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康奈大厦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1 设计任务书 程概况 拟 建邯郸市康奈大厦位于邯郸市陵园路北侧,西临邯山南大街,建筑面积 22849 ,地上 24 层,地下 1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该工程基础埋深 5m,实际基坑开挖深度为 10m,根据场地的土层条件及邯郸市类似基坑工程的经验,为保证基坑的 稳定性及尽量节省投资,经方案比选,拟采用排桩 +锚杆对该基坑进行支护。 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据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土层由上至下分别为: 第 1 层,杂填土:杂色,稍密,湿,主要以碎砖块等建筑垃圾 组成,本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 底标高 第 2 层,素填土:深褐色,可塑硬塑,主要回填物为粉质粘土,局部为粉土,含少量小砖块及炭屑,本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底标高 第 3 层, 粉土:黄褐色,湿,中密密实,无光泽,摇震反映中等,韧性低,干强度低。厚度 底标高 第 4 层,粉土:灰色,湿,中密密实,无光泽,摇震反映中等,韧性低,干强度低,含较多青砖,瓦片。层厚 底标高 第 5 层,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可塑,含青砖,瓦片及有机 - 2 - 质,局部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层厚 底标高 第 6 层,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含砂粒及钙质结核。稍有光泽,无摇震反映,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层厚 底标高 第 7 层,中砂:褐红色,中密,湿,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含少量小砾石,局部为细砂。层厚 底标 高 第 7 1 层,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砂粒及钙质结核。稍有光泽,无摇震反映,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层厚 底标高 第 8 层,粉质粘土:红褐色,硬塑坚塑,含氧化铁及钙质结核。稍有光泽,无摇震反映,韧性中等,港强度中等。层厚 底标高 第 8 1 层,细砂:黄褐色,稍密,湿,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层厚 底标高 第 9 层,粉质粘土:红褐色,硬塑坚硬,含氧化铁及砂粒。稍有 光泽,无摇震反映,韧性中等,港强度中等。揭露最大厚度 底标高 第 10 层,卵石:黄褐色,红褐色,稍密,湿,主要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约占总质量的 55 60 ,一般粒径 20 50大粒径约 150部见漂石,磨圆度较好,主要以粘性土及粗砂填充,层厚 底标高 第 10 1 层,粉质粘土:红褐色,坚硬,含砂粒。稍有光泽,无摇震反映,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厚度 第 11 层,粘土夹 粉质粘土:棕褐色,坚硬,含氧化铁,砂粒及钙质结核,上部为粉质粘土。有光泽,无摇震反映,韧性高,干强度高。本次勘查未揭穿本层,揭露最大厚度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 - 3 - 表 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该场地在勘察期间实测混合稳定水位埋深为 3 5 年地下水位埋深 微承压水。 层号 土的名称 w (%) (kN/e (%) (%) a 21 (fk(2 素填土 9 0 3 粉 土 00 4 粉 土 0 5 粉质粘土 00 6 粉质粘土 40 - 4 - 2 设计依据 坑侧壁安全等级 该基坑工程开挖深度 10m,围护结构不是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基坑周围有建筑物,管线,道路,管道等建筑体需加以保护,但不需严加保护。