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人为本在图书馆理论研究中的价值及承 继 (延边大学 图书馆农学分馆,吉林 龙井 133400) 摘 要:文章提出,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民为本。其理论 价 值是对图书馆立馆之目的和宗旨最精辟地概括,标明图 书馆的发展方向,是决定图书馆生存 、发展和繁荣的根, 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办馆、为谁办馆的问题,也回答了怎样 办馆、怎样办 好馆的问题。以人为本不能说是西方人文主 义思想的演绎,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淀和 承继。 关键词:图书馆;以人为本;价值及承继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XX)14013601 图书馆以人为本,这是近几年来图书馆理论界研究的 热门课题之一。对其理论价值,各家的认识不一,观点纷 呈,各显异彩。马远良认为:“以人为本,此本字注 释应该理解 为根据或依据。” 王海泉认为: “以人为本演绎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其最核 心的思想 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蒋永福、陈丽君 认为:“图书馆管理中的 人,包括读者和图书馆员。 ”易青生认为:“以人为本演绎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 其 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提倡 的是尊重人性,崇尚自然。”真 是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使人获益匪浅。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立馆之根。我们今天认识以人为本 的理论价值,关键还是对本字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关于对“木”字的释义,早就多有解说:说文释本字: “木下日 本。”辞海释本字:也是“草木的根或茎干。 ”诗大雅荡:“颠沛之揭,枝叶 未有害,本实先 拔”。“本”与“枝叶”对举。草有草本,草无本则不能 尘。自居易在赋 得古原草送别中说:“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木有木本 ,木 无本则不能长。国语晋语中说:“伐木不自其本, 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 流。”人有人本,人无本则 不能繁衍。子礼论中况:“天地者,生之本也;先 祖者, 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山此可见,图书 馆以人为本,其本字,也是根也。以人为 木是图书馆的根, 是图书馆立馆办馆兴馆的命根子,决定图书馆的方向,决 定图书馆的尘存 、发展和繁荣。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旗帜高 扬的问题,是图书馆宗旨彪炳的问题。只有把人的 因素置 于图书馆建设的首要地位,并贯穿于图书馆建设过程的始 终,才能更好地坚持图书馆 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实现 图书馆的目标,才能更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国家创新体系和 人类 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民为本。人字在古代汉 语中常常做民字讲。管子,霸言中最早提出: “大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意思是君王欲成就霸业, 开始就要把民 视为根本。后汉书早甫规传中说: “夫君的者,舟也;人者,水也。”杜牧阿房宫 赋中 说:“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人拒秦。”这里的“人” 字都做“民”字讲,人即人 民,也就是今天图书馆所况的 “社会公众”或读者。所以,图书馆以人为本,其实质就 是以 民为本。民是立馆之基,发展之根本。图书馆因民而 建,因民而生存,因民而发展。图书馆 以人为本就是以社 会公众为本。我国近代图书馆是从“五四”时的“公共藏 书楼”走来,创 建“公共藏书楼”的目的,就是为了“启 迪民众”,面向“平民和劳工,”宣传利学,普 及文化 教育。图书馆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因特网 技术在图书馆发展中的普遍 运用,图书馆为民众服务早己 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出现了馆际联网,区域合作, 国际 接 轨的新局面。图书馆为民服务,不再满足以馆藏贮交流 文献资源,为特定范围特定读者群体 提供服务的范式,而 是要面向全社会,全世界不同层面的读者群体,自由地、 平等地、无偿 地提供知识信息资源保障。图书馆为民服务 不再仅仅是对个体读者负责的概念,而是更具有 全民性, 全球性的真正开放的特点。从图书馆的宗旨来讲,以人为 本彪炳了图书馆的发展方 向。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立馆之根, 发展之基,决定了图书馆的生命。从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来 讲,以人为本又回签了为什么办馆,为谁办馆的问题,凸 显了“读者至上”“读者第一”的 服务原则,决定了以读 者个人、用户或单位集体为本。一句话图书馆以人为本就 是以民为本 ,以适应社会发展及社会公众文献信息需求为 本。 图书馆以人为本不好说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演绎, 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淀和承继。 演绎说的主要依据 是 1415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当时欧 洲的文艺复兴运 动,主要是借助和改造古代希腊、罗马的 古典文化,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崛起服务。主张以人 为中心, 替代教会以神为中心,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和经院哲学的 统治。极端强调人的尊严 ,人格的自由,个性的解放。抽 支人的社会属性,把人仅仅看作是自然界纯生物的人,习 惯 于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人的个性和自然属性。俄国革命 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称当时这种 思潮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就其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级端个人主义的萌生。 尽管时当在 反封建神权和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有一定 的进步作用,但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 天”,“以 民为贵”为特点的民本的思想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人为本追根溯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祖籍在中 国。战国时管子提出以人为本的思 想距今已有两千多 年的历史。比 1415 世纪欧洲文艺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 出现和形成要早 一千多年。以人为本和中国古代的“以民 天为”,“以民为贵”的思想相辅相融,统一构成 中国传 统文化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思想确立了“人” 在大千世纪万物中的主宰 地位,也明确了人在图书馆建设 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已存在,今天结合图 书 馆建设尚处在研究之中。图书馆以人为本凸显了“用户 至上”,“读者为中心”,注重人的 尊严,实现人的价值 等,这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我们图书馆 界有些同仁在 有关“以人为本”理解中融入了西方人文主 义的某些观点和理念。但不等于说以人为本是演 绎于西方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确确实实是中国的土生土长。深深烙 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 关于“人文”一词也不是西方人文主义的专利,中国 传统文化才是孕育它真正的母体。“人 文”在我国最早见 于易贡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 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和西方人文主 义之“人文”含义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 然没有 形成主义,但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综上所述,图书馆以人为本实质是以民为本,以读者 或“社会公众”为本。其核心思想是立 馆为公,服务为民。 有需为读者所为,有求为读者所谋,有情为读者所系,无 偿地为全社会 公众服务。以人为本是图书馆的根,是图书 馆旗帜高扬的问题,是图书馆宗旨彪炳的问题, 是对图书 馆立馆目的和宗旨最精辟的概括。它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办 馆,为谁办馆的问题,也 回答了怎样办馆,怎样办好馆的 问题。无论是中国的图书馆,还是外国的图书馆,以人为 本 这个宗旨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仍然是不会发生异变。 参考文献 1 马远良 试论以书本为与以人为本J 图书 馆杂志,1999,(1) 2 王海泉.以人为本.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 J.中国图书馆学报,XX,(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面试实战模拟题库
- 通信电源设备使用维护手册习题及答案
- 面向对象个人心得体会
- 面试常见问题分析与答案指导
- 免疫球蛋白课件
- 家庭教育指导师面试题与答案分享
- 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免检蒸汽锅炉知识培训课件
- 养成良好习惯教学课件
- 特保岗位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男性性功能障碍专家讲座
- GB/T 38936-2020高温渗碳轴承钢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第37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培训-课件
- 生物竞赛辅导 动物行为学第七章 行为发育(38)课件
- 新生入学登记表新生入学情况表word模版
- 《高情商沟通》课件
- 《新锅规》锅炉产品合格证
- 医院产后出血的应急演练脚本
- 中药熏洗法操作评分标准与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