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日照城区地形测量设计项目计划书 第一章 总则 1 项目概况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 118 35 41,北纬35 05 00,东临黄海,西靠临沂,北连青岛、潍坊,南接江苏连云港,总面积 5348 平方公里。海岸线 里。现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54 个乡镇、街道, 2981 个村居,总人口 。 2 目的、任务 全面完成日照市市辖二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约 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区及建制镇 1:500 数字化 地形图测绘 ,为扎实开展城镇土地调查各项任务打好坚实基础。 共包括八个测区,总调查面积约 方公里。 测区 A:约 方公里,北至测区界址点座标,东至日照北路中心线,南至测区界址点座标,西至同三高速东侧铁丝网,及测区界址点座标。 测区 B:约 方公里,北至测区界址点座标,东至临沂路中心线,沙墩河西岸,南至迎宾路中心线,西至日照北路、日照南路中心线。 测区 C:约 方公里 (暂未扣除万平口等水面面积 ),北至山海路南侧路沿石及测区界址点座标,东至沿海岸人行道外侧,南至海曲东路中心线,西至临 沂路中心线,沙墩河东岸,北半部西至青岛路东侧路沿石。 测区 D:约 方公里 ,北至铁路 (含铁路 )、迎宾路 ,东至沙墩河、西宁路中心线,南至测区界址点座标,西至测区界址点座标及铁路(含铁路)。 测区 E:约 方公里,北至海曲东路中心线、深圳路南测路沿石,东至沿海岸人行道外侧,南至三亚路北侧路沿石、南沿海路北侧路沿石。西至沙墩河、西宁路中线及测区界址点座标。 2 测区 F:岚山区驻地,包括岚山头街道办事处、安东卫街道办事处建成区,面积约 方公里。 测区 G:东港区镇驻地约 方公里,其中南湖镇驻 地 方公里,三庄镇驻地 山镇驻地 雒镇驻地 湖镇驻地 疃镇 城 方公里。 测区 H:岚山区镇驻地约 方公里,其中,碑廓镇驻地 山镇驻地里 峰镇驻地 兴镇驻地 墩镇驻地 村镇驻地 方公里。 实际工作成交量以实测面积(测区内无需测绘的水域和山体范围由甲方根据实际情况划定)进行计算。 3 技术路线 按照日照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充分利用已有基础测绘成果和资 源,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站仪、外业数字测图软件等先进技术,进行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建立数字化地形图数据库。 基本要求 所有用于生产的仪器设备均应通过质检部门的检定; 充分利用 统运用网络 行图根控制; 充分利用日照大地水准面精化数据获取图根点高程; 利用统一的 调城镇版软件进行数据采集、编辑、属性入库,建立满足要求的数字线划图数据库 ; 台选用 2004 版本; 建筑物 (房屋、围墙、路沿石等 )的特征点点位中误差为 5 数学基础 采用的平面坐标系、高程系和投影方式与日照市第二次土地 调查 要求的一致。 1980 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任意分带,中央子午线为 119 10; 3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4 技术标准 本规定编制中引用的文件及适用的工序(作业环节)见下表。 序号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适用的工序(作业环节) 14912: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图根控制测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等 2007 1: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地形图符号运用 市测量规范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3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加密一、二级 根控制点 18316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12898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检核图根点精度 日照市国土资源局 2007 年 12 月 日照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工作依据 第二章 地形测量的基本要求 1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采用 50 50 正方形分幅,图幅编号按西南角图廓点坐标整公里数 1/4 编号, x 坐标在前, y 坐标在后, 1:500 地形图取至 (如 2 地形类别的划分 平地: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 2以下的地区。 丘陵地: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 2 6(不含 6)之间的地区。 4 山地:绝大部分地面坡度在 6 25之间的地区。 3 基本等高距与高程注记取位 地形图的基本 等高距 为 ,图上高程注记注至 。 平坦地区 和城市建筑区,可不绘等高线,只用高程注记点表示。 4 1:500 数字地形图的精度 依据 1:500 1:1000 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14912 , 1:500 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下述规定。 