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烟草业:从传统向现代跨越.docx_第1页
凉山烟草业:从传统向现代跨越.docx_第2页
凉山烟草业:从传统向现代跨越.docx_第3页
凉山烟草业:从传统向现代跨越.docx_第4页
凉山烟草业:从传统向现代跨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凉山烟草业:从传统向现代跨越 四川凉山是资源富集的地方,是一步跨越千年历史的彝族 聚居之地。 中国烟草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到凉山实地考察后认为: “凉山地区具有发展优质烤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有可能发展 50 万亩以上规模的全国优质烤烟区。” 改革开发以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四川省烟草专卖 局和各卷烟工业企业的支持帮助下,在凉山州委、州政府 的正确领导下,凉山烟叶在整顿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在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笔者采访了局长兼经理 宋俊。谈及凉山烟草发展,宋俊感触很深,他说:“凉山 州烟叶生产实现规模大发展,质量大提高,效益大增长, 创造了烟叶总产、烟叶质量、烟农收入、产业效益、工 业企业满意度这 5 个历史新高,为凉山经济发展、社会 稳定和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出了 巨大贡献。” 宋俊说,从 XX 年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在国家局、省局的大力支持下,州委、州政府坚持把烟叶 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核心 产业,紧紧抓住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的机 遇,着力“一基四化”,加快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烟 叶生产“五年五大步、五年五突破”,实现了新的腾飞。 据了解,全州烟叶产量由 XX 年的 92 万担增长到 XX 年 的 238 万担,增长了 158.7%;烟农收入由 3.5 亿元增长到 18 亿元,增长了 414.29%;烟叶税利由 2.06 亿元增长到 12.5 亿元,增长了 506.8%。烟草产业已经真正成为凉山农民增 收离不得、财政增收少不得、企业增效垮不得、卷烟工业 缺不得的重要支柱产业。凉山烟草产业的发展,有力助推 了凉山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宋俊说,根据 XX 年前三季度经济增幅情况,全州地区 生产总值、民营经济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一 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 6 项重要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540 亿元以上,增长 15%左右,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 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44 亿元以上,增长 30%左右;地 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7 亿元,增长 35%;固定资产投资 290 亿元,增长 27.4%;农民人均纯收入 3507 元,增长 10%。 如今,大凉山醇和清香的优质烤烟不仅成为了最具发 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更是凉山烟农脱贫致富的 “摇钱树”。近年来,凉山烤烟在不断发挥优势中加速了 发展,在不断探索中获得了新的生机,这一道道独特亮丽 的风景线,不得不让世人刮目相看。人们要问,在凉山烟 草发展的背后,在凉山烟草公司取得成绩的面前,到底凉 山烟草发展的闪光点是什么? 五大优势 做大做强烟叶发展产业链 凉山位于四川西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面 积 6.04 万平方公里。全州辖 17 个县市,总人口 448 万, 其中彝族人口 198 万。这里资源极为丰富,独具特色,优 质烟叶的发展因地域条件具备五大优势: 一是土地资源优势。全州有耕地 765 万亩,宜烟耕地 430 万亩,均属优质烟叶生产的最适宜生态区域,具有发展 优质烟叶生产的巨大潜力。 二是光热资源优势。全州烟区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 2332 小时;热量丰富,日高于 10的年积温 5540,无霜 期 265 天,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雨量充沛,年降水 量 1066 毫米,夜雨率占 70%80%;土壤以紫色土、红壤、 水稻土为主,pH 值 5.57.35,具有发展“清甜香”型优质 烟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三是市场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国卷烟工业企业对凉 山烟叶需求量都在 270 万担以上,独具“清甜香”型风格 特色的凉山优质烟叶进入“中华”、“芙蓉王”、“娇子” 等高档品牌和大品牌的主配方,需求缺口逐年增大,成为 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的“稀缺资源”,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良 好局面。 四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全州烟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农 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86.5%,主要烟区乡村劳动力 152 万人, 富余劳动力达 40 万人,可为劳动密集型烟叶生产提供充足 的劳动力资源。凉山有 10 多万户具备 5 年以上烟叶种植经 验的基本烟农队伍,有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烟草行业生 产管理队伍和烟技员队伍。 