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docx_第1页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docx_第2页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docx_第3页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docx_第4页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 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一个社会和谐稳定、邻里和睦 相处的社会环境。而要创造这么一个环境,除了对农民进 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以外,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要 做好人民调解,通过人民调解化解各类矛盾。人民调解是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利益主 体多元化,人民调解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 工程中自然而然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笔 者在农村从事人民调解工作 20 多年,在实践中形成了“多 次调解不终结、就地化解不上交”的调解模式。现浅谈一 些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历经几千年,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 与人之间发生的民间纠纷依然存在,而且纠纷的特点更具 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潜伏性。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这些纠 纷,有利于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共建和谐,减少上访及 刑事犯罪,从而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 重要作用,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963 年,诸暨 市枫桥镇创建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少捕人, 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 经过 43 年的试点、推广,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 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期枫桥经验,其内涵都是把矛盾 化解在基层,就地解决。因此,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人与人之间,特别农民的邻里之间在生活、生产和工 作当中没有矛盾、不发生纠纷是不现实的,发生了矛盾和 纠纷也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通过调解,互相谅解,求和, 化解矛盾,促进团结。 东栅街道郭家桥村一位近 80 岁的老年妇女陈某,早年 丧偶,生有三个儿子,因涉及拆迁,三个儿子为其母的房 屋安置和赡养问题发生纠纷,村调委会和街道司法所多次 调解未果,双方当事人也多次提出要到法院打官司。可调 解人员总是笑着对他们说“打官司是你们的权利,我们无 权干扰,不管你们是通过调解,还是诉讼,最终的目的就 是为了解决双方纠纷的实体问题,如果母子、弟兄对簿公 堂,今后你们还有笑脸吗?老人多次来街道司法所,村调 解主任总是陪扶进来,司法所的同志一边端水泡茶,一边 说理劝导,经过街道、村二级调解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工作, 他们终于感动了、理解了、和好了,一起难解的家庭纠纷, 二级调解组织先后调解了近 10 次,经过 1 个半月,终于圆 满解决,弟兄几个两次到调解员家上门致谢。 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要与依德治国相结合”, 依德治国就是要以讲道德、讲文明、讲团结、讲和气的氛 围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但是近年来,某些政府和 有关职能部门为了减少信访件和重复、越级上访量,确保 考核不扣分,乌纱不受潮,存在着一个误区,在调处纠纷、 处理农民各类信访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中往往是采取简单化 和有意识地把纠纷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引导他们对簿公堂, 当然从工作程序上来讲也是合法的,同时也履行了职责, 但仔细想想,农村邻居两家,兄弟两个,父子两代为了一 道墙、一块地、一间房发生纠纷而对簿公堂,家里放着一 份判决书,那可要伤害多少人的心,结多少年的冤。 XX 年上半年,秀城区某村王家兄弟俩涉及土地征用房 屋拆迁安置,弟兄俩为了争夺老人的房屋安置面积而发生 纠纷,并发展到拳打脚踢,在双方扭打中弟将兄的嘴唇咬 伤,造成兄毁容致残,构成重伤的民转刑案件,当检察院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全家痛哭一 场,老母亲眼看大儿子要进牢房,来到当地调解委员会, 请求调解处理这起纠纷,老人边哭边诉说:“要是大儿子 坐牢了,我的媳妇也跑了,孙子也无人抚养了,我老太婆 只有去死了。”调解人员了解情况后,告知他们:“民事 纠纷可以调解,刑事责任不能调解”,后来在当地调解人 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民事调解协议,并要求司法机关对 其大儿子从轻处理。一起很简单的民事纠纷,如果双方当 事人请求当地调解组织进行调解或当地调解组获悉纠纷后 主动组织调解,就不可能发生这一起血案。 XX 年 11 月,XX 市奉节县雷某在嘉兴打工期间因交通 事故而死亡,雷某的亲属和事故对方当事人在交警的主持 下调解赔偿问题,由于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调 解终结,交警部门告知了雷某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和途径。雷某亲属因交付不起 1 万余元的诉讼费和律师代 理费,纠集了几十人到对方当事人家里闹事,并扬言将死 者的骨灰盒和二个小孩扔在其家,当地村调解主任获悉后 主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该村调解主任的耐心说 服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当赔偿方当事人持调解协议 书向保险公司理赔时,却遭到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是 “保险公司理赔必须是公安交警部门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调 解书和判决书才有效。事后双方当事人又到交警部门要求 出具调解书,而遭拒绝,理由很简单,调解已终结。本已 平息的纠纷,一度又激化起来,后来该村调解主任打了市 长电话,交警部门才同意出具调解书。