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 建筑物 (房屋、围墙、路沿石等 )的特征点相对于邻近网络 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 5 图上其它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单位为米 地区分类 点 位中误差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 城镇、工业建筑区、平地、丘陵地 难地区、隐蔽地区 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 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 。 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 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3,丘陵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 1/2,山地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 2/3。 仪器的精度要求和检验 外业数字测图和图根控制测量所用全站仪的测角精度应不低于 5,测距标称精度应不低于 测距仪的精度。 对于所用的测绘仪器、工具,要求做到及时检验和校正,经常维护和保养, 5 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第三章 控制测量 1 一般规定 基于网络 设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 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 3 ;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 5 。 图根点(包括高级控制点)的密度,应以满足 1:500 数字地形图测图需要为原则。一般不应低于 12 点 /每幅图 ,复杂地区不低于 20 个点 /每幅图,建筑物密集地区应适当加密,每处均应有设站点、定向点和检核点,应保证每幅图有 4 个以 上固定点(应建立点之记),以用于过程检查和最后成果验收。 图根点应根据土质选用埋石、水泥钉、钢桩等稳固标志。埋石适用于土质松软的地点;水泥钉适用于地面铺装材料为砼的地点,水泥钉长度应不小于60 ;钢桩适用于地面铺装材料为沥青的地点,其规格为:长度 100 、10 。 2 图根控制测量 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最大程度的采用网络 术布设图根点,经多个时段测试,确实卫星信号状况不良,不能进行网络 业的地区,经甲方同意可采用一级图根导线方法布设,但数量不能超过图根点总数的 10%。 实 测点相对于图根点距离不能超过 150m。 采用 统进行 图根测量 采用日照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进行图根点加密时,应使用三脚架固定接收机,并精密对中,按 2 时段独立观测,每时段观测数据不少于 15 个历元,两次观测成果平面误差应小于 2 厘米,高程误差应小于 3 厘米,取中数为最后成果,否则需重测。 在使用时适当采取检查措施,避免成果出错 。 图根导线测量 当因各种因素采用网络 式布设图根点密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静 6 态 设的图根点作为起算点布设一级图根导线。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 要技术要求 级 别 导线长度(平均边长(m) 测 回 数 测回差( ) 方位角闭合差( )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测角中误差 ( ) 坐标闭合差( m) 级 20 1 2 18 1/5000 12 实因为地形条件限制导线无法闭合时,可布设不多于 2 条边,总长不超过160m 的支导线。支导线首站要联测两个已知方向,边长要进行双向观测,角度测量左右角各一测回,其测 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 25。 图根导线的边长测量采用 全站仪测距方法 。每条边观测 l 测回,读两次数。两次读数差:级仪器应小于 10级仪器应小于 20 根点的编号 采用网络 设的图根点编号如下: 第 1 标段的三个测区分别为 1、 2 标段为 3 标段为 4 标段为 他方式布设的图根点编号如下:起算点号为 设图根点号依次编为123算点号为 设图根点号依次编为 12 测点编号 以在起 算图根点点号基础上加支号的方式依次编号,如起算图根点号为 其上所测的实测点依次编号为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对采用 术测量的图根点,仪器高丈量两次求 平均数 ,量测到毫米。其高程利用日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模型解算 。 对以图根导线方式布测的图根点,其高程应采用图根水准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的方式测量,其精度应满足下表规定。 根 水准测量 7 图根水准可沿图根点布设为附合路线、闭合路线或结点网。图根水准测量应起迄于不低于 四等水准精度的高程控制点 上。当水准路线 布设为支线时,应采用往返观测,其路线长度不应大于 里。当水准路线组成单结点时,各段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 里。 