啥光景。毕竟年岁和身体不饶人哪,父亲已经 46 岁了,还有病在身,真得像别人那样去种大棚? 腰腿病是最怕温室里那种潮湿闷热的环境呀。可是 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姐弟,父亲付出的太多太多 了。即使父亲拼了命去干,也比不了人家那些整劳 力啊。 等到冬天,我家田里的两个小温室也种上了黄 瓜。盼着它能让我家的日子好过些吧。 及至我上了中学,家里的光景依然惨淡。初三 了,我的后桌是晓桐和晓英,她俩是一个村的,排 定桌次,她俩手牵着手,很要好的样子。晓桐长得 特别漂亮,堪称我们的校花了。 这次是重新分班,初二时我和晓桐也在一个班, 只是座位隔得较远,几乎没有什么交往。初三的课 程安排得很紧,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还有早晚自 习,早上不到五点就要起床。对于我们占大多数的 通校生来说,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都在学校里 度过。上了初三,我才算理解了大姐当年的处境。 虽然如此,可时间利用得并不高效,一天设了十余 节课,有些纯属形同虚设。我们学累了, 就相互交谈,活跃一下气氛,放松一下神经。 只要身后的晓桐拍拍我的右肩头,我就回过头去, 和她说说话。 这几年我的学习成绩总是保持班里前两名,和 另一位女生轮流坐庄,占据榜首的位置。我也一直 是学校的“重点人物” ,是同学们眼中的“骄子” , 深得他们羡慕。这种畸形的学校教育中,分数甚至 决定了学生的地位尊卑和心理评价。没有一个平等 的环境,就没有孩子的健康成长。 可我不喜欢像有些“学习尖子”那样埋头苦读, 我更喜欢玩,更喜欢轻轻松松地学。所以也就不太 遵守纪律,尤其到了初三,经常迟到,耽误了跑早 操,没少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狠训。晓桐都跟我说: “凤亮你也算屡教不改的了。 ” 可她还是喜欢和我说话。初一时我们不在一个 班,就聊了好多那时候有关老师的事,哪个老师都 难免出点笑话,引得我俩轻笑不止。比如我的一位 地理老师,第一堂课大讲学地理的好处,正是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即兴板书却写成了 “秀子不出门” 。我爱买书的习惯还一直保持着, 多亏旧书便宜。晓桐常向我借着看,有时还要我给 她讲里面的故事。我看了本写中学生的小说,有一 个情节是这个女孩在讲解给父亲题为“吻”的画作, 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晓桐的脸上出现了红晕。 我买了本练太极拳的书,还真想课余时间好好 练来着,可惜功课太紧了。晓桐问起我的生日,我 说:“是六月廿四,和关老爷一个日子。民间还真 是这一天给关公过生日呢。 ”说得她和同桌晓英都 笑了。我回过头来,却又听见晓桐语调有些激动地 对同桌说:“他的生日是六月廿四,我的生日是五 月廿七呀。 ”我听出来了,她是想说,我们的生日 很相近且相通。我又回过头去, “原来我们的生日 差不多呀。 ”晓桐微红着脸笑笑,反问:“你的耳 朵怎么这么好使?”我说:“练太极拳可以耳聪目 明呀。 ”我就开始大谈练太极拳的好处,末了才说: “我还没练呢。 ” 一下子,她俩就全笑起来了。我看到,晓桐的 笑容很灿烂。收住笑,晓桐说:“凤亮现在变得活 泼可爱了。 ” 这天的自习课,晓桐又拍拍我的肩,我回头见 她手里拿着个练习本,上面写了一些词,有点莫名 其妙。 “我写了十几个电视剧的名字,我想请教你 这个大作家,看看哪一部好,哪一部孬。 ”晓桐的 嘴角带着纯真的微笑。 一看这些名字,我的脸上就有些发烧,只局促 地点点头, “哦,都很好,都很好。 ”便意犹未尽地 马上回过头去。身后的晓桐肯定被我闹愣了。 因为晓桐,我也许会格外记住十四岁这年的秋 天。课上不许回头,但那时候我的“回头率”可能 是创了纪录。 作者:潘凤亮/p 不知不觉,四年级了。我们寿光社会经济的发 展,就如人的成长一样快,曾经封闭和停滞的东西 一夜之间苏醒了过来。蔬菜大棚在这里悄然兴起。 这个秋天来临的时候,听到父母的谈话,我却感到 了一丝苦涩。 “咱也得弄几根竹竿架起来,掇个温室,要不 从哪儿弄点钱哪。 ”父亲蹙着眉,声音低沉地说。 别人家的日子都红火起来了,争着翻盖新房, 可我们家的日子却是“越过越倒灭” ,这话是三姐 后来说的。三姐仅长我三岁,可真有个姐姐样儿, 从小就哄着我玩耍。为了照看我,三姐还晚了一年 上学。长大以后,更是三姐在支撑着这个多灾多难 的家,供我上学和发展。我能走到今天,首先应该 感谢她。成长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不幸和坎坷,然 而我最幸运的是今生有一个好姐姐。 之后很多年,我家一直住着那两间低矮阴暗的 平房。这还是父亲顶门立户的第一所房子呢,住了 有二三十年吧。虽然现在这所房子扒掉也已好几年 了,可它留给我的印象深极了,少儿的我就是伴着 那所房子成长的,这是人生的第一印象呀。相信父 母和我们姐弟能忆起属于那所老房子的所有时光, 有时候出现在我梦中的家的场景,总是那座老房子。 父亲已经病休在家了,他当兵和工作时累出了 腰腿病。其实这不是病休的惟一原因,因为家里的 农活也离不开他呀。我小时候被母亲搂在被窝里, 天还黑着呢,父亲就从炕上起身到村后的水房挑水, 直到把水瓮给灌得满满的,才赶去上班。我上三年 级时村镇就都通上自来水了。 我们姐弟三个上学都需要钱哪,还得拿那么重 的集资,父亲之外我们都是农业户口。本来也有几 次父亲能把全家带出去即“农转非”的机会,那样 还能分到单位的房子,可惜临了都功亏一篑。 村干部平时什么事都不管,就知道缴集资的时 候在大喇叭里喊,点名道姓地叫没缴的户赶快送钱 去。当喇叭里喊出父亲的名字,再看看父亲一筹莫 展的样子,当母亲只能出去借钱交集资的时候,我 在心里真是恨透了这些当官的。瞧瞧各村的支书大 人,可以无偿使用学生劳力给他们家干活,这比用 童工还黑呢。