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蹲点调研体会.docx_第1页
乡镇蹲点调研体会.docx_第2页
乡镇蹲点调研体会.docx_第3页
乡镇蹲点调研体会.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蹲点调研体会 一、*镇概况和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位于*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行政区 域面积 206 平方公里,人口 1.62 万,其中乡村人口 16106 人,劳动力 10455 人,30 个行政村,120 个自然村,乡村 户数 4787 户,居住呈现“散、小、乱”的特点。全镇耕地 面积 7180 亩,人均仅 0.446 亩,而林地面积广阔,全镇有 258411 亩,人均 16 亩。*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村 1 个。 *是一个革命老区乡镇,浙西南推进师在此浴血奋战过 的地方。但如今的*已经是一个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山 区镇:30 个行政村中 18 个有三级公路穿过,11 个村新建 了康庄工程,仅 1 个村目前仍依靠机耕路出入;电力设施 已实现村村通;18 个村有简易的村级自来水工程;有线电 话实现了村村通;移动机站已覆盖 26 个村;闭路电视已接 通 24 个村。 *镇工业以小水电、矿产业和竹木加工为主,农业 以食用菌、粮食、茶叶、干水果等为主。XX 年全镇实现工 业产值 3797 万元,农业产值 7765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 3098 元,财税收入 271 万元。*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食 用菌,约占 40%;外出务工创业经商收入约占 40%;种植养 殖业约占 20%。食用菌每年稳定在 1200 万袋左右,从业人 口约 7000 人,占 43%;外出务工创业经商约 4000 人,占 25%,种植养殖业人口约 4500 人,占 28%;无业 600 人左右, 占 4%。从上报情况看,人均收入最低的村为 1487 元,最高 的村为 4008 元,交通不便的村普遍较低,交通好的村普遍 较高一些。多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每年在 4%-5%左右,总体 非常缓慢。 二、民情恳谈会,走访中反映的问题及调查结果 在 4 月 9 日 至 14 日驻村蹲点工作中,对下宅街等 20 个村召开了民情恳谈会,并走访了 20 余户家庭。根据干 部群众所反映的情况,结合多年农村工作掌握的情况,对 农民收入有关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问题也更加清晰。 1、经调查,*镇各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实际数比报表 数高出一些,普遍在 3000-5000 元之间,个别村因外出创 业成功家庭较多,收入颇高,人均收入可达 1 万元以上。 但其在家农民人均收入也就是 4000 元左右,说明外出创业 经商是快速提高我镇人均收入的捷径。从基本情况资料中 也可以发现,外出务工创业的群体人均收入明显比从事食 用菌和种植养殖业的群体高出许多,而从事食用菌产业的 人群又比从事种养业的人群收入高一些,这也是*镇食 用菌生产数比较稳定的重要因素。 2、在恳谈和走访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表现出极强的 想方设法增加收入的愿望。但是多数人认为自己外出创业 没有资本,没有能力,没有渠道,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外 出创业风险太大。在谈到先外出打工后创业的想法时普遍 不太赞同。有的认为打工太辛苦,工资低,不如在家从事 种植业安稳;有的认为那是 20 来岁年轻人的事情,自己年 龄太大,又没文化挣不来钱。在谈到在家怎么容易挣钱、 做什么比较好的时候,多数人的回答均限于耕地上。“听 说茶叶和吊瓜比较好”是普遍反映,但问及种过没有的时 候,比较多的回答是“没种过,我种香菇”。当问及香菇 是资源损耗很大,不长远的问题时多数人抱有同样的看法。 总的看来,农民对如何增收、怎样去增收比较迷茫、徘徊、 悲观,选择的是大多是前几年别人实实在在已挣到钱的路 子,对前景缺乏市场分析、判断。另外,不愿冒风险、求 安稳的农民也有相当一部分,这从下宅街多数人仍留一部 分耕地种粮自给的情况可以看出。 3、*石仓片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约有人口 7000 人,耕地也相对多一些。目前该片工业只有五、六家规模 非常小的竹木粗加工企业,产值不会超过 100 万元,从业 人员 100-200 人。而石仓是拥有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和丽 水十大摄影基地之称的地方,27 幢古建筑规模宏大,极具 特色,砖雕石刻、雕梁画栋、楹联匾额和古朴的闽风闽俗, 每年均吸收了很多国内外的客人前来游览、观光、科考、 摄影、旅游等,但旅游业始终发展不起来;石仓的米酒、 油豆腐等特产也倍受青睐,但无人开发挖掘,至今仍不能 为当地群众带来经济效益。 4、下宅街村目前有果园面积 296 亩,大部分为早熟梨; 有茶园 22.5 亩,板栗 9.5 亩,有 1 户人家规模养殖毛猪。 应该说农民是在种植、养殖业方面作过一些探索的,但是 问题不少。以早熟梨为例,从 XX 年种下去以后,多数农户 没有认真培植、管理,每年的产量低,质量与同时期三都 乡规模种植的明显差异,因此没有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农 民的积极性也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在问及是否愿意 承包给别人时,多数农民都表示不愿意。农民对土地这个 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舍不得但又不珍惜”。 5、在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山区的耕地质量是十分 差的。首要的问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