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鉴赏考察报告 时间:XX1222 地点:宜宾市江北公园流杯池 考察对象:流杯池书心为书 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世称黄山谷, 祖籍洪州分宁。治平四年进士,宦途不顺,郁郁而终。先 生,人亦称黄文节。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共游干东 坡门下,号称“苏门四学土” 。黄庭坚“上千,尤长于诗” , 又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是北宋:书法的又一代 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黄” 。 由于元祜党人案的牵连, 黄庭坚的书迹亦遭厄运,现黄庭坚存世墨迹 30 余件,以行 书最多,次草书,再次楷书和行楷书。 戎州帖又称懒 残和尚歌后记语 ,是黄庭坚书法作品中惟一稍具平正面目 的墨迹作品,可看作他楷书的代表作。每行一字,手:大 如斗,壮伟惊人。 松风阁诗 、 送四十九侄诗等作品, 是较戎州帖略为行书化的大字行楷书。 松风阁诗书 法结构紧劲内恹,用笔则精劲秀挺,论者以为他曾参取欧、 颜、柳诸体的书法。 黄庭坚以擅长大字草书著称,著 名的作品有诸上座帖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李白忆旧 游寄谯郡元参军诗 、 杜甫寄贺兰镭诗等。他的草书虽 然貌似奇肆,实际上运笔很舒缓,并且笔法变化多端。苏 轼曾说他的书法是“以平等观作欹侧字,以真实相出游戏 法” ,确实道出了黄氏书法,尤其是草书的特点。黄氏的行 书作品特多, 王长者、史诗老墓志铭稿 、 天民知命帖 、 惟清道人帖 、 制婴香方帖等都是有名的行书作品。 他的小字行书更为舒展自然,如墓志铭稿 、 制婴香方 帖 ,并非有意地进行书法创作,随笔写来,却能楚楚动人。 这些作品虽为小字行书,却能做到体势舒展,运笔不局刁; 促,处处安排得匀称妥帖,而且用笔沉稳,笔法圆厚处微 含峭劲。苏轼所说的“平等观” ,在他的行书中也有充分的 体现,而在“平等观”中则有一种卓尔不群的风轨。 此石碑留在宜宾市流杯池的书心为书里的小道,上面的书 法是黄庭坚的。当时考察时仔细留意了他的字迹,非常的 流畅。 这是黄庭坚在元符三年春禄唐人五三章的内容,此石碑留在 宜宾市流杯池的书心为书里的小道,当时去考察里面的时 候很多石碑都进行了拍照,然后我单独选了黄庭坚的书法 石碑。 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 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 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 也不逊于苏。 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天成性 得” ,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 家。 ”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 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 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 笔法之妙。 ”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 , 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 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 往而却回也。 ”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 顿笔,然后平出, “无平不陂” ,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 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 “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 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 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 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 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 圆劲飞动之意。 ”“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 ” 唐代书家李邕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道出了学习的 方法问题。历史上无论多么优秀的书家、书作,如果后代 取法时不能理性分析,继承并创新,那么都可能形成流弊。 最著名的是集王圣教序 、颜真卿书体在宋、金时境况。 南宋时几乎所有习书者都以集王圣教序为尚,形成了 所谓的“院体” ,书者全是一个面目,无异于印刷体,个人 之性情几乎完全淹没在了圣教学体的法度中;而颜真 卿字体在宋、金时学者尚其雄强,一味追求霸悍,如赵孟 頫说的不在宏大气象上用心,只在点画上计较,便流为粗 野无文。同样,黄庭坚的书法在他之后的这近一千年里, 虽学者众,但成就卓越者寥寥,我们从后代书家学他书法 的得失可得借鉴,以有益于我们的学习。 首先,学黄庭坚书法要深刻理解他的书论,明白他于书法 的追求。黄庭坚是主张“人书合一” 、学书先要去“俗”气 的,并对“俗”有明确的定义,这便为我们学他的书法提 出了最根本的要求。另外,他对许多优秀书家、名作的评 论,也是我们理解他的审美观的金钥匙,只有深入地了解 他的书法观,才可能全面的把握他的书法风格。 其次,要明了黄庭坚一生书法的发展脉络及其取舍。黄的 书法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完美到完美的。这便为我们提 供了一活生生的个案,如他言“二十年抖薮俗气不脱”的 自我反思,及他学颜中兴颂 、晋瘗鹤铭的得失,以 至他从“荡浆”这种“造化”中所得启发等等都是最应为 我们重视的。另外,他书法从早年的学时人而有“俗”气 到形成个人面目后变得有“习”气,再到晚年“习”气渐 脱,不鼓努为力,趋于自然,这亦明确的向我们彰示了他 的书法中何为可取,何为应弃。 第一,我们应从历史上学他而有成就的书家处得到启发。 如祝允明学他的草书、文徵明学他的行书都取得了很高成 就,他们对黄书开张体势的理解,对其行笔力度的师而造 之,都是形成各自面目的基础。虽然他们在雍容自在等方 面逊于黄,但在气势上都有过之处,这种“有局限”的突 破对我们深刻全面理解黄书提供了文本。另外,实践黄庭 坚书法理论,师其精神而不驻于字形的傅山亦具借鉴意义, 傅的作品虽少黄书点画的长戈大戟特征,但气势的峭拔与 展脱却合于黄书意象,他是着重于人之精神的培植,先学 黄庭坚这个人,再波及到其书法的,因而相比于祝、文, 更接近黄之精神一些。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学黄书的途径, 即由黄之书论可学到黄书的精神,由黄之书法易得黄书之 点画、架构,两方面虽都可走近黄庭坚书法,但若结合起 来就是一条捷径。 第二,超越时风,是学习黄庭坚书法的前提。当代由于对 传统文化理解的普遍肤浅化,书法的教与学便注重形式而 轻精神,这和黄庭坚拔“俗”之书风是正相反的。当代的 学古派极似南宋的崇集王圣教序 ,追求点画等一,重小 刀细工,全在“细” 、 “小”上下功夫,字中求字;而所谓 创新者又都以古代民间粗犷自然书风为尚,但失却其自然, 唯得其粗野无文,又极似宋、金间之学颜真卿所出现的问 题。因而若不超越这时风向古贤看齐,加深文化修养,重 视人格培植,便不可能真正理解黄庭坚及其书法,更谈不 上师而造之了。 下面是黄庭坚的书法 松风格诗帖 花气熏人帖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身房教练健身计划制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年产不干胶印刷品1000万个、彩盒5万个搬迁项目环评报告表
- 港口物流智能化与港口竞争力提升的产业政策研究报告
- 脚手架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2025国家交通运输管理局道路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温室农业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2025年升级版的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深度解读:2025年智慧物流运输智能化升级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报告
- 斗渠工程施工方案(3篇)
- 山东水利工程建设方案(3篇)
- 2025深圳市标准合同文本
- 2025交通行业工会改革计划
- 2022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
- 第2章-静电场和恒定电场
- 高校新生开学动员大会教师代表发言稿范文
- 2025年心内科重症病房CCU临床带教资选拔理论试题(附答案)
- 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
- 用户运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边境电子围栏2025年行业应用前景报告中小企业安全市场拓展
- 【英语】江苏省苏锡常镇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德州禹城市事业单位引进青年人才真题
- DBJT15-110-2015 广东省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