故基坑工程等级为二级。 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关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的表述,该基坑工程基坑侧 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 0 表 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安全等级 破坏后果 重要 系数 0 一级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变形过大对基坑周围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严重 级 支护结 构破坏,土体失稳或变形过大对基坑周围环境 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一般 级 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变形过大对基坑周围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不严重 - 5 - 程勘察资料 表 主要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表 层岩土性质特征一览表 场地在勘查期间,实测混合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 土层 土层名称 土层厚度( m) 粘聚力c(内摩擦角() 重度(kN/孔隙比 e 液性 指数 1 杂填土(杂色) _ _ _ 2 素填土(深褐色) 0 3 粉土(黄褐色) 00 4 粉土(灰色) 0 5 粉质黏土(灰褐色) 00 6 粉质黏土(褐黄色) 40 7 中砂 _ _ 8 粉质黏土(红褐色) _ 地层序号 岩性 颜色 湿度 稠度密度 压缩性(1 杂填土 杂 湿 稍密 _ 2 素填土 深褐 湿 可塑硬塑 0 385 3 粉土 黄褐 湿 中密密实 粉土 灰色 湿 中密密实 粉质粘土 灰褐 湿 软塑可塑 粉质粘土 黄褐 湿 可塑硬塑 粉质粘土中砂 褐红褐黄 湿 中密硬塑 8 粉质粘土 红褐 湿 硬塑坚塑 - 6 - 3 5 年地下水位埋深为 微承压水。 关主体结构的设计资料 建 筑面积 上 24 层,地下 1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料周围环境 该工程北侧毗邻邯山区实验小学教学楼( 4 层),测该教学楼窗户有竖向裂缝;东侧有邯山区政府房屋( 2层) ;西侧有邯山区自来水网管,预计埋深 侧距坑边 右有光缆通过,预计埋深 面图如下 图 奈大厦基坑平面图 - 7 - 3 基坑设计方案的选择 案比较 钉墙方案 土钉墙支护方案由于其经济和施工工期短,所以,此方案是最基本方案,但其适用性有一定范围。在本工程中,北侧毗邻小学教学楼且教学楼现已有明显墙体开裂,因此必须保证基坑的绝对安全,经试算,若要保证土体的整体稳定性,土钉间 距过密,且土钉过长。在北侧不宜采用。但其它三侧可用。但本基坑较深,不宜采用。 泥土搅拌桩 按照规范规定,水泥土墙的宽度为 度为 6m。超过基础红线范围。不宜采用。 支点桩 计算结果如后设计部分,可以采用。 案确定 本基坑支护的特点: 1. 北侧毗邻小学教学楼且教学楼现已有明显墙体开裂,因此必须保证基坑的绝对安全。 2. 其它三侧均为管道,电缆等地下建筑。 综合该工程的特点和场地地质与水文条件,并参照各种围护墙体的类型,适用性以及优缺点和建筑基坑工程的设计计算和施工中各种基坑实例简况,现确定方案为:双支撑排桩。 - 8 - 下水的处理 因地下水位 右,而基坑开挖深度位 10m,故该工程需考虑降水处理问题。 改基坑降水范围大且地下水为微承压水,固采用深井井点降水。 - 9 - 4 基坑围护桩的设计 各项指标的简化 计算土压力为了计算简化,对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指标采用加权平均计算。 主动土压力指标的计算: 1 0 1 . 4 7 . 9 2 . 4 1 5 . 9 2 . 5 9 2 . 0 2 1 . 3 3 . 5 2 2 . 7 1 . 01 2 . 81 4 . 7 a t a n 1 0 1 . 4 t a n 1 2 . 9 2 . 4 t a n 1 1 . 7 2 . 5 t a n 1 3 . 4 2 . 0 t a n 1 2 . 2 3 . 5 t a n 1 1 . 2 1 . 01 2 . 8t a 2 1 5 6 ,取 1831 . 4 1 9 2 . 4 1 9 . 2 2 . 5 1 9 . 2 2 . 0 1 9 . 