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档案馆照明、动力、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书_第1页
山东省档案馆照明、动力、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书_第2页
山东省档案馆照明、动力、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书_第3页
山东省档案馆照明、动力、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书_第4页
山东省档案馆照明、动力、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山东省档案馆照明、动力、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书 2 照明系统设计 明设计的内容 ( 1)照明方式、种类、照度值的确定; ( 2)选择光源、灯具类型、布置的位置; ( 3)照度计算、确定光源的安装功率; ( 4) 导线的选择、导线的敷设、保护装置的选择及安装 ; ( 5)绘制照明平面图,汇总安装容量,列出主要设备的清单。 明方式确定 照明方式是指照明灯具按其布局方式或使用功能而构成的基本形式,根据现行规范,照明方式可分为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四种。 般照明 为照亮整个场所而设置 的均匀照明称为一般照明。为了使整个照明场所获得均匀明亮的水平照度,工程实践中往往采用照明灯具在整个照明场所基本均匀布置的照明方式。工作场所如车间、办公室、体育馆、教室、会议厅、营业大厅等场所都广泛采用一般照明方式。 区一般照明 对某一特定区域如进行工作的地点,设计成不同的照度来照亮该区域的一般照明称为分区一般照明。工程实践中,若同一场所内有不同照度要求的时候,应采用分区一般照明。 部照明 特定视觉工作用的、为照亮某个局部而设置的照明称为局部照明。局部照明仅限于照亮一个有限的工作区,通 常采用从一个最适宜的方向装设家小功率的台灯、射灯或反射型灯泡,其优点是灵活方便、节电、易于调整和改变光的方向。注意:在整个工作场所或者一个房间内,不应只装设局部照明而无一般照明,否则会因亮度分布不均匀而影响视觉功能。 合照明 由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组成的照明称为混合照明。混合照明实在一般照明的基础上,在需要提供特殊照明的局部采用局部照明。其优点是利用局部照明增加工作区的照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面的阴影和光斑,减少照明设施的总功率。 - 2 - 本工程房间主要有资料库,档案储存室,技术用房,展厅,实验室,休 息厅,办公室,餐厅,宿舍等,主要照明方式采用一般照明方式。 明种类确定 照明种类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障碍照明五种。 常照明 在正常情况下使用的室内外照明称为正常照明。正常照明可以满足基本的视觉功能要求,是应用最多的照明种类。工作场所均应设置正常照明,正常照明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应急照明和值班照明同时使用,但控制线路必须分开。 急照明 因正常照明的电源失效而启用的照明称为应急照明。应急照明作为工业及民用建筑设施的一部分,同人身安全和建筑物、设 备安全密切相关。当电源中断,特别是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而电源中断时,应急照明对人员疏散、保证人身安全,生产或运行中进行必要的操作或处理,防止再生事故的发生,都占有特殊地位。应急照明分为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三类。 疏散照明作为应急照明的一部分,用于确保疏散通道被有效的辨认和使用的照明,疏散照明又分为出口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和疏散照明;安全照明用于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照明;备用照明用于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 应急照明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的设置层数规模大小,及其复杂程度综合考虑建筑物 内聚集人员的多少及这些人员对该建筑物的熟悉程度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确保人员安全的出口和通道应设置疏散照明;需要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场所应设置安全照明;需要确保正常工作或活动继续进行的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 他照明 非工作时间为值班所设置的照明,称为值班照明;可利用正常照明钟内单独控制的一部分,或应急照明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值班照明;根据警戒防范范围的需要,用于警戒而安装的照明为警卫照明;在可能危及航空安全的建筑物或构建物上安装的标志灯为障碍照明。 所有工作场所均应设置正常照明。根 据此建筑具体情况,各个房间均设置正常照明,走廊、楼梯设置疏散照明和安全照明,在重要的场所(如消防控制室、变配电室等)设置备用照明。 源的选择 - 3 - 通常电光源可分为固体发光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两大类。固体发光光源主要包括白炽灯、卤钨灯、场致发光灯、半导体灯;气体放电光源包括荧光灯、低压钠灯、高压钠灯、高压汞灯和金属卤钨灯等。选择光源时候应在满足显色性、启动时间等要求条件下,根据光源、灯具及镇流器等的效率、寿命和价格再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高度较低的房间(如办公室)采用细管径直管型荧光灯,应 急照明应选择能快速点燃的光源,一般情况下室内外照明不能采用普通照明白炽灯。 在本设计中,采用飞利浦 基色荧光灯,规格:功率 P=36w,光通量 =2950廊采用飞利浦三基色环管型荧光灯,规格:功率 P=22w,光通量 =1350口大堂选用飞利浦紧凑型荧光灯(筒灯),规格: U 型电子节能灯,功率 P=22W;光通量 =1420 度计算 照度计 算是照明工程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照度计算的任务是根据照度标准的要求,及其他已知条件(如灯具形式及布置、室内环境条件等),来确定灯具的数量和光源的功率,或是在灯具形式及布置位置等都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计算已知照明系统在被照面上产生的照度,用以校验被照面上的照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照明工程中最基本的照度计算主要有点照度计算和平均照度计算。