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1-_第1页
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1-_第2页
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1-_第3页
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1-_第4页
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披肝沥胆廿五载只为群众谋幸福 我叫 xx,今年 52 岁,1982 年担任 xx 市 xx 树 乡 xx 头村党支部书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 在当年的就职大会上,我向全体村民庄严承诺“一 定要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 ,从而赢得了群众的热 烈掌声。没想到,我竟然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 上一干就是半辈子。按理说,我这样一个年过半百、 家庭和睦、儿孙满堂的人,什么都可以放下了,但 到现在,我依然放不下当年的那个庄严承诺。 刚上任的那几年,由于自己工作经验不足,再 加上个别村队干部素质不高,我村班子软弱,民心 涣散,群众上访不断,矛盾纠纷很多。这使我真切 地感受到,当好“村官”不容易,你不干不行,干 不好也不行。在农村,口号喊得响,不如工作干得 实。村干部的威信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穷 根不除,威信难树。经党支部研究,我决定先从治 理土地盐碱化抓起,全力改变广种薄收的局面。想 法一提出,就有一些人放话,你们一帮泥腿子,能 干出什么大事业。面对非议,我们积极发动群众, 挨家挨户给农民讲道理,有时甚至通宵做工作。一 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终于,群众的 工作做通了,村上集资、筹措资金 300 多万元,铺 设盐碱暗排水管道 24 公里,彻底解决了近 8000 亩 农田盐碱化的问题,也迈出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第一 步。 我村原是一个以粮食种植为主的村,一直处在 增产不增收的状态。为了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我 们发动党员,示范种植西瓜和蔬菜。由于效益好, 带动了其他群众开始自发地种植,瓜菜的种植面积 发展到现在的 5000 亩,其中西瓜就种了 3000 亩。 但是,后来西瓜销售难就成为群众的一块心玻部分 群众看见市场一有波动,就竞相压价、互相拆台。 为了打开市场销路,我们带着成袋子的西瓜,上北 京、下西宁,积极与销售公司联系,签订订单合同, 并成立了“支部十协会”模式的西瓜合作社,使群 众足不出户就能卖个好价钱,真正使我村成为了远 近闻名的“西瓜村” 。现在,仅种植西瓜一项,每 年就为全村增收 33 万多元。老百姓腰包鼓了,我 们的心也乐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对于 xx 村来说,水就是命 根子。我村有水田 1 万多亩,近年来,随着黄河水 量减少,我们村全靠提水灌溉。XX 年夏季,黄河 水位严重偏低,我村半个月抽不上水,近 1 万亩水 稻在烈日的暴晒下,濒临枯死。群众一急就上访, 乡上、市上就批评我们没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为了 解群众燃眉之急,我急忙组织党员多处架设水泵, 连续半个月,日日夜夜守在水泵房。晚上冷了,就 铺点稻草席地而睡,白天热了,就用黄河水冲头。 一直看着河水淌到老百姓的田里,我心里才平静下 来。但到头来,自家的田却因为没有时间照看,秧 苗全部旱死。 1989 年春节前夕,我村九队 xx 与媳妇拌嘴, 媳妇撇下四岁的娃娃,跑回河南老家,再不见了音 讯。我就领上 xx 去河南给人家“下话求情” ,把他 媳妇领回了家。邻居们有时耍笑说:“我看这个老 刘,做了村官是越做越上瘾。 ”老百姓真是说到了 我的心坎上。因为我已经习惯把群众的小事,当成 自己的大事,不为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我心里就 发慌啊!工作上,我几乎没有星期天。就这么忙, 我还是不后悔,反而自得其乐,特别是看到村民收 入不断增加,我们村子由过去出了名的后进村,变 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我感到无比自豪。 当村官的 25 年来,我错过了很多次的致富机 会。有人劝我:“刘成,你一年辛辛苦苦图个啥, 一月几十元钱的工资,还不够个淘气钱。 ”对此, 我不是没有想法,但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支撑 着我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 25 年。