4 3 . 5 1 9 . 9 1 . 01 2 . 81 9 . 1 7 /k N m 取 19 2KN/22t a n 4 521 2 . 1t a n 4 5 0 . 6 52K a 动土压力指标的计算: 2 1 . 3 1 . 8 2 2 . 7 1 . 0 2 1 . 82 . 8C k P a - 10 - t a n 1 2 . 2 1 . 8 t a n 1 1 . 2 1 . 0t a n 0 . 2 0 9 72 . 8 ,取 31 9 . 4 1 . 8 1 9 . 9 1 . 02 . 81 9 . 5 8 /k N m 取 19 6kN/ 22 1 1 . 8t a n 4 5 t a n 4 5221 . 5 1 4 权平均简化后结果如下图示: 图 指标简化图 设置两层锚杆,采用连续梁法和逐层开挖支撑力不变法分别对支 - 11 - 护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如下图所示。 图 锚杆设计简图 一层锚杆施工完 毕第二层锚杆施工前的计算 二层锚杆尚未施工前的土压力计算 当第一层锚杆施工完毕后,基坑开挖至 C 点下 ,第二层锚杆尚未施工前,此时支护结构处于单支点状态。开挖深度 h= )( 3 1 )/( 临界深度为: 2 2 2 1 4 . 7 1 00 . 8 1 1 . 3 71 9 . 2 1 9 . 2k m - 12 - )/(4 5 6)7 6 2 开挖面的距离为: 3 7 b m 开挖面以下深度 u 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 开挖面处的被动土压力为: )(k P p 开挖面以下深度 u 处的被动土压力: 图 杆施工前计算简图 二层锚杆尚未施工前土压力零点位置 令 9 7 )( 当第一层锚杆施工完毕后,基坑开挖至 C 点下 ,此时土压力零点位置为: )(0 4 7 )( 该部分三角形分布的土压力为: )/( - 13 - 于开挖面以下,距开挖面的距离为: )( 点支撑力计算 对等值梁 O 点取矩,可得: )/(2 6 10 4 4 0 4 5 (2)b 1(1此时尚未 开挖至设计深度,不需要进行桩墙的入土深度计算。 二层锚杆施工完毕,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的计算 坑开挖至设计标高的土压力计算 图 开挖至设计标高的计算简图 )/( )/(7 4 6) 4 8 0)(2a1 开挖面的距离为: - 14 - b m 开挖面以下深度 u 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 开挖面处的被动土压力为: )(kP 开挖面以下深度 u 处的被动土压力: 坑开挖至设计标高( 10 米)时土压力零点位置 令 9 7 0p )( 此时土压力零点位置为: )(3 0 7 0 )( 该部分三角形分布的土压力为: )/( 于开挖面以下,距开挖面的距离为: )( 撑力和土压力零点的剪力计算 下面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C 点支撑力。 采用逐层 开挖支撑力不变法进行计算: 对于等值梁 O 点取矩,可得: )()()2(6 2211B )( - 15 - 将 /带入上式,计算得到 m。 对等值梁 B 点取矩,可得: )6()6 2211 计算可得: Q=m。 按等值梁计算,受力图如图 示, 图 值梁受力简图 采用弯矩分配法可求得: 固端弯矩 , 支撑反力 , , 等值梁求算桩的入土深度 等值梁在土压力零点的支撑反力按逐层开挖支撑力不变法计算取值, Q=m。 6 6 1 2 6 . 1 6 1 6 . 7 5 5( ) 1 9 . 2 ( 1 . 5 1 4 0 . 6 5 )p K a )( 桩的最小入土深度为: - 16 - )(0 7 mt t 桩长为: L=0=m) 矩的计算 由力学求解器得: 最大正弯矩距土压力零点 M m。 最大负弯矩距土压力零点 M m。 图 桩身弯矩图 的配筋 桩体可按均匀配筋,即受压和受拉区配筋相等,桩间距 受弯矩为: m a x 1 9 1 . 7 9 7 1 . 6 3 0 6 . 8 7 5M k N m 钢筋总抗弯能力 m a x 1 . 1 3 3 7 . 5 6 3M M k N m 。 取桩 径为 d 1000保护层厚度 a 取 50筋笼直径 d 2a 900凝土选用 2 2 2 2 7 21 6 . 7 / ; 3 . 1 4 5 0 0 7 8 5 0 0 0 , 2 . 8 1 0 / m m A r m m E k N m 钢筋选 23 0 0 / m m, 12 根 335 28 ; / 0 . 9 4 % 0 . 2 % 。 - 17 - 沿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周边配置局部均匀纵向钢筋或集中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桩 ,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 计算。 s i n t y f A 3 0 0 7 3 8 9 . 6 0 . 1 6 9 11 6 . 7 7 8 5 0 0 0 3s i n 21 3 1 . 2 5 02 k 得 1 . 2 5 2 1 . 2 5 2 0 . 2 4 4 0 . 7 6 2t 31 s i n s i n2 s i n3 tc y s sM f A r f A r ( 4 32 s i n 0 . 2 4 4 s i n 0 . 2 4 4 s i n 0 . 7 6 21 . 0 1 6 . 7 7 8 5 0 0 0 5 0 0 3 0 0 7 3 8 9 . 6 4 5 03 3 . 1 4 3 . 1 49 0 0 . 8 7 8 k N M m a x 3 3 7 . 5 6 3M K N M, 符合要求。 工况计算 在打第一根锚杆之前,基坑开挖至 时为悬臂桩,计算简图如下, - 18 - 图 况计算简图 由 得:土压力为零点 ak 。 设土压力为零点距此时所开挖的基坑底面的距离为 u。 21 9 . 2 4 . 5 1 0 0 . 6 5 2 1 4 . 7 0 . 6 5 3 9 . 8 3 /k N m m 2= 1 9 . 6 1 . 5 1 4 2 1 9 . 6 1 . 5 1 4 2 9 . 6 7 4 4 8 . 2 3 /u u k N m m 所以由 ak 解得 u 故取土压力为零点在 。 土压力 : 114 . 5 1 . 3 7 3 9 . 8 3 3 . 1 3 6 2 . 3 322e k N 最大弯矩在剪力为零处,设从土压力为 0 点向下 Q=0,则有: 2 02a p a K x 则 2 2 6 2 . 3 3 2 . 7 4 11 9 . 2 1 . 5 1 4 0 . 6 5 所以: - 19 - 3m a . 2 1 . 5 1 4 0 . 6 5 2 . 7 4 126 2 . 3 3 4 . 5 2 . 7 4 1 4 . 5362 0 7 . 4 1K K xp a l x m 1 m a 1 . 7 9 7但 2 0 7 . 4 1 1 . 6 1 . 1 3 6 5 . 0 4 9 0 0 . 8 7 8 故配筋仍满足要求。 梁设计 锚杆和排桩需要有腰梁来连接 ,从而增强了地下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腰梁应具备足够的抗弯刚度 腰梁计算简图为 : (支座间距 算 5 跨 ) 图 梁计算简图 - 20 - 图 一道腰梁弯矩图(支撑力取最大值) 图 二道腰梁弯矩图 第一道腰梁: 1 m a x 6 0 M kN m因 ,即 : 腰梁:31 1 m a x 1 6 0 . 5 6 1 1 4 0 . 8 32 2 1 5 2MW c m 选 218a 的槽钢 , 141第二道腰梁: 2 m a x 1 0 8 M kN m - 21 - 因 ,即 : 腰 梁 :31 m a 1 0 8 . 2 7 1 2 5 1 . 7 92 2 1 5 2MW c m 。 选 225a 的槽钢 , 270。 梁的计算 冠梁按构造配筋,如下图示: 图 冠梁配筋图 移计算( m 法) 用 m 法计算排桩位移可分为两部分:基坑底面以下和基坑以上 部分位移 。 - 22 - 坑底面以下部分 图 移计算简图 土压力作用下,由平衡关系得: 基底的水平力 4 7 6 . 7 4 7 5 7 . 1 1 5 3 9 5 . 6 0 4 2 4 . 0 2 8oH k N 弯矩 4 7 6 . 7 4 7 2 . 8 7 7 5 7 . 1 1 5 6 3 9 5 . 6 0 4 2 2 3 7 . 7 0 3oM k N m 参数确定 基 床系数取值为: 由基坑底以下 2 1 2 (1 1 ) 4mh d m 深度范围内各层土的换算平均 m 值。 2 21 1 2 1 2 2221232 3 0 0 0 1 . 4 4 0 0 0 ( 2 1 . 4 2 . 4 ) 2 . 4( ) ( 1 . 4 2 . 4 )3 8 6 4 . 3 /m h m h h m 取 43900 /kN m - 23 - 872 . 0 1 0 7 . 1 42 . 8 1 0 , 取桩的配筋率为 / 0 %22002 2 2 3 2 ( 1 ) 320 . 8 1 2 ( 7 . 1 4 1 ) 0 . 0 0 9 4 0 . 9 8 . 5 9 1 032d 07 2 6 20 . 8 5 0 . 8 5210 . 8 5 2 . 8 1 0 8 . 5 9 1 0 1 . 