其中平均照度计算通常采用利用系数法,并用功率密度法校验。 表 房间选取的照度标准值 房间或场所 参考平面及高度 照度标准值 a 重要阅览室、主控 制室 500 19 80 一般阅览室、会议室、办公室、文件整理、复印、发行 室、接待室 300 19 80 实验室、展览加工制作、多功能厅、一般控制室、声像拍摄演播室、高档展厅 300 22 80 一般展厅、餐厅、消毒间、熏蒸、接收、放映厅 200 22 80 风机房、空调机房、泵房、 地面 300 - - 4 - 走廊、储藏室仓库、副食库、主食库、门厅 地面 100 0 楼梯、平台、车库、厕所、盥洗室 、永久性档案室 地面 75 0 表 护系数 环境污 染特征 房间或场所举例 灯具最少擦拭次数(次 /年) 维护系数值 室内 清洁 卧室、办公室、教室 2 般 商店、营业厅 候车室、体育馆 2 染 严重 厨房 锻工车间 3 外 站台、雨蓬 2 表面反射比 表面名称 反射比 顶棚 面 面 房间灯具数量的计算 采用利用系数法求灯具的数量,计算过程中用到的主要公 式有: ( 1) 室形指数 室空间系数 h l ( 顶棚空间系数 h l ( 地板空间系数 h l ( - 5 - 式中 l 房间的长度 , m; w 房间的宽度, m; 室空间高度, m; 顶棚空间高度 , m; 地板空间高度, m; ( 2) 有效反射比 有效顶棚反射比 (式中 0A 顶棚空间开口面积 , 顶棚空间的内表面面积 , 顶棚空间内表面的平均反射比,即 有效地板反射比 (式中 0A 地板 空间开口面积 , 地板 空间的内表面面积 , 地板 空间内表面的平均反射比,即 ( 3) 灯具数量计算公式 (式中 工作面 上的平均照度 , 每个灯具中光源的总光通量 , N 灯具的数量; A 工作面面积 , K 维护系数; (4) 计算举例 : 本设计以业务技术用房和永久性档案资料库的照度计算来说明: 1)用利用系数法求四楼业务技术用房灯具数量 0 A 0 A K - 6 - 先求空间系数: 地面空间高度 棚空间高度 室空间高度 间系数wl R )(5= =效空间反射比: 已知有效顶棚反射比为 70%;有效地板反射比为 20%;有效墙面平均反射比为 50%。 查照明设计手册表 4用系数表,确定利用系数: 在 , U= , U=直线内插法求得利用系数: 在 , U=据房间的环境污染特征,可得其维护系数为 K= V代入数据,可得 N=据实际情况拟选用 2 个双管荧光灯 将所得数据代回原式,V , 6 =合 200照度要求。 功率密度校验: =36 虑余量,初步选定 断路器, C 型脱扣范围( 510)瞬时脱扣器电流为 5 50105) e l 足) 的要求。 选择导线截面和穿管管直径: 查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截面为 5时, 其载流量为 22A(三根穿管),a l A 7 . 2 7 A。按发热条件选择A=外径为 16钢管。 2) 单相普通插座回路 单相普通插座回路中,按负荷最大的一相计算,最大负荷为 AC I P 1 查表选取断路器的型号为: 证: 断路器的 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0A,瞬时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电流0A。 满足要求。 - 16 - 其他干线选择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结 本章节主要说明一般照明灯具的选择,照度及照明计算,应急照明的选择及安装,插座的布置与选择,各回路保护器件及线缆的选择等内容。计算部分列举实例,用利用系数法进行计算,计算出各个房间合适的灯具数量,计算出各回路的计算负荷,最后选择 好各个回路所需的线缆型号和保护器件型号。配电及布线方面,设计出各个供电回路相应的配电箱及走线方式,满足正常生活和安全的需要。 - 17 - 3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建筑物防雷分类 防雷等级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可分为三类: 1)第一类: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有 0区或 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具有 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第二类: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具有 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具有 2区或 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 3)第三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a,且小于或等于 /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a,且小于或等于 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a 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 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 21区、 22区、 23 区火灾危险区;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15d/度在 15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 15d/度在 20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防雷措施 1)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 - 18 - 防直击雷的接闪器应装设在屋角、屋脊、女儿墙或屋檐上的避雷带。突出屋面的物体应沿其顶部四周装设避雷带,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物体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 中的钢筋。 为防止雷电波侵入,进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连接。 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有条件时将防雷装置的接闪器和引下线与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隔开。 