图根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仪器类型 附合路线长度( i 角( ) 视线长度( m) 观测次数 往返测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闭合线路 平地 山地 30 100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注: L 为准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 n 为测站数。 磁波 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附合路线长度不应大于 设成支线不应大于 器高、觇标高量取至毫米。其路线应起闭于图根级以上高程控制点。 光电测距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 仪器 中丝法 测回数 垂直角较差、指标差较差() 对向观测高差、单向两次高差较差( m) 各方向推算的高程较差( m)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向 1 单向 2 15 S 40 D 注: S 为边长( ,基本等高距( m); D 为测距边的边长; 仪器高和觇标高(棱镜中心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内时,取其中数; 计算三角高程时,角度应取至秒,高差应取至毫米。 图根点精度控制措施 每点 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在限差范围内时,取平均值为成果,并计算网络 8 中误差。 困难地区,电磁波干扰影响大的地区,沿海地区,大面积水域附近,采用以下措施消除和减弱干扰:一是延长观测时间;二是 提高接受信号仰角;三是采用扼流圈或大地形天线;四是改 快速静态观测 20 分钟,采用 据进行后处理; 五 是图根导线起算点采用静态 测 45 分钟的,采用 据进行数据后处理。 网络 测后,从手簿中调出 84 的经纬度和大地高,整理成标准格式后采用日照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进行改正,获取正常高。 当困难地区采用快速静态观测方法时,获取正常高为:在后处理时采用 84 条件下的三维约束平差,再采用 84 平差后的大地成果和日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进行改正。 第四章 地形 要素的表示方法及取舍原则 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等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应按现行的城市测量规范( 9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 部分: 1: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2007(以下简称图式)执行,在表示方法和取舍上注意下述规定。 1 测量控制点 基础地形图上应准确表示所有高级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各等级控制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网络 等级相当于二级导线点表示。 9 2 居民地和垣栅 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逐个表示,并 注记建筑结构和层数。 房屋按实际层数注记,不同层次、不同高 度(层高值大于 2.2 m)的房屋需分别独立表示。地下室、车库、人字形房顶、水箱以及单幢房屋中底层和顶层层高在 2.2 些楼房上部的前后部分层数不一致,当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的长度均大于 3 m 时应分别注记层数,若其中有小于 3 m 的,则可合并到主楼。 楼房阳台应表示,落地阳台(指整楼最底层阳台和地面直接接触的)按楼房主体表示,不落地阳台(指整楼最底层阳台不和地面直接接触的),突出部分按投影位置以虚线表示,楼房主体墙以实线表示。 临时性房屋可舍去,集镇 街道 两侧不正规的石棉瓦小雨棚、临时建筑 物、售货亭等不表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正规的停车棚图上大于 6 2的,用棚房符号表示。 建筑物和围墙轮廓凸凹在图上小于 ,简单房屋小于 时,可用直线连接。 居民区内,房屋内部天井宜区分表示。 测绘垣栅应类别清楚,取舍得当。围墙的宽度应实地钢尺丈量或围墙两侧分别测点并依比例尺实测表示,单独分层。 图上宽度大于 1 的 室外 楼梯应表示。除较大单位房屋入口处的台阶表示外,居 民住宅房基前的台阶不表示。正规的垃圾楼、垃圾台应表示。 农村居民地内图上大于 4 的水泥地应表示,并加注“水泥地”。 企事业单位内水泥地一律不表示。 3 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图上应准确表示工矿建筑物及其它设施的位置、形状和性质特征。工矿建筑 10 物及其它设施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实测其外部轮廓,并配置符号或按图式规定用依比例尺符号表示;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位线,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凡依比例尺的烟囱、水塔、纪念碑、塑像 、宝塔、微波传递塔等独立地物,按其着地位置范围的几何图形中心,即为此地物的中心点,在其中标注的符号仅起说明作用。不依比例尺表示时,地物中心点与符号定位点在图上必须一致。 当抽水泵站的房屋图上尺寸小于符号时,房屋不绘,只绘符号,其他类推。 