现在也终于明 白:25 年的艰辛,25 年的付出,以我一人的得失 能够换得众人的好日子,我觉得值! 群众的心是公正的。只要你做得正,做得公平, 群众就会信任你、支持你。回顾 25 年来的风风雨 雨、甜酸苦辣,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句老话:“天 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事实就是这 样,谁轻谁重,群众拎得最清;谁好谁差,群众看 得最准。想想我们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能得到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就是我一个农村 基层共产党员的最大欣慰。 披肝沥胆廿五载只为群众谋幸福 我叫 xx,今年 52 岁,1982 年担任 xx 市 xx 树 乡 xx 头村党支部书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 在当年的就职大会上,我向全体村民庄严承诺“一 定要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 ,从而赢得了群众的热 烈掌声。没想到,我竟然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 上一干就是半辈子。按理说,我这样一个年过半百、 家庭和睦、儿孙满堂的人,什么都可以放下了,但 到现在,我依然放不下当年的那个庄严承诺。 刚上任的那几年,由于自己工作经验不足,再 加上个别村队干部素质不高,我村班子软弱,民心 涣散,群众上访不断,矛盾纠纷很多。这使我真切 地感受到,当好“村官”不容易,你不干不行,干 不好也不行。在农村,口号喊得响,不如工作干得 实。村干部的威信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穷 根不除,威信难树。经党支部研究,我决定先从治 理土地盐碱化抓起,全力改变广种薄收的局面。想 法一提出,就有一些人放话,你们一帮泥腿子,能 干出什么大事业。面对非议,我们积极发动群众, 挨家挨户给农民讲道理,有时甚至通宵做工作。一 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终于,群众的 工作做通了,村上集资、筹措资金 300 多万元,铺 设盐碱暗排水管道 24 公里,彻底解决了近 8000 亩 农田盐碱化的问题,也迈出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第一 步。 我村原是一个以粮食种植为主的村,一直处在 增产不增收的状态。为了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我 们发动党员,示范种植西瓜和蔬菜。由于效益好, 带动了其他群众开始自发地种植,瓜菜的种植面积 发展到现在的 5000 亩,其中西瓜就种了 3000 亩。 但是,后来西瓜销售难就成为群众的一块心玻部分 群众看见市场一有波动,就竞相压价、互相拆台。 为了打开市场销路,我们带着成袋子的西瓜,上北 京、下西宁,积极与销售公司联系,签订订单合同, 并成立了“支部十协会”模式的西瓜合作社,使群 众足不出户就能卖个好价钱,真正使我村成为了远 近闻名的“西瓜村” 。现在,仅种植西瓜一项,每 年就为全村增收 33 万多元。老百姓腰包鼓了,我 们的心也乐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对于 xx 村来说,水就是命 根子。我村有水田 1 万多亩,近年来,随着黄河水 量减少,我们村全靠提水灌溉。XX 年夏季,黄河 水位严重偏低,我村半个月抽不上水,近 1 万亩水 稻在烈日的暴晒下,濒临枯死。群众一急就上访, 乡上、市上就批评我们没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为了 解群众燃眉之急,我急忙组织党员多处架设水泵, 连续半个月,日日夜夜守在水泵房。晚上冷了,就 铺点稻草席地而睡,白天热了,就用黄河水冲头。 一直看着河水淌到老百姓的田里,我心里才平静下 来。但到头来,自家的田却因为没有时间照看,秧 苗全部旱死。 1989 年春节前夕,我村九队 xx 与媳妇拌嘴, 媳妇撇下四岁的娃娃,跑回河南老家,再不见了音 讯。我就领上 xx 去河南给人家“下话求情” ,把他 媳妇领回了家。邻居们有时耍笑说:“我看这个老 刘,做了村官是越做越上瘾。 ”老百姓真是说到了 我的心坎上。因为我已经习惯把群众的小事,当成 自己的大事,不为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我心里就 发慌啊!工作上,我几乎没有星期天。就这么忙, 我还是不后悔,反而自得其乐,特别是看到村民收 入不断增加,我们村子由过去出了名的后进村,变 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我感到无比自豪。 当村官的 25 年来,我错过了很多次的致富机 会。有人劝我:“刘成,你一年辛辛苦苦图个啥, 一月几十元钱的工资,还不够个淘气钱。 ”对此, 我不是没有想法,但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支撑 着我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 25 年。现在也终于明 白:25 年的艰辛,25 年的付出,以我一人的得失 能够换得众人的好日子,我觉得值! 群众的心是公正的。只要你做得正,做得公平, 群众就会信任你、支持你。回顾 25 年来的风风雨 雨、甜酸苦辣,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句老话:“天 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事实就是这 样,谁轻谁重,群众拎得最清;谁好谁差,群众看 得最准。想想我们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能得到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支持,就是我一个农村 基层共产党员的最大欣慰。 披肝沥胆廿五载只为群众谋幸福 我叫 xx,今年 52 岁,1982 年担任 xx 市 xx 树 乡 xx 头村党支部书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 在当年的就职大会上,我向全体村民庄严承诺“一 定要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 ,从而赢得了群众的热 烈掌声。没想到,我竟然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 上一干就是半辈子。按理说,我这样一个年过半百、 家庭和睦、儿孙满堂的人,什么都可以放下了,但 到现在,我依然放不下当年的那个庄严承诺。 刚上任的那几年,由于自己工作经验不足,再 加上个别村队干部素质不高,我村班子软弱,民心 涣散,群众上访不断,矛盾纠纷很多。这使我真切 地感受到,当好“村官”不容易,你不干不行,干 不好也不行。在农村,口号喊得响,不如工作干得 实。村干部的威信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穷 根不除,威信难树。经党支部研究,我决定先从治 理土地盐碱化抓起,全力改变广种薄收的局面。想 法一提出,就有一些人放话,你们一帮泥腿子,能 干出什么大事业。面对非议,我们积极发动群众, 挨家挨户给农民讲道理,有时甚至通宵做工作。一 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终于,群众的 工作做通了,村上集资、筹措资金 300 多万元,铺 设盐碱暗排水管道 24 公里,彻底解决了近 8000 亩 农田盐碱化的问题,也迈出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第一 步。 我村原是一个以粮食种植为主的村,一直处在 增产不增收的状态。为了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我 们发动党员,示范种植西瓜和蔬菜。由于效益好, 带动了其他群众开始自发地种植,瓜菜的种植面积 发展到现在的 5000 亩,其中西瓜就种了 3000 亩。 但是,后来西瓜销售难就成为群众的一块心玻部分 群众看见市场一有波动,就竞相压价、互相拆台。 为了打开市场销路,我们带着成袋子的西瓜,上北 京、下西宁,积极与销售公司联系,签订订单合同, 并成立了“支部十协会”模式的西瓜合作社,使群 众足不出户就能卖个好价钱,真正使我村成为了远 近闻名的“西瓜村” 。现在,仅种植西瓜一项,每 年就为全村增收 33 万多元。老百姓腰包鼓了,我 们的心也乐了! 水是生命的源泉。对于 xx 村来说,水就是命 根子。我村有水田 1 万多亩,近年来,随着黄河水 量减少,我们村全靠提水灌溉。XX 年夏季,黄河 水位严重偏低,我村半个月抽不上水,近 1 万亩水 稻在烈日的暴晒下,濒临枯死。群众一急就上访, 乡上、市上就批评我们没把矛盾解决在基层。为了 解群众燃眉之急,我急忙组织党员多处架设水泵, 连续半个月,日日夜夜守在水泵房。晚上冷了,就 铺点稻草席地而睡,白天热了,就用黄河水冲头。 一直看着河水淌到老百姓的田里,我心里才平静下 来。但到头来,自家的田却因为没有时间照看,秧 苗全部旱死。 1989 年春节前夕,我村九队 xx 与媳妇拌嘴, 媳妇撇下四岁的娃娃,跑回河南老家,再不见了音 讯。我就领上 xx 去河南给人家“下话求情” ,把他 媳妇领回了家。邻居们有时耍笑说:“我看这个老 刘,做了村官是越做越上瘾。 ”老百姓真是说到了 我的心坎上。因为我已经习惯把群众的小事,当成 自己的大事,不为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我心里就 发慌啊!工作上,我几乎没有星期天。就这么忙, 我还是不后悔,反而自得其乐,特别是看到村民收 入不断增加,我们村子由过去出了名的后进村,变 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我感到无比自豪。 当村官的 25 年来,我错过了很多次的致富机 会。有人劝我:“刘成,你一年辛辛苦苦图个啥, 一月几十元钱的工资,还不够个淘气钱。 ”对此, 我不是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