当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体或钢结构作为引下线,同时建筑物的大部分金属物与被利用的部分连成整体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当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有自然接地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当引下线与金 属物或线路之间有混凝土墙、砖墙隔开时,混凝土的击穿强度与空气击穿强度相同,砖墙的击穿强度为空气击穿强度的二分之一。如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金属物或线路应与引下线直接相连或通过过电压保护器相连。 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一些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3)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是把建筑物内所有金属物,如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自来水管、煤气管,以及其他金属管道、机器基础金属物和大型的埋地金属物、电缆金属屏蔽层 、电力系统的零线、防雷建筑物的接地线,统统用电气连接的方法连接起来(焊接或可靠的导电连接),使整个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当雷电袭击的时候,在这建筑物内部和附近大体上是等电位的,而不会发生内部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电击的事故。此外,电力线、电话线、电视信号电缆、电子计算机讯号传输线等一切与外界有联系的金属线都要接上合理的过电压保护装置(避雷器),且装置要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直接进行电气连接,使之成为等电位。此外,环形接地网就可以使界面内的电场分布比较均匀,减少跨步电压对人的危害,也可减少室内在被 雷击时,由于地面电位梯度大产生对设备高电压反击的危险。 定防雷等级 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年雷击次数来确定防雷等级 以知条件有: 建筑物的长度 L = 88m - 19 - 建筑物的宽度 W = 98m 建筑物的高度 H = 35m 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天数 /年 校正系数 k = 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确定:N A( 其中: N 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 /a) K 校正系数(一般情况下取 1) 建筑物所在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 /a) 与建筑物截取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 (L+W) (200 )+ (200 ) 610 =88 98+2(88+98) 3 5(2 0 0 3 5) + 3 5( 2 0 0 3 5) 610 =km 则N A=1= 所以本建筑的防雷等级为二级 本建筑物采用 屋顶装 设避雷带做接闪器,避雷带采用 10 热镀锌圆钢沿女儿墙、屋面、屋脊等周边敷设,屋面网格均小于 10m 10m 或 12m 8m,避雷带用支持卡子固定,支持卡子高 线间距 弯处 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均与其邻近避雷带可靠焊接连通,有金属栏杆处利用金属栏杆作接闪器,组成一个完整的避雷网。引下线利用墙结构柱内大于 16 的 主钢筋 ,暗敷引下,上端与避雷带焊接连通,下端与基础接地网焊接连通,成为良好的电气通路,防雷体系的钢筋应可靠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 10d。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器设备 的接地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同时利用基础底板主筋作为联合接地体,所有主筋之间可靠焊接,形成闭合电气通路,主筋焊接长度不小于 6d,采用联合接地利用基础接地装置实行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电阻小于。从室外进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管道 (给水管、排水管等 )应在进出处预埋 100 100 6的焊接钢板,预埋钢板应于联合接地体可靠焊接。 本章小结 - 20 - 本章主要介绍了建筑物防雷分类,防雷措施,防雷等级的划分和确定。建筑物的防雷可分为一类、二类、三类。防雷措施有防直击雷,防侧击类和防雷电波入侵。本 档案馆为二类防雷建筑,采用 屋顶装设避雷带做接闪器,有金属栏杆处利用金属栏杆作接闪器,组成一个完整的避雷网。建筑物内主钢筋做引下线与接地体相连的防雷措施。 - 21 - 4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护对象分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本类建筑物属于二级火灾报警系统保护对象, 应采用整体报警系统。其具体情况为: 在 地下一层 设消防控制中心,负责对 楼 火灾监测及消防联动控制 ;报警 回路为二总线制 ,线路 沿耐火桥架经过电井引至各层 ,各层 联动控制线 、 消防广播 线均穿钢管暗敷 ; 探测器部分采用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吸顶安装 ; 手动报警按钮暗装,下 皮 距地 , 按“步行距离不大于 30 米”的原则设置, 消防模块 现场定位;按规范设置消防广播系统,并与正常广播结合,火灾时强切至火灾广播。火灾发生时,按本层以上、下层进行广播。消防广播扬声器均为 3 瓦 ,有吊顶处用嵌入式,无吊顶处 壁挂 ,下 皮 距地 ; 设消防电话 ; 凡是消防用电均采用双路供电,末端切换,使用耐火或阻燃电缆,穿钢管暗敷设 ;设应急照明系统,包括疏散指示灯、出口指示灯和备用照明。均采用双路电源切换,末端自投或自带蓄电池 ; 联动控制:用手动或自动方式控制所有的消防联动设备,其中消火栓泵、喷淋泵、正压送风机、排烟机在控制中心设置多线制的直接手动控制。火灾时按要求启动各类消防设备,执行电梯迫降,并切断非消防负荷电源。 