散坟应表示。公墓或大面积的墓地用地类界表示范围,中间配置符号,不注坟数。有名称的墓地要加注名称,位于山上公墓地的阶梯路按图式要求表示。 固定的宣传橱窗与大型宣传、广告牌用图 式表示,注意此符号按真方向表示。高度在 4 方位意义的独杆广告牌应表示,杆的定位点为圆几何中心。 测图时应测绘路灯、照射灯、邮筒、电话亭等,并按相应的符号表示。 季节性打谷场可不表示。 应注意调查、测注文物古迹,挂牌名木古树应表示。 4 交通及附属设施 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 等级 ,附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正确表示河流的 通航情况、潮汐情况及各级道路的通过关系。 铁路轨顶(曲线段取内轨顶)、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隧道、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应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国道、省道应注出路线编号,如 不注公路技术等级代码;高速公路、城区内的主次干道注出道路名称,如同三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日照北路、日照南路、迎宾路、烟台路、青岛路等。公路、街道按其铺面材料分为水泥、沥青 、砾石、条石或石板、硬砖、碎石等,应分别以砼、沥、砾、石、砖、渣等注记于图中路面上,铺面材料改变处用点线分开。 11 铁路与公路或其它道路平面相交时,铁路符号不中断,而将另一道路符号中断;城市道路为立体交叉或高架道路时,应测绘桥位、匝道与绿地等,多层交叉重叠,下层被上层遮住的部分不绘,桥墩或立柱应表示。 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应按真实位置绘出。高速 公路应绘出两侧围建的栅栏(或墙)和出入口, 中央分割带可不表示 。市区街道应将车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的出入口、分割带、环岛、街心花园、人行道与绿化带等绘出。 跨河或谷地等的 桥梁 ,应实测桥头、桥身和桥墩位置,加注建筑结构。 大车路 (机耕路 )宽度在 2米以上,能通行拖拉机的道路用大车路符号表示。 乡村路路宽在 1 米以上依比例尺表示 ,1 米以下按不依比例尺表示,乡村路密集时,可视情况择要用小路符号表示。 机关、医院、院校、工矿、企事业等单位的内部道路及花坛、绿化带应注意表示。 5 管线及附属设施 永久性的电力管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均应实测。当多种线路在同一线杆上时,只表示主要的。城市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并注意高低压电力线的区分和电力线入地口的表示。 35 35电力线应调查和注记线路名称和伏数,线名注记与线路走向平行,伏数以 单位。 变电所、变电室根据实地情况分别用依比例尺或不依比例尺表示,电杆上的变压器应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架空的、地面上的、有管堤的管道均应实测,分 别用相应符号表示,并注记传输物质的名称。当架空管道直线部分的支架密集时,可适当取舍。 地下管线检修井、消防栓等属公共部分应测绘表示,小区、单位内部的不表示。 6 水系及附属设施 12 海洋、河流、水库、池塘、沟渠、泉、井等及其他水利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 河流、水库、池塘、沟渠等水涯线按测图时的水位测定,当水涯线与陡坎线在图上投影距离小于 1时以陡坎线符号表示。沟渠在图上宽度小于 1用单线表示。 水渠应测注渠顶边和渠底高程;堤坝应测注顶边及坡脚高程;池塘应测注池顶边及塘底高程;泉、井应测注泉 的出水口与井台高程,不注记井台至水面的深度。 近海滩涂测绘至高潮界,海水养殖场应测出范围,并注明养殖内容。 海岸线、滩涂等按图式 7 境界 通过此次土地调查获得行政界线的有关数据,在地形图上表示到区、县、乡镇、行政村的境界线。各级行政界线在地形图上用统一定制的采集软件中规定的符号表示。两级以上境界重合时,只绘高一级境界符号。境界线跨越图幅时,应加界端注记。 8 地貌和土质 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自然形态的地貌宜用等高线表示,崩塌残蚀地貌 、坡、坎和其它特殊地貌应用相应符号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 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 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 7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 2 ,以陡坎符号表示。当坡、坎比高小于 1/2 基本等高距或在图上长度小于 5 时,可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适当取舍。 梯田坎坡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 2 时,应实测坡脚。 坡度在 70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独立石、土堆、坑穴、陡坎、斜坡、梯田坎、露岩地等应在上下方分别测注高程,不采用注记比高的方式表示相对高差。 坡面较宽时用范围线(点线)表示出坡脚线。 13 各种土质按图式规定的相应符号表示,大面积沙地应用等高线加注记表示。 9 植被 地形图上应正确表示出植被的类别特征和范围分布。对园地、耕地应实测范围,配置相应的符号表示。