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中归责原则严格程度的原理分析.docx_第1页
侵权责任法中归责原则严格程度的原理分析.docx_第2页
侵权责任法中归责原则严格程度的原理分析.docx_第3页
侵权责任法中归责原则严格程度的原理分析.docx_第4页
侵权责任法中归责原则严格程度的原理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侵权责任法中归责原则严格程度的原理分 析 摘要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中主要规定了过错责任、过错 推定责任和严格责任等归责原则。各个规则原则的严格程 度不一,主要体现在举证责任的承担和过失相抵等免责缘 由的适用上。侵权责任法中划分归责原则的严格程度 依据的是侵权人行为的危险性原理,并以此起到对一些危 险行为的规制作用。 关键词归责原则 严格责任 行为危险性 作者简介:姜泽宇,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法学专 业本科学生。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592(XX)06-020-02 一、引言 我国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理论上主要可以分为过错 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和严格责任,并在 XX 年颁布的侵权 责任法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予以规定。但在总则中 的概括性规定使得归责原则的具体适用仍存在许多不够完 善的方面。笔者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从归责原则 的严格程度入手,分析了侵权责任中各类归责原则的划分 标准,借此来探究归责原则的在司法中的合理适用。 二、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 过错责任是我国侵权责任中的一般归责原则。我国 民法通则中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 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 豍其主要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为归责要件,按照 “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被侵权人来负举证责任。 在实践中,大多数的侵权行为都适用这一归责原则。 我国侵权责任法严格区分了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 责任个概念。“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 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责任。” 豎由此可 见,侵权责任法中的过错推定责任仍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作 为归责的依据,但它将举证责任转移到了侵权人一方,需 要让侵权人证明自己的行为无过错。 因此可以说“过错推定没有脱离过错责任原则的轨道, 而只是适用过错责任的一种方法” 豏。二者的主要区别 在于举证责任的倒置,过错推定责任将举证责任转移到了 侵权人一方,使得侵权人要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等 于是在客观上加重了他的责任承担。由此可见,过错推定 责任的责任承担要比过错责任更加严格一些。 三、严格责任的理论划分 严格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 严格责任是指,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他人的损害,不论 该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如不存在法定的免责事由,都应 当承担侵权责任。 豐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第七条中明 确规定了严格责任的概念,也使得它与其他归责原则明显 的区别开来。严格责任的归责基础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 危险物或者是其他转承责任,而与侵权人是否有过错无关, 这是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的最明显区别。侵权人不仅要承 担相应的举证义务,更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寻找减轻或 免责事由。因此从客观上讲,它的责任要比过错责任和过 错推定责任更加严格。 严格责任与过错推定责任的区别还在于对于免责事由 的适用上。严格责任的免责事由适用范围要比过错推定责 任的规定更加严格一些,其并不能完全适用侵权责任法 第三章的减轻或免责事由的规定,例如受害人的一般过失 在严格责任中,往往不能成为侵权人减轻责任的事由。 豑 严格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无过错责任, 但笔者认为并不能将严格责任等同于无过错责任。“严格 责任虽然严格,但非绝对,在严格责任下,各国立法例多 承认加害人得提出特定的抗辩或免责事由。” 