为什么一交通事故 赔偿纠纷交警部门调解不成,而村里的调解主任能够调处 成功呢?为什么调解终结后,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 议,要求交警部门出具调解文书而要通过市长电话才能解 决呢?这些问题都不是交警部门和承办人的失职和错误, 而有待于大家提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意义作用和价值的进 一步认识,有待于对人民调解工作深层次的探索。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时常需要呕心沥血。东栅街道缪 家圩村 9 岁的小学生魏某,因在学校吃话梅时食道被话梅 核梗阻而发高烧送往医院诊治,住院 5 天后仍不能确诊。 家属将他转到另一家医院就诊,不料手术不仅没有将话梅 核取出,反而造成了心肺严重感染,在送往上海治疗中死 亡。事发后,累计化费了 10 多万元医疗费的死者家属认为 是医疗事故,向医院交涉,要求赔偿。然而,市医疗事故 技术鉴定委员会则鉴定认为,魏某的死亡不属医疗事故。 情绪激烈的家属立即写了“向社会讨回公道”字样并贴有 小孩尸检照片的横幅,到处上访、展示,并扬言已买了 10 斤炸药,要炸掉医院大楼并购买了去 XX 的火车票要进京上 访,一时闹得人心惶惶,先后惊动了省公安厅以及市、区 有关部门和领导。面对一触即发的严重局面,我和派出所 的同志一面一次次上门做更细的思想工作,指出采取极端 行为的严重后果,努力控制和稳定家属的情绪,同时又及 时与医院等有关部门进行交涉协调。经多次调解,最后终 于达成了向死者家属补偿人民币 7 万元的调解协议,使这 起长达一个多月,随时都可能转化刑事案件的民事纠纷顺 利调解成功。 实践证明:人民调解在调解矛盾纠纷、融洽社会关系、 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机制,发挥了独特作用。它与 “对簿公堂”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后遗症小” 的优势,符合我国民间长期形成的“无讼为贵、和为贵” 追求和谐的社会心理和民族传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 遍欢迎。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工作中,如何做好农村的人民调解工作,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是要提高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人民调解 制度始于 1954 年,1982 年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9 年国务院出台了人民调解解委员会组织条例,XX 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将人民调解协议认定为具有法律 约束力的民事合同。历经几代人的努力,人民调解制度在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 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人民调解工作,必须适应新 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 事件,消除阻碍改革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人民调解在保障农 村社会稳定、创造浓厚的法治氛围、营造融洽的社会关系、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党中 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进 一步提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 二是要巩固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根据国务院人民 调解组织条例、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及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 干规定,人民调解组织局限于村、居和乡镇街道建立。 而目前村、居和乡镇街道建立的人民调解组织基本上没有 专职调解员,大部分调解员都是村、居和乡镇街道的干部 兼任。一些企业和市场建立的人民调解组织,由于多方面 因素不能发挥人民调解的功能作用。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 调解组织都是挂牌调委会,名存实亡。因此,巩固和完善 人民调解组织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关键。村、居和乡镇 街道的人民调解组织要设立专职调解员,村、居小组和企 业、市场一般以建立调解小组和设立调解联络员为妥。 三是要建立人民调解联席会议制度。目前运行的调解 机制大部分是纠纷当事人上门请求调解,在一定程度上, 工作程序还存在着被动状态。为此,乡镇街道应建立人民 调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本辖区的不稳 定因素和矛盾纠纷进行排摸、梳理、分流,并通过联席会 议研究调解方案,其中:重特大事件提交乡镇党政主要领 导,落实专职调解员调解;可能发生的预见性事件,由村、 居调解组织进一步排摸,把握深层次信息,提出化解矛盾 意见,为上级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一般性的纠纷,由村调 解组织、村民小组、企业、市场调解小组或调解联络员调 处解决。 四是要建立横向联合调解机制。农村的一些纠纷除了 本村、本组邻里之间发生的以外,还有一些纠份一方当事 人涉及外村、外乡镇或本辖区以外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这些异地纠纷往往比较疑难和复杂,也容易引发越级上访 和重复上访。因此,要建立横向联合调解机制,纠纷发生 后立即启动联合调解机制,分别向双方当事人宣传法律和 做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及时化解矛盾。 五是要提高调解员素质,树立为民服务宗旨。素质偏 低是目前调解组织、调解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 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基层的各类矛盾 纠纷、信访、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也明显增多,而且具有更 广泛性、复杂性和潜伏性。提高调解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 质,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是形势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 要和群众的需要,只有懂政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才能 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只有懂政策,有较高政策水平,才 能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只有懂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