大面积的植被在能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采用注记说明(一般地,旱地符号不注,在右下角的附注中以文字说明)。同一地段生长有多种植物时,可按经济价值和数量适当取舍,符号配置不能超过三种(连同土质符号)。对于其它耕地、园地等,则配置相应的符号。 旱地包括种植小麦、杂粮、棉花、烟草、大豆、花生和油菜等的田地, 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应加注品种名称。有节水灌溉设备的旱地应加注“喷灌”、“滴灌”等。一年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 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 1 的用双线表示,小于 1 的用单线表示。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 10 注记 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道路(包括市镇的街、巷)、山岭、沟谷、河流等自然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进行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以法定名称为准,并应正确注记。 标准地名 图 应到政府地名办公室搜集。 11 地形图上各种要 素的配合表示 当两个地物重合或接近,难以同时准确表达时,可将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 表示,不采用缩小符号尺寸的方式。线状符号相距很近时,可移位或共线描绘。比如: 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道路边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可不留间隔。 铁路、公路的路基线与斜坡、陡坎的上沿线重合或图上间距不足 时,按斜坡、陡坎符号绘出,省略路基线,详见图式。 独立性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 地物重合时,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 14 不能采用中断其它地物符号的方式,但应注意不影响判读。 悬空建筑在水上的房屋与水涯线重合,可间断水涯线,房屋照常绘出。 应注意避免注记压盖地物符号情况。当必须压盖时,应避免压盖遮断主要地物和地形特征部分。被压盖的线划符号等不能修剪。 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如道路、河流、坡坎线等)重合时,可省略不绘;与地面上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等高线、架空管线、电力线的连线等)重合时 ,将地类界移位 绘出。 等高线中断规定: 等高线遇到双线河、渠、湖泊、塘;房屋及其它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路堑、坑穴、陡坎、斜坡等均应中断;遇到电杆、独立地物符号时,稍微移位等高线的局部位置;遇到高程注记、文字注记时调整注记位置;遇到植被符号时可移位符号或删除被压盖的符号(在不影响正确判读的情况下);允许采用计曲线上的等高线注记压盖等高线的情况,即等高线遇到等高线注记不断开。 要注意梯田坎与等高线的配合与交接。 12 高程注记点 图上的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点的间距以 15m 为宜,平坦及地形简单地区可放宽至 ,地貌变化较大的丘陵地、山地与高山地应适当加密。 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池旁、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建成区内高程注记点应测注在街道中心线、道路交叉中心、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 高程注记 点上的高程值应与其真实高程数值一致。 高程注记优先选择注在点的右方,其次选择注在左方。 第六章 外业数字测图 本次 1:500 数字地形图测绘应采用外业数字测图的方式进行,其数据采集和数据 15 处理应按本章要求进行。 1 作业组织 外业数字测图一般以作业分区为单位统一组织作业和组织数据,作业区应尽量按街坊界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区。 各小区的数据组织、数据处理和作业应相对独立,作业小区内及小区间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时不应存在矛盾,避免造成数据重叠或漏测。 当有地物跨越不同作业小区 时,该地物应完整地在某一小区均采集完成。 应利用全站仪小棱镜进行 1:500 外业数据采集,可采用极坐标法、方向交会法、偏心测量法等方法。要特别注意每站施测前都应对控制点数据( x、 y、 h)进行检校,并应随时对已测过的明显地物点进行检测(即测量重合点),以避免错误。 2 仪器设置及测站定向检查 ( 1) 必须保存检查记录表。 ( 2)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 5 。仪器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 ( 3) 应以较远一测站点 (或其他控制点 )标定方向 (起始方向 ),另一测站点 (或其他控制点 )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 M 10-3(m)。 ( 4)检查另一测站点 (或其他控制点 )的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 1/10 基本等高距。 ( 5) 每站数据采集结束时,应对标定方向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超过 或 所规定的限差,检测前所测的碎部点必须重测。 3 测站点与碎部点观测记录 数据采集所生成的数据文件应便于检索、修改、增删、通讯与输出。 外业数据记录文件应是一个文本文件,其格式可自行规定,但应具有通用性,便于转换,在上交成果时,应附加格 式说明。 数据记录文件应及时存盘,并做好双备份。 4 数据采集 点状要素(独立地物)能按比例表示时应按实际形状采集,不能按比例表示时应准确测定其定位点或定线点。有方向性的点状要素应先采集其定位点,再采 16 集其方向点(线)。 具有多种属性的线状要素(线状地物、面状地物公共边、线状地物与面状地物边界线的重合部分),只可采集一次,但应处理好多种属性之间的关系。 线状地物采集时,应视其变化测定,适当增加地物点的密度,以保证曲线的准确拟合。 为了正确反应地貌和准确绘制等高线,陡坎上、下、变坡处都需测量高程。等高线上的特征点、线都必须实测,只有等高线密集且等坡度情况下才允许内插。 应注意不能遗漏所需的属性数据。 碎部点采集一般应在控制测量完成后进行。当用交会法测定地物点时,交会方向一般需三个,交会边长不宜大于定向距离。 地形点间距一般应小于 25m,地性线和断裂线应按地形变化增大采点密度。 碎部点测距最大长度一般应小于 200m,如遇特殊情况,在保证碎部点精度的前提下,碎部点测距长度可适当加长。 数据采集时,水平角、垂直角应读记至度盘最小分划,觇标高量至厘米,距离读记至毫米,归零检查和垂直角指标差不应大于 1。 草图的绘制 采用数字测记模式时,一般应绘制草图。绘制草图时,采集的地物地貌,原则上按照图式符号绘制,对于复杂的符号可以简化或自行定义。但数据采集时所使用的地形码,必须与草图绘制的符号一一对应。 草图必须标注测点 号,且应与数据记录中测点编号严格一致。 草图上地形要素之间的相互位置必须清楚正确。 地形图上须注记的各种名称、地物属性等,草图上必须标注清楚。 5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原则 1:500 数字地形图采用 统 一的 软件进行数据采集、编辑、属性入库,建立满足要求的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据。 17 外业原始测量数据不能随意修改,采集的数据应及时处理,并对照实地进行检核。 图廓数据,包括图式规定的用于图廓整饰的 内图廓线以外的所有线划、注记文本、说明、图例等和内图廓线以内的直角坐标网线应通过软件方式生成。 图形、属性数据处理应以作业分区为单位统一进行,应根据规定建立拓扑关系。 数据分幅时,应保证地形要素在本图幅和相邻图幅中,几何图形要素属性和拓扑关系的一致。 线划必须光滑、自然、清晰,无挤压,无重复现象。 图形数据 面状要素应封闭,无悬挂或过头现象。一个面状要素应能唯一标识。 线划 应连续,线划相交不允许有悬挂,不允许有线划被错误打断的现象,需连通的要素应保持连通。 有方向性的要素,其符号方向必须正确。 符号表示规格应符合图式要求。 属性数据 描述每个地形要素特征的属性类型应完备,不应有遗漏。 点、线、面状要素属性表中,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字段顺序、属性与属性值、属性代码均应正确无误。 注记 各种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及其指示应正确,无错误或遗漏。 注记应尽量不压盖地物,其字体、字大、字数、字向、单位等应符号图式规定 。特殊情况下,可缩小字大,但最小不应小于 2 。 接边 要素几何图形的接边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平面、高程中误差的 2 2倍,且应保证要素属性和拓扑关系一致。 18 数据的整理和检查 外业数据应在一天或一阶段采集工作完成后及时进行处理、检查。属性数据应对照实地进行检查。 当对照检查发现有矛盾时,如草图绘制有错误,应按照实地情况修改草图;如数据记录有错误,可修 改测点编号、地形码和信息码,对于记录中的水平角、垂直角、距离、觇标高、坐标和高程等观测数据不允许修改,必须返工重测。 删除或标记作废记录,补充实测时来不及记录的卷尺量距点和公共点记录。 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存盘,并作双备份。 ( 5)元数据制作标准及模版按照甲方标准统一制作。 数据分层 数据分层应严格按照软件设定的图层进行,不得私自添加、更改图层。所有要素的分层须正确,无重复或遗漏。特别应注意围墙和门牌应单独分层,所有的实测点应单 独分层。 等高线处理 等高线及 网应以作业分区为单位建立和处理。 等高线)应连续无缝,不应因分幅而造成变形。 建立 ,应充分考虑各种地性线、断裂线和微地貌的表示,以保证地貌的真实性。 生成等高线前必须认真细致地检查所用的 保 密、正确。 等高线生成后应对照实地进行检查,发现错误应及时改正。 1:500 数字地形图的图廓整饰 1:500 数字地形图分幅时,内图廓整饰应按图式要求进行,外图廓整饰要求如下: 图幅接合表只注图号,不注图名。 左下角竖行注“日照市国土资源局”,横行注: 1980 西安坐标系 , 中央子午线为 119 10。 1985 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 ( )。 19 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 部分: 1: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 位) 2008 年 月测制。 ( 3) 下方中间为测 图比例尺,右下角为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 ( 4) 详细样式见图式附录 D。 