豒而无过 错责任则是无论侵权人与被侵权人双方是否有过错,一旦 行为实施,便应当承担责任,不存在免责的事由。这即是 所谓的绝对责任,它根据归责原则严格程度的划分,是处 于最顶级的一类,相当于法律明令禁止实施的行为。我国 侵权责任法中关于高度危险责任 豓有过相类似的规 定。侵权人提出的抗辩事由的效力,是划分严格责任和无 过错责任的依据。 四、归责原则严格程度的原理分析 潜在危险性原理 笔者认为,侵权责任法中各个归责原则的主要划 分依据是侵权人行为所潜在的危险性。通过分析法条可以 得知,适用过错推定责任的侵权行为要比适用过错责任的 潜在危险性更大,而适用严格责任的侵权行为危险性更要 比前二者的危险性都大一些。立法者根据行为的潜在危险 性依次划分了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然 后按照这个顺序对侵权人应承担的责任依次加重,以对此 类行为加以规制,即侵权行为越危险,行为的归责原则就 越严格。 这里所说的潜在危险性指的是实施该行为时所承担的 风险性大小。“如果法律允许一个人为了经济上的需要或 者他自己的利益,使用物件,雇佣职员或者其他具有潜在 危险的情形,他不仅应当享受由此带来的利益,而且也应 当承担由此危险对他人造成的任何损害的赔偿责任。” 豔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有将“严格责任”称之为“危险责任” 的原因。 危险性原理的立法意图 1限制行为人危险行为的实施。侵权行为的危险性越 大,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就越大。法律对侵权行为的 归责严格程度的规定,使得法官可以以此来限制该类行为 的实施,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例如侵权责任法中 将高度危险责任设置为严格责任的最高级别无过错责任, 目的即是为了限制此类行为的实施。 2要求潜在的侵权行为人严格履行相应的义务,以保 护相对人的利益。危险行为的实施往往会使被侵权人在不 经意间受到损害,而被侵权人举证往往会遇到困难,因此 要求行为人严格的履行义务,而不仅仅是必要的注意。例 如在环境污染责任和医疗责任中,侵权责任法规定了 其适用过错推定责任,通过加重行为人的责任负担,使其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促使行为人注重保护 环境和保障病人的利益。 3促使行为人对严重损害后果的预防。“从事危险活 动或者占有、使用危险物品的人对于这些活动或物品的性 质具有更为真切的认识,也最具有能力控制危险行为的现 实化。” 豖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与严格责任的侵权行为, 其侵害对象通常具有不特定性,要求被侵权人预防损害的 发生往往很难做到,因此立法者将预防的风险转移到侵权 人一方。“形成危险者应当对其危险所致的后果负责,且 形成危险者从危险活动中获利,危险物的所有人或占有者 应当能够控制这些危险。” 豗例如侵权责任法中对 饲养烈性犬的规定 豘,因此类行为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危 险性,法律将其认定为严格责任,促使其饲养人或管理人 加强预防和管理,这肯定会比被侵权人的预防要有效得多。 归责原则严格程度的外在表现 首先,在举证责任上,过错推定责任和严格责任通常 是由侵权人一方举证,由其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以 此来加重侵权人的负担。可以说,归责原则越严格,其举 证责任的规定就会相应的更加严格。当然,被侵权人仍要 负责举出侵权主体和损害后果等相关证据。 其次,归责原则的严格程度还体现在过失相抵等免责 事由的适用上。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可以得出,过 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和严格责任的免责事由也是按照归 责原则的严格程度依次予以严格限制的。以过失相抵原则 的适用为例,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过失相抵原则依 次经历了过错责任可以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和严格责任限 制适用到无过错责任不能适用的各个阶段。 五、结语 我国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侵权行为的各种归责 原则,但是对归责原则的具体适用却是通过法律条文单独 列举的方式实现的。由于立法存在着滞后性和列举的不完 全性,使得此种立法方式在面对新出现的案件类型时往往 难以找到合适的规定。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由法官 针对不同的案情进行自由的裁量,例如过失相抵在严格责 任中的适用,这时区分各个归责原则的严格程度就显得尤 为重要了。笔者认为,较好的方法是依照行为不同的危险 性来确定侵权人承担责任的大小。相信在今后的立法中肯 定会对各个归责原则加以更加明确的规定,以利于法官在 司法实践中的更合理适用。 注释: 豍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在我国的 侵权责任法中也有类似的法律规定 豎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二款 豏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浙江:浙 江人民出版社1987180 豐李仁玉比较侵权责任法XX:XX 大学出版 社1996152-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