灾探测器选择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以下场所须设置火灾探测器:敞开或封闭或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并每隔 2 3 层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走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走道相通,发生火灾时的烟气 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电缆竖井配合竖井的防火分隔要求,每隔 2 3 层或每层安装一个;电梯机房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其一电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二电梯机房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其三电梯竖井存在必要的开孔;其四在发生火灾时,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容易威胁电梯机房的设施。为此,电梯机房设置火灾探测器是必要的,电梯竖井之顶部也宜设置火灾探测器; 高级办公室、会议室、陈列室、展览室、商场营业厅 、走廊等 - 22 -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要求: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 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或部位,应选择感烟探测器 ; 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或部位,可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 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或部位,应选择火焰探测器 ; 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部位或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探测器 ; 对使用、生产或聚集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 蒸汽 的场所或部位,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探测器 , 1) 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室的厅堂、卧室、办公室等; 2) 电子计算机房、 通讯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 3) 楼梯、走道、电梯机房等; 4) 书库、档案库等; 有电气火灾危险的场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感温探测器 : 1) 相对湿度经常大于 95%; 2) 无烟火灾; 3) 有大量粉尘; 4) 在正常情况下有烟和 蒸汽 滞留; 5) 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 6) 吸烟室等; 7) 其他不宜安装感烟探测器 厅堂和公共场所。 选择结果: 本工程采用二总线制的模拟量智能型火灾报警联动系统。系统通过编码底座将各类报警设备及联动模块并接于二总线上,报警或故障信号通过二总线输送至报警控制器, 并在消防控制室设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在本建筑内,各场所均设置探测器,其中电井每层均设一个感烟探测器,变配电室、消防控制室、制冷机房设置感温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其余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 测器数量确定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只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及保护半径 R 确定,并符合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的数量,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 - 23 - ( 4 式中 N 探测器数量,只; S 探测器区域面积, m; A 探测器保护面积, m; K 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宜取 级保护对象宜取 级保护对象宜取 表 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火灾探测器的种 类 地面面积 S( 房间高度h(m) 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 R 房 间 坡 度 15 15 3 30 A( R(m) A( R(m) A( R(m) 感烟探测 器 S80 h12 80 0 0 80 6 h12 80 00 20 9.9 h6 60 0 00 温探 测 器 S30 h8 30 0 0 30 h8 20 0 0 建筑选择的是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并且房间高度小于 6m,房间坡度小于 15度,对于感烟探测器当房间面积大于八十平方米时查表得保护半径为 小于八十平方米时查表得保护半径 于感温探测器当房间面积大于三十平方米并且房间高度小于 8m 时查表得保护半径为 。 各房间计算例: 大于八十平方米的房间计算例如一层永久性资料库 ,S=221 K=1,A=40 所以 52 2 1 N,N 最小取 6, 所以该会议室应该布置六个感温探测器。 小于八十平米的房间 例如普通办公室 , S= K=1,A=60 N ,N 最小取 1, 所以该办公室应该布置一个感烟探测器 。 各楼层火灾探测器分布如下表: - 24 - 表 位置 感烟探测器数量 感温探测器数量 地下二层 56 98 地下一层 98 21 1F 98 21 2F 98 21 3F 76 21 4F 98 21 5F 98 21 6F 98 21 7F 98 21 总计 818 366 动火灾报警按钮 报警区域内每个 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 ,且应有明显的标志。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 米。 针对各楼层的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应作为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选部位。