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职工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docx_第1页
供电所职工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docx_第2页
供电所职工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docx_第3页
供电所职工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docx_第4页
供电所职工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电所职工献礼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征文 本人今年 53 岁,先后在*县的洋口、浒零、河口、栟 茶等乡镇的农电业务部工作。回顾从事农电工作的 33 个年 头,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正是我们国家农电事业从起 步到发展、再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忆往事,农电发展的 历程历历在目,很多农电的成就和趣事也涌上心头。 告别煤油灯的时代 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没有电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但 对生活在上世纪 70 年代以前的*农村的人们来说,昏暗的 煤油灯和蜡烛是他们夜间照明的主要工具。 1977 年 10 月,*县各乡成立了用电管理站。我作为第 一批农电工作者进站工作,当时我们的第一目标是:户户 通电,改变农村的无电历史。70 年代末,原洋口乡八大队 使用丁槐树作为电线杆,6 平方毫米的铝塑线作为照明线路 主线,绝缘子用小白料代替,由于线路长,线径小,电压 降大,导致农户家出现上面用电灯,下面点油灯的怪现象。 记得我结婚那年,也就是 1980 年,我所在的村仍尚未全村 通电。80 年代初,才开始使用水泥电线杆,当时作业设备 还比较落后。电线杆都是靠人工竖起。第一批的村电工都 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几个人,一声号子就能竖起一根 7.5 米的水泥电线杆。1989 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了一篇 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里面有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 他说:“父亲和他的同事们用肩膀扛起了洋口人民的光明, 使人们告别了无电的历史。”对比今天,导线的主线都达 到 50 平方毫米以上,变压器容量都达到 100 千伏安以上, 电线杆都是 10 米砼杆,人海战术的肩扛手拉演变成了现在 的吊车机械化作业。 “七所八站”与“电老虎” 80 年代初,用电站最初是与“七所八站”的其他单位 一样作为政府事业单位建制的,具有较大的管理权限。当 时电在人们的观念当中还不是一种商品。用电站也不是像 今天的农电业务部那样,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用电站也 叫用电管理站,是管理方,对用户来说是非常强势的。 改革开放涌现出了大批乡镇企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 大幅度增加,电力给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让人们越来越 离不开电。由于农电资源稀缺,用电站往往采取划分片区 的方式进行轮流供电,平均每周都有三天左右晚峰拉闸限 电。因此对于农户而言,但凡家里宴请宾朋,就要请托人 请求在请客当天能够照顾供电,对于大量的乡镇企业来说, 电就更加是命根子,设备缺了电就无法开工,即便对于部 分不需要设备的企业来说,晚上赶工如果没有电对效率也 有很大影响。所以,面对动辄拉闸断电的用电管理站,他 们只好送去一个外号“电老虎”。 一直到 1999 年,我已经在浒零镇工作 4 年了,多年不 见的老友见到我还戏说,听说你雄踞栟茶西北,当着“电 老虎”,好不威风。 背着锅子下乡去 今天我们在工作中一直强调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回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情况还远非如此。记 得当时下乡施工,农电人员一般都在农户家里吃喝,这导 致用电站的声誉一直不太好。1995 年,我在浒零工作期间 经历了一次农网改造。当时我们给全体施工人员部署工作, 在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改造工作的同时,也要求加强作风建 设,改变农电人员在群众中的形象。施工队随队带上锅碗 等用餐工具,在工地旁边由自己就地解决餐饮问题,获得 了群众的好评,使农电人员的形象大为改观。当时,中国 电力报、南通日报、南通电视台等众多媒体都来到浒零就 这件事情进行采访,对施工队的事迹进行宣传。我认为, 这就是早期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农电队伍身上的 体现。 让农村电网与城市电网一样稳定 由于农村电网的铺设时间相比城市较晚,运行也不够 成熟,在电线的质量上也与城市有较大差距,电压不稳一 直是影响农民用电质量的一个症结问题。80 年代,电冰箱 在农村还是个稀罕物,在制冷的时候,周围邻居家的电灯 就会突然暗下去。