五是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目前,凉山州已形成 9 个县 市、207 个乡镇构成的基本烟区,烟叶基地规模居全省第一、 全国第二。按照凉山州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规划,到 XX 年,全州将建成基本烟田 300 万亩,年烟叶种植面积稳定 在 100 万亩以上,生产能力达 450 万担的全国重要的、战 略性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五个率先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跨越发展 XX 年,国家烟草行业从全局和“可持续发展”出发, 在农业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生产组 织形式创新、新农村建设中“一路率先”,推进了传统农 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凉山州在全行业中抓住机遇,措施得 力,取得了瞩目业绩。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烟草行业率先“反哺”。XX 年以 来,国家烟草行业已投入资金 7.3 亿元,启动了烟叶基础 设施建设工程,兴建了一大批烟水、烟路、烤房等烟叶基 础设施,带动了全州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全州 共新建小水窖 10 万口、水池 2629 个、沟渠 1500 千米、管 网 1420 千米,整治山坪塘 22 座、排洪渠 39.6 千米,新增 基本农田灌面 54 万亩,新建和改建机耕道 224 千米,夯实 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现代农业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率先突破。现代烟草农 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 促进了全州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推进规模化 种植,带动了全州马铃薯、蚕桑、特色水果、蔬菜、花卉、 经济林等向连片种植集中、向大户集中,促进了蚕桑、早 市和反季节蔬菜、石榴、苹果、青花椒等特色产品的基地 建设。推进集约化经营,坚持精耕细作和集约发展,大力 推广农业机械设备,提升全州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民 持续增收。烟叶生产的平衡施肥、节水灌溉、良种良法配 套等集约化技术广泛应用,提高了粮食、蚕茧、蔬菜、特 色水果等农产品质量和经济附加值,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 更好更快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推进专业化分工,提 高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了减工降本增效。目前, 全州育苗、机收、机耕、机起垄、机植保、采收、运输等 专业化服务队有 1200 多个,覆盖农户 10 万多户。推进信 息化管理,有力地促进了“金农”、“三电合一”、农村 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的建设,拓展信息 服务进村入户途径,为大农业生产提供了政策、科技、市 场、气象等信息服务。 农业结构调整,现代烟草农业率先起步。由于烟叶产 业的辐射带动,市场优势明显、区域特色突出、产业规模 较大、经济效益良好的绿色特色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 全州蚕茧、马铃薯、特色水果、早市和反季节蔬菜、畜牧、 林业等绿色特色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调出了规模,调 出了特色,调出了效益。XX 年,全州蚕茧产量达 37.1 万担, 居全省第一,实现蚕农收入达 4.3 亿元;马铃薯产量达 280.5 万吨,居全省第一;早市和反季节蔬菜产量达 164 万吨, 居全省第一;特色水果产量达 50 万吨,居全省第一;青花 椒产量达 5100 吨,居全省第一;肉类总产量达 69.5 万吨, 畜牧业产值可达 119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51%。 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现代烟草农业率先探索。在近年 的实践中,现代烟草农业先后探索创新了种植大户、家庭 农场、烟叶生产互助组、专业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等生 产组织形式,XX 年全州发展种烟 20 亩以上的大户 4147 户, 种烟 100 亩以上家庭农场 69 个,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 1200 多个,有限责任公司 1 个。借鉴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 成功经验,全州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断创新,推动单家独 户分散经营向农户联合或合作方向转变,提高了农民组织 化程度。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特色产业为支撑、龙头企业 为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正 在形成。 新农村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率先试点。XX 年,国家烟 草专卖局将凉山确定为全国 4 个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地区之 一,凉山结合实际,按照“特色产业富村、生态能源建村、 科技人才强村、龙头企业帮村、支部组织带村、民主法制 管村”的建设思路,在会理县海溪村、德昌县大坝村、会 东县民权村、冕宁县横路村、普格县马厂坪村、西昌市鹿 鹤村等 6 个村开展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在土地整理、 土地流转、生产组织形式、专业化分工等方面进行了成功 探索。 目前,6 个试点村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烟叶主 导产业进一步壮大,户均种烟 13.51 亩,产烟 5.4 万担, 户均收入 3.39 万元;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烟水、烟 路、烤房、烟机综合配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 产组织形式进一步创新,促进了减工降本,烟叶生产亩用 工从去年的 37.5 个降到 21 个;村容村貌进一步变化。