前几天,我们全班去给村支书自家田 里掰棒子,我们这些小学生用地排车把棒子运到他 家院子里,进屋洗手时见人家早就吹上名牌落地扇 了,那可是村里绝无仅有的呀。 村支部的办公电话也安在了他自己家里,平时 用着方便。人家从来不用起早贪黑种大棚卖菜,却 有普通百姓不敢奢望的好运,简直是“天上掉银子” 。他们平白无故地就可以住上村里最好的房子,用 上让一般人家羡慕不已的电器,有什么致富机会从 来都是干部优先,比如承包村里的企业之类。我村 的沙场就让支书家给包了,卖沙的钱都哪儿去了, 那可是国土资源和集体资产流失呀。 弄到后来,不但他家的宅基地比旁人家都大出 好几号,还给孩子买上了价值十几万的小轿车到处 开着闲逛,也都没人管管。真的不知道他们的钱是 从哪儿来的。不用担心会出事,整天挥霍公款吃吃 喝喝就万事大吉了。比如镇上土管所先头还放话: “不论是谁家,多占了宅基地都要一罚到底!”可 到村支书家的时候,还没测量呢就立马打道回府了。 那话难道只是对平头百姓说的? 有位乡人从海外归来,村支书便赶去大献殷勤, 而当年人家落魄时,村支书曾一脚将人家踹到河湾 里。可这样的村支书居然能够一当二十余年。后来 我有位同学是镇委书记的儿子,竟然屡屡偷班上同 学的钱物,可见其父是个什么官。正是家里的物欲 横流,礼品堆积如山,激发了他的物质野心,此乃 另一种潜能啊。这些社会现实远比书本更有说服力。 要想改变教育,同时得改造现实。 这是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严峻挑战。当社会 和生活教给孩子的和学校里完全不一样,甚至互相 矛盾,那么学校教育就变得软弱无力,在社会实践 面前不堪一击,教出来的道德防线会很快土崩瓦解。 教育必须直面现实、回归现实。 我们全家主要就靠父亲那几百块钱工资,可过 到了啥光景。毕竟年岁和身体不饶人哪,父亲已经 46 岁了,还有病在身,真得像别人那样去种大棚? 腰腿病是最怕温室里那种潮湿闷热的环境呀。可是 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姐弟,父亲付出的太多太多 了。即使父亲拼了命去干,也比不了人家那些整劳 力啊。 等到冬天,我家田里的两个小温室也种上了黄 瓜。盼着它能让我家的日子好过些吧。 及至我上了中学,家里的光景依然惨淡。初三 了,我的后桌是晓桐和晓英,她俩是一个村的,排 定桌次,她俩手牵着手,很要好的样子。晓桐长得 特别漂亮,堪称我们的校花了。 这次是重新分班,初二时我和晓桐也在一个班, 只是座位隔得较远,几乎没有什么交往。初三的课 程安排得很紧,一个月只能休息一天,还有早晚自 习,早上不到五点就要起床。对于我们占大多数的 通校生来说,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都在学校里 度过。上了初三,我才算理解了大姐当年的处境。 虽然如此,可时间利用得并不高效,一天设了十余 节课,有些纯属形同虚设。我们学累了, 就相互交谈,活跃一下气氛,放松一下神经。 只要身后的晓桐拍拍我的右肩头,我就回过头去, 和她说说话。 这几年我的学习成绩总是保持班里前两名,和 另一位女生轮流坐庄,占据榜首的位置。我也一直 是学校的“重点人物” ,是同学们眼中的“骄子” , 深得他们羡慕。这种畸形的学校教育中,分数甚至 决定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南京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移动台州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国家能源绵阳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财务审计岗位
- 中国移动邵阳市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产品陈列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迪庆自治州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2025年水泥销售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潜江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技能类
- 广安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鹤壁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机电维修岗
- 2025秋人教鄂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第一单元走近科学《1“钓鱼”游戏》 教学设计
- 202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讲座
- DL∕T 831-2015 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
- 工业园区环保管家技术方案
- 《西方管理思想史》课件
- 纽伦堡审判国际法
- 2024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妇产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验收汇报
- 2023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评定标准
- 《现代企业管理》全套课件
- 设备保管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