如果使用电炉等稍大功率的电器,就可 能造成整个村子无法用电。电压不稳定给农民生活造成了 很多不便。村子里办喜宴的人家,一般都要请村电工吃饭, 这样,出现电压不稳定,跳闸断电后,可以及时送电。哪 家办事情,跟他们有过节的人也很容易捣乱,在家里突然 插上大功率电器,必然跳闸。 1994 年以来,在国家和省里的统筹安排下,一轮又一 轮的农网改造开始大规模推进,先后经历了扶贫通电工程、 “两化”建设、农网改造工程、配网改造工程。配网改造 过程中,当时的浒零用电站改造线路 151 千米,新墩配电 屏 68 张,新建配电房 31 座。我们贯彻农网改造“小容量、 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改善了供电设施的健康状况, 提高了供电质量,降低了线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到 90 年代末期,跳闸断电现象就已经大为改观。进入 21 世纪以来,农村的电网稳定程度已经非常高,在基层调 研的时候,有的农户反映:“农村用电和城里一样,电压 稳定了,农村的电网质量越来越高了。” 让农民享受最优惠的电价 90 年代初期,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农村电价由乡镇用 电站封顶承包。各乡镇在经营管理上抓得如何,成本控制 得好不好,对电价有很大影响,管理得好的乡镇可以为农 户减负减价。1995 年我在浒零工作期间,一方面抓农网改 造,另一方面抓窃电、私拉乱接,从效益出发降低电损, 规范电价执行。到 1995 年下半年,浒零的居民电价从每度 0.68 元降到 0.58 元,是当时全*县的最低电价。原浒零镇 竹园村电价严重偏高,达到每度 1.465 元,我们加强了管 理,重点通过查窃电,规范临时用电,治理用电环境,电 价也下降到每度 0.58 元,获得了村民的广泛好评。农网改 造对规范电价也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最终实行了同网同 价,改变了农村电价比城市电价高的现象。 安全管理 用户至上 “电老虎”的另一层意思是电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它 既能造福人民,但如不注意安全用电,也能使人失去生命。 最初农村用电基本没有安全保护装置,触电伤亡事故屡有 发生,记得有一年,全*县全年触电死亡事故有 10 多起, 安全隐患非常大。70 年代末,使用的是带有重锤脱扣的电 压型保护器,80 年代初开始使用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器,先后出台剩余电流保护器管理办法,强化安全管理责 任,使安全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事故率逐年下降。目前, 又进一步推广末级保护,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家用剩余电流 动作保护器。供电公司强化责任,建立管理网络,目前我 所在的栟茶镇三率大为改观,安装率达 87%,投运率和灵敏 率均达到 100%。 在安全生产管理上,XX 年,公司推出“两票三措”, 规范了施工作用。今年,我们树立纠正违章就是对生命的 关爱的理念,整个系统开展了反习惯性违章,重点进行了 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对紧急缺陷、重大缺陷进行了排查, 并落实了相关治理方案。栟茶业务部在内部有一句安全流 行语,“出了事故让同事齿寒,受到处罚让自己胆寒,砸 了饭碗让妻儿心寒,未来生活是一片严寒”,全体人员由 此提高了安全意识。 农电的地位大为改观 可能是由于农电在所有用电事业的统计中确实只占一 个小头,也可能由于农电人员大多都是由具有乡土气息的 农民转业而来,他们除了农电工作外,都还有自己的农田 需要耕种,因此,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农电人员的 地位在整个供电系统中是最低的,农电人员的薪资待遇也 是最低的。但是,我一直认为农电的价值不在于为电力系 统创造多少利润,而应该在为占全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能 够用上电,用好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论走到哪一步, 农民连电都用不上肯定不是现代化,农民用电总是跳闸也 不是现代化,农民用电电费居高不下也不是现代化。这就 是我们这批农电人员创造的最大价值。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省电力公司对农电也越来越重 视。XX 年,根据*省政府 64 号文件,对全体农电人员进行 定编,逐步为农电队伍落实了“五险一金”,提高了农电 人员的生活保障,这是农电人员多年以来的期盼。目前, 农电队伍正处在逐步专业化、规范化的进程中,“三大组、 四大员”的管理模式明确了人员职责,正在围绕标准化作 业、精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模式迈出新的步伐。 创建学习型农电业务部 XX 年以来,*县电力公司一直在公司内部倡导学习型 企业的建设。我的儿子和儿媳都是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专业 硕士毕业,回来探亲时看到我也在研究“学习型组织”、 “第五项修炼”,感到非常吃惊。他们说,即便在他们大 学的专业研究领域,国内也是 XX 年左右以来才逐渐开始流 行起来的理论,怎么短短几年已经应用到了基层的农村供 电所了? 今年,我所在的栟茶业务部为了创建学习型业务部, 制定了“365 奋斗目标”,即推行三组到位,创建和谐平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