0 2 2 1 02c c E I m 排桩的计算宽度为0 0 . 9 (1 . 5 0 . 5 ) 1 . 8b d m , 桩的变形系数: 105 563 9 0 0 1 . 8 0 . 3 6 91 . 0 2 2 1 0mb 10, 换算深度 : 0 . 3 6 9 1 0 3 . 7 2 . 5h 属弹性桩 。 又 2 . 51 0 6 . 7 7 50 . 3 6 9h m。 故 00 0h I桩置于非岩石地基中,查表,按 得: 3 4 4 3 1 6 1 . 7 4 9 8B D B D2 4 4 2 1 7 2 . 8 1 9B D B D3 4 4 3 1 1 5 . 1 9 8 9 6A C A C3 4 4 3 6 5 . 7 1 9 6A B A B 2 4 4 2 7 0 . 4 9 9 7 2A B A B 2 4 4 2 1 2 3 . 6 8 4A C A C 3 4 4 3 3 4 4 3 1 0 6 . 9 6 9A D A D B C B C 2 4 4 2 2 4 4 2 1 1 4 . 8 9 7 3 2A D A D B C B C - 24 - 3 4 4 3 2 4 4 23 3 4 4 3 2 4 4 21 B D K B D B A B A B K A B A B 3651 1 6 1 . 7 4 9 80 . 3 6 9 1 . 0 2 2 1 0 6 5 . 7 1 9 64 . 7 9 3 1 1 0 /m k N 3 4 4 3 2 4 4 22 3 4 4 3 2 4 4 21 H B C K B C B A B A B K A B A B 2651 1 0 6 . 9 6 90 . 3 9 6 1 . 0 2 2 1 0 6 5 . 7 1 9 61 . 1 6 9 6 6 1 0 /r a d k N 3 4 4 3 2 4 4 23 4 4 3 2 4 4 21 A C K A C A A B A B K A B A B 661 1 1 5 . 1 9 8 9 60 . 3 9 6 1 . 0 2 2 1 0 6 5 . 7 1 9 64 . 3 3 1 1 9 1 0 /r a d k N m 0 0 0H H H M 554 . 7 9 3 1 1 0 2 4 . 0 2 8 1 . 1 6 9 6 6 1 0 2 3 7 . 7 0 30 . 0 0 3 9 3 m 0 0 0M H M 561 . 1 6 9 6 6 1 0 2 4 . 0 2 8 4 . 3 3 1 1 9 1 0 2 3 7 . 7 0 30 . 0 0 1 3 1 r a d 0 0 . 0 0 1 3 1 0 . 0 0 3 5 50 . 3 6 9 02 2 62 3 7 . 7 0 3 0 . 0 0 1 7 10 . 3 6 9 1 . 0 2 2 1 0M 03 3 62 4 . 0 2 8 0 . 0 0 0 4 6 80 . 3 6 9 1 . 0 2 2 1 0Q - 25 - 1 1 1 123o o x A B C E I 表 坑以下位移计算结果 坑地面以上部分 位移计算简图如 下 图。 点号 h=az z 1 1 0 1 2 3 4 5 - 26 - 图 坑底面以上位移计算简图 分两部分计算:分别在 到 D 各点产生的位移,再加上土压力产生的位移,在土压力的计算中简化看作是三角形的土压力,其中用的公式为: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 在集中力 0 6 意点的水平位移由三部分组成: 1. 挡墙作为弹性地基杆在基坑地面处 o 点受 H 和 M 后, o 点的水平位移。 0 H H H Mx p P b- 5 - 555 7 . 1 1 5 4 . 7 9 3 1 1 0 3 4 2 . 6 9 1 . 1 6 9 6 6 1 06 7 4 . 5 9 1 0 m 2. 挡墙作为弹性地基杆在基坑地面处 和 o 点引起的变位为: 20 M H M b P b - 27 - - 5 2 - 653 4 2 . 6 9 1 . 1 6 9 6 6 1 0 5 7 . 1 1 5 6 4 . 3 3 1 1 9 1 01 2 9 1 . 3 8 4 1 1 0 r a d 3. 挡土墙悬臂部分作为悬臂梁,在集中力 P 作用下,在任意点N 产生水平位移,当 N 点位于 a 范围里, 2 336b l b l l 。 当 N 点位于 b 范围里, 333236b y b b y =0 时 2 251 65 7 . 1 1 5 6 1 0 6 03 3 3 3 7 8 1 . 8 0 2 3 1 06 6 . 1 3 2 1 0 1 0 1 0PP b l b y l l y =1m 时 2 22 65 7 . 1 1 5 6 1 0 6 13 3 3 3 7 0 4 . 1 5 7 5 1 06 6 . 1 3 2 1 0 1 0 1 0PP b l b y l l y =2m 时 2 253 65 7 . 