通 过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为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 业转变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找准 了突破口。 五个保障 托起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希望 据宋俊介绍,在烟叶产业发展中,不断完善组织领导、 服务、科技、风险、人力资源等 5 个保障体系。州局一是 组织领导保障,从州、县、乡层层成立了党委主要负责人 任组长的烟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主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抓的领导体系和良好工作 格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等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 认为凉山州局党政班子是全国烟区中对烟叶产业发展领导 力度最大、支持力度最大、与烟草行业配合最默契的。 宋俊认为,着力加强新烟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提高 烟区干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是烤烟发展 的关键。为此,他们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推进模式。一是通 过不断强化乡村干部培训,定期举办“万担乡镇党委书记、 乡镇长现代烟草农业专题培训班”和“千亩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现代烟草农业专题培训班”,使乡村干部成为 烟叶生产的行家能手。二是服务保障,坚持“重心下移, 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各级干部和烟叶生产 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精心指导烟叶生产各环节工作,确保 任务落实、工作落实、措施落实、技术落实。三是科技支 撑保障,积极推进烟叶生产技术创新,与科研院所合作加 强科技攻关,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实现科研与生产实际的 有效对接。四是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烟叶生产 ISO9001XX 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烟叶生产全过程、全方位 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到各环节,延伸到烟农,看图种烟 、看图治病、“一亩一袋、一株一杯”,方便烟农标 准化生产、精耕细作和节约发展。五是风险保障,强化一 个基础、完善一个机制。烟草行业投入 4200 万元,建成了 全国市州级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体系。 按每担 10 元的标准,建立烟叶生产自然灾害救助金制度, 对因灾害造成烟叶损失的,按不同部位、不同损失程度给 予一定救助。人力资源保障,重点稳定烟技员队伍和烟农 队伍。 目前,凉山局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统一安排部署, 正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向一线员工倾斜,进一步统一 劳动关系,建立员工能进能出的通道和纵向晋级、横向进 档的晋升机制,实现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同工同酬,解决 了原聘用员工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主动性。把烟农作为烟叶产业的基础,纳入烟叶 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烟农实施户籍化管理,实行一张 培训卡、一张明白单、一本烟叶生产技术手册、一本种烟 资格证书“四个一培训工程”,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 术、会管理的示范户、种烟大户、诚信烟农,有效地稳定 了烟农队伍。 探索创新 打造生态烟草循环农业经济 近年来,凉山州烟草公司始终坚持以现代烟草农业试 点为契机,在土地流转、生产组织形式、专业化分工、生 产模式、生产投入等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从而 增添了烟叶产业发展动力。 据了解,该公司在土地流转上创新,坚持“依法、自 愿、有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烟农愿不愿意、 满不满意为标准,以大户承包、租赁、反租倒包、土地入 股和土地互换为主要方式,推动土地向种植能手和大户集 中;全州流转土地面积 9.4 万亩,其中大户承包 4.79 万亩、 直接租赁 3.68 万亩、反租倒包 3868 亩、土地入股 2835 亩、 土地互换 2580 亩。同时,全州还组建了 46 个专业化机耕 服务队、157 个专业化植保服务队、751 个专业化预检初分 定级队,在 16 个村试点采收、编烟、烘烤、分级一体的专 业化服务。 通过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全州烟叶生产亩用工 减少 5 个左右,亩平均直接增收 250 元。在耕作制度上创 新,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推广绿肥、早熟毛大麦、 早市蔬菜等前茬作物种植,推行烟地轮作和品种轮作相结 合的轮作制度,实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 在生产模式创新上,该公司以突出各项产业的互利互 动,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大力推广“烟草畜沼” 、“烟粮畜沼”等循环农业模式,推动生态烟草农 业建设,形成多业互动的循环经济模式。在投入机制上创 新,实行“统筹型、捆绑式”投入,整合烟草、农业、水 利、国土、农机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