第七章 检查验收和上交资料 1 检查验收基本规定 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 对本次土地调查中的地形测量产品实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即:过程检查、最终检查、监理检查和上级验收制度。过程检查由生产单位检查人员承担,最终检查由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实施,监理检查由监理单位组织实施,上级验收由日照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 检 每个作业人员对自己负责的数据进行 100%的自检,并将自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如实 、完整的记录下来,由作业组负责人签名认可。同时在自检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安排其他作业人员进行 100%的互检,并将互检结果和修改处理结果如实、完整的记录下来,由作业组长签名认可。 对通过自检、互检的数据成果,由测绘单位项目质量负责人和质检部门组织进行专检,内业进行 100%复查,外业检查比例应不低于 15%。地形图按照图幅计算, 20 并且每幅图的检查量应不少于 30 个数据量;控制测量按照站(点)、路线长度或测段数计算。专检应有检查报告。 在测绘单位对测量 成果进行专检确认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时,提交项目监理单位进行抽检。抽检的内业检查比例为 60%,外业检查比例应不低于 10%。地形图按照图幅计算,并且每幅图的检查量应不少于 30 个数据量;控制测量按照站(点)、路线长度或测段数计算。 项目监理单位在抽检结束,认为成果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向日照市国土资源局提交监理报告,申请日照市国土资源局进入检查验收工作程序。 提交检查验收的资料 提交检查验收的资料要齐全。一般应包括: 技术设计书 技术总结 图幅结合图(展绘有测图控制点、修测 范围 线等) 地形数据文件 输出的检 查图 其他文件资料 提交验收时,还应包括 检查报告 。 凡资料不全或数据不完整者,承担监理或验收的单位有权拒绝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依据 工程合同书中有关产品质量特征的内容 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技术设计书和有关技术规定等。 检查验收的记录及存档 检查验收的记录包括质量问题的记录、问题处理的记录、质量评定的记录等。记录必须及时、认真、规范、清晰。检查、验收工作完成时,应编写检查、验收报 21 告。 检查验收工作实施 检查验收工作的实施按 18316 5 章有关规定执行。 2 检查 内容 及方法 检查内容包括数学基础检查、平面和高程精度检查、接边精度的检测、属性精度的检测、逻辑一致性检测、整饰质量检查、附件质量检查等。 数学基础检查 将图廓点、公里网交点、控制点等的坐标按检索条件在屏幕上显示,并与理论值和控制点已知坐标值核对。 平面和高程精度的检查 选取检测点的一般规定 数字地形图平面检测点应是均匀分布、随机选取的明显地物点。平面和高程检测点数量视地物复杂程度等具体情况确定,每幅图一般选取 25 50 个点。 检测方法 检测点的平面坐 标和高程采用外业散点法施测。用钢尺或 测距仪 量测相邻地物点距离,量测边数每幅图一般不少于 25 处。检测数据的处理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按 18316 规定执行或用同精度双观测值方式进行。 检测中如发现被检测的地物点和高程点具有粗差时,应视其情况重测。当一幅图检测结果算得的中误差超限,应分析误差分布的情况,再对邻近图幅进行抽查。中误差超限的图幅应重测。 检测结果应建立统计表格和编写野外检测报告。 接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驾驶员实操考试必做准备试题及答案
- 外语考试学习资料及试题答案
- 医疗教育与化学实验室技术的同步发展
- 2025年入团考试重要反馈与试题与答案
- 2025年护士考试专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 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整体性能考题与答案
- 企业资产守护者区块链安全实验室的应用实践
- 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在线教学评估物理含解析
-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无答案
- 2025年医院消化内科年度工作计划
- 水资源应急调度模型-洞察分析
- DB51-T 3000-2023 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
- 神经指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
- 代理商合作条件说明
- DB11-T 1952-2022 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规程
- GB/T 15843.2-2024网络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2部分:采用鉴别式加密的机制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 陪诊服务协议
- 2023年广东深圳中考满分作文《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真有意义》
- 2024年湖南省衡阳八中教育集团直选生数学模拟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