此外,对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在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大厅、过厅、餐厅、多功能厅等)及主要通道等处,人员都 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在这些公共活动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防广播 民用建筑内扬声器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 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 环境噪声大于 60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音 15火灾应急广播和公共广播合用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 - 25 - 强制转入火灾应急 广播状态。建筑物内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和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时须同时广播范围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 。 在公共卫生间的场所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有防火门分隔及人声嘈杂,故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一般电梯前室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疏散楼梯间也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人声嘈杂,故设置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以利于火灾应急播放疏散指令。 防电话 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应位于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包括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消防值班室、保卫办公用房等部位。 消防电梯和普通电梯之轿厢内设专用电话,要求电梯机房与电梯轿厢、电梯机房与消防控制室、电梯轿厢与消防控制室等三者组成可靠的对讲通信电话系统。 本次设计在地下层及电梯层(顶层)各个重要机房均设置消防电话,并在每层均设置带电话插孔的消防手动按钮。 防联动控制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定:消火栓按钮直接接于消防水泵控制回路,采用 50V 以下的安全电压,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应设置水流指示器、报警阀压力开关,应控制喷淋水泵自动启动;当发生火灾时,在消防控制室内控制器的作用下,切除非消防电源,接通相应楼层消防广播,进行声光报警,并进行显示。根据火情强制所有电梯一次停于首层,除消防电梯外,切断客梯电源。 消防控制 室内消防控制器应 对消防系统或设备有控制显示功能 :例如, 消防控制设备对室内消火栓系统 的 控制、显示功能 包括 控制消防水泵的启、停 ; 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 显示启泵按钮 的位置 。 消防控制 器 对自动喷水和水喷雾灭火系统 的 控制、显示功能 包括 控制 喷淋泵 的启、停 ; 显示 喷淋泵 的工作、故障状态 ; 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信号阀的工作状态。 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 器 对防烟、排烟设施 的 控制、显示功能 包括 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关闭电动防火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 启动有关部位的防烟、排烟风机、排烟阀等,并接收其反馈信号 ; 控制挡烟垂壁等防烟设施 ;对水池、水箱的水位也应进行显示监测。 - 26 - 防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专用电源,直流备 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当直流备用电源为集中设置的蓄电池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应保证在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荷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正常工作。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直流电源电压应采用 24V。 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的两个供电回路,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消防设备的控制回路不得采用变频调节器作为控制装置。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设消防设备外,各防火分区的消防用电设备,应由消防电源中的双电源或双回路电源供电。由末级配电箱配出引 至相应设备,宜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作用相同、性质相同且容量较小的消防设备可视为一组设备,并采用一个分支回路供电。每个分支回路所供设备不宜超过 5 台,总机容量不宜超过 10用照明和疏散照明,不应在同一分支回路供电,严禁在应急照明电源输出回路中连接插座。 线选择及敷设 消防线路导线选择及其敷设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或传输信号的需要。所有消防线路应为铜芯导线或电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 50V 以下供电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 250V 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采用交流 220/380V 的供电 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 500V 的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外,还应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