1 1 5 6 1 0 6 23 3 3 3 6 0 3 . 5 6 3 4 1 06 6 . 1 3 2 1 0 1 0 1 0PP b l b y l l y =3m 时 2 24 65 7 . 1 1 5 6 1 0 6 33 3 3 3 5 0 2 . 9 6 9 5 1 06 6 . 1 3 2 1 0 1 0 1 0PP b l b y l l y =4m 时 2 255 65 7 . 1 1 5 6 1 0 6 43 3 3 3 4 0 2 . 3 7 5 6 1 06 6 . 1 3 2 1 0 1 0 1 0PP b l b y l l - 28 - y =5m 时 33 3 356 3 6 35 7 . 1 1 5 6 5 4 ( 5 4 )2 3 ( 2 3 ) 3 0 2 . 7 1 3 2 1 06 6 . 1 3 2 1 0 6 6b y a b b y =6m 时 33 3 36 3 6 35 7 . 1 1 5 6 6 4 ( 6 4 )2 3 ( 2 3 ) ) 2 0 8 . 6 3 9 2 1 06 6 . 1 3 2 1 0 6 6b y a b b y =7m 时 33 3 357 3 6 35 7 . 1 1 5 6 7 4 ( 7 4 )2 3 ( 2 3 ) 1 2 5 . 7 4 2 4 1 066 6 . 1 3 2 1 0 6b y a b b y =8m 时 33 3 38 3 6 35 7 . 1 1 5 6 8 4 ( 8 4 )2 3 ( 2 3 ) 5 9 . 6 1 1 2 1 06 6 . 1 3 2 1 0 6 6b y a b b y =9m 时 33 3 359 3 6 35 7 . 1 1 5 6 9 4 ( 9 4 )2 3 ( 2 3 ) 1 5 . 8 3 4 2 1 06 6 . 1 3 2 1 0 6 6b y a b b y =10m 时 33 3 310 3 6 35 7 . 1 1 5 6 1 0 4 (1 0 4 )2 3 ( 2 3 ) 06 6 . 1 3 2 1 0 6 6b y a b b - 29 - 表 集中力 P 作用下基坑底面以上部分位移计算表 由三部分叠加得 00N N (a=b=6m)。 在集中力0 2 意点的水平位移由三部分组成: 1. 挡墙作为弹性地基杆在基坑地面处 o 点受 H 和 M 后, o 点的水点 y 0x 2 y 1 0 1 - 30 - 平位移 0 H H H Mx p P b- 5 - 553 9 5 . 6 0 4 4 . 7 9 3 1 1 0 7 9 1 . 2 0 8 1 . 1 6 9 6 6 1 02 8 2 1 . 6 1 3 8 3 1 0 m 2. 挡墙作为弹性地基杆在基坑地面处 和 在 o 点引起的变位为 20 M H M b P b ( 4 - 5 2 - 657 9 1 . 2 0 8 1 . 1 6 9 6 6 1 0 3 9 5 . 6 0 4 2 4 . 3 3 1 1 9 1 01 6 1 0 . 8 1 8 8 1 0 r a d 3. 挡土墙悬臂部分作为悬臂梁,在集中力 P 作用下,在任意点N 产生水平位移,当 N 点位于 a 范围里。 2 336b l b l l 。 当 N 点位于 b 范围里, 333236b y b b y =0 时 2 251 63 9 5 . 6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产证抵押个人借款合同
- 连锁生意转让合同协议
- 夫妻女方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
- 转运房车租赁合同协议
- 配件合同协议完整版
- 进口冲洗地车销售合同协议
- 水泵电机协议书
- 湖南少干协议书
- 车缝设备合同补充协议
- 买卖赊账协议书
- GB/T 21411.2-2009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设备人工举升用螺杆泵系统第2部分:地面驱动装置
- 急性会厌炎课件
- 单发跖骨骨折临床路径及表单
- 高中学籍档案卡
- 风管系统安装防排烟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2022年注册规划师实务试题及答案
-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 优秀病例演讲比赛PPT
- 技术报告审签表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GB∕T 25684.5-2021 土方